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34951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牡一中 2016 级高三学年上学期 8 月摸底考试地 理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之比,下表为我国 20112017年部分年份的相关统计数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年份 2011 2012 2015 2016 2017能源消费增长率4.1 1.6 9.9 15.4 15.2GDP 增长率 7.8 7.1 8.3 9.3 9.51. 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高的年份是A. 2011 年 B. 2012 年 C. 2016 年 D. 2017 年2. 几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我国单位 GDP 能耗逐年下降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2、有上升趋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 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 我国能源利用率明显提高A. B. C. D. 【答案】1. C 2. C【解析】【分析】因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之比,能源消费的增长率越高、GDP 增长率越低则系数越高,系数越高说明能源消费增长比 GDP 增长的越多。【1 题详解】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2011 年、2012 年是负值,2015 年、2016 年、2017 年为正值,通过表中数字对比分析,15.4 与 9.3 的比值最高,所以系数最高的年份是 2016 年, C 项正确。【2 题详解】- 2 -从 2011 年到 2017 年的数据分析,

3、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负值到正值,整体呈增加趋势,说明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超过 GDP 增长速度,能源利用效率下降,我国单位 GDP 能耗逐年上升;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中高耗能经济方式增加,经济增长方式趋于不合理;所以错误。正确,选 C。【点睛】正确理解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含义和系数变化对应的能耗增长与 GDP 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下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 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 小板块属于A. 亚欧板块 B. 太平洋板块C. 非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4. 在此类边界处,常常形成A. 高大的海岸山脉 B. 海岭C. 一系列岛弧 D. 深邃的海沟【答案】3. D

4、4. B【解析】【3 题详解】由图中海陆轮廓可以确定,M 小板块是阿拉伯半岛,根据全球六大板块的分布,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所以 D 项正确。【4 题详解】图中的板块边界受张力拉伸,属于生长边界,在此类边界处,常常形成海岭,B 项正确;高大的海岸山脉、一系列岛弧、深邃的海沟出现在板块消亡边界,A、C、D 项错误。【点睛】熟悉全球六大板块轮廓及不同板块边界塑造不同的地形种类。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 -5. 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 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 E 处的气压比 H 处高 B. F 处的高度可达 60 千米C.

5、气流自西向东运动 D. F 处气温比 G 处低6.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S 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 环节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 环节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 环节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 环节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7.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图的南半球部分,S 线代表纬线,则A.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 洋流为西风漂流C.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 D. 洋流为赤道逆流【答案】5. D 6. A 7. B【解析】【5 题详解】本题考查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中近地面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所以 G 气压高,H 气压低,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状况相

6、反,E 气压高,F 气压低;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所以 F 处气压比 G 处低;E 处气温比 H 处低,水平气流和等压线斜交,不是正东正西方向。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6 题详解】图示为水循环,则为蒸发,为降水,为水汽输送,为径流。则水汽输送的距离与地表形态有关。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7 题详解】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则洋流为暖流,为寒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洋流的主要动力为东南信风。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边疆万里行”摄制组初秋到新疆北部采访,路遇一条河流,他们乘坐的越野车必须在天黑前从河流中开过去,否则将会出现严重后果。据此回答下列问-

7、 4 -题。8. 关于这条河流的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是一条内流河 B. 一定自西向东流C. 一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 一定以降水补给为主9. 摄制组的越野车必须在天黑前越过河流,其主要原因是A. 午后气旋活动频繁,降水多,河流傍晚前后会涨水B. 午后冰雪融水增多,河流傍晚前后会涨水C. 午后风大,傍晚前后可能会出现沙尘天气D. 昼夜温差大,河流傍晚前后会结冰【答案】8. C 9. B【解析】试题分析:【8 题详解】读题可知,该河流位于新疆地区,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该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 C 正确。【9 题详解】必须天黑前越过河流,是因为午后积温增高,冰雪融水增多,经过一段时

