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19 届黄冈市级联考)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蔗糖、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普遍存在动植物细胞中C 对人来说,蔗糖可以口服但不能静脉注射D 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2 (2019 届静宁一中)如图所示为糖的常见种类及其转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B 单糖二糖淀粉,其中单糖指的是葡萄糖C 图中可能是肌糖原,在人体内该糖原水解可以补充血糖D 图中可能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叶绿体内合成3 (2018 届育才中学)下图表示某油料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A 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可能会转化为蔗糖和葡萄糖B 将种子匀浆与斐林试剂混合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C 脂肪、蔗糖和葡萄糖都由 C、H 、O 三种元素组成D 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4 (2019 届哈尔滨师大附中)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都是大分子多聚体B 细菌的细胞内含有同时存在蛋白质和 DNA 的结构C 胆固醇可以构成细胞结构,储存能源,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 糖类化合物可以在细胞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疯狂专练三 细胞中的糖类、脂质及化合物的检测5 (2018 届延边二中)海藻糖是由两个吡喃环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非还原二糖。 自然
3、杂志曾指出“对许多生命体而言,海藻糖的有与无,意味着生命或者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藻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产生砖红色沉淀B 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麦芽糖和乳糖C 组成海藻糖的化学元素与磷脂的化学元素相同D 脱水缩合反应还可发生在核苷酸形成核酸的过程中6 (2019 届永州市级联考)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 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C 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线粒体和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D 蔗糖、乳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脂
4、质中的性激紊具有调节功能7 (2018 届长安一中)目前,瘦成“一道闪电”受到许多人的追捧,但是脂肪也是人体重要营养物质,人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包括( )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良好的储能物质缓冲、减压和保护内脏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磷的吸收绝热、保温作用A B C D 8 (2018 届永安三中)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胆固醇和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脂质B 脂质在哺乳动物精子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C 脂质都能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D 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9 (2019 届大庆实验中学)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维生素 D 能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B 胆固醇是构成
5、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D 脂质的组成元素和糖类完全一样10 (2019 届南宁三中)下列关于细胞中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B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包括磷脂、胆固醇和脂肪C 含 N 元素的脂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等D 维生素 A 能有效地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11 (2018 届上高二中)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和脱氧核糖不能同时存在于原核细胞内B 纤维素和淀粉的功能不同,彻底水解的产物也不同C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胆固醇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 肌糖原不能水
6、解为葡萄糖,不属于细胞的能源物质12 (2019 届衡水中学)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B 磷脂是由胆固醇、脂肪酸、磷酸等分子构成C 淀粉和脂肪代谢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 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13 (2019 届乌鲁木齐一中)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结构的物质B 蔗糖、麦芽糖和乳糖三种二糖的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果糖C 脂质分子氧的含量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氧化分解释放更多能量D 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等构成
7、的分子14 (2018 届静海一中)甲物质的分子式为 C12H22O11,乙物质的分子式为 C57H110O6。如果这两种物质作为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 )A 耗氧少,产生能量少 B 耗氧多,产生能量多C 耗氧多,产生能量少 D 耗氧少,产生能量多15 (2019 届平遥县级联考)如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 N 增加B 种子萌发时,分解脂肪的脂肪酶活性较低C 质量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脂肪贮存的能量多于糖储存的能量
8、D 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16 (2018 届长安一中)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 DNA 的鉴定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还原糖、DNA 的鉴定试剂分别是斐林试剂和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B 鉴定还原糖、DNA 都需要进行加热C 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以看见橘黄色颗粒和砖红色沉淀D 上述四种物质鉴定的原理相同17 (2019 届眉山中学)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A 观察有丝分裂:解离根尖 漂洗染色制片观察B 鉴定脂肪: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C 观察线粒体:取人的
9、口腔上皮细胞盐酸处理制片健那绿染色观察D 观察质壁分离: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18 (2018 届石家庄二中)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所用试剂和颜色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B 脂肪可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 染液染成红色C 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19 (2018 届泰州中学)某兴趣小组釆用两种途径处理鸡蛋淸溶液,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所依据的原理不同,过程 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B 所依据
10、的原理不同,过程 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C 在溶解后产生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都会变成紫色D 过程产生的蛋白块也可以用 的方法进行溶解20 (2018 届仙游金石中学)取成熟到第 2 天和第 4 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 a、c 试管中各加 5mL 第 2 天的提取液,在 b、d 试管中各加 5mL 第 4 天的提取液。如图:在 a、b 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在 c、d 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观察比较颜色变化,结果是( )A a、b 试管呈蓝色,且 a 比 b 颜色浅;c、d 试管呈砖红色,且 c 比 d 颜色浅B a、 b 试管呈蓝色,且
11、 a 比 b 颜色深;c、d 试管呈砖红色,且 c 比 d 颜色浅C a、 b 试管呈蓝色,且 a 比 b 颜色浅;c、d 试管呈砖红色,且 c 比 d 颜色深D a、b 试管呈蓝色,且 a 比 b 颜色深;c、d 试管呈砖红色,且 c 比 d 颜色深1. 【答案】A【解析】蔗糖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组成,A 错误;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共有的糖类,B 正确;蔗糖属于二糖,不能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故不能静脉注射,C 正确;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有的糖类不能提供能量而是参与细胞的构成,如纤维素是细胞壁的成分,D 正确。2. 【答案】B【解析】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别是组成 RNA
12、和 DNA 的成分,A 错误;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单糖二糖淀粉,其中单糖指的是葡萄糖,B 正确;图中可能是肌糖原,在人体内肝糖原水解可以补充血糖,C 错误;图中可能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高尔基体内合成,D 错误。3. 【答案】B【解析】据题图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减少,而蔗糖与葡萄糖含量增多,因此在此过程中脂肪可能会转化为蔗糖和葡萄糖,A 正确;将种子匀浆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B 错误;脂肪、蔗糖和葡萄糖的组成元素都是 C、H、O,C 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到 ATP 中,1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
