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的思想感情.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44254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的思想感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的思想感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的思想感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的思想感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的思想感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考查方向: 1、对所抒感情的理解 2、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 3、对诗歌主旨的理解,鉴赏思想感情的常用词,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思想:,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情感:,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意、报国无门、物是人非,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豪放: 咏史述志、状景抒怀,婉约: 闺中独处、思念情郎、 泪洒楼台、 顾影自怜,思乡、怀友、题赠、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

2、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恬淡、闲适,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忧国伤时 建功报国 思乡怀人 生活杂感 长亭送别,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离乱的痛苦3、同情人民的疾苦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忧国伤时,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2、保家卫国的决心 。3、报国无门的悲伤 4、山河沦丧的痛苦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 2、思亲念友 3、边关思乡 4、闺中怀人,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2、昔胜今衰的感慨3、借古讽今的情怀4、青春易逝的伤感5、仕途失意的苦闷

3、6、告慰平生的喜悦,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2、情深意长的勉励3、坦陈心志的告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陆游书愤、曹操龟虽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 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思乡怀人,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5、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 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

6、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1、了解作家的生平

7、、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

8、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检测练习 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

9、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1、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闺中怀人之愁,2、 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昔盛今衰之愁,3、 对雪(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战乱频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怀古咏史诗。主要是凭吊历史遗迹,或为历史人物,或为历史事件,作者的胸襟怀抱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表现出来,

10、这类作品多用典故,风格与感怀类似,如辛弃疾的登京口北固亭怀古。或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如刘禹锡的石头城乌衣巷姜夔扬州慢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台城中唐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更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第三句记楼台今昔。眼前野草丛生,满目疮痍这与当年“千门万户”的繁华景象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石头城中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1、。诗人把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在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山水依旧,明月依旧,而六代繁华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慨。泊秦淮晚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两句写在这衰世之年,官僚贵族不以国事为怀,反用玉庭花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表现出诗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二、马嵬 怀 古“马嵬坡”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县西。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危及长安,玄宗仓皇出逃。经过马嵬坡时,扈从部队因怨愤而哗变,自行处死奸相杨国

12、忠,并要求玄宗杀死杨贵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嵬之变。 马嵬坡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 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 景阳宫井又何人。“景阳宫井”用的是陈后主的故事。同是帝妃情事,又同当干戈逼迫之际,可比性极强,取拟精当。玄宗没有落到陈后主这步田地,是值得庆幸的,但要说“圣明”,也仅仅是比陈后主“圣明”一些而已。“圣明天子”扬得很高,却以昏味的陈后主来作陪衬,就颇有几分讽意。,马嵬驿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第二句借用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意思是说:社会生活中有许多人家夫妻离散、团圆无期。作者在马嵬驿这李隆基当年忍痛弃爱、肝肠欲断的地方,不叹李

13、杨悲剧,却借题发挥,抒写百姓的悲哀,表现出作者对广大人民的深深的同情。 马嵬其二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诗中多次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试一一举例说明。 颔联用“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坡的“虎旅鸣宵柝”,以显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不同心境;,颈联以“此日”和“当时”的对比,体现出玄宗的虚伪和自私;尾联以四纪为天子而保不住自己的贵妃和卢家有莫愁对比,发出了冷峻而令人深思的诘问。 三、赤壁怀古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宋人许

14、彦周诗话云:“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你认同这一批评?“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大乔是东吴之主孙权之兄孙策的妻子,小乔石东吴主帅周瑜的妻子,此二人的命运代表了东吴国家的命运。文中的“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四、汴河怀古汴河,亦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再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以达淮水。故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隋炀

15、帝开大运河的动机,不外乎满足一己的淫乐,大量耗费民脂民膏,成为他最著的暴行。 汴河怀古(其二)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第四句以“大禹治水的业绩”相比,甚至用反诘句式来强调:论起功绩来,炀帝开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些吗?但这样的评论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的。“共禹论功”一抬,“不较多”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压在“水殿龙舟事”上面,对炀帝的批判就更为严正,斥责更为强烈。,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

16、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答案示例: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边塞诗:边塞战争诗的语言特点多豪迈奔放,其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气魄沉雄、慷概悲凉,如王昌龄从军行

17、: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是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杜甫兵车行。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闺怨诗:一是妇女对前线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如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又如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一是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如

18、李清照的一剪梅 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较多地通过对大自然山水田园的描写,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如杜牧的山行。或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其语言风格多平淡质朴,清新自然,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山居秋暝。 咏物诗一是托物言志,是通过某一事物来表达某种志向或追求,或自己的品质。一是托物寄情,是通过某一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慨。如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读懂写景诗的方法 1、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2、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3、写景常用的表达技巧:衬托 枫桥夜泊 张继

19、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景物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2、作者感情:孤独寂寞、愁绪满怀 行 秋 (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 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 一叶飞出细浪生。 表现手法:以动衬静 作者情感:闲适,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景物特征:寂静表达技巧:拟人作者情感:孤独、受冷落,寄情自然 春山夜月 于史良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作者感情:陶醉于山水,乐而忘归,依依不舍。,感怀诗:大都是感物兴怀之作。此类作品多

20、用比兴,风格沉郁顿挫。或慨叹时局险恶,民生多艰,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或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写自己的忧愁哀思。如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或感于仕途偃蹇,遭遇坎坷,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或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或

21、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或表现作者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远大报负。如屈原离骚。或表达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离别诗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离别诗。唐代较突出的2000多位诗人中,几乎人人都写过送别诗。唐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谋生、赴考、出使、迁谪(宦游) 、征戎、乡旅、归隐等。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

22、行役之情。送别诗往往写得风调悠扬、音韵婉美、含义隽永。或慷概悲壮,如“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诀别。或情随景迁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一往情深。或者是表达别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李煜的虞美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如李白的赠汪伦,柳永的雨霖铃。,离别诗的情感 1、哀伤凄婉。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景物:“春江渺茫”“日暮” 。 2、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猿

23、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景物:“猿啼” 、“暮江”、 “孤舟” 。 情: “客散”、 “伤心” 、“逐臣更远”。 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2、慷慨豁达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问题: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反衬;哀景衬壮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 送魏大从军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24、,惟留汉将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朋友美好的祝愿,感情豪放激昂,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 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答: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答: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

25、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1 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2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1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答: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

26、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送沈子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浆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注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 1、这两首诗在题材、景色和情感上有什么相同处?(3分) 2、第一首的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何特点?请做简要分析,答1:都是送别诗,都通过写“柳”来写送别,同时都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2:后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诗人的思念像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友人,随友人而去,表达 了自己对友人的无限惜别之情,即景寓情,情景妙合,借难写之景抒无形之情

27、,展现出深邃阔远的意境。,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2 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答: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

28、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 仰视 ,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低头 ,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2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答: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答: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作月十五夜,湓浦沙头

29、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中秋月 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分说明两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请就第一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2分),(1)白诗:发出了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闷(抑郁、惆怅、失落等)之情(或发出了思乡之情、怀旧之情)。 苏诗;面对不可永在的中秋美景,发出了人生难料,前景未卜的感叹。(简要说明1分,点明具体感情1分),(2)1、地点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的湓江边度过。 2、情景对比:欢乐之景与冷清之景对比。 3、情感对比:乐情与哀情的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