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讲练测专题13:鉴赏诗歌的形象(练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96104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讲练测专题13:鉴赏诗歌的形象(练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讲练测专题13:鉴赏诗歌的形象(练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讲练测专题13:鉴赏诗歌的形象(练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讲练测专题13:鉴赏诗歌的形象(练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讲练测专题13:鉴赏诗歌的形象(练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备战 2016 年高考二轮讲练测夯基础1(2016 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11 分)小重山 章良能 【注】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注】章良能:南宋词人,晚年曾任御史中丞、同知枢密院、参政知事等官职。(1)词的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 分)【答案】描写了暮春季节柳荫浓重、百花盛开的景色。小栏杆围着的红芍药已经含苞,好似一支支玉簪;雨后初晴,风软烟淡,鸟鸣之声细碎;春日迟迟,偶有浮云飘过。(3 分)表达了诗人对暮春

2、之景的无限喜爱之情。(2 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有人认为此词下阕的抒情妙在“起伏摇曳”,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答案】诗人先抒发感慨,不要为往事而沉吟,要趁着眼前的美好春光和身闲自在,登临览胜,一快胸襟;但登临之后却又触景伤神,心情转向惆怅,年少登临时那种豪情壮怀,却已随流光而消逝,无从寻觅。(4 分)诗人面对春光将尽之景,登临后百感交集,先自劝自慰,后自感自叹,一种岁月催人老,壮志未酬之情溢于言表。(2 分)【解析】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2016 届辽宁东北育才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模拟)阅读

3、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遣 悲 怀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注】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1)首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答案】用典。(2 分)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2 分)引出后文对韦氏婚后艰苦生活的描写,间接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追怀悼念之情。(2 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4、考查手法。速读题干,明确答题范围“首联运用了何种手法”,即“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黔娄: 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这属于运用典故抒情,用典,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 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引出后文对韦氏婚后艰苦生活的描写,间接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追怀悼念之情。【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思路点拨】对于这种用典题型,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联系作者身世、时代背景等与诗歌思想感情有关的资料,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诗歌。 总结表现手法答题步骤 ? 第一步、指出手法。如

5、“用典”。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本诗“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 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第三步、作用(表达效果及情感)如“引出后文对韦氏婚后艰苦生活的描写,间接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追怀悼念之情”。(2)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5 分)【答案】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2 分)颔联借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3 分)(概括在前,性格特点笼统、不具体,减 2 分。概括与分析不

6、照应,只照应一点,减 3 分缺少概括及形象意义)【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首先应了解考查人物形象的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或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提问变式:简析下面这首诗歌的人物形象,并说明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规范:答案应有以下三部分构成: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及身份)。从诗歌中找出能表现这一形象特点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人物形象的意义或表达效果(诗人通过人物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或蕴涵的道理等。)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方法: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高考诗词一

7、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作品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诗人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具体生活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提示或暗示。2抓住诗歌人物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

8、,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3体察写作意图,注意写作手法。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实言彼。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有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进行分析,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身世际遇,展开联想。3(2016 届山东滕州一中高三上 10 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霜天晓角梅萧泰来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元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注】赖是:亏得是,好在。角,军中乐器。古曲有梅花落,曲调哀愁。别,与众不同,别有情趣。元,原本。(1)作者描绘了怎样的梅花形象?

9、请简要赏析。(5 分)【答案】刻画了梅花坚贞、高洁、超凡脱俗的形象。(2 分)这词的上片写梅花受尽寒冬折磨,不畏霜雪,不怕角声之哀怨,凛然开放,表现出梅花的铁骨铮铮,坚贞不屈。下片写梅花清洁得一尘不染,只与一轮朦胧素月为伴,不愿与凡卉争胜,极力地勾勒出了梅花清白、清高、超凡脱俗的个性。(3 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结合全词,分析这首词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6 分)【答案】本词托物言志,借写梅花的傲骨傲气表达了自己的追求。(3 分)另外本词还赋比兼用,先是极写降雪次数之多,范围之广,份量之重,来势之猛;“赖是”之后极写梅花不为恶势力所

10、屈的高尚品格;以梅喻人,梅的瘦硬清高,实象征人的骨气贞刚,品质高洁,梅格与人格溶成一片。(3 分)(另答“象征”“烘托”也给分)(4 分)【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一些关于诗词鉴赏的常用术语,比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等等。此外,还可从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词语的选用等方面进行赏析。这首词借写梅花的傲骨傲气表达了自己的追求,可说是托物言志。另外本词还赋、比兼用;还运用比喻,以梅喻人。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4(2016 届东北师大附中、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长春 11 高和松原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哭

