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数学课程内容设计,高中数学修订组,一、近期工作进展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完成部分初稿。2月26日28日在福州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召开16次座谈,征求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的意见。各类座谈会如下: 2次数学家的座谈会 2次数学教育家的座谈会 4个教材编写组的座谈会 8次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座谈会 还通过电话、邮件的沟通进行意见交流,二、完成的工作 1. 完成前言、课程理念、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初稿。 2. 修改核心素养,完成在总体目标中、以及学业质量标准中的表述,形成等级划分与举例的初稿。 3. 完成必修、选修1、选修2:课程结构与内容方案。 4. 完成校本课程:课程结构和学
2、分划分。没有完成学业质量标准和实施建议,三、主要成果表述,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特别是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网络、文本、声音、图像等信息载体进行数字化处理,使数学的研究领域与应用领域得到极大拓展,数学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数学的发展表明,数学的研究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通过基于抽象结构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一般结论,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与规律。正因为如此,数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数
3、学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数学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数学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基于时代要求的整体育人功能,它不仅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更发挥着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方面的特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性质(略)、课程理念(略)、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通过
4、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作为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数学素养,特别是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使学生1. 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基)。2. 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能)。3.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用)。,4. 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发展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掌握合理的数学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5.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树立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
5、科学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体会、欣赏数学的美,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二)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表现。它在学生自主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数学核心素养包含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数学知识、技能、思想、经验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数学核心素养既反映课程内容的主线,聚焦课程目标要求,也是学业质量标准的集中反映。高中阶段包括: 抽象能力 - 抽象能力与关联逻辑推理 - 逻辑推理与交流数学建模 - 建模能力与反思几何直观 - 几何直观与想象运算能力 - 运算能力与模式数据分析 - 数据分析与
6、知识获取 (表述略)更一般地,还包括学会学习、数学应用、创新意识。,(三)课程标准内容结构,必修,主要功能 必修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基础;学业质量检测的内容;高中毕业的依据; 选修1课程: 为学生发展提供基础;高考的内容(文理不分科); 选修2课程: 为学生确定人生方向提供引导; 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 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 为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提供依据。,模块间的基本关系: 整体性:教育功能的整体性、数学结构的整体性、核心素养体现的整体性; 递进性:知识发展的递进性、认知水平的递进性;数学理解深度的递进性; 关联性:数学纵向发展的关联性、数学横向联系的关联性、局部与整体的关联性、
7、模块之间的关联性、数学与文化、教育价值的关联性、数学与外部世界的关联性; 多样性:需求的多样性、选择的多样性、认识角度的多样性。,必修、选修1内容的修改原则(7条): 1. 依据“课程方案”、“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体现目标与核心素养。 2. 根据调研报告提供的修改建议,解决实践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必修课课时紧;初高中过渡不好;模块逻辑不强。 3. 根据12国高中数学课标(基础司)、10国高中数学教材。 4. 保持稳定性必修:原来必修部分内容;强调基础性,高中毕业所需知识。选修:主要内容是原必修、选修、选修的部分内容。 5. 遵循高考文理不分科。 6. 突出数学主干内容、体现数学本质。 7.
8、仅提供内容结构及知识要求,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创造空间。,修改后必修、选修1内容结构,主要变化: 突出知识主线:函数、代数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结构的变化:将必修的五个模块合并为三个模块;将原来选修1、2的模块合并为三个模块。(模块逻辑) 删除的内容:三视图、算法、推理与论证;解析几何内容调整到选修。(课时过紧) 增加了准备知识。(初高中衔接) 整体难度在文理之间。(高考文理不分科),(四)选修2的课程的内容结构共分为5类,具体情况如下:,注:不要求学生选修每类课程的所有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选修其中的部分内容。面向一般高中前10%学生。,2018/12/1,(五)内容标准表述方式
9、 重要数学概念: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情境,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经历什么样的过程,获得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思想和经验,形成什么样的核心素养。 导数概念(举例)通过典型实例(物理、几何、经济)的分析,运用几何图形和数学软件,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抽象出导数概念,借助特殊极限感悟一般极限的思想,把握平均变化率与瞬时变化率的关系,理解导数的意义,积累抽象数学概念的经验(参见例2、例3)。必修、选1、选2 后素养要求。最后素养水平划分。,(六)数学内容、基本素养、素养水平三维图,2018/12/1,素养随着内容的递进不能下降;在相同内容上不同素养的水平不一定相同。,注:蓝色部分为一个素养在不
10、同内容上的水平;红色部分为另一个素养在不同内容上的水平。,2018/12/1,(五)课程内容中的“大概念”及关系确定原则:贯穿高中数学始终;承载着数学核心素养;本身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数学和数学应用中重要;划分清晰:内紧外松,组内方差小、组间方差大。 初步结果:函数、运算、几何、数据,实施的关键在于监测工具研发。 纸面考试的考题形式。中小学教师举一反三的能力极强。,2018/12/1,5年1班有两位同学跳绳成绩较好,最近成绩A : 25,37,40,20,29 B: 28,31,29,32,295年1班与5年2班举行跳绳比赛,现在需要选取最后一名运动员,你认为在A、B中选哪位同学合适?为什么?,2018/12/1,谢谢大家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