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达标作业习题:第4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达标作业 8.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37835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达标作业习题:第4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达标作业 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达标作业习题:第4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达标作业 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达标作业习题:第4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达标作业 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达标作业习题:第4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达标作业 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达标作业习题:第4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达标作业 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达标作业 8 镁、铝及其化合物基础题1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 BNaCFe DAl解析:金属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防止内层的金属进一步被氧化,D 正确;K、Na、Fe 表面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A、B、C 错误。答案:D2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铝坩埚可用于熔融 NaOH 实验B铝与 Fe2O3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C氧化铝熔点很高,可作耐火材料D明矾用作净水剂,可以除去废水中的铜离子解析:A 项,氧化铝能与 NaOH 反应,氧化铝坩埚不能用于熔融 NaOH 实验,错误;B

2、 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变,错误;C 项,氧化铝熔点很高,可用于制耐火砖、耐火坩埚、耐火高温实验仪器,正确;D 项,明矾净水时 Al3 水解生成 Al(OH)3胶体,可吸附水中不溶于水的杂质形成沉淀,从而起到净水作用,错误。答案:C3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 CuO 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 Na2O2粉末C铝与 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 Cu(NO3)2溶液解析:A 项,CuO 被 H2还原为 Cu,固体质量减轻;B 项,2Na2O22CO 2=2Na2CO3O 2, Na2O2变为 Na2CO3,固体质量增加;C 项,铝热反应前后固

3、体总质量保持不变;D 项,1 mol Zn 置换出 1 mol Cu,固体质量减轻,不符合题意。答案:B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OH) 3在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类疾病时表现出弱碱性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的实质是 Al3 3NH 3H2O=Al(OH)33NH 4CAl(OH) 3可用于中和馒头制作过程(如发酵阶段)中产生的酸DAl 2O3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而 Al(OH)3不能解析:治疗胃酸过多时要消耗胃中的酸,因此 Al(OH)3表现出碱性,A 项正确;Al(OH)3不溶于氨水,B 项正确;馒头制作过程中加小苏打是用于发泡和中和酸的,不用 Al(OH)3,C 项错误;耐火材

4、料本身有良好的热稳定且熔点很高,而 Al(OH)3受热易分解,D 项正确。答案:C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含有大量 AlO 的溶液中,NH 、NO 、H 、Cl 可以大量共存 2 4 30.1 molL 1 的 AlCl3溶液中,Na 、K 、SO 、HCO 可以大量共存24 3向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氨水,发生反应:Al3 4NH 3H2O=AlO 4NH 2H 2O 2 4加入铝粉能放出 H2的溶液中,Ca 2 、Fe 2 、Cl 、NO 一定能够大量共存 3用 NaOH 溶液除去铝条表面的氧化膜:Al 2O32OH =2AlO H 2O 2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 2Al3M

5、gO 3MgAl 2O3= = = = =高 温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 Ba(OH)2溶液,发生反应:2SO 2Ba 2 Al 3 4OH =2BaSO4AlO 2H 2O24 2常温下,铝可溶于过量浓硝酸,也可溶于过量 NaOH 溶液A BC D解析:含大量 AlO 的溶液呈碱性,H 不能大量存在,错误;Al 3 与 HCO 发生 2 3双水解反应:Al 3 3HCO =Al(OH)33CO 2,不能大量共存,错误;Al(OH) 3不溶 3于 NH3H2O,错误;加入铝粉放出 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呈酸性,不能存在 NO ,若呈碱性,Ca 2 、Fe 2 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6、;金属性:MgAl,铝不能 3置换出 Mg,错误;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错误。故 A 项符合题意。答案:A6室温下,在 0.2 molL1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 1.0 molL1 NaOH 溶液,实验测得溶液 pH 随 NaOH 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Al3 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3 3OH Al(OH) 3Bab 段,溶液 pH 增大,Al 3 浓度不变Cbc 段,加入的 OH 主要用于生成 Al(OH)3沉淀Dd 点时,Al(OH) 3沉淀开始溶解解析:A 项,a 点时,即为 Al2(SO4)3溶液,由于 Al