8、间后,河流到了傍晚前后会涨水,故 B 正确。考点:区域中国地理。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关于甲、乙两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 甲位于南半球的阴坡C. 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 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5 -11. 丙地的地形可能是A. 洼地 B. 鞍部 C. 三角洲 D. 山峰【答案】10. C 11. A【解析】该题通过某地等高线、等温线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及地形、坡向对温度的影响。【10 题详解】图中等高线表示自西向东海拔逐渐降低,则气温逐渐升高,所以温度 b 低于 a;从等高线凸向低处分析

9、,乙位于山脊南坡,甲位于山脊北坡;图中等高线与等温线并不平行,同海拔南坡气温高于北坡气温,说明南坡是向阳坡, 因直射点不能到达中纬度地区,该地区阳坡较为单一,所以乙是北半球阳坡,C 项正确。【11 题详解】因为温度 b 低于 a,丙地气温 a 较周围高,则说明该地海拔比周围低,是一个洼地,A 项正确。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 图示区域典型的自然植被类型是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温带落叶阔叶林D. 针阔混交林13.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 A 线和 B 线两个方案,B 线方案与 A 线方案相比,主要的

10、有利条件是A. 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6 -B. 坡度较平缓,跨越的等高线少C. 不用修大型桥梁,又少占耕地D. 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14. 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较为合理的是A. 山上植茶树,山下种水稻B. 山上修梯田,种荔枝,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C. 山上营造水源林,山下种小麦D. 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企业化种植园【答案】12. B 13. C 14. A【解析】【12 题详解】从图中经纬网和地形分析,该地位于我国江南低山丘陵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所以选 B 项。【13 题详解】从图中等高线分析,B 线方案与 A 线方案相比,线

11、路长度接近,穿越的等高线相同,B 线从山腰经过,居民点较 A 线少,所以 A、B、D 项错误;B 线跨越的河流较少,主要的有利条件是不用修大型桥梁,又少占耕地,所以 C 项正确。【14 题详解】图示区域山上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江南地区降水多,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适宜在山上修梯田;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不适宜种植小麦,所以 B、C、D 项错误。山上植茶树,经济价值高,还能保持水土,山下种水稻利于合理利用当地的水热条件,增加粮食产量,所以 A 项正确。我国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于 9 月 23 日日落后 3 小时 30 分、北京时间 21 时 58 分,对当地地理纬度进行测定,方法如图

12、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 若观测地位于洞庭湖畔,若想知道它的地理坐标,除了题干中需要的信息外,还需要测- 7 -出A. 北极星的仰角 B. 树的高度 C. 地形的起伏 D. 北极星到地平面的距离16. 观测者所看小路的延伸方向是A. 南北向转为东西向 B. 西北向转为东北向C. 东北向转为东南向 D. 西北向转为西南向17. 若观测地点位于赤道附近,则对该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 工业基础雄厚,第三产业发达C. 河流短小急促 D. 目前城市化发展迅速【答案】15. A 16. B 17. B【解析】【15 题详解】当地经度可以通过题干中的时差计算。因为北

13、极星是一颗恒星,地轴指向北极星,所以在北半球某地观测北极星的仰角和当地纬度正好相等,所以需要测出北极星的仰角,A 项正确。【16 题详解】因为观测者朝向北极星,所以面向正北方,所看图中小路向观测者面前远方延伸方向是西北向转为东北向,B 项正确。【17 题详解】因为赤道地区昼夜等长,日落时地方时是 18 点,3 小时 30 分后地方时是 21 时 30 分,此时北京时间(东经 120 度)是 21 时 58 分,由 28 分时差可以计算出经度差是 7 度,所以观测点位于东经 113 度的赤道上。根据经纬网分布,该地位于东南亚印尼加里曼丹岛,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河流短小急促,目前城市化发

14、展迅速;印尼属于发展中国家,虽然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达,但工业基础薄弱,B 项说法不正确。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8. 若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 8 -A. 山东半岛 B.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C. 新西兰 D. 巴西高原19. 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A. 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B. 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C. 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D. 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20. 若 CD 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 两点最大的温差为 28.8,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 A. 3700 米

