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5 鉴赏诗词的语言(解析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96521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5 鉴赏诗词的语言(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5 鉴赏诗词的语言(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5 鉴赏诗词的语言(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5 鉴赏诗词的语言(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5 鉴赏诗词的语言(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邹忌讽齐王纳谏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 。2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 :3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 。4在课文第二段找出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相对应的语句, 。5文中邹忌先从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的 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皆朝于齐”的成效。【答案】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3,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2、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5“王之蔽甚矣”易错成语勤温习76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不形容变化莫测。) 77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的事,他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只能形容人的态度,不能形容事情的性质;只表示痛恨,不表示痛心。) 78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这种由假说发展成定律、原理的情况,真是俯拾皆是。(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

3、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此处没有“易得”之意。) 79我国已经加入 WTO,广大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对有关规则做到胸有成竹。(胸有成竹,指做事很有把握。不表示对情况很了解。改为“了然于胸”。) 80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以一连串的问与答贯串课堂教学始终,长此以往,学生自然是目无全牛了。(把“目无全牛”理解为“不能整体把握”。错。)写作素材常积累备考话题:法与情经典素材:楚庄王有次夜宴群臣,满庭酒溢语喧,酣畅淋漓。忽有一阵风过,烛台灯灭,漆黑一片。使者急急忙忙寻火点灯之际,楚庄王的爱妃轻轻拽其袖耳语道:适才有人暗中对她不轨,她挣脱时顺手扯去了他帽顶的缨子,灯亮其人自显。“慢!” 楚庄王突喝住点

4、灯使者,于黑暗中命令群臣拔掉各自的帽缨。灯再亮时,众人皆无缨而饮。几年后的一场大战中,楚庄王困扼于绝境,身旁一猛将,死命拼杀,护驾突围。化险为夷后楚庄王恭身相谢,该将领顿然跪拜道:上次卑臣酒后失礼,若非大王宽宏,早已是刀下鬼了。时新素材白发苍苍的老母在得知儿子海州药业集团公司总裁郭小鹏是通过制造冰毒而“发财致富”时,出于良知、责任感,在儿子回家看望她时,配合刑警汪静雯等人将儿子绳之以法。郭小鹏是个极端的孝子,从小他就和母亲相依为命。他们孤儿寡母、历尽沧桑,直到郭小鹏大学毕业有了一份安定的工作,他们母子才过上了好日子,母子深情可想而知,但郭母的大义凛然更让我们为之钦佩。在情与法的天平上,母亲做出

5、了艰难但却是不悔的抉择这动人的一幕便是电视剧黑冰为观众诠释出的“大义母爱”。清词丽句背一点1大地有高山和峡谷,人间有高尚和卑下。人世中充满着七情六欲的烟和雾,一切亲情友情爱情2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爱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面目。3跳出爱憎后的我们,会有一双清澈灵动的心眼。环视世间一定会有新的认知,更加公正、更加客观4浩渺的星空呀,你永远闪耀着动人的灵光。你哪里知道纵使万丈的火山灰能掩埋整个的庞贝古城,却永远也掩埋不了真理的曙光。

6、5感情如水,理性如冰,八分之一的冰块浮动在水面上显现着庄重和威严,一任冰下蓝色的水漂荡,不减半点高雅,这是理性的美。技能再提高一、炼字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词性改变的活用词经常是作者着意炼字所在。1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

7、,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2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3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8、(小园赋庚信)“一”“二”“三”“两”,了了几笔,鱼不一定就这么大,竹未必就这么多,但却写出了鱼虽小而有趣,竹虽少而有味的境界。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这是数词用得妙。4虚词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

9、”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这是副词用得妙。5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主要是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形容词或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生动更形象。A叠韵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

10、不尽长江滚滚来。6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却是相近的,就是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要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

11、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7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健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词性的活用,大的方面有实字虚用,虚字实用,小的方面有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破山寺后禅院常建)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山光美好而使鸟儿感到愉悦,潭影幽深而使心性感到空灵。炼字的题目的分析主要结

12、合诗歌从炼意、炼境、炼手法和炼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也就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分析此字在这四个方面的作用,一般“炼意”是必不可少的,其它三个方面适当考虑。二、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一)语言特色类主要是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概括,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1平淡。具有平淡风格的诗歌,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第五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有人评述陶渊明的诗“平淡而思致。” 2工丽。具有工丽风格的诗歌,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

13、“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并在每句开头用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具有直率风格的诗词,则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如诗经硕鼠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的诗句,直斥统治者的不劳而获和无情压榨。 4委婉(含蓄)。具有委婉风格的诗歌,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夜雨寄北,诗的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自然。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

14、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具有雄奇风格的诗歌,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意思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奔放指直率而有

15、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10洗练。这种风格的作品在语言表达上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

16、极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绝句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情趣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天然浑成,语言上,“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11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这些是形成这一风格的主要因素。如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全诗意境深远

17、,语调沉郁悲凉,借暮秋的江天萧瑟之景,抒写颠沛流离、老病孤愁的暮年情怀。既包蕴着诗人客里悲秋的无限心事,又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思。 12清新。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二)语言特色类在诗歌解答中经常套用的关于语言的术语。1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2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3简洁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4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5平

18、淡无奇 质朴清新 淡雅6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7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8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9诗情画意:即诗歌本身富于感情,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如入画境。10富有哲理:也称理趣,即诗歌中包含着某种人生或社会的哲理,使读者有所领悟。这种哲理或存于诗歌的某一联中,一般为最后一联,如王之涣登鹳鹊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或整首诗都在说理,一般见于宋以后诗歌中,如苏轼的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此诗虽只是两问,实是苏轼巧妙地回答了琴与指的辩证关系。11淋漓尽致:指诗歌写得详尽透彻,或对某些东西暴露的彻底。基础提升

