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07 非连续文本(实用类)阅读 精讲目标1回顾高考非连续性文本(实用类)阅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2熟练掌握并运用高考非连续性文本(实用类)阅读试题答题技巧。精讲考向考向一: 筛选信息【真题典例】1 【2017 年高考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 2001 年的 7955 万人次增长到 2014 年的 72 亿人次,13
2、年间增长了 8 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 ,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 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 3000 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 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
3、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2008 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 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2(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注:计算或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
4、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材料三: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20012014 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 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 2014
5、 年。B除 2007 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C按 2001 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 2014 年。【答案】B【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各选项内容,找准答题区间,再认真比较。题3中,各项的答题区间都是材料二的图表,要注意根据图例正确区分图表中的两类数值。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
6、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C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E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答案】BC【解析】题中,A 项“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说法无中生有。D 项错误在于同材料二中“只能
7、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的说法不同。E 项错误在于同材料三中“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的说法相悖。【考点定位】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各选项内容,找准答题区间,再认真比较。题中,A 项讲的是博物馆的开放对公众的好处,与之相关的是“材料一”的开头部分;同 D 项相关的内容在“材料二”中;同 E 项相关的内容在“材料三”中。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 (4 分)【答案】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
8、够产出丰富的科研成果;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科研力量,培养出科研团队。【考点定位】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回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在科研方面的作用”一语在三个材料中仔细筛选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归纳概括。必须注意的是,三则材料都讲到了博物馆对社会各方4面的作用,答题时要注意将只符合“在科研方面的作用”这个要求的信息筛选出来。【考点直击】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考点,题型比较稳定,一是四选一客观选择题,一是五选二的客观选择题,三是总结概括题。可单独设题,也可与概括要点,评价作者观点态度、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探究等考点结合,综合命题。【技巧揭秘】1熟悉
9、高考,掌握规律。2017 年三套课标卷中均出现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形式,从命题趋势来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必将成为阅读与考试的常态题目。通过对高考题目(包括涉及图表、漫画、相关链接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的近三年高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筛选信息类试题题型及命题规律,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2基于阅读教材与生活实际情况,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1)挖掘各种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材料,让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互为补充,拓宽学生的认知角度与视野。(2)在进行连续性文本的学习时,可以引入非连续性文本,将两种文本有机整合,发挥非连续性文本简洁、直观性强的优势
10、,帮助学生建构阅读图式,提高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效率。(3)利用目前教材中综合性学习、交流平台等板块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积极关注,充分理解编者意图进行阅读教学,转换选取阅读材料的视角,以多元化的阅读材料类型满足训练的不同要求。(4)在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中提高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很多传统的做法比如重视报刊资源的阅读,尝试开展媒体热点话题的讨论等培养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3 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筛选信息的方法:(1)读,把握全文内容面对实用类文本,不管命题人需要我们筛选什么样的信息,我们都必须先静下心来,通读所给材料,观其大略,摸清每一则材料最基本的
11、内容,弄清楚它写谈了什么现象或问题,分几个层次,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基本倾向是怎样的等等。这是筛选并整合信息的基础。不少考生在解答筛选信息类试题时,往往只关注题干涉及的信息,而忽略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从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2)寻,寻找筛选目标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非连续性材料的核心。信息有虚实、隐显之分,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首先从题干要求出发,明确筛选目标,这是做题的前提。有的题干中的筛选标准暗藏陷阱。其次审准筛选范围(区间) ,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要善5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认真研究相
