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34610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牡一中 2016 级高三学年上学期 10 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等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 “越名教而任自然” ,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江南文化给予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 “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 。这真正抓住了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性本色。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

2、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自由的小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而江南文化就处于费正清所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这种相对自由的文化小传统自宋代以来一直处在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地位,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如有清一代,全国共产生(文)状元 115 名,江南文化圈所属三省(苏、浙、皖)的状元数为 78 名,占全国的 6783。这些数据说明,到清代时,江南在文化教育方面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这些状元以及出身此地的进士大多进入中国的政治领域,同时他们在经济领域亦叱咤风云。 这种重学崇文的传统影响所及,到晚清和民国,苏浙两省的现代文学家可谓灿若群星。如鲁迅

3、、茅盾、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等,均是一流的文学家。江南文化自古迄今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也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尤其是那些出生在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的骨髓当中。首先,江南文化培育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这种信仰渗透进先锋文学家的血液中便引发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持续发展和深化。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各地不少作家都进行过先锋实验性写作,但时至今日大多已偃旗息鼓。而成长于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如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王安忆等,创作势头仍然不减,且先锋性显明。 这是一种基于对文学的信仰所带来的执着,这种信仰来源于对江南诗性文化的深切记忆- 2 -

4、和感恩情怀。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氩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多,构成了这种准宗教氛围的外在地理和风物条件。在对文学的追求中,自古以来的江南文化漫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那些生息于此的当代先锋文学家们同样承继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其次,先锋文学在实验冲动过后仍然富有活力地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家和作品,这得力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这种积淀体现在构思、语言、意象、叙事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折射出了江南文化的影子,都带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然而,这种风物是以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反的反讽方式体现出来的。先锋文学的中坚力量正是那些至今坚持先锋写作的文学家特别是小说家。他们大多栖居在江南的城市里面,以最新潮的姿态

5、和话语方式传达出江南传统文化最深沉的品格。如此看来,中国先锋文学应拥有更加夺目的未来。(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富有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构成诗性的江南文化的主要内容。B. 费正清认为,江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它与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C. 江南文化自古以来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孕育了苏浙一代灿若群星的现代文学家,也促成了中国先锋文学的诞生。D. 当代先锋文学的小说家们栖居在江南的城市里面,他们以最新潮的姿态和话语方式传达出江南传统文化最深沉

6、的品格。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江南文化给予了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它以柔克刚,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B. 江南文化影响深远,自宋代以来就引领中国的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尤其到清代对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经济都作出了很大贡献。C. 对江南诗性文化的深切记忆和感恩情怀,对文学的信仰的执着,是当代先锋作家创作势头不减,仍然保持先锋性的原因。D. 江南文化漫透着洒脱和空灵,这与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氩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多有关,也是留给当代先锋文学家一笔精神财富。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 江南文化处

7、于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相对自由, “越名教而任自然” ,在与北方的伦理文化的抗衡中,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B. 江南文化培育出的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深刻地渗透进先锋文学家的血液当中,也促使成长于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们在先锋实验性写作大多已偃旗息鼓的今日,创作势头不减。C. 当代江南优秀的先锋文学作品,无论在构思、语言、意象,还是叙事等方面,都折射出江南文化的影子,具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D. 一些坚持先锋写作的文学家特别是小说家,以最新潮的姿态和话语方式传达出江南传统文化最深沉的品格。【答案】1. C 2. C 3. A【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

8、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 A,曲解文意,根据原文“主要体现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是诗性的江南文化的主要表现。选项 B,张冠李戴, “江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是陈望衡的观点。选项 D,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当代先锋文学的小说家们大多栖居在江南的城市里面” 。故本题答案选 C。【2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理解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然

9、后将文本内容和选项内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 C, “是当代先锋作家创作势头不减,仍然保持先锋性的原因”范围扩大。原文:是成长于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创作势头不减,仍然保持先锋性的原因。故本题答案选 C。【3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选项 A, “成 为中国的主流文化”于文无据。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 “越名教而任自然” ,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故本题答案选 A。【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

10、、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 4 -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大 地毕飞宇在村庄的四周,是大地。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我把大地比喻成海的平面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那种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你的视线永远也没有阻隔,你的每一次放眼都可以抵达极限。极限在哪里?在天上。天高,地迥

11、;天圆,地方。我想我很小就了解了什么是大。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这个大不是沙漠的大,也不是瀚海的大,沙漠和瀚海的大只不过是你需要跨过的距离。平原的大却不一样了,它是你劳作的对象。每一尺、每一寸都要经过你的手。在苍茫的大地上每一棵麦苗都是手播的每一棵麦苗都是手割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插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割的。这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艰辛。有些事情你可以干一辈子,但不能想,一想就会胆怯,甚至于不寒而栗。有一年的大年初一,下午,家里就剩下了我和我的父亲。我们在喝茶、吸烟、闲聊,其乐融融。我的父亲突然问我,如果把“现在的你”送回到“那个时代” ,让你在村子里做农民,你会怎么办?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说:“我想