15、 B. 4500 米 C. 5000 米 D. 2680 米【答案】18. C 19. D 20. C【解析】【18 题详解】若山麓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位于温带沿海地区,巴西高原位于热带可以排除;从山麓到山顶主要自然带在该山的北坡分布海拔高,说明北坡是向阳坡,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A、B 项排除,故 C 项正确。【19 题详解】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说明北坡水热条件好,是向阳坡、迎风坡,所以 D项正确。【20 题详解】若 CD 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则 CD 表示雪线,气温等于 0 度,B、C 两点最大的温差为 28.8,根据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

16、度,B、C 两地高差是 4800 米,因为 B 地海拔是 120 米,所以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 5000 米,C 项正确。江南地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518,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在-8左右。年降水量 14001600 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6080,秋季干旱。红壤分布广泛,是中国主要的茶园分布区,然而这里的茶农在生产中却发现“雨季除草松土,产量下降;旱季除草松土,产量上升”这一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1. 种茶业从农业类型来看,属于A. 自给农业和粗放农业 B. 商品农业和密集农业C. 自给农业和密集农业 D. 商品农业和粗放农业- 9 -22. 该地区的雨季降水

17、主要与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有关A. B. C. D. 23. “雨季除草松土,产量下降;旱季除草松土,产量上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雨季除草松土,易破坏植物的根系,影响作物的生长B. 旱季除草松土,有利于草类腐烂变为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C. 雨季除草松土,易造成土壤肥力流失,影响作物生长D. 旱季除草松土,草类不易复活,可以避免草与作物争肥的现象【答案】21. B 22. D 23. C【解析】【21 题详解】茶叶生产产量大,主要目的是作为商品出售,从采茶到制茶,投入劳动力和管理、技术较多,所以种茶业属于商品农业和密集农业,B 项正确。【22 题详解】江南地区的降雨主要集中于“梅雨”季节

18、, “梅雨”是由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所以 D 项正确。A 表示气旋,B 表示暖锋,C 表示冷锋,A、B、C 项排除。【23 题详解】因茶树多种植于山坡地,雨季降水多,坡面径流冲刷严重,此时除草松土,会增加土壤的侵蚀,造成土壤肥力流失更多,影响作物生长,从而使产量下降,A 项错误,C 项正确。旱季是秋冬季,气温相对较低,草类不易腐烂变为有机质;旱季除草松土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保水保墒,利于茶树根系旱季的生长;故 B、D 错误。“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下图为我国劳动力变化及预测情况(新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 2039 岁年龄段)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24. 我国开

19、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A. 2002 年 B. 2007 年 C. 2012 年 D. 2020 年25.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A. 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B. 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C. 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D. 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答案】24. A 25. B【解析】分析试题:【24 题详解】根据材料:“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故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应在新就业人口(虚线)数量开始减少的时期。故选 A。【25 题详解】“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主要是我国农民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供应减少,廉价劳动力工业生产企业减少,高附

20、加值的技术导向型企业增加,因此政府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故选 B。考点:我国的人口问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 -26. 图例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A. 商业区、文化区 B. 住宅区、行政区C. 住宅区、商业区 D. 行政区、文化区27. 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该城最有可能位于A. 巴西东南部 B. 我国东部沿海C. 印度半岛 D. 澳大利亚西南沿海28. 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 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B. 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C. 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

21、交通拥堵D. 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答案】26. C 27. D 28. A【解析】试题分析:【26 题详解】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利用方式,占的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位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两侧应为商业区。图例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住宅区、商业区,C 对。【27 题详解】根据图示工业区的布局,主要分布在城市南部或西南部,可知此地的盛行风向为偏北风。巴西东南部是东南风,A 错。我国东部沿海是东南季风或西北季风,B 错。印度半岛是东北季风或西南季风,C 错。澳大利亚西南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因此该城最有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沿海,D 对。- 12 -【28 题详解】读图,图中高速公

22、路经过城市边缘,对城市噪声污染少,A 错。工业区近湖分布,位于河流下游且河流流入湖泊,湖泊易受污染,B 对。功能区分散布局,减轻了交通拥堵,C 错。绿地呈环状分布,减轻了城市热岛效应,D 错。【考点定位】城市主要功能区,影响工业区布局的因素,城市主要环境问题。【名师点睛】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区类型及特征,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工业区的布局原则是,不污染城区的环境,要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郊外。城市环境问题,要结合城市工业、绿地等功能区布局分析。“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