12、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其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3)辨,辨析整合材料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编者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需要提取的信息点理清之后,还要注意答案的加工整合,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语句不完整的要添加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要使之条理化,有些从文本中提取出来的词语表意不明确的,要使之明确化。尤其要注意将那些零散的、描写具体的信息材料,归纳并梳理成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要点,不能什么都照抄原文。确实能摘抄的,也要适当加以转换。概括的内容往
13、往不止一点,一定要分点列举、分条作答。(4)选,确定选择题答案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元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训练提分】1【2018 届安徽省蚌埠二中第二学期高三 4 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材料一: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这种升温一方面在于在线教育类产品是面向家长市场,但体验者却是孩子的这样的一种用户错位的产品,因此它需要准确切中家长的心理需求。当前,中产阶层家庭队伍逐步壮大,对子女教育投入见涨,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愿意为孩子的教育下血本。而中产阶层对于知识、阶层与未来的焦
14、虑往往会压在下一代身上,导致在线教育市场尤其是基础教育需求也逐步庞大。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处于基础教育的人口接近 18 亿,预计到了 202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100 亿元。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指出,相较于传统线下教育,在线教育在这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学习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提升了学习效率。在线教育还可以跨越由地域等方面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问题,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在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之前被紧紧封锁在学校围墙之内的知识信息,正在通过在线教育的形式被广泛传播出去。中国
15、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一对一直播、一对多直播及录播相结合等多种在线教育形式,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尤其是近几年盛行的在线教育直播课程,更是6受到不同群体的欢迎。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不再是老师们自说自话的单方面授课形式,而是有了交流、分享的过程,这无疑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在线教育机构在运营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房租等成本,使得在线教育体现出价格优势。 ”熊丙奇认为。搜狐网 2017 年 08 月 18 日材料二:近段时间, “小猿搜题”涉不雅内容,指控“作业帮”蓄意抹黑陷害,两大在线教育平台激烈开打,再次将人们的视野拉回到这个已经被业内冷落许久的行业,隐藏在其背后的乱象及问题也浮出
16、水面。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程方平认为,健全行业自律不失为一剂良方。 “我国可以建立一个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 ”它们的主要责任是,对在线教育机构的教学成果进行追踪认定,不管是颁发的相关证书,还是作出的效果评价,都是真实而有效的。 “该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与在线教育机构和学员之间都不存在利益瓜葛,作出的评判可信度较高,但若该认证机构有失公允,则要负一定责任。 ”程方平解释说。对于建立权威认证机构,姚建龙认为可以借鉴,他建议我国建立完善有序的行业规则,帮助行业内部自查自纠,提高行业积极性。储朝晖指出,建立公正客观的行业标准,就要明确奖惩规则,对有良知的在线教育机构应积极鼓励,对粗制滥造、剽窃盗版甚
17、至冒用他人名声宣传的,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采取零容忍态度。“除此之外,我国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也成为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因素。 ”储朝晖建议,应当把握“内容为王”的原则,优秀教师和优秀内容才是在线教育发展的保证,才会有市场。熊丙奇认为,在线教育行业知识库体系庞大,专业多且层次深,因此行业内部需要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鼓励行业协会创建一套丰富的知识库体系,丰富在线课程的种类及内容,让整个行业受益。新华网 2017 年 08 月 15 日材料三:如果要从源头抓起,准入资质是第一道环节。程方平认为:“教育服务与其他社会服务类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线教育机构还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因此,教育机构不能
18、以纯商业模式运作,工商注册管理和教育部门的双重认定方能取得办学资格,不仅不能放松,还需要严管才行。 ”姚建龙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在线教育培训法,在立法上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共同治理。完善在线教育的资质审核,规范相关手续流程,加强对在线教育机构的审查,不仅要依法依规有序发展,还应将其子公司、分公司、加盟店等纳入审查范围,争取将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7程方平也建议,应当在立法上明确在线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从事在线教育的教师都要经过互联网和教育方面的培训,获得相关资质证书才能进行授课。“大力发展在线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要求,因此立法上对此也应该加以鼓励,
19、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性政策。 ”姚建龙建议,应当将教育法第六十六条加以细化,增强我国的网络环境建设,打造更有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环境,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在线教育的投入,对发展优良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建设一批质量优、口碑好的在线教育品牌。新华网 2017 年 08 月 15 日(1)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与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及中产阶层队伍对知识、阶层与未来的焦虑密切相关。B在线教育依托越来越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广泛地传播知识信息,有利于扩大教育影响面,促进社会进步。C与传统线下教育相比,在线教育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学习效率、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
