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义自然地理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具体问题时:首先明确人类活动的“一发”是指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如下图反映植被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在分
2、析具体问题时: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如下图反映河流上中下游地理环境的关联性。河流上、中游滥伐森林河流上、中游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道泄洪能力降低发生洪涝灾害抬升河床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考点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现象北半球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关系图温馨提示 ()植物是自然带的明显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植物命名,表现为“温度带植被类型带”的形式。()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
3、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在高纬度、低纬度地区最明显。()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非地带性现象具体表现及原因非地带性现象(实际自然带)形成原因理想状态应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大陆西岸狭长的热带荒漠带离岸风的影响;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南美大陆南端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地处雨影区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对流运动弱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
4、带雨林带暖湿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热带草原带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缺少陆地分布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漠带考点三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水热条件由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先增多后减少(一般半山腰最多)。分异规律 年高考年模拟 版(教师用书)()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谱,与从当地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温馨提示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纬度(相同海拔,纬度越低越复杂)、海拔(纬度相
5、当,海拔越高越复杂)、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越复杂)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不同山体随纬度增大而降低;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同一自然带海拔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温度(纬度)因素:雪线分布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地形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
6、,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山地垂直自然带图的判读以基带判定温度带、气候类型:可依据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通过基带自然带确定该地温度带、气候类型,进而判断该山地所属位置,甚至山体名称。如基带为常绿阔叶林,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以带谱推断某处自然带类型:依据带谱与当地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一致规律,可推断某一自然带名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差异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
7、低。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东西走向的山 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由此也可判断南北半球。如下图甲所示。()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 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图乙所示。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东莱芜上学期期中,)下图为附近某山地两坡向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比较图中、两坡向自然带的差异,并推测差异形成的原因。信息解读 信息解读答案 阳 阴 迎风 背风答案 差异:同一自然带坡高于坡,坡的雪线高度大于坡,坡缺失了云杉林带(坡的自然带数量更多)。原因:坡为阳坡,热量
8、条件好;背风坡,降水少;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阴坡,蒸发量小。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随海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山东临沂上学期期中,)该山地南坡较北坡( )热量少海拔高 年高考年模拟 版(教师用书)雪线低降水少答案 图示高山冰雪带的分布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可判断南坡雪线较低,故正确。北半球南坡纬度更低且为阳坡,则热量更多;南坡、北坡同属一个山地,则最大高度(即海拔)相等;图示南坡有森林带分布、北坡无森林带分布,且雪线南坡低于北坡,则南坡降水多于北坡。(山东临沂上学期期中,)与北坡相比,该山地南坡自然带丰富,主要是因南坡( )距海近,降水多海拔高,坡度大相对高度大,纬度低坡向朝南,温度高答案 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与北坡相比,该山地南坡纬度更低。图示南坡 米以下就有森林带分布,而北坡直到 米左右才有植被(灌丛草甸带)出现,说明北坡最低海拔在 米左右,则南坡相对高度大于北坡。故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