13、的能量为 2870kJ,其中转移到 ATP 中的能量是1161kJ,其余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D 正确。4. 【答案】D【解析】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大分子多聚体,如脂质,A 错误;细胞内含蛋白质和 DNA 的结构是染色体,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染色体,B 错误;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是不储存能量,C 错误;有蛋白质与多糖构成的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在细胞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 正确。5. 【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海藻糖是非还原二糖,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A 错误;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
14、糖和麦芽糖,而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B 错误;海藻糖属于糖类,其组成元素是 C、H、O,磷脂的组成元素包括 C、H、O、N 、P,二者的组成元素不相同,C 错误;脱水缩合反应可发生在“单体形成多聚体”的过程中,如葡萄糖形成淀粉、纤维素、糖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核苷酸形成核酸的过程中,D 正确。6. 【答案】B【解析】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 正确;构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基本单位)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构成淀粉的单体为葡萄糖,在排列顺序上不具有多样性,B 错误;线粒体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种都包括核酸和蛋白质,C 正确;蔗糖
15、、乳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脂质中的性激素具有调节功能,D 正确。7. 【答案】A【解析】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之一,错误;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动物及人体内的脂肪还有绝热、答案与解析保温作用,可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缓冲、减压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正确;激素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脂肪不属于激素,错误;维生素 D 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磷的吸收,错误。综上分析,A 正确。8. 【答案】C【解析】胆固醇和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固醇属于脂质,A 正确。脂质中性激素有促进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形成的作用,B 正确。苏丹染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不是所有脂质,C 错误。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 车间”,
16、D 正确。9. 【答案】D【解析】维生素 D 能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A 正确;维生素 D 能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B 正确;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C 正确;糖类的组成元素是 C、H 、O,而脂质中的磷脂的组成元素是 C、H、O、N 、P,D 错误。10. 【答案】A【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其中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因此,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A 正确;生物膜中不含脂肪,B 错误;胆固醇、性激素只含有C、H、O 三种元素,C 错误;维生素 D 能够有效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D 错误。11. 【答案】C【解
17、析】原核细胞内同时存在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因此原核细胞中存在核糖和脱氧核糖,A 错误;淀粉和纤维素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 错误;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胆固醇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 正确;肌糖原属于细胞的能源物质,可以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D 错误。12. 【答案】B【解析】磷脂属于脂质,它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因而都有脂质,A 正确;磷脂是指含有磷酸的脂类,分为甘油磷脂与鞘磷脂两大类,分别由甘油和鞘氨醇构成,B 错误;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 C、H、O 三种元素,因而代谢的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C 正确;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
18、合而成,只是空间结构不同,D 正确。13. 【答案】B【解析】糖类是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如糖蛋白质,A 正确;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乳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B 错误;于糖类相比,脂质中的脂肪分子中 C、H 比例高,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C 正确;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磷脂和蛋白质,所以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等构成的分子,D 正确。14. 【答案】A【解析】甲物质的分子式为 C12H22O11,乙物质的分子式为 C57H110O6,与甲物质相比,乙物质的
19、C、H 的比例较高,所以相同质量的乙物质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产生的能量多,则相同条件下,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耗氧少,产生能量少,综上所述,A 正确。15. 【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种子在发育过程中,脂肪逐渐减少,且脂肪的组成元素是 C、H、O,没有 N,A 错误;种子萌发时脂肪含量降低,说明脂肪水解酶活性较高,B 错误;由于脂肪中的碳氢比例高,所以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贮存的能量脂肪多于糖,C 正确;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ATP,不是糖类,糖类中的能量必须通过呼吸作用转移到 ATP 中才能被利用,D 错误。16. 【答案】B【解析】还原糖
20、、DNA 的鉴定试剂分别是斐林试剂和二苯胺,A 错误;鉴定还原糖、DNA 都需要进行加热,B 正确;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以看见橘黄色颗粒和组织样液呈现紫色,C 错误;上述四种物质鉴定的原理不同,D 错误。17. 【答案】C【解析】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A 正确;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制片的流程是: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在薄片上滴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洗去浮色(用 50酒精)制成临时装片观察,B 正确;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其方法步骤为: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盖上盖玻片观察,C 错误;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流程是:撕取紫色洋
21、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 正确。18. 【答案】C【解析】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A 正确;脂肪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 染液染成红色,B 正确;CO 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C 错误;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D正确。19. 【答案】C【解析】过程高温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但是肽键并没有断裂,A 错误;过程加入蒸馏水使得蛋白质溶解,并没有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B 错误;溶解后产生的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是蛋白质或多肽,仍然具有肽键,因此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均能产生紫色反应,C 正确;过程产生的蛋白块其蛋白质已经变性,用的方法不能使其再溶解,D 错误。20. 【答案】B【解析】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如淀粉转化为还原糖,使香蕉逐渐变甜。由图可知:在 a、b 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是检测淀粉的含量,在 c、d 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是检测还原糖的含量。取成熟到第 2 天和第 4 天的香蕉果肉相比较,前者淀粉含量多,遇碘液后呈现的颜色深,转化的还原糖少,与斐林试剂作用,呈现的颜色浅;后者淀粉含量少,遇碘液后呈现的颜色浅,转化的还原糖多,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的颜色深,综上所述,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