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了, “不列颠尼亚”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新闻的结构和特点2、掌握特写的写作特点3、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事件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划分新闻结构2、通过问题探究,掌握新闻写作中背景材料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讲解新闻的定义、特点、结构难点:分析这篇新闻的背景材料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播放音频)这个声音伴随我们走过春夏秋冬每一天的七点钟。伴随着这个声音,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第四单元,这个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大家对新闻不陌生,新闻的使命就是要让群众在第一时间知道某些事情,这就决定了新闻的特点是及时性和真实性。新闻体裁介绍:
2、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等。通讯:比较详细地报导典型人物、事件、消息等特写: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 ,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新闻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写法上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评论等。我们今天要学的是一篇特写,它与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它就
3、是别了,“不列颠尼亚”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把这篇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找出来。导语(第 1 自然段)主体(210 自然段)结语(11 自然段)(一)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闻标题更是如此。本篇新闻的标题为“别了, 不列颠尼亚 ”,它有什么含义?一是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别了, 不列颠尼亚 ”是向他们告别;二是“不列颠尼亚”号是英国皇家游轮,它的离开代表英国结束对香港的统治,是向被殖民的历史告别。(二)导语:交代了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不列颠尼亚号载着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驶离香港。(三)主体在
4、主体部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作这篇新闻稿的?时间顺序作者选取 1997 年香港回归时英国撤退时的四个有特殊意义的场景,再现了香港回归前后八个小时内的场面。请同学们找出这四个场景。 (提示:前三个场景中各包含一次降旗仪式)第一个场景:4 时 30 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第二个场景:6 时 15 分,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上举行的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第三个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四个场景:0 时 40 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作者在报道香港回归这样宏大的场景时,一方面从细节入手,在细节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看似平静的笔调中
5、蕴藏着浓烈的感情。另一方面从补充背景材料入手,联系历史使时间突破了一天的局限,加重了作品的厚重感。请同学们在这四个场景中找出细节之处和背景材料,分析它们蕴含的意味。第一个场景:细节:1、 “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面色凝重”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的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地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的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可以揣摩出他当时复杂的心境。2、 “日落余音”可留着联系“日落仪式”来讲背景:1、 “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香港不会再有港督来统治,点明了彭定康“面色凝
6、重”的原因, “这一次不同” 、 “永远都不会” 、 “最后一次”表达了作者内心因香港回归而引发的自豪、激动。2、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 1885 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 、 “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等描述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港督府的外观。港督的离去,人去楼空,这座建筑会成为“陈迹” 。同时港督府是英统治的象征,意味着英国统治的结束,成为陈迹的还有香港被侵占的这段屈辱的历史。第二个场景:细节:1、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
7、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联系“日落余音” ,为什么两次强调“日落”?(1)时间,仪式是在下午四点三十和六点十五分进行的,符合黄昏落日的自然现象。(2)英国又称为“日不落帝国” ,实际上是说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平静的叙述中含有一点暗暗的讽刺。背景:1、 “156 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补充这段历史的作用是什么?将现实和历史交织,使新闻读起来不单调由眼前的降旗仪式联想起历史上香港被侵占的屈辱和今天的扬眉吐气形成对比第三个场景
8、:无明显的细节或背景材料,可以让学生朗读其中的语句,体会平静叙述中掩饰不住的激动之情。第四个场景:细节: 如何理解“将于 1997 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实写“不列颠尼亚”号离开时的场景,同时也寓意这艘船上曾经的统治者将彻底离开香港,不再回来。作者通过香港回归时这四个典型的场景记录了这一庄重而又振奋人心的历史事件。没有过多的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在平静的叙述和描写中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结语:鲜明独特的标题能引起人的注意,短小精悍的结语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 1841 年 1 月 26 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 1997 年 7 月 1 日五星红旗在香
9、港升起,一共过去了 156 年 5 个月零 4 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为什么把时间精确计算到“一共过去了 156 年 5 个月零 4 天”?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一共过去了 156 年 5 个月零 4 天” 提示:时间之长清晰地记录的目的(1)时间长,香港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整整 156 年 5 个月零 4 天!字里行间回荡着百年巨变的沧桑感叹和漫长的等待,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的兴奋激动之情。(2)如此清醒地记录下这个时间,表明作者也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提示:“从海上来”是历史的开端, “从海上去”是现实的结果这是历史和现
10、实的结合。 “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 “从海上去”明着是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暗写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点明题意。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语言庄重而含蓄,平实却具有出色的表现力,含义深刻,没有讽刺,没有痛骂,也没有欢呼,既客观地再现了这一历史盛况,又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欣喜之情。结束语: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尽可能的客观叙述,但是在这篇新闻中却蕴含了深深的自豪、兴奋的情感,这也体现了作者对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的态度。他们在尽力还原历史场景、让人们知晓事件经过的同时,也在尽力让
11、人们记住这一事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难点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导入教师展示一写关于奥斯维辛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作者简介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他被一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他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 ,增
12、添了一个每天出版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本文则在 1960 年获得美国新闻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三、介绍相关知识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 年 4 月 27 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 40 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 45 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 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 1 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 28 个民族的 400 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高达250 万。
13、1947 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 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四、整体感知1本文的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说没有新闻呢?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请用文中的原文回答。明确: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 “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这里访问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2本文主要是以参观者的行踪路线来展开的,请同学描绘出行踪路线。明确: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 到 15 段里寻找。这部分
14、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五、研习课文1、我们看到作者在报道参观者的见闻时,有许多精彩的细节和精僻的议论,同桌之间讨论,你们认为那一个细节,或者是议论最精彩,请找出来并说出理由。(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雏菊花在怒放分别代表什么?两者比照式的放在一起象征什么?明确:废墟是罪恶的见证,菊花是生命的象征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2)、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还因为遭受苦难的和施加苦难的都
15、是和参观者一样的人,羞耻。(3)、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温和的微笑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为梦想而微笑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美好而又隐秘的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4)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社会价值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范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六、 小结七、 作业布置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