20、等的状况。D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作为近年盛行的一种在线教育形式,将用户纳入交流分享过程,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答案】C(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从外部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在线教育自身的优势两个角度,探讨了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扩大的原因。B材料二和材料三具体分析了在线教育市场的乱象,并从行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C依法依规对在线教育的规范管理,主要体现在机构资质审核和教师资格认证,以及鼓励性政策等方面。D多种在线教育形式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重点是形式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兼顾课程种类及内容。E发展在线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政府不仅要打造有利的
21、环境,还要建设一批良好的品牌。8【答案】AC【解析】B 项,材料二和材料三并未“具体分析在线教育市场的乱象” ,仅在材料二开头提及在线教育行业隐藏乱象,并未具体分析。D 项, “重点是形式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恰当,根据材料二第四段“应当把握内容为本的原则”及第五段内容可知,重点是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内容。E 项,政府“要建设一批良好的品牌”不恰当,建设良好品牌不是政府的职责,政府只能在政策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线教育行业自我完善发展的具体可行措施。【答案】 (1)健全行业自律:建立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建立完善行业标准,明确奖惩规则。 (2)加强知识内容体系建构
22、,丰富课程种类及内容,培育优秀教师团队。2【2018 届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综合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5 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2)4%,较 2014 年上升了 04 个百分点。从阅读量来看,2015 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58 本,与 2014 年相比增加了002 本,但对比 2013 年的 477 本还有微弱下降。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 5476 期和 491 期,与 2014 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环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化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
23、读方式。据统计,2012 年至 2015 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 235 本、248 本、322 本和 326 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92015 年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率变化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大多数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形式。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0 后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军,占比达到 53%;80 后以 22%的占比紧随其后;其他年龄层占比 25%。(摘编自2016 年国人阅读数据分析报告 )材料二:2014 年,我国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15 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 2007 年增加了348%,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 2007 年上升 497
24、%;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民综合文化素质。近 5 年来,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这反映了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业发展,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读书振兴法 、美国颁布卓越阅读法 ,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摘编自2017-2022 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三: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质图书平均
25、阅读量差距不小。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没时间。首份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 3156 个小时,而工作时间则达到(3)249 小时。有限的休闲时间,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味。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10试教育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读死书,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摘编自天下趣事网2016 年中国人读书数据等)(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但数字
26、化阅读更受年轻人的喜爱,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B从材料一可以看出,2015 年数字化阅读的各类载体中,手机阅读的增速最快,光盘阅读变化最小。C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不断增长的阅读消费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D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少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的工作强度全世界最大,导致国民没有时间读书。【答案】B(2)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A材料一显示 2013 至 2015 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电子书的阅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B材料一显示,2015 年手机阅读增
27、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阅读的倾向一致。C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方式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的社会读书氛围来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D材料三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了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答案】B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
