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甘肃张掖二中 2019 届高三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中讲到孙悟空的故事实际上暗含了佛教“放心” “定心”与“修心”的全过程,作者用西游记来宣扬一种佛家的摆脱迷惑找回本心不得迷失的精神境界。文学首先是人学。所谓文学的人民性,概括地说,是指文学具有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以及同情或歌颂人民的社会属性。 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除唐僧是个人,而且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之外,其余全是怪,但书中尽是“精怪魑魅俱通人情” “神仙鬼怪皆晓人性” ,所以虽然
2、表象是“怪” “神” ,实质仍是“人” 。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就是一位由石猴幻化而成的精怪,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非人类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这也是西游记得以流传不朽而“孙悟空”家喻户晓的重要原因。首先,早在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周群”条中就描写了一只传授周群历算的白猿,它有变幻莫测能知过去未来的神通,它可与天齐寿,这些全都具有后来孙悟空的特点;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里描写的那只“遍体皆如铁” “虽百夫操兵不能制、知死生之数”的白猿,不更有孙悟空的影子?宋代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中,往西天取经的唐三藏法师座下的护法猴行者,应该就是孙悟空的前身。以上种种显示孙悟空这一形象不是一时一地一人所为,而是历代人民
3、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扎根于中华大地的土壤中的。其次,作者有意让孙悟空处在一个世俗态层面,是要借宗教徒们宣扬的“虔诚信教、苦修苦炼、成仙成佛的母题”来阐发世俗社会一个生活哲理:要获得成功需走正道,历经磨难,而且要有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斗志。孙悟空如此历炼艰苦,也正因此孙悟空并没有远离尘世,脱离人民,而是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状态,阐述了群众集体意识中的人生哲理。再次,从孙悟空性格中最鲜明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有个性、追求自由论述这一形象还体现了明代人民乃至今天人们仍津津乐道的审美价值取向:个性、自由。举一处例子:对那个专门用来“拘系、收管”他,不让他“逍遥自由耍性子”的紧箍儿,念念不忘能“脱下来,打得粉碎,切
4、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孙悟空一生奋斗,都是为了获得人生的最大自由,而“斗战圣佛”的成果也是“来去任自由,也无恐怖也无愁”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以及在追求过程中体现的优良品质,英雄特征无一不是人民群众集体意识中所向往的,而鲜明地打上了人民性的烙印了。还有,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由于考试落第、一生不遇,只做过一个地位极卑的胥吏,被士大夫视为奴仆。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决不会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代言人和传声筒,他的笔下绝不会是歌功颂德的官方著书,疯狂专练 2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更不会是封建统治阶级愚弄百姓的说教。也正因为孙悟空形象蕴含了人民对英雄的品评,反映了世俗宗教文化,由于
5、他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贴近人民心理,所以在古代就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在民间长期传讲,广泛流传, “街谈巷议皆孙猪” 。小说中的精彩回目还被排成戏剧,在舞台上表演。连红楼梦里薛宝钗过生日也要点一出“西游记” ,慈禧太后的戏楼里专门为孙悟空安排了一个飞天的通道,绍兴戏里有大量的猴戏。在今天, 西游记还不断被拍成电视剧、电影、动画片等各类节目,翻译成外文流行于欧美。孙悟空形象之所以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巨大的吸引力,应该归因于这个形象体现出的强烈鲜明的人民性,使得这一形象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绽放着异彩,经久不衰。(删改自解读孙悟空形象的人民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6、3 分) ( )A文学因为是人学,所以有了人民性。文学具有反映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的社会属性。B 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人物除唐僧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其余全是怪。C 西游记 实际上通过孙悟空的情节来宣扬一种摆脱迷惑、找回本心的佛家精神境界。D孙悟空是一位石猴幻化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这是西游记流传的原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孙悟空的形象不是作者一个人的独创,而是在历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基础上再创造的。B无论是拾遗记中“遍体皆如铁 ”的白猿,还是 补江总白猿传里那只传授周群历算的白猿,都有孙悟空的影子。C孙悟空的精神母题意在告诉人们,
