1、荆轲刺秦王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不畏强暴,勇敢坚忍的精神; 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讲法 【课时安排】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
2、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提问】诗中的壮士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1.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要离、专诸、聂政、荆轲)。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
3、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这是唐雎不辱使命中描写著名剑客的句子。二、解题: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
4、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初中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 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
5、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2 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怜(w)徵(zh)陛(b)卒(c)提(d)创(chung)揕搭(zhn)拊(f)樊於(w)期 夏无且(j)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致的结构。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抓住一个“刺”字,划分全文情节)第一部分:开端(1-2)(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3-9)(从“荆轲
6、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10-17)(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18)(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4、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第 二 课 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分析鉴赏 (一)第一部分:开端(1-2):行刺的缘起 1.第一段:缘起。【翻译】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解字】北:向北,名词作状语。 略:掠夺、夺取。【分析】“破、虏、收、进、略、至”,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啊?明确:(都是动词,有连贯性)。以区区二十二个字,六
7、个动作,这是用动词。那句式上呢?多用短句,节奏短促。便将秦军势如破竹,赵兵溃不成军的战局勾勒出来,非常精辟、简洁,使得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2.第二段:议谋。第二四段荆轲准备头图。秦军已经逼近燕国南界,形式非常危急,这时燕国太子丹非常害怕,于是他就找到荆轲。我们来看下太子丹是怎么说的。请一位同学来翻译“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解字】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请:请教。旦暮:早晚,极言时间短暂。 虽:虽然(已然);即使(或然)。长侍:长久侍奉。 足下:你,敬称。 岂哉:固定用法,表反问,又怎么? 【提问】太子丹说,秦兵早晚都要渡过易水,
8、到那时就算我想长久地侍奉你,也不做不到了。这种表达很委婉。你们能说说他的言外之意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我都养你那么久了,你得拿点实际行动的表示表示你的心意吧。) 【设问】面对这种请求荆轲是怎么回答的啊?“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解字】微:即使没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得:能够。 谒:拜会,前往。要接近秦王才能刺杀他是吗?那秦王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要怎么接近秦王呢?嗯,荆轲说了,要有信物。【解字】信:凭信之物。亲:接近。 那这个信物是什么呢?(头图取信)请一位同学来翻译:“夫今樊将军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解字】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用一千斤金和一万
9、户人口的封地来悬赏他的头。购:重金征求。 邑:封地。句式; 省略句、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诚:如果真。 说:通“悦”,喜欢,高兴。有以:固定用法,有办法可以。但是,太子丹同意荆轲的计策吗?不同意,他是如何说的?“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愿足下更虑之”。【解字】穷困:古:走投无路,处境困难;今:贫穷。长者:古:品德高尚的人(樊将军);今:年长之人。更:改变。虑:考虑。【板书:献计太子】(二)第二部分:发展(3-9):行刺的准备1.第三段:太子丹不同意荆轲的计策,那么荆轲又该如何呢?荆轲“乃遂私见樊於期”,他自己私下去见了樊於期。荆轲想要的是樊於期的首级,同时要让樊於期心甘情愿、感激涕零地把献出
10、来!我们来看看荆轲是怎么说死樊於期的。【提问】荆轲是怎样说服樊於期的?很显然荆轲比太子丹更了解樊於期,他知道对樊於期来说,复仇比生命更重要,所以就以帮助樊於期解决问题的姿态去游说。翻译:“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将奈何?”。【解字】戮没:杀戮和没收。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 “将奈何”,您想怎么办呢?先动之以情,激起樊於期对秦王嬴政的不共戴天之仇;这样一煽动,樊於期果然“仰天太息流涕”:“吾每念” 【解字】太息:叹息(雨巷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涕:古:眼泪,今:鼻涕。顾:不过,只是。 一听到樊於期说想不出办法,荆轲马上献计。翻译“今有一言,将军岂有意乎?” 【解字】前:名
11、词作动词,上前。 善:好好地。 把:抓住。 揕:刺。然则:既然这样。 见:被。 陵:侵犯、欺侮。(见陵之耻:) 有意:古:有心意,同意,愿意;今义:故意。 奈何:怎么办? “何如”,您看怎么样?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于是果然被他说动,乃前曰:“为之奈何?”“将军岂有意乎”,您是不是有心这样做呢?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步步逼近,最终樊於期心甘情愿自尽“樊於期偏袒扼腕遂自刎”。【解字】偏袒: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扼腕:抓住手腕。拊心:搥胸,形容非常心痛。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智取信物(板书)】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
12、人物的精彩风貌。 荆 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 燕赵慷慨之士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赏析】这一段描写荆轲智取信物是不是很精彩?将荆轲的能言善辩,深谙人心刻画得淋漓尽致。其实在大家初中就学习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都出自于战国策。战国策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2.第四段:樊於期自杀以后,太子丹也无可奈何,只能哭一顿,收了樊於期的头颅。翻译“太子闻之,驰往函封之。”【解字】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第五
13、、六段写太子丹的准备:药淬匕首、武阳为副。【解字】预求:预先寻求。为装:准备行装。人不敢与(之)忤视(省略句);忤视:忤: 逆,相对。正眼看。为副:作助手。4. 第七、八段怒斥太子【解字】迟:形作意动,以为迟;嫌他动身晚了。改悔: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岂哉:表反问,难道吗。叱:斥责。反:通“返”,回来。竖子:骂人的话,没用的人。所以留者:停留下来的原因。决:同“诀”。【提问】“日以尽矣”反映了太子什么心情?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这一场面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士可杀而不可侮”而太子却怀疑荆轲“有改悔”而开口“先遣秦武阳”,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
14、斥太子”,正是他耿直刚烈、不畏权势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5. 第九段易水决别【解字】衣冠: 名作动,穿上白衣戴上白帽。 为变徵之声:发出悲凉的声音。复为慷慨羽声:又发出激愤的声音。 涕: 泪水,名作动,哭;泣: 小声哭。终已: 同义复词。 顾:回头。【提问】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2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抓住特点:如对送
15、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4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 三 课 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研习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三、四部分:1.读课文第三部分是故事高潮,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词
16、句点拨】持千金之资币物:“千金之资”是“币物”的定语。币:礼品。古时玉、帛、圭、壁等统称币。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为先,即为之先。省略介词宾语。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介词“于”。 群臣怪之:怪:以为怪,感到奇怪。 “使使以闻大王”与“使毕使于前”:使使:派遣使者;使毕使:让完成使命。轲既取图奉之故不可立拔:这一段动作描写多用短句,具有急迫、紧张的表达效果。 图穷而匕首见:穷,全部打开;见,露出。尽失其度:失,使失态,使动用法;度,常态。而秦法非有诏不得上:插叙一笔,行文有张有弛,内容缜密,使“以手共博之算实可信。尺:尺寸,极言少;皆陈(于)殿下:陈,排列。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如“侍殿上群臣”。卒
17、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承前省略主语“群臣”。 无以(之)击轲:无以: 没有用来。被八创:被:动词,遭受;创:名词,伤。不是被动句。 箕踞:名作状,象撮箕一样,张开两腿坐着。【提问】秦廷行刺这一部分情节可分几个层次?(讨论思考题。明确:)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厚遗蒙嘉(10); 计见秦王(1112); 顾笑武阳(13)秦廷搏击(1416); 倚柱笑骂(17) “厚遗蒙嘉”而得以引见,可见其行事周密。 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而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
18、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 “图穷而匕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然出现“乃以手共博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击荆轲,荆轲反被“断其左股