28、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 项,纸质图书 2015 年的阅读量高于 2014 年。D 项, “抵触”一句分析不恰当。E 项, “都认为”错误,材料一并没11有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同时,材料三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越来越好” 。(3)请你对提高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答案】制定我国的阅读法 ,从立法角度保障国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权利。韩、美均颁布读书法,我国尚未就阅读立法,这方面的空白需要填补。提升国民综合文化素质,进一步养成和深化国民的阅读习惯。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国民识字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摆脱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29、。材料显示,不少人受困于应试教育抵触读书,我们应该摆脱这一负面影响,静心读书,忌死读。国家干预,增加劳动者休闲时间。中国人的休闲时间太短,这是制约公民读书热情的一大原因。点睛: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如本题,摆脱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国家干预,增加劳动者休闲时间等。考向二: 概括评价【真题典例】2 【2017 年高考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
30、: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 300 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12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31、(摘编自 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 年 4 月 5 日新华网)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
32、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 “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
33、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2017 年 5 月 6 日人民日报 )13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 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
34、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阅读各选项表述文字,然后在文本中找准相应的答题区间,再认真加以比较,明辨正误。题中,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的说法可知 D 项说法错误。【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信息筛选能力的题目。答题的关键在于将材料及图表的意思读懂,并且能对图表中所列数字反映出
35、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归纳概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判断此题中的前两项的正误,主要依据在图表;判断此题中后两项的正误,主要依据则在文字内容。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 分)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
36、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E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答案】AE14【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对材料进行分析并加以评价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要认真阅读各选项内容,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考查各选项说法是否合乎文本实际,是否正确。题中,A 项说法合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同 B 项相关的内容在材料二中。同 C 项相关的内容在材料一中,其中有
37、“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几句,说明该项说法是正确的。同 D 项相关的内容在材料二第三段,其中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相关的内容并没有说此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由此可知此项错误。同 E 项相关的内容同样在材料二的第三段,其中只说“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 ,并无具体内容的说明,所以此项也是错误的。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 分)【答案】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从政府
38、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考点定位】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主观题,答题时,一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二要将文本的相关信息全部筛选出来,以便完整归纳概括;三要注意题干中“简要”二字,不能啰唆;四要注意最好分条概括,所分条数有时还应结合分值考虑。此题 4 分,可根据材料内容按居民和政府两方面分条。【考点直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概括内容要点,评价作者观点态度,主要包括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主要内容;分析、比较文本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写出探究结果;整合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等。一般为单独命题,题型多为主观题。15【技巧揭秘】1熟悉高考,掌握命
39、题规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 2017 年课标卷出现的新型文本阅读形式,而且必将成为阅读与考试的常态题目。通过对高考题目(包括涉及图表、漫画、相关链接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的近三年高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概括要点类试题题型及命题规律,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2多读勤练,提高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非连续性文本一般可按正面的步骤阅读:(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比如课标 2 卷的一组文本,四则材料陈述的角度不同:材料一介绍央视纪录频道的特点;材料二用图表显示央视纪录频道在大中城市的观众构
40、成和集中度;材料三介绍央视纪录频道运营的模式;材料四介绍美国的国家地理频道的特点、运营模式。把握了基本事实,就可形成一定的关联:央视纪录频道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可以有多方面的对比,可以求同,也可以求异。(2)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 。比如课标 1 卷的关于“垃圾分类”的新闻材料,文段中提到“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 ,原因何在呢?需要进一步的细读材料,抓住核心性语句进行细读。通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发现问题的提出在材料一而答案在材料二:“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