11、李 远卢尚书昨日舟还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为。才收北浦一竿钓, 未了西斋半局棋。洛下已传平子赋,临川争写谢公诗。不堪旧里经行处,风木萧萧邻笛悲。【注】湄,指岸边。丹旐(zho),旧时出丧时为棺柩引路的旗子,俗称招魂幡。指张衡的西京赋魏晋时,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嵇、吕后被司马昭杀害,过嵇旧居山阳,听邻人笛声,怀亡友感旧音而叹,向秀作思旧赋。(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塑造了怎样一位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5 分)【答案】友人李远是一位淡泊功名,志趣高雅,才高于世,文名远播的雅士形象。“一钓竿”“半局棋”以生活细节刻画了友人性情散淡,闲适悠然的优雅生活情趣。 “平子赋”“谢公诗”以张衡、谢灵运比况,盛

12、赞友人的文才显世,文名远播天下。亦包含了淡泊功名,寄情山水的拔俗志趣。(答出人物形象的给 3 分答出的分析内容的各 1 分,意思答对即可,答案亦可前后对称呈现,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这首诗的尾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 分)【答案】尾联曲婉深挚的表达了诗人路经友人李远故居时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悲伤情怀。用典,作者用向秀路经其友人山阳故居,闻邻人笛声,感怀故人,作思旧赋的典故表达感伤哀悼之情。反衬手法,以有声衬无声,用以风吹落木的萧萧之声和悲凉的笛声反衬友人逝去后故居的冷落凄凉,表现诗人

13、内心的沉痛悲伤。(答出思想感情给 2 分,答出表现手法并进行简要分析的各 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答题时,可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理解,抓住尾联关键词分析作答。“不堪”“萧萧”“悲”表现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悲伤情怀;“旧里”“笛”等词表明了诗人采用了典故的手法,将自己对友人的感伤哀悼之情;“萧萧”的风声,“笛”的声音与友人逝去后故居的冷落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反衬出起悲凉,将诗人内心的沉痛表现的淋漓尽致。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14、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5(2015 届浙江余姚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 2122 题。(7 分)军城早秋 听晓角严 武 李 益昨夜秋风入汉关, 边霜昨夜堕关榆,朔云边月满西山。 吹角当城片月孤。更催飞将追骄虏, 无限塞鸿飞不度,莫遣沙场匹马还。 秋风吹入小单于。【注释】小单于,军中号角常奏此曲。(1)两首诗都写到了秋风和 两种意象,第一首中的“秋风”有暗示 的意味。(2 分)【答案】月 入侵者(战事)【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最后两句表现手法的不同之处。(5 分)【答案】严诗以对仗描述连贯的动作,一气而下,

15、表现出战场势如破竹的气势和主将果断的气魄以及胜利在握的神情。/李诗以塞鸿尚且无力飞度关塞来反衬出征人的思乡之情,委婉含蓄地折射出征人的处境和心绪。(前一句 2 分,后一句 3 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手法,解答时考生可首先分别指出两首诗结句使用的手法,然后对比其表达效果,写出答案。严武的军城早秋中“莫遣沙场匹马还”,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了解战争的人都知道,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战前主将对敌情的敏感和了解的程度。诗的一、二句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这就意味着已经居于主动地位,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预示着战争的顺利,因而,胜利也就成了人们意料中的结果,结句非

16、但没有突兀、生硬之感,反而有一种水到渠成、果然如此的满足。李益的听晓角中“秋风吹入小单于”随风传来的晓角声里,吹奏的是小单于这首曲子。写秋风送曲,在无限凄凉的景色中,可以想见这是一支悲伤的乐曲,全诗也于此戛然而止,然而余音缭绕,征人的感受就也不必再事描述了。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促提升1(2016 届湖北荆州中学高三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王昭君唐李商隐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李商隐,晚唐诗人,仕途坎坷不遇。隔生春,指春天年复一年过去,汉宫里像昭君那样被冷落的宫女,年年都有。和聂仪部明妃曲明

17、李攀龙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聂仪部是作者的好友,他曾有一首明妃曲见赠,作者以此诗唱和酬答。明妃,即王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王明君,亦称明妃。(1)两首诗均围绕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展开,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6 分)【答案】李商隐的王昭君,借古讽今,以毛延寿制造一个又一个昭君的悲剧,来隐射当时一手遮天、认钱认势不认人、压制有才之人的宦官、军阀以及朋党之流,造成寒士被排挤压制的社会现实。整首诗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感伤。(3 分)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 ,独辟蹊径写古人,通过设想王昭君远嫁塞外后,对汉宫依然无限眷恋,曲罢竟误以“青海月”为汉月的情