19、”,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渊明语),今天读来,谁不为之感慨唏嘘呢?【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讨论思考题。明确:)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
20、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2.课文第四部分是故事结局。荆轲被斩(18 自然段)【词句点拨】秦王目眩良久: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三、问题探究:(一)问题一: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荆轲: 荆轲的“智”: a)私见樊於期 b)顾笑秦武阳 c)为自己解围 d)荆轲有所待 e)厚遗秦蒙嘉荆
21、轲的“勇”: a)顾笑武阳 年十二杀人色变振恐(侧面衬托) b)勇逐秦王 c)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目眩良久(正面描写) 不畏强秦,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结论: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面对强秦,镇定自若,从容不 迫,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2、太子丹: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讨论太子丹在人格上的缺陷。(要有具体事实) 明确:施恩图报,急于求成,胡乱猜疑。 (二)问题二、陶渊明咏荆轲
22、:“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陶说?为什么?(看课后陶渊明诗歌后展开讨论,不预设答案,可各抒己见。)提供看法,仅供参考: 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谈不上“知己”。荆轲要待机而动,太子丹却“疑其有悔改”,予以责难,甚至以先遣秦武阳相逼,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焦虑心情、狭隘心胸,表现出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性情刚烈的荆轲无法忍受太子丹的不信任,“怒叱太子”,仓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对荆轲的了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么,“君子死知己”这一说法自然难以成立。 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从主客关系看,双方各有所需,太子丹需要
23、利用荆轲抑制秦国复仇雪恨,荆轲需要利用太子丹获取声名。历史记载:“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太子丹对荆轲的心性是十分了解的,从这一角度,说他们是同气相求的“知己”也未尝不可。杀手荆轲“提剑出燕京”是为了报达太子丹知遇之恩,荆轲确乎是为“知己”而非为理念而赴死的。(三)、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介绍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北宋苏洵:“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
24、,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教师小结: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
25、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七、附:文言知识梳理(小组分工展示整理结果) 1、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 (bnxi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 bn。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
26、而走 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 卒,通“猝”, c,仓促,突然。 2、一词多义 (1)实词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动词,亲近,接近。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名词,父母。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 副词,亲自。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形容词,亲生的。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形容词,刻毒。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形容词,深刻。夜深忽梦少年事 形容词, ( 时间 ) 久。桃花潭水深千尺 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 副词,很,十。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动词,回来。秦王还柱而走 动词,通“环”,绕。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走 动词,通“
27、旋”,掉转身。计日以还 动词,归还。一尊还酹江月 副词,还是,。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副词,通“旋”,马上,立即,读 。室 拔剑,剑长,操其室 名词,剑梢。斯是陋室,唯我德馨 名词,居所。今其室十无一焉 名词,家。(2)虚词【之】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结构助词,“的”/不译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连词,表转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连词,表并列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连词,表修饰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
28、柱而笑连词,表承接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连词,表递进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介词,因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介词,用 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介词,按照 以次进已经 日以尽矣 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连词,表修饰 箕踞以骂曰 【为】 动词,做,整治 乃为装遣荆轲 介词,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介词,替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
29、室 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3、古今异义现象: (1)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2)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 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今有“故意”之意。(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7)左右乃曰 古义:皇
30、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8)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9)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10)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11)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12)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13)断其左股: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4、词类活用现象:(1)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1、 (3)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4)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左右既前 同上。(6)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7)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禀告)。 (8)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10)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11)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12)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1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15)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5、文言特殊句式: (
32、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 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谓语)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乃(穿)朝服,设九宾(省略谓语)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 /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献(于)秦王(省略介词) 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 /
33、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 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介宾短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 (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 (介宾短语后置) 使毕使于前 (介宾短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 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邑万家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6、文言固定结构【足下】对对方的敬称,你/您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
34、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 乃今得闻教 【顷之】不久 顷之未发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所”+动词】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东西)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宾语。【岂乎】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岂哉】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7、 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无能为力。(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