41、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本句由两个分句构成,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二是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两层意思是并列关系,不能互相包容。有了这样的语句分析过程,7 小题很自然就可以选出要求的答案 D。7 小题的 D 项“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只关注了一个方面,就确定为“主要原因” ,与原文的信息不对称,认定语义夸大或者以偏概全就很容易了。(3)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
42、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课标 3 卷由三则材料组成。材料一交代了博物馆作为重要载体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地区的文史中心,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材料二以图表的方式呈现了博物馆事业增加值的变化情况。材料三介绍了博物馆对国16民经济的贡献方式。综合三则材料,这组非连续性文本着重表现的是博物馆的积极意义,只是角度不同而已,范围逐渐扩大,作用由具体到抽象。第 9 小题要求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题旨范围很明确,只要求在“科研方面” ,很快就能判断材料一与题旨一致, “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
43、富” “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 ,前一句关乎科研的对象及成果,后一句涉及科研团队,组合在一起就是问题的答案。3掌握答题方法:(1)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解题思路:通读选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寻找答题点;精读相关语段,抓住关键语句、字词;综合句意,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整体把握,得出答案。注意事项: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过渡句、中心句,这些句子常常是归纳文段(或全文)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依据。 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内容
44、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忽视。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制准确,表述要精练确切。 要充分发掘题干中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2)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这类题型常常采用小论文的方式拟题,解答要注意以下环节:正确解读文本,辨清立场态度。每一则材料都包含着作者的立场态度,有相近的,也有相反的,文本价值也受这两方面的影响。联系社会现实,进行立体考察。既要看到每一则材料的正面作用,也要看到它的负面效应,甚至是将来的潜在价值,必须把文本当时的环境中考察、判断和衡量。提出独到观点,做出规范阐述。获得了正确的认识之
45、后,还必须进行提炼整合,提出自己的观点,整理分析,做到主在前,次在后,条理清晰。 (3)探究:写出探究结果,整合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常见题型主要有评析类、结论类、方法类。多采用阐述题或论述题的形式,解答时要善于捕捉每一则材料的要点,科学分析提炼概括,准确个性化解读。17探究的角度和层次一般包括:a 材料写作的时代与社会背景;b 作者的写作动机;c每一则材料的思想意义;e 材料的隐含意义等。4答题小技巧:(1)把握题干要求,把握答题要点。研究文本的深层意蕴,注意题干的重点指向和相关提示语,准确理解阅读答题的已知条件和设题要求,内容与语言要求,字数限制。这是答好阅读题的基础。 (2)答案忠于
46、原文。注意词在句中,句在段中,段在篇中,答案寓于原文之中,这是解答新闻阅读题的基本原则,绝大部分题目答案在文章中都有迹可寻,因此尽量利用文本中的相关语句作答,或摘取词语连缀,或压缩主干调整,或抽取要点组合。即使找不出原词句组织答案,也要追寻文章思路,应当牢记原文中的一切信息都是答题的已知条件,保证答案准确。(3)注意答案规则:要从正面直接解答,做到观点鲜明,答案确切,不用描写或比喻等表达含蓄的语句。综合分析要有理有据,先提出观点,然后引用文本语句解释,禁止只有抽象观点,没有分解释。答案必须完整,逻辑性强,不要遗漏项目,要点要尽量分条概括陈述,看分值答问题,提高题目的得分率。【训练提分】1【20
47、18 届湖南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公祭当天,国家元首、议会议长、各大党派领袖都会到场敬献花圈,并公开发表讲话。同时,公众的参与度也相当高,参加公祭的人数少则万人,多则 10 万人以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 12
48、 月 13 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届时,我们将以国之名义沉痛祭悼 30 万南京大屠采遇难同胞。公祭活动的主场地将设于“侵华日军南京大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其所在地便是曾经的“万人坑”丛葬地遗址。18材料二记者: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来理解国家公祭活动?张宪文:南京大屠杀绝非南京一城一地之事,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受难的象征,这些遇难者,是为国家、民族做出了牺牲。国家设立公祭日,决不是单纯为了纪念和宣传,更不是为了累计仇恨,而是要在扼腕思考惨痛历史的同时,凝聚起国家、民族的信念和力量。记者:中国这次用立法的形式确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张宪文:为重大民族灾难设立公祭日
49、属于国际惯例。南京大屠杀是二战中三大惨案之一,也是民族灾难,人类浩劫。设立国家公祭日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敬畏生命的理念,它要求人们以史为鉴,反对侵略战争,促进人类文明,维护世界和平。纪念活动不仅应该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更应该上升到国际层而,在国际上明文设立纪念日。(节选自 2014 年 12 月 13 日光明日报第 2 版以国之名祈愿和平 )【注】张宪文: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材料三【外联网 2017 年 12 月 13 日电】外媒关注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日媒报道仅称“南京事件”法新社报道指出,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忧虑的纪念日之一。路透社引述了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发言: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新加披海峡时批关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深入报道百岁幸存者管光镜的故事。美国华文媒体侨报报道: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来自各界的 500 余人,向 80 年前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默哀并献上白色玫瑰。韩联社称,中国选择在国家公祭日这天邀请文在寅进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