7、3 水解:Al 3 3H 2OAl(OH)33H ,溶液呈酸性,错误;B 项,ab 段,主要是滴入的 NaOH 溶液中和了水解生成的H , c(H )减小,溶液 pH 增大,另外,一方面, c(H )减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Al3 的水解,另一方面溶液体积增大,故 c(Al3 )减小,错误;C 项,bc 段,pH 变化缓慢,主要发生反应:Al 3 3OH =Al(OH)3,正确;D 项, c 点后 pH 变化较快的一段,为 Al3 沉淀完全,Al(OH) 3未溶解而 c(OH )增大的过程,d 点前 pH 变化较缓慢的一段反应为:Al(OH)3OH =AlO 2H 2O,故 d 点时,Al(OH

8、) 3已完全溶解,错误。 2答案:C7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 Al(OH)3的是( )A铝跟 NaOH 溶液BAl(NO 3)3跟过量的 NaOH 溶液CAl 2O3和热水DAl 2(SO4)3溶液跟过量的氨水解析:铝与 NaOH 反应生成 NaAlO2和 H2,得不到 Al(OH)3,故 A 错误;Al(NO 3)3与过量的 NaOH 反应生成 NaAlO2,得不到 Al(OH)3,故 B 错误;Al 2O3不溶于水,与热水不反应,得不到 Al(OH)3,故 C 错误;Al 2(SO4)3与氨水反应生成 Al(OH)3和(NH 4)2SO4,故 D 正确。答案:D8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

9、,又能跟 NaOH 溶液反应的是( )SiO 2 Al Al 2O3 Al(OH) 3Na 2CO3溶液 Ca(HCO 3)2溶液NH 4HCO3溶液 KHSO 4溶液A BC D解析:SiO 2与盐酸不反应;Al 与盐酸、NaOH 溶液反应均生成氢气;Al 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 3为两性氢氧化物,两者均能与盐酸、NaOH 溶液反应;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与 NaOH 溶液不反应;Ca(HCO 3)2溶液与盐酸、NaOH 溶液均能反应;NH 4HCO3溶液与盐酸、NaOH 溶液均能反应;KHSO 4溶液与盐酸不反应,因此属于合理选项。答案:B9有 a g、 b g 两份铝粉,分别置

10、于足量的 NaOH 溶液和盐酸中,在相同条件下,收集到 H2的体积相同。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 a bB abC c(NaOH) c(HCl)D消耗的 n(NaOH)与消耗的 n(HCl)相等解析:依得失电子守恒知 a b,A 项正确,B 项错误;因酸、碱均是足量的,且体积未知,故无法确定酸、碱的浓度, c(NaOH)和 c(HCl)可能相等 ,也可能不相等,C 项不合题意;由 2Al6H =2Al3 3H 2,2Al2OH 2H 2O=2AlO 3H 2知消耗酸、碱的物 2质的量不相等,D 项错误。答案:A10Na 2O2、HCl、Al 2O3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

11、Na 、H 、Cl 、OH ;且溶液呈中性,则 Na2O2、HCl、Al 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321 B241C231 D421解析:溶液中只含有 Na 、H 、Cl 、OH ,且溶液呈中性,所以中性溶液的溶质为NaCl,由反应 2Na2O22H 2O=4NaOHO 2,4NaOH4HCl= =4NaCl4H 2O,可看成 Al2O3不反应,只要 Na2O2、H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4 即符合题意,则 Na2O2、HCl、Al 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为 24 n, n 可以是任意值。答案:B1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 Mg2 、Al 3 、H 、Cl 和少量 OH ,向该溶

12、液中逐滴加入 0.5 molL1 的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原溶液中( )A有 Mg2 ,没有 Al3B有 Al3 ,没有 Mg2C有大量的 H 、Mg 2 和 Al3D有 Mg2 和 Al3解析:根据图示可以推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发生了沉淀,故溶液中一定没有大量H ;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有 Mg2 、Al 3 ,生成的沉淀部分溶解,不溶解的是氢氧化镁,溶解的是氢氧化铝,所以一定含有 Mg2 、Al 3 ,一定没有 OH ,故 D 项正确。答案:D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 箔插入稀 HNO3中,无现象,说明