23、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9. 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A. 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B. 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C. 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D. 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 ,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30. 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

24、境的改变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A. B. C. D. 【答案】29. C 30. A【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29 题详解】桉树需水量较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裂隙发育,地下水下渗严重。【30 题详解】- 13 -该案例反映出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甚至会使整个环境发生改变。这说明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引进外来物种,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以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自然植被由下往上是河谷灌丛带、高山森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寒漠带。季节性转山放牧的

25、牧民人口日增,所产的山羊毛质量上乘,近年颇受市场欢迎。少数藏民在缓坡地栽种旱作,以补充其所需要的部分粮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1. 当地已出现高山森林带上限下移、下限上移的退缩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变干 工矿业开发规模扩大 放牧地和耕作地面积扩展 栽培花卉和药材 燃料需求A. B. C. D. 32. 藏民所栽种的旱作以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土豆)等为主,其中以马铃薯(土豆)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主要原因是马铃薯(土豆)A. 可以在霜冻期栽种 B. 适合在冻土中培育C. 生长期最短 D. 适宜碱性土壤【答案】31. B 32. C【解析】【31 题详解】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

26、能力。根据题意“季节性转山放牧的牧民人口日增,而所产的山羊毛质量上乘,近年颇受市场欢迎。少数藏民在缓坡地栽种旱作,以补充其所需要的部分粮食。”所以导致高山森林带面积减小的原因是:放牧地和耕作地面积扩展;燃料需求增大。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32 题详解】本题考查西藏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马铃薯(土豆)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主要原因是马铃薯(土豆)生长期最短,耐低温。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读“中国政策与棉花生产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4 -33. 导致我国 19981999 年棉花播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自然灾害 B. 政策 C. 农民的个人喜好 D. 地

27、价34. 我国 19981999 年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 气候条件适宜 B. 交通条件改善C. 农业科技进步 D. 土壤得到改良35. 我国棉花种植范围广阔,全国划分为三大棉区:长江中下游棉区、黄河中下游棉区和新疆棉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大棉区生产都以家庭分散型为主B. 黄河流域棉区区内地势平坦,秋雨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生产C. 长江流域棉区技术水平高,劳动力充足,棉花质量优于黄河流域棉区D. 新疆棉区降水少,光照条件优越,但病虫害多【答案】33. B 34. C 35. B【解析】【33 题详解】从统计图中数据分析,我国 19981999 年棉花国家收购指导价下降了

28、37,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我国 19981999 年棉花播种面积同步下降,所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政策,B 项正确。【34 题详解】我国 19981999 年棉花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导致棉农的利润下降,为弥补损失促使农民通过农业科技的投入来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所以单位面积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B 项。【35 题详解】三大棉区中新疆棉区的生产以国营农场为主;长江流域棉区虽然技术水平高,劳动力充足,但雨季较长,阴雨天较多,不利于棉花的收晒,棉花质量较黄河流域棉区差;新疆棉区降水少,冬季寒冷,病虫害不易滋生;A、C、D 项错误。黄河流域棉区区内地势平坦,秋雨少,- 15 -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生产,B 项正

29、确。坡面上的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坡面的夹角)和地平面上的太阳高度不同。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南向坡面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折线图,已知坡面坡度为 l0(地球大圆每 1圆心角弧长约为 110km).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6. 若将此坡面的位置向西南移动 200km,则图中折线A. 向上移动 B. 向下移动 C. 向右上移动 D. 向左下移动37. 当此坡面处于白天且与晨昏线的距离为 2530km,此日不可能为A. 3 月 5 日 B. 6 月 15 日C. 9 月 5 白 D. 12 月 l5 日38. 冬至日这一天中,若仅考虑纬度因素,则此坡面上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将A. 比 4326S 地平面上

