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皮桦次生林经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项目名称:光皮桦次生林经营技术规程编 号:2009-04委托单位:贵州省林业厅承担单位:贵州大学报告编写人:温佐吾起止时间:2010 年 1 月2011 年 6 月11 制订技术规程的目的、意义在贵州省各地分布的光皮桦次生林,多是通过封山育林的途径所形成,在当地森林资源构成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对光皮桦次生林的经营,长期以来存在重封山、轻育林的现象,且从未编制过经营技术规程来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致使许多光皮桦次生林生产力水平和生态效益均不高。为此,贵州大学林学院在贵州省林业厅有关部门和相关县林业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对光皮桦次生林的林分类型、经
2、营技术措施等进行了 10 多年的调查研究。调查中对当地现有的封山育林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对未曾采用过的经营技术措施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并通过了贵州省林业厅组织的验收。为适应森林科学经营的需要,在充分应用已有研究成果,并进行适当补充调查的基础上,立项编制光皮桦次生林经营技术规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经营技术规程的实施,可使我省光皮桦次生林逐步实现科学经营,规范经营,从而提高经营水平,将光皮桦次生林培育成为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用材林,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2 制订技术规程简要工作过程本经营技术规程编制项目受贵州省林业厅委托,由贵州大学林学院承担并完成,项目起止年限为 2
3、010 年 1 月2011 年 6 月。参加编制工作的的人员,既有参与贵州省林业厅科技攻关项目天然次生林定向改造与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课题组的成员,也有新参与编制工作的人员,人员名单见本规程的“前言”部分。项目合同任务书签订后,项目组有关人员即开展了技术规程的制订工作。根据项目合同任务书拟定的技术路线,本经营技术规程的制订,是在充分应用贵州大学林学院 10 多年来承担并完成的天然次生林定向改造与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辅以必要的补充调查加以完成。为此,项目组首先查阅国内有关光皮桦次生林经营技术规程编制方面的资料,发现并无现有的技术规程和编制经验可供参考。其次,收集 10 多年来我们自己
4、有关光皮桦次生林封山育林、林分改造、经营技术研究项目的验收报告、研究报告、已发表论文等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和归纳整理,为技术规程的编制做好材料准备工作。此外,还到织金、大方、纳雍等县,补充调查收集有关光皮桦次生林生产、经营的情况及资料。通过 10 多年的调查研究,项目组先后在省内各地调查、收集和测定各类光皮桦次生林临时样地2资料 70 多块,设置和测定幼龄林疏伐、不同密度及不同年龄林分生长等各类固定样地资料 180 多块(次) ,为技术规程的制订奠定了有利的基础。经过 1 年多时间的努力,项目组在有关单位支持、帮助下,于 2011 年 4 月底完成了本经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
5、并上报贵州省林业厅进行初审。3 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按照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 DB52/T282004规程制、修订程序的规定 ,本技术规程包括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主要林分类型、经营目标、主要经营技术措施等部分。此外,还有一个资料性附录,其内容是光皮桦次生混交林的主要类型。3.1 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术语和定义本规程的前言部分主要说明编制光皮桦次生林经营技术规程的目的、本技术规程的归口单位、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范围部分规定本规程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和适用地区及对象。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与本规程内容相关的现有技术规程及标准。术语和定义则是对一些与本规程密切相关的重要概
6、念的解释与说明。3.2 确定主要技术内容的依据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光皮桦次生林的主要林分类型、经营目标和主要经营技术措施。这几项主要技术内容是本规程的主体部分,是确保光皮桦次生林实现科学经营,从而达到较好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和保证。本规程中各项主要经营技术措施是光皮桦次生林经营中,需尽可能做到的必要技术要求。3.2.1 光皮桦次生林的主要林分类型光皮桦次生林主要林分类型的划分,是基于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贵州大学林学系在承担贵州省林业厅封山育林技术研究项目过程中,对黔西北地区织金、大方、纳雍等地光皮桦次生林不同类型的调查与分类结果(见参考文献 1)。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本规程将光皮桦