13、 Al 箔表面被 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B如图所示,中为 AlCl3溶液,中为浓氨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CAl 2O3 NaAlO2(aq) Al(OH)3 NaOH aq CO2 DAlCl 3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后铝的存在形式:解析:铝能溶于稀 HNO3,在浓 HNO3中钝化,A 错;浓氨水会挥发出 NH3,NH 3与 AlCl3溶液反应生成 Al(OH)3沉淀,B 正确;Al2O32OH =2AlO H 2O, AlO CO 22H 2O=Al(OH)3HCO ,C 正确;根据 2 2 3Al3 3OH =Al(OH)3,Al 3 4OH =AlO 2H 2O, 3 时,铝元

14、素存在 2n NaOHn AlCl3形式为 Al(OH)3、Al 3 ; 3 时,铝元素存在形式为 Al(OH)3;3n NaOHn AlCl34 时,铝元素存在形式为 Al(OH)3、AlO ; 4 时,铝元素存在n NaOHn AlCl3 2 n NaOHn AlCl3形式为 AlO ,D 正确。 2答案:A13某铝土矿中主要含有 Al2O3、Al(OH) 3、AlO(OH),还含有 Fe2O3等杂质。利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粉碎后的铝土矿碱浸时应在高温下进行,其目的是_。(2)AlO(OH)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在稀释、结晶过程中

15、,稀释的目的是_;加 Al(OH)3晶核的目的是促进 Al(OH)3的析出。上述“稀释、结晶”工艺,也可用通入足量的_气体的方法来代替。(4)浓缩所得的 NaOH 溶液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 CO2而含有杂质,该杂质可通过苛化反应除去,写出苛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该生产流程能实现_(填化学式)的循环利用。解析:(1)粉碎后的铝土矿碱浸时应在高温下进行,是因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2)AlO(OH)与 NaOH 溶液反应,最后得到偏铝酸钠,钠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所以AlO(OH)与 NaOH 以物质的量之比 11 反应,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OH)NaOH= =NaAlO

16、2H 2O。(3)AlO 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AlO 2H 2OAl(OH) 3OH ,依据越稀越水解, 2 2可知加水稀释是为了促进 AlO 的水解。 “稀释、结晶”工艺中,也可以用偏铝酸盐与 CO2 2反应代替,即 2H2OAlO CO 2=Al(OH)3HCO 。(4)浓缩所得的 NaOH 溶液由于吸收 2 3了空气中的 CO2而含有杂质,杂质是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苛性钠,从而除去碳酸根离子,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 2=CaCO32NaOH。(5)后续反应中又生成氢氧化钠,而开始时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铝土矿,故该生产流程能实现循环利用的是NaOH。答案:(1)

17、加快反应速率(2)AlO(OH)NaOH= =NaAlO2H 2O(3)促进 AlO 的水解 CO 2 2(4)Na2CO3Ca(OH) 2=CaCO32NaOH(5)NaOH能力题14铝镁合金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三位同学,为测定某含镁 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探究一 实验方案:铝镁合金 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NaOH溶 液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步骤:(1)称取 5.4 g 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 V mL 2.0 molL1 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NaOH 溶

18、液的体积 V_。(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_(填“偏高”或“偏低”)。探究二实验方案:铝镁合金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盐 酸 实验装置:问题讨论:(1)某同学提出该实验装置不够完善,应在 A、B 之间添加一个干燥、除酸雾的装置。你的意见是:_(填“需要”或“不需要”)。(2)为使测定结果尽可能精确,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写出两点):_;_。探究三实验方案:称量 x g 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问题讨论:(1)欲计算 Mg 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2)若用空气代替 O2进行实验,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_(填“是”或“否”),原因是_。解析:探究一 (1) V 0.097 L97 mL。5.4 g27 gmol 1 1 3%2.0 molL 1答案:探究一 2Al2NaOH2H 2O= 2NaAlO23H 2(1)97 mL (2)偏高探究二 (1)不需要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合金完全溶解(或加入足量盐酸,或调整量气管 C 的高度,使 C 中的液面与 B 中液面相平,合理答案均可)探究三 (1)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2)是 Mg 与空气中的 N2反应生成 Mg3N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