30、同样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多B. 比 4326N 地平面上同样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少C. 与 4326N 地平面上同样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相等D. 与 4326S 地平面上同样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相等【答案】36. A 37. D 38. B【解析】【36 题详解】根据图中数据解读,该地夏至日地面正午太阳高度为 60 度,所以该地纬度为 53.5N,若向西南移动 200km,相当于纬度降低了,则地面正午太阳高度增加,正午坡面太阳高度肯定也会变大,所以折线向上移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37 题详解】纬线上某点离晨昏线最近时它们相交,距离为 0;离晨昏线距离最大时该点太阳高度最大的或者最

31、小,即该地处于正午或者午夜,因为该坡面为白昼,即纬线上该点处于正午。对于- 16 -53.5N,二分日时的情况如图一,求得距离晨昏线最大距离(即图中红线距离)为 36.5110km。夏至日时情况如图二,求得距离晨昏线最大距离(即图中红线距离)为 60110km。冬至日时情况如图三,求得距离晨昏线最大距离(即图中红线距离)为 13110km。结合太阳直射点在地球移动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2/周,有 3 月 5 日最大距离约为32.5110km,6 月 15 日最大距离约为 58110km,9 月 5 日为 40.5110 km,12 月 5日为 15110km。题干中此坡面离晨昏线距离为 2530k

32、m,即 23110km,大于 12 月 5 日的最远距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38 题详解】冬至日这一天,此坡面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23,43.5N 地平面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为 23,但该坡面纬度较高,昼长小于 43.5N 的昼长,故该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小于 4326N 地平面上同样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更远小于 4326S,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所引起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下列问题。39. 下列关于水寒效应、风寒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 “水寒效应”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体温并不一

33、定降低B. “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热量的传递方式都是潜热输送C. “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一定降低D. “风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都是关注大气温度40.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身体潮湿时散失体热速度是干燥时的 25 倍,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B. 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C. 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D. 印尼坦博拉火山 1816 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答案】39. C 40. C- 17 -【解析】试题分析:【39 题详解】根据材料, “水寒效应”是指由

34、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不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A 错。 “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都是关注大气温度,但结果是相反,并不一样,B 错。 “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一定降低,C 对。 “风寒效应”人的体温不一定降低,D 错。【40 题详解】身体潮湿时散失的体热比干燥时多,是因为水寒效应在起作用,A 错。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风寒效应,B 错。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C 对。印尼坦博拉火山 1816 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大气 中火山灰削弱太阳辐射,D 错。考点:读材料能力,水寒效应

35、与风寒效应的差异。二、读图分析题41.318 国道是中国人的景观长廊,某市地理学会在 2017 年 9 月组织了一期沿 318 国道考察的地学夏令营。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夏令营规定营员:“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要带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小而必备物品;衣物中,最好带上鸭绒服。 ”这三项要求在西藏时尤其必要,试依次说出其地理背景。(2)318 国道是中国大地的一条美丽项链,穿越的四川地区就有“巴山夜雨“和“蜀犬吠日“雅安天漏”几种气候特色,用地理知识解释该地区多阴雨天气的原因。【答案】(1)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易造成游客体力消耗大;太阳辐射强;因为高原上气温日较

36、差大。- 18 -(2)该地区河流众多,水汽充足;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易形成降雨(可以用盛行风或季风、夏季风抬升来替代) 。【解析】【分析】题目通过国道 318 连接的主要地区,考查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形成的原因,考查区域综合分析能力。【详解】(1)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呼吸困难,易造成游客体力消耗大,所以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青藏高原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带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可以起到防晒、护目作用;因为高原上空气稀薄,大其保温作用差,气温昼夜温差大,带上鸭绒服可以防寒。 (2) 四川盆地距海洋较近,受西南

37、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较大;盆地周围多山地,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易形成降雨;该地区河流众多,水汽充足降水较多。42.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西欧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又叫“羊吃人运动” ,在英国表现更加明显,强占农民的土地,用来种植牧草,发展养羊畜牧业。请从气候角度简要分析英国“羊吃人运动”的地理背景。(2)B 为_ _海峡。下面哪几个月风更大、浪更急? _。A.12 1 2 B.3 4 5C.6 7 8 D.9 10 11【答案】 (1)英国纬度较高,积温低,热量不足;英国为岛国,四面环水,终年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多云雾,对太阳辐射严重削弱,光照不足;故光热条件较差