7、次生林划分为纯林和若干个混交林类型。划分光皮桦次生林的不同林分类型,是为确定其经营目标提供依据。3.2.2 光皮桦次生林的经营目标310 多年来,项目组对光皮桦次生林的试验、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可作为用材林培育、经营的纯林方面。对可作为防护林培育、经营的各类光皮桦次生混交林,由于树种组成复杂,对其经营技术措施的试验研究相当困难,因此既缺乏项目组自身的调查研究,也无其他研究者的现有研究成果可供参考,故本规程将光皮桦次生林的经营目标确定为用材林,并提出相应的经营技术措施。3.2.3 主要经营技术措施3.2.3.1 合理封禁项目组在织金、大方、纳雍等地和省内其它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封山育林是恢
8、复和保护森林资源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因此,本规程在总结各地已有封山育林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参考 GB/T 15163200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中有关封育方式、封育作业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合理封禁的经营管理措施,规定在林木主要生长季节实行全封,其他季节实行半封。3.2.3.2 严格管护此项经营管理措施是在引用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10.2.2 条款中关于“人工巡护”规定的内容,并加以适当修改而提出。关于每个护林员的管护面积,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规定,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确定,一般为 100hm2300hm 2”。我们考虑到贵州省马尾松次生林绝大多数分布于集体林区,连片集中分布的
9、面积不是太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已基本上落实到农户经营管理,因此,就不提出“一般为 100hm2300hm 2”的人均管护面积要求。3.2.3.3 保留母树调查表明,光皮桦林分采伐之后,只要保留一定数量母树,且均匀分布,就有利于光皮桦飞籽成林,并能很快形成新一代次生林。据关于母树保留数量的临时样地调查,由于光皮桦种子轻,种皮外面着生柔毛,容易风媒传播很远距离,故母树保留的数量,每 hm2达到 30 株15 株左右,即可获得很好的天然更新效果。为此,本规程在参考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5.1 条款中关于阔叶母树保留规定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组的调研结果,对单位面积保留光皮桦母树数量的技术措施做了相应
10、规定(见参考文献 5) 。3.2.3.4 除弱留壮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10.3 条款关于“人工辅助育林”技术措施的规定中,提出可采用“除蘖、间苗”等培育措施。光皮桦天然更新成效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有光皮桦母树或附近有光皮桦林分的情况下,次生林幼龄种群往往密度过大。密度最大的样地竟象光皮桦苗圃一样,每 hm2幼4苗高达 10 万株15 万株(10 株/m 215 株/m 2) ,且多呈集群状生长,分布不均,个体分化很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规程把对密度过大的幼龄种群所作的间苗工作,归纳为“除弱留壮”这样一种技术措施,并规定,对密度过大的光皮桦幼苗林地,要在更新成苗后的第 2 年第 3 年,及时
11、组织劳力进行除弱留壮工作,使所保留幼苗幼树分布均匀,并保留合理的密度(见参考文献 5) 。3.2.3.5 幼林抚育本规程关于幼林抚育的技术措施,借鉴了我们有关马尾松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的成果(见参考文献 2) ,规定光皮桦次生林经营也要实行“三分封,七分育(管) ”的原则,进行以砍灌、割草为主要内容的幼林抚育,使光皮桦次生幼林能顺利郁闭成林。但由于次生林经营的集约程度毕竟比人工林要求低,因此,本规程规定光皮桦次生林的幼林抚育每年进行一次。3.2.3.6 幼龄林疏伐据样地调查,密度较大的光皮桦次生林进入郁闭之后,很快就出现林木个体间竞争激烈的状况,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因此,需及时进行抚育间伐,调节林
12、分密度。为探索幼林疏伐的适宜技术措施,项目组在织金县茶店乡大丫口林场设置了幼林疏伐试验地,经过 10 多年的观测,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规定了疏伐起始期、疏伐强度、保留密度等相关技术措施(见参考文献 3、5) 。3.2.3.7 中龄林疏伐光皮桦次生林进入中龄林阶段以后,仍需继续通过疏伐调节其林分密度。由于项目设置的光皮桦幼龄林疏伐试验样地经过 10 多年试验,已进入中龄林阶段。通过对该试验林生长过程和试验结果的观测分析,以及适当参考马尾松次生林中龄林疏伐试验结果,规定了疏伐间隔期、疏伐强度、培育不同径级木材的保留密度等相关技术措施(见参考文献 5、6) 。3.2.3.8 采伐利用调查中我们发
13、现,光皮桦主要分布区大多水土流失严重,且构成森林群落连片分布的林分面积一般都不大。为减少对光皮桦次生林植被的破坏,保护幼苗幼树,促进光皮桦次生林天然更新,做到可持续经营,本规程提出,采伐方式以择伐为主,小块状皆伐为辅(见参考文献 5) 。4 参考文献1 汪杰,温佐吾.黔西北地区光皮桦次生林主要群落类型初步研究. 贵州林业科技,2009,37(2):14-172 温佐吾,黄家荣,周运超等.不同抚育方式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贵州林业科技,1998,26(3):17-1953 胡方彩,温佐吾,汪杰.抚育间伐对光皮桦次生林生长的影响.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1,30(2):4 温佐吾,殷静.抚育间伐对马尾松次生中龄林生长的影响. 见天然次生林定向改造与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论文及研究报告,贵州省林业厅“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验收资料,20065 汪杰. 黔西北地区光皮桦次生林的生长与经营.硕士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