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版教程】2016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9.4 古代诗歌鉴赏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1.gkstk2014广州毕业班测试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陈与义海棠脉脉要诗催,日暮紫绵 无数开。欲识此花奇绝处,明朝有雨试重来。春寒 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注:此诗写于 1125 年北宋时期。紫绵:最名贵的海棠品种。写于 1129 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风雨飘摇。园公: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请简要分析诗人在两首诗中写海棠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答:_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时,
2、明确两首诗中的海棠一妩媚,一坚强,即能把握题意。答案 第一首诗通过写海棠的脉脉含情、灿烂妩媚,表达了诗人对海棠无限的喜爱和欣赏。第二首诗借海棠不惧春寒、独立风雨的傲然之态,寄托了诗人虽处家国离乱之中,却仍不畏艰难困苦、忠贞爱国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2.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寒闺怨白居易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末尾一句中“冷” 字写出了哪几层含义?请结合诗句分析。答:_解析 唐诗中常常有秋闺捣衣、制衣和寄衣的描写。在白居易的时代,府兵制已破坏,但家人为征夫寄寒衣,仍然是需要的。寒月高悬,梧桐影疏,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征夫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
3、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了她心上。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然而诗人却只写到从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气的变化为止,其余一概不提,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虽似简单,实则丰富,这就是含蓄的妙处。答案 秋夜裁衣的妇人从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气的变化,从而联想到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一个“冷” 字从触觉感受写到内心复杂的情感,虽似简单,实则丰富。3.gkstk2014大连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雨 过周紫芝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素月自有约,绿
4、瓜初可尝。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凄凉心酸之情,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诗句阐释理由。答案 (示例一) 同意。这首诗以乐景衬哀情。诗歌前三联描写了夏天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尾联希望“鸬鹚不要飞走,留下我孤单一人看这良辰美景” ,委婉地表达了内心的凄凉与心酸。(示例二) 不同意。这首诗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前三联描写夏天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尾联希望“ 鸬鹚不要飞走,与我一起分享这良辰美景
5、” ,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热爱田园生活) 的淡淡喜悦。4.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北固题壁gkstk 清郭麟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 ”,下阕说“毕竟笑山孤”, “愁”与“笑” 是否矛盾?为什么?答:_解析 本题一共有两问,需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回答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需要回答出全部步骤。答案 不矛盾。从“愁 ”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忧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5.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水口行舟g
6、kstk 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答:_解析 这首诗写舟行江上时诗人的见闻和感受。昨夜一场雨,且满江风浪,诗人便担心一夜过后青山绿树等美好风景受到摧残,可当诗人怀着疑虑不安的心态卷起“孤篷” 时,却发现美景依旧。立足于诗歌内容,品味人生哲理: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是不可遏止的。答案 (我的看法是) 风雨是暂时的,风浪总归要平息,总会见到青山绿树,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河令周邦彦 秋阴时睛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 ,云深无雁 影。
7、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 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答:_(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答:_解析 (1)“暝”,日暮,黄昏。 “更” 古人入夜会敲更鼓, “更深”即“夜深” 。根据这两个词可知时间在推移。 “人去 ”“寂静”“酒醒”,事件的发生凸显了时间的先后顺序,可见是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情景的。一要答出具体的线索,二要答出线索在组织情节时具体体现在何处。(2)回答本题时一要答
8、出词中体现的心情,二要结合关键语句进行分析。答出作者的心情,首先要抓住有情感信息的词句,如“寂”“孤”“如何消夜永 ”;二要抓主人公的行为、情态等,如“伫听寒声”“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三要抓住意象、意境,因为“ 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云深无雁影 ”;四要看注解,如 “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答案 (1) 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2)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 ;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
9、更深一层。7.gkstk2015重庆一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一剪梅袁州解印gkstk 南宋刘克庄 gkstk 注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注:刘克庄,南宋词人,心怀天下却一生仕途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出任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于是写下这首词。(1)上片中 “来是春风,去是秋风”一句有何含义?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_(2)有人认为,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持一种超脱的态度;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答:_解析 (1)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
10、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词下的注释,特别是“出任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 这一背景。(2)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题有一定的探究味道,可以认同第一种观点,也可以认同第二种观点,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自圆其说即可。答案 (1) “春风”“秋风” 指时间,写出了从上任到被罢官的时间之短暂,表达了词人对仕途沉浮无常的感慨。“春风”“秋风”分别寓指得意与失意,表现了词人心中的失落之感。(2)(示例) 认同第一种观点:下阕作者写出了被罢官后既不带兵又不劝农的清闲,确实表现出了一种戏谑、闲适的轻松之感。认同第二种观点:词中表现出的轻松之感是一种幽默的说法,是用反语发泄牢骚,本质上是一种愤
11、懑不平之感。8.gkstk2015天津五校联考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回答问题。gkstk 中吕山坡羊 长安怀古赵善庆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gkstk 中吕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有人说,两首怀古小令慨叹人生无常,思想消极遁世。请你结合相关诗句进行简略评述。答:_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时,抓住诗歌的不同点,找出思想感情的不同。答案 两首怀古小令都有怀
12、古伤今的慨叹,但表达的思想却不完全相同。 骊山怀古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奢侈行为和为争夺政权而残酷厮杀的行径,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我们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 长安怀古在抒发兴亡之感的同时夹杂着作者对人生无常,瞬息即逝,山河依旧,人事全非的消极遁世思想。9.gkstk2014四川资阳第一次诊断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正宫)小梁州九日渡江 二首(其一)汤式秋风江上棹 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 ,山容瘦,老树替人愁。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注:九日,重阳。江,长江。棹,划船。汉末王粲去荆州投奔刘表,未被重视,偶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抒写心志。本曲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曲简要分析。答:_解析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之作,前面写景,后面抒情,抒发作者对年华易逝之哀情,在对人生的感慨中,也隐含着对自己的孤寂身世和世事变迁的慨叹。要把握全曲的情感基调,并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答案 本曲抒写了作者落魄江湖间的羁旅情愁。首句刻画了萧瑟秋风中孤独泛舟、无去处的孤独者形象;“ 伤心无句” 抒写了主人公落魄江湖、怀才不遇的悲慨;“相知几个白头 ”也隐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