38、,不宜发展种植业,但多云多雾的环境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2)B 为英吉利海峡。 A- 19 -【解析】【分析】该题通过英国的农业发展历史,考查当地畜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详解】 (1)英国地处 40 度到 60 度的大陆西岸,终年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气流的影响,英国为岛国,四面环水,降水较多,多云雾,对太阳辐射严重削弱,光照不足;纬度较高,积温低,热量不足;故水分条件好,但光热条件较差,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 (2)B 海峡位于英法之间,是英吉利海峡。冬季随直射点南移西风带南移,风力加大,海上风浪大,所以 A 项正确。4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

39、列各题。材料一:2011 年 1 月 26 日,日本九州南部的雾岛山新燃岳火山喷发,激起的火山灰冲到3000 米的高空,能见度降到 500 米左右,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影响。材料二:“东亚局部区域图” 。(1)此次火山喷发固然规模较大,但对中国国内航空运输影响较小,试分析其原因。(2)说出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有利影响。【答案】(1)距离相对较远;冬季盛行西北风,中国大陆位于上风向。(2)会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形成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火山灰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日本南部火山爆发,距离上海较远,影响较小。 “1月 26 日”正处冬季,上海此时盛行西北风,位于上风向,影响较少

40、。(2)考查火山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作答。有利的是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而且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同时火山还可开发为旅游资源。不利的是火山熔岩毁坏性大,危害人民安全;同时火山喷发伴随着大量火山灰,降低能见度;另外,火山还会带来地震等- 20 -次生灾害。【考点定位】火山喷发的影响4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塞拉多位于巴西中部,约占全国面积的 23,平均年降水量在 1500 -1700mm 之间,是典型的热带稀树草原地区,红壤广布,不宜大片种植。但研究人员的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把荒芜的“塞拉多,改造成大片肥田沃土,农业高效发达。如今“塞拉多”已成为巴西“谷物带”的别称,主要出产大

41、豆、棉花、玉米等。(1)分析研究人员为开发塞拉多地区可能采取了哪些改造措施。(2)巴西农业模式又被称为“塞拉多奇迹” ,有人说这个奇迹不能复制到非洲草原地区,试说明原因。【答案】 (1)向土壤中大量投入石灰,中和土壤酸度;投入生物有机肥或绿肥,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农作物品种,使其能适应这里的热带气候和酸性土壤。(2)非洲草原地区的降水比巴西塞拉多地区少得多;同时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解析】【分析】题目通过巴西塞拉多地区农业改造的成果,考查农业条件改良的原理及不同区域农业区位条件的对比分析能力。【详解】 (1)因为该地的原始土壤是酸性强、粘度大、肥力差的低产土壤,要进行农业生产要进行针对性的改

42、良。酸性强,可以向土壤中大量投入石灰,中和土壤酸度;粘度大、肥力- 21 -差,投入生物有机肥或绿肥,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培育农作物品种,使其能适应这里的热带气候和酸性土壤;完善水利设施应对降水季节变化。 (2)非洲草原地区与巴西热带草原相比,非洲热带草原降水多在 800mm 左右,比巴西塞拉多地区少得多,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同时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缺少农业改良的资金和技术。45.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该区域地理位置特征。(2)说出植被带界线东北部自然带类型,并简述该自然带形成的原因。【答案】 (1)位于中美洲地区;北半球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东西分别濒临加勒比海(大西洋)和太平洋(3 选 2)(2)热带雨林带。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或地形抬升) ,降水丰富。纬度低,热量充足;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 选 2)【解析】【分析】题目通过该地的经纬网和地形特征,考查区域位置特征、自然带特征等区域特征的判读及总结能力。【详解】 (1)从图中经纬网确定,该地位于中美洲地区。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 ;海陆位置:东西分别濒临加勒比海(大西洋)和太平洋。 (2)从纬度和地形分析:纬度低,热量充足;沿植被分界线为山地,该地地处东北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从洋流分析: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所以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