18、景,状其对汉朝的依恋之深,幽怨之长。 (3 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诗歌写作背景及诗歌注释,结合着诗歌具体内容及关键词分析作答。由第一首诗歌的注释可知,李商隐仕途坎坷不遇,自然会借助诗歌借古讽今,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由第二首诗歌注释可知,作者以此诗唱和酬答,由“青海月”“徘徊”“汉宫”可体会出诗人借助王昭君典故来表达对汉朝的依恋之情。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和聂仪部明妃曲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昭君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 分)【答案】整首诗塑造出一个身行万里,心怀故土,愁怨深长的悲情女性形象。(2

19、 分)整首诗把王昭君置于一个假想的塞外之境,一、二句以漫无边际的背景来衬托其远离故土的无限哀伤,三、四句写王昭君在弹完曲调的那一瞬间,竟把眼前高悬的“青海月”误作“汉宫月”,因而遐想故乡,留连难去,其中“徘徊”一词极言其对故乡的魂牵梦绕,一往情深。(3 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 (2016 届河南郑州一中高三调研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宋 中 耿 湋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注】宋中: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在此与叛军进行过殊死搏斗,杀敌万人,但最后二人战败被杀。

20、(1)诗歌首联的意境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 分)【答案】首联通过对宋中暮色四合、白骨稀少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惨淡的意境。为全诗定下悲凉的基调,引出下文对宋中苍凉、寥落景色的描写。【解析】试题分析:“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首句点出时间,渲染日暮时分,黄云四合的惨淡景象,为全诗奠定悲剧的基调。次句将视线转向战争遗留下的痕迹,说年深日久而白骨稀少,可见当年白骨累累。从时间上看,上句写“日暮”,为当天情事,下句写“年深”,将时间拉得很长;从空间上看,上句写“黄云合”,是仰观,下句见“白骨稀”,为俯视,时空错综极尽其妙。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21、2)请简要解说诗歌最后一句“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与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在景物描写上的相同点和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6 分)【答案】相同点:耿诗和李诗的诗句都是写人、山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同点:耿诗表现的是青山不改、人事全非的悲凉愁怀;李诗表现的是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情感。【解析】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3(2016 届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茶 瓶 儿 宋李元膺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 。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 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注:

22、金缕即金缕衣,是一首曲调柔媚的歌曲。青门:古长安城门名。(1)这首词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5 分)【答案】上片勾勒了一个娴静妩媚而善歌的女性形象(2 分)。春深时节,海棠花下,女子轻歌慢吟,曲调柔美,歌罢落红点点,点缀在翠衣上(2 分)。春景的美丽烘托了女子的美好(1 分)。(补充说明:形象特点答“善歌”1 分,娴静、妩媚、沉静、娴雅、柔美、静美等意思相近的词均可得 1 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入手,如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这首词讲了一个类似于“人面桃花”的故事。虽为悼亡词,但含

23、蓄不露,不加点破,更见风致。词的上片写去年此时,深幽清寂的庭院中,词人遇到了一位女子。正值春深似海,海棠花开,姿影绰约。那位女子花下,浅吟低唱,其风韵体态,与海棠花融为一体,艳丽非凡。金缕衣,当时流行的一支曲子。上片意境静中见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娴静妩媚而善歌的女性形象。【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首先应了解考查人物形象的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或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提问变式:简析下面这首诗歌的人物形象,并说明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规范:答案应有以下三部分构成: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用精

24、炼的语言概括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及身份)。从诗歌中找出能表现这一形象特点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人物形象的意义或表达效果(诗人通过人物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或蕴涵的道理等。)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方法: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作品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诗人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具体生活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提示或暗示。2抓住诗歌人物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

25、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3体察写作意图,注意写作手法。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实言彼。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有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进行分析,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身世际遇,展开联想。(2)请从虚实的角度对全词进行赏析。(6 分)【答案】上片是虚写(1 分)。写去年此时在深幽清寂的庭院中,词人

26、遇到了女子,女子在花下浅吟低唱,与海棠花融为一体,美丽非凡(1 分)。下片是实写(1 分)。词人写眼前景物,感叹物是人非,回看通向都城的大道,红英乱落,飞絮满天,像是要追寻着东风远去(1 分)。本词虚实结合(1 分),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昔日情人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逝去的叹惋(1 分)。(分析语句意思相近即可)【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思路点拨】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27、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在答题的时候,不可以直接写出描写的方法,还要结合诗句作具体的分析。4(2016 届吉林省实验高三上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临江仙鹿虔扆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注】 鹿虔扆(y):五代时后蜀大臣,花间词人。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 翠华:皇帝仪仗所用的旗子。这里代指皇帝车驾。(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 分)【答案】词的上片借助秋空荒苑,重门静锁,人去无踪,歌吹声断景象(3 分)描绘了一幅萧条、凄清、冷落的画面(2 分)。【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