7、要想成功,不光要走正道,还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D吴承恩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的文学立场,他描写的孙悟空形象反映了人民的心理状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红楼梦 里关于西游记 的情节设计,是由于西游记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B孙悟空许多英雄特征都是人民群众集体意识中向往的,并且鲜明地打上了人民性的烙印。C孙悟空西行路上历经磨难,百炼成钢,也从侧面说明孙悟空并没有远离尘世,脱离人民。D孙悟空性格中有个性、追求自由的特点,体现明代人民乃至今天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古诗词二、 (重庆万州二中 2019 届月考)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8、完成 45 题。一枝花(醉中戏作)辛弃疾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黄金腰下印,大如斗。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百计千方久,似斗草儿童,赢个他家偏有。算枉了,双眉长恁皱,白发空回首。那时闲说向,山中友。看丘陇 牛羊,更辨贤愚否。且自栽花柳。怕有人来,但只道,今朝中酒 。【注】丘陇:指坟墓,化用古诗“今日牛羊上丘陇,当年近前面发红”诗意。中酒,饮酒之中。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首词上片写作者自比像斗草小孩,想尽了千方百计,想要赢得一切,率真而童心未泯,极富情趣。B下片开篇写而今白发横生,回首往事,也只能徒唤奈何而已。既然往事不堪回首,而今又闲居林下,便只有和山中友人
9、谈天论地、道古说今以潇洒送日月了。C “看丘陇牛羊 ”,借助典故,委婉含蓄表达了世俗浇薄,贤愚难以分辨,让作者产生避世之意。D结尾“怕有人来”两句说如有人相访,就说我醉了,实则表达了作者远人避祸之意。5词的上片前六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6 分)名篇名句三、 (泸州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月考)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刘义隆一样草率出兵,虽有“_”的雄心,也只怕会落得“_”的结局。(2)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 “_”,而如
10、果从不变的角度看, “_”,所以不必羡慕江水和明月。 (3)屈原在离骚中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之途,迟疑良久后想要选择归隐自然的两句“_,_”。语言文字运用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20 分)(宁夏银川市一中 2019 届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 (3 小题,共 9 分)按照老规矩,禹在生前也指定了接班人,这就是“益” 。禹去世后,益也 ,躲到了箕山之阳。然而,酋长们都不理睬他,反倒成群结队地拥戴启当老大。夏启也不客气,受之无愧了。司马迁说,启这个人,其实是很优秀的。不像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扶不起来。再说了,益当二把手的日子,才干和功劳都还没来得及表现。
11、所以酋长们都拥护启, ( )是的。禹的儿子,这才是关键。其实,启优秀,难道益不优秀?不优秀怎么能入禹的法眼?益当副手的时间短,难道启的时间长?他可是一天都没干过。说到底,就因为世袭制 ,此刻不过瓜熟蒂落, 。因此,不但益的资历深、功劳大,比启还要德才兼备,竟然也没用,只有益的实力大大超过启。实力才是资本,世袭才是趋势。事实上,启废禅让之前,各部落的酋长恐怕早就已经世袭。这时,如果联盟的老大还得“让” ,谁都别扭。相反,能把禅让制给废了,则 。那些早已变成“各路诸侯”的家伙,当然乐观其成。事不宜迟,顺水推舟,夏后启毅然闯红灯。结果怎么样呢?他成了“元后” 。其他那些,则叫“群后” 。当然,他们原
12、本就叫“后” ,比如后夔、后稷、后羿等等。但,名称没改,性质变了。过去是部落酋长,现在是国家元首。当然,这时的国家还不成熟,只是雏形,因此只能叫“部落国家” 。(选自易中天国家 ,有删改)7把下列成语填入文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循规蹈矩 势不可挡 水到渠成 大快人心B萧规曹随 势不可挡 马到成功 大快人心C循规蹈矩 势在必行 马到成功 皆大欢喜D萧规曹随 势在必行 水到渠成 皆大欢喜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既然益的资历深、功劳大,比启还要德才兼备,那么也没用,除非益的实力大大超过启。B尽管益比启还要德才兼备,资历深、功劳大,但
13、是也没用,除非益的实力大大超过启。C就算益的资历深、功劳大,比启还要德才兼备,恐怕也没用,除非益的实力大大超过启。D任凭益比启还要德才兼备,资历深、功劳大,却也没用,除非益的实力大大超过启。9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都说我们的缔造者大禹的儿子不愧为领袖啊!B都说缔造者大禹的儿子不愧为我们的领袖啊!C都说我们的领袖不愧为缔造者大禹的儿子啊!D都说领袖不愧为我们的缔造者大禹的儿子啊!10 (2018 年百校联盟名师猜题卷)下面一则请柬有五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 分)请 柬尊敬的刘先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沉溺于幸福中的我们将于 2018 年 5 月
