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38744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考情导航,基础自评,考点导析,素能专攻,考点演练,考情导航 探寻命题规律 导航全程复习,高考命题剖析,课时任务通关,知识任务,1.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原因及影响。 2.知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和主要的气候特点。,能力任务,1.能根据相关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2.能根据不同时期气候变化的现象,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基础自评 立足课前自评 提升基础复习,全球气候变化,1.读图,回答问题:,【知】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 (1)特点:气候有波动,总趋势在变暖。 (2)主要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3)升温原理: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

2、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知】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 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农业生产;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全球气候变化,【记】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节能减排: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保护生态:防止森林火灾;大力植树种草。 (3)积极应对:科学预测,积极适应未来气候变化。,(1)从图中可以看出,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 (2)写出导致此变化的原因(至少 两条)。 答案:森林大量砍伐;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等。 (3)下列行为不属于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是( ) A.植树种草 B.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C.开私家车出游

3、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气温升高,C,【记】框图记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读图,回答问题:,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读,【知】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位法: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3)定量法: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的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1)上图中的气候类型:甲 气候,乙 气候。 (2)乙地气候的成因是,气候特点是。 (3)上述两地,属于北半球的是 ,属于南半球的是 。 (4)甲地7月份降水多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随太阳直射点

4、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了影响该地的西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的大量的水汽,形成大量的降水。,热带季风,地中海,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甲,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读,考点导析 建模思维流程 引导能力运用,考点一,锋与天气,真题剖析,(2017天津卷,10)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中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

5、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金牌导思,如何考,如何思,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分析数据变化趋势 思考:海平面变化曲线的特点是“波动上升”,其他曲线的变化幅度、变化趋势从图示变化也可以分析出来。 迁移: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与气温变化的幅度大致呈正相关。 感悟:海平面近十几年来都高于多年平均值海平面仍在上升上升的速度无法判断;年平均陆面温度变化曲线斜率减小增温趋缓;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波动增加。,出结论,B,考点探究,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

6、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2.全球变暖的影响 (1)农业,(2)工业,(3)海平面和海岸带,(4)生态系统,(5)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考点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读,真题剖析,(2017全国卷,78)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回答(1)(2)题: (1)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

7、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2)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金牌导思,如何考,如何思,1.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降水特点 思考: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说明上游地区分干湿两季,湿季在夏季且降水集中;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说明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迁移:水土流失的成因(以黄土高原为例):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地势陡峭,坡度大;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等。 感悟:每年610月泛滥降

8、水集中在夏季;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上游降水量大。 2.古埃及引入植物植物气候区 思考: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地理位置临近;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应在泛滥之后,即11月至次年5月。 迁移: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的东非高原上,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中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下游也就是入海口流经地中海气候区,是一条注入地中海的外流河。 感悟:从周边引入植物用于种植排除A、D项;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冬季耕种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适合植物生长符合。,出结论,(1)A (2)B,考点探究,1.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随纬度分布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9、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特殊位置气候类型的成因 受特殊条件的影响,气候类型在分布上存在一些特殊表现,常考查但又易被忽视,具体归纳如下: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及沿岸暖流的影响,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地峡加勒比海沿岸。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低,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拓展延伸,一、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素能专攻 强化地理技能 提高核心素养,【判

10、读方法】 气候类型主要根据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的特征进行判读。具体判读时一般遵循“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三步走的方法。 1.根据气温极值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半球,由此可知图甲位于南半球,图乙位于北半球。,2.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据以上步骤分析图甲属于地中海气候,图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3.依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时,还应该掌握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仔细分析文字描述或景观图特征,进而判断气候类型。如:图示景观应是热带草原气候。,二、区域图中气候类型的判读【判读方法】 区域图中一般提供经纬线、海陆轮廓、地形地

11、势等信息。可根据这些信息判定气候类型。 1.依据经纬线度数判定热量带:赤道与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是温带(靠近回归线是亚热带、靠近极圈是亚寒带),高于极圈是寒带。 2.依据海陆位置大致判定类型:注意大陆东岸与西岸、离岸风与迎岸风的区别。 3.结合地形、洋流等具体确定类型:地形对气温、降水的改变,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等。,提升训练,(2017苏锡常镇二模)如图为东二区某地气温降水雷达统计图,图中气温与降水量的数值共用同一坐标系统。读图,回答下题:该地所在大洲及其气候类型是( ) A.欧洲,地中海气候 B.非洲,热带草原气候 C.亚洲,热带季风气候 D.南美洲,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该

12、地所在大洲及其气候类型是( ) A.欧洲,地中海气候 B.非洲,热带草原气候 C.亚洲,热带季风气候 D.南美洲,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根据气候统计图判读气候类型。首先根据材料中东二区的信息,大致判定位于欧洲或非洲。排除C、D两项。其次,根据水热搭配情况排除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水热相反,即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答案:B,【深度链接】见“考点演练”T6,“课时冲关”T3,考点演练 对点典题再练 巩固复习效果,考点一,全球气候变化,(2016浙江卷,1)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

13、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据此回答第1题:,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解析:B 云杉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位置移动反映了气候变化,结合图中冰盖范围的变化,甲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高,说明乙到丙时期气温有所下降,B项正确;若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则乙到丙时期气温应有所上升,故D项错误。综上所

14、述,三地气温:甲丙乙,故A、C项错误。,(2016上海卷,2526)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据此回答23题: 2.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 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 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 B. C. D. 3.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 A.日本 B.泰国 C.智利 D.秘鲁,解析:2.A 3.B 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海平面上升;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15、北美中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小麦可能增产;全球大气环境紊乱,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可能增加。第3题,厄尔尼诺是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增温现象。它的影响是:使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秘鲁多雨,日本大部分地区多雨,东南亚气候变得干旱。故选B项。,考点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读,解析:B 由图可知,甲城市一年中春夏秋三季舒适度高,说明夏季温和凉爽,冬季较舒适,说明其纬度较低,因此为春城昆明。乙不舒适出现在6、7月份,说明受到高温酷暑影响,但其冬季舒适度最高,说明其纬度低,因此为地处热带的海口。丙不舒适集中于冬季与春季,说明冬季持续时间长,因此为哈尔滨。,(2014北京卷,3)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

16、因素相关。下图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回答第4题: 4.甲、乙、丙分别是( ) A.贵阳、西安、长春 B.昆明、海口、哈尔滨 C.兰州、上海、沈阳 D.南宁、武汉、石家庄,(2014浙江卷,910)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力(注:原文如此,应为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回答56题:,解析:5.B 第5题,结合该农作物喜温好湿,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及两地温度和水分盈亏情况可知,地符合其温度要求,但

17、不符合其水分要求;地的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均不足。,5.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解析:6.D 第6题,地位于北纬30附近,应该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其最高气温不超过20,最低气温在0以下,说明其地势较高,为高原和高山气候;地位于北纬40附近,为温带气候,结合其全年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可判断,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6.、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