19、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别舍弟宗一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注】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此时柳宗元已经被贬为柳州刺史。(1 )简要分析颈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5 分)(2 )首联 “黯然”一词统领全诗,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6 分)【答案】(1 )颈联“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 桂岭瘴来云似墨”中,诗人用比喻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2

20、 分)“ 洞庭春尽水如天”,诗人用比喻写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山川阻隔,相见很难了。(2 分)(2 ) 兄弟之间的骨肉分离之情。( 2 分)诗人被贬、政治上历尽磨难,屡屡失意愁苦之情。(2 分)诗人“万死投荒 ”,长期流放在如此偏僻的 “蛮荒”之地,差点“万死”的愤懑与孤独。(2 分)【思路点拨】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特别提示:答题时要区分“一”“些”“主要”等关键词。如问“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只答一种即可。如问“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至少两种以上。如问“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

21、,可答一两种即可。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

22、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2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情感。题干问的是 “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 黯然的原因有哪些”,诗歌中情感的表达主要有如下方式:一是直接抒情,二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三是用典抒情,四是托物言志。诗的一、三、四联着重表现的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一联开篇点题,点明别离,描叙兄弟惜别之情。“越江”,即粤江,这里是指柳江。两句意思是说:自己的心灵因长期贬谪生活的折磨,已经成了“零落残魂” ;而这残魂又遭逢离别,更是加倍黯然神伤。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这首诗所抒发的

23、并不单纯是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 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正是集中地表现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从字面上看,“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报荒十二年”,似乎只是对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因为他被贬谪的地区离京城确有五、六千里,时间确有十二年之久,实际上,在“万死” 、 “投荒”、“ 六千里”、“十二年”这些词语里,就已经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只不过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迹,让人“思而得之” 罢了。我们知道,柳宗元被贬的十二年,死的机会确实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灾,差一点被烧死。诗人用“万死” 这样的夸张词语,无非是要渲染自己的处境,表

24、明他一心为国,却被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这该是多么不公平、多么令人愤慨呵!【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分析诗歌的情感,主要看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歌的标题,二是作者,三是注释,四是涉及诗歌中的景物及其特点,五是诗句中的情感词。本诗的标题是“别舍弟宗一”,这点明了诗歌的主旨“送别”,情感词“相思”,景物:“桂岭瘴来云似墨” ,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 ,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山川阻隔,相见很难了;但又不仅仅是别离苦,诗歌的第二联“万死”、“ 投荒”、“六千里”、“

25、十二年”这些词语里,就已经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集中地表现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两种情意上下贯通,和谐自然地熔于一炉,确是一首难得的抒情佳作。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秋思寄子由黄庭坚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注】元丰四年,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令,很不得志。在草木枯黄的晚秋季节,他思念起好友子由(苏辙),此时苏辙被贬筠州(今江西高安),两地相隔不远。(1 )请简要分析一二句中的“知”“催”二字的妙处。(5 分)(2 )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 分)【答案】(1 )诗人看到叶黄,“知” 晓已是晚秋,

26、(1 分)“催” 字写出了时间的紧迫,(1 分)这两字,看似写景,实际上诗人是融情于景,(1 分)表达自己落魄无依的郁闷和仕途坎坷、壮志未酬的感慨。(2 分)(2 )高卧云壑的老松,只有沧江挽纤的万牛才能把它拖走。(2 分)诗人以松自喻,强烈地表达了与恶浊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孤傲之情;(2 分)又表达了自己已看尽世态炎凉,看淡功名富贵,绝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坚定意志。(2 分)【解析】(1 ) 【试题分析】此题为炼字题。答题格式基本为:字的含义+句中意义+作者情感。开头两句,表面上是在描写晚秋自然景物的凋落,而实际上是借此来反衬诗人落魄无依的郁闷心境。“小虫”,指促织(即蟋蟀)。晚秋天凉,促织鸣

27、声四起,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言外之意是:又到了晚秋的季节,妇女们都在辛劳不息,自己当年也曾想过要干一番事业而落魄至今,一事无成,再也难以展露才华。光阴徒催人老。一个“知”字,一个“催”字,表达出这种难遣的郁闷心境。【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如果说用某个字替代,好不好?结合原文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生动贴切的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28、。【名师点睛】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 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 分) 登快阁 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

29、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1 )请分析首联中“了却” 和“倚”两个词的内涵。( 4 分)(2 )本诗的颔联和杜甫登高 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表现的意境一样吗?请分析(4 分)【答案】 (1 ) “了却”写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轻快心情,含蓄表达诗人了对官场的厌烦。“倚”指斜靠栏杆远眺晚晴余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2 )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阔大的特点,意境开阔;(1 分)但与杜诗的沉郁顿挫、慷慨悲壮的意境(1 分)不同的是,黄诗通过辽远阔大、空明澄澈的景物表现出一种如释重负,放达不羁的胸襟。(2 分)【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炼字技巧。题干问

30、的是“分析首联中 了却和倚两个词的内涵”,考生应先点明两个词,然后解释其意思,最后代入句中分析其写景效果和表情效果。要分析诗句中的词或字用的最妙,首先要找准是哪个字或词,然后,就字或词的表达效果作一解答,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要解释这两个字的意思和所在句子的意思;二、分析其中可能涉及到的手法,包括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具体分析表达效果,主要是表现了一种什么状态,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等等。本题可据此分析即可。诗歌中使用精彩的词一般包括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

31、超脱了前人的窠臼。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 )试题解析:本题针对诗歌的意境设题。首先应注意答题的模式,题干中要求将本诗与杜甫的诗句进行比较;答题的时候既要答出异,也要答出同。“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