14、 1 日结婚,恭邀您参加结婚典礼。请您届时务必光临,您的到来,我们受宠若惊、感激涕零。2018 年 4 月 26 日新郎:王新娘:刘11.(四川成都石室中学 2019 届月考)下面是京东机器人智能配送货品工作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0 个字。 (6 分)1 【答案】C【解析】选项 A,无因果关系,原文 “文学首先是人学。所谓文学的人民性,概括地说,是指文学具有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以及同情或歌颂人民的社会属性”属于并列关系;选项 B, “小说中的人物除唐僧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其余全是怪”理解有误。根据原文“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
15、,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除唐僧是个人,而且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之外,其余全是怪”可知,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而非所有人物。选项 D,主要原因而非原因。根据原文“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就是一位由石猴幻化而成的精怪,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非人类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这也是西游记得以流传不朽而孙悟空家喻户晓的重要原因”可知。故选 C。2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这类试题考生要认真结合选项对文本的解读,仔细斟酌选项中是否与原文有出入或者
16、漏洞。选项 B 错误, 拾遗记 补江总白猿传对应的形象写反了。故选 B。3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归纳要点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 A, “是由于 西游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 ”理解有误。根据原文可知是由于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人民性。故选 A。4 【答案】A【解析】A 项, “率真而童心未泯,极富情趣 ”错误,从词中来看,而 “百计”三句则是写他的内心世界,写他的理想和追求,他要不遗余力,做到和斗草儿童一样, “赢个他家偏有” ,即
17、实现其“达则青云,便玉堂金马”的政治目的,为下片写其“穷则独善其身”做好了铺垫。故选 A 项。5 【参考答案】刻画了一个有胆有识、功高位显、威风八面的志士形象。 “千丈擎天手” ,写其一柱擎天、力挽答案与解析乾坤的英雄气概;“万卷悬河口” ,写其口若悬河、议论风发的英姿。作者以“千丈”和“万卷”对比,说明了他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英雄本色。 “黄金腰下印,大如斗”写其功业, “更千骑”两句,写其出巡时仪仗之盛大和气势之威武,从而表达出他的政治抱负。【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词的上片前三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这是针对
18、人物形象设题,且要求结合上片“前三句”来分析人物特点。从词中来看,词的开头二句是写人的豪气。 “千丈擎天手” , “擎天”指具有强大的力量,此处再以“千丈”进行修饰,更加突出人物一柱擎天、力挽乾坤的英雄气概;“万卷悬河口” , “悬河”本指瀑布,此处以“万卷” “悬河”修饰“口” ,突出人物口若悬河、议论风发的英姿。词人以“千丈”和“万卷”互举,突出人物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英雄本色。 “黄金腰下印,大如斗”这二句写人物的功业。作者在水龙吟(玉皇殿阁微凉)词中祝韩元吉“明年金印如斗。向中州、锦衣行昼” ,而在满江红 (笳鼓归来)祝王宣子“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却自兜鍪出” ,这都把“斗大黄金印”看
19、作事业有成的标志。 “黄金腰下印,大如斗” ,实际是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这两句,写其出巡时仪仗之盛大和气势之威武。从开头至此,作者仅用了六句话,便把一个有胆有识、功高位显、威风八面的志士形象描绘出来,从而表达出他的政治抱负。考生结合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6. 【答案】 (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悔相道之不察兮 延伫乎吾将反【解析】本题考查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胥” “延伫” 。7 【答案】D
20、【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萧规曹随: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文段中“也”指“益”按照“老规矩”办事,用“萧规曹随”更恰当。势在必行: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文段中指世袭制从发展的趋势上看必然要施行,用“势在必行”恰当。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由文段中“瓜熟蒂落”可知应填“水到渠成” 。皆大欢喜:人人都高兴满意。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文段中说的是废除禅让制让大家都高兴,用“皆大欢喜”恰当。故此题答案为 D 项。8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题画波浪线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 “不但”表递进关系,但据文意来看,此句前后分句间应为假设关系,可将“不但竟然”改为“就算恐怕” ;“只有” ,表示必要的条件,下文常用“才” “方”呼应,用在此处不恰当,应改为“除非” 。A 项, “既然那么”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