12、我会死在我的壮年。 ”父亲不再说话,整整一个下午,他不再说话。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但是,我冒失了,我忘记了说话的对象是父亲。我经常犯这样的错。父亲是“那个时代”活下来的人,我的回答无疑戳到了他的疼处。我还是要说,父亲“活下来”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壮举。他老人家经常做噩梦,他在梦里大声地呼叫。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他老人家叫醒,赶紧的。我相信,每一次醒来他都如释重负。他老人家一定很享受大梦初醒的轻松和快慰。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最为壮观的一种颜色是鹅黄那是新秧苗的颜色。我为什么要说新秧苗的鹅黄是最壮观的呢?这是由秧苗的性质决定的。秧苗和任何一种庄稼都不一样,它要

13、经过你的手,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插下去。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无边无垠的鹅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庄稼人的指纹。鹅黄其实是明媚的,甚至是娇嫩的。因为辽阔,因为来自手工,它壮观- 5 -了。我想告诉所有的画家,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我估计庄稼人是不会像画家那样注重色彩的,但是,也未必。青黄不接这个词一定是农民创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最注重色彩的依然是庄稼人。一青一黄,一枯一荣,大地在缓慢地、急遽地做色彩的演变。庄稼人的悲欢骨子里就是两种颜色的疯狂轮转:青和黄。青黄是庄稼的颜色、庄稼的逻辑,说到底也是大地的颜色、大地的逻辑。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

14、就难免出错。在我伫立在田埂上的时候,我哪里能懂这些?我的瞳孔里头永远都是汪洋:鹅黄的汪洋淡绿的汪洋翠绿的汪洋乌青的汪洋青紫的汪洋斑驳的汪洋淡黄的汪洋金光灿灿的汪洋。它们浩瀚,壮烈,同时也死气沉沉。我性格当中的孤独倾向也许就是在一片汪洋的岸边留下的,对一个孩子来说,对一个永无休止的旁观者来说,外部的浓烈必将变成内心的寂寥。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声音很奇怪你不能听,你一听它就没了,你不听它又来了。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又坦坦荡荡,它们是枕边的耳语。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无数的、细碎的摩擦,叶对叶,芒对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

15、汇聚起来了,波谷在流淌,从天的这一头一直滚到天的那一头,是啸聚。声音真的不算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厚实与不绝,它成巨响的尾音,不绝如缕。尾音是尾音之后的尾音,恢宏是恢宏中间的恢宏。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里说过: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感染,往往靠作家给我们。这句话说得好。不管是大自然还是大地,它的诗意和感染力是作家提供出来的。无论是作为一个读者还是作为一个作者,我都要感谢福楼拜的谦卑和骄傲。大地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永远在那儿。这是泪流满面的事实。(节选自散文选刊2014 年第 2 期)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被比作“孤岛”的村庄以其渺小反衬出大地的无垠,并

16、为下文写大地上的劳动生活做铺垫。B. 文章第段补叙父子间的生活往事,紧承上文,具体展现了平原乡村生活不堪回首的艰辛。C. 作者综合运用排比、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大地上丰富又奇妙的声音。D. 文章引用福楼拜作品中的言论,意在强调作家们肩负着表现大自然的诗意和感染力的使命。- 6 -5.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1)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2)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就难免出错。6. 本文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分析。【答案】4. B 5. (1) “鹅黄”指铺满老家大地的新秧苗,它们构成了一幅壮阔的画卷;但又都来自手工,承载着农民劳

17、作的艰辛,包含悲悯的成分。 (2)万物生死枯荣的自然规律便是大地的逻辑,它亘古不变,不会出错;但这一逻辑也有可能由于天人祸而出现青黄不接的差错。整句话强调了乡村生活的不变与无常。 6. (1)多处使用情感色彩鲜明的词语直抒胸臆。 (2)精选意象营造具有抒情意味的意境。(3)多用反复、排比修辞手法强化情感。如段的“这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艰辛” , 段的“一棵一棵地” ,段的“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 。【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B 项,结合文本第段内容,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应该是“插叙” 。结合上文“有些事情你可以干一辈子,但不能

18、想,一想就会胆怯,甚至于不寒而栗”内容,插入父亲的故事。补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补充交代上文的人或事。故选 B。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 (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 (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5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重要语句的理解

19、。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第一句,结合上文内容“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最为壮观的一种颜色是鹅黄”分析可知, “鹅黄”指铺满老家大地的新秧苗,构成的壮阔的画卷;由“秧苗和任何一种庄稼都不一样,它要经过你的手,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插下去因为辽阔,因为来自手工,它壮观了”分析可知,都来自手工,承载着农民劳作的艰辛。第二句是说理句,可以运用“同义互解”的方法解读,结合文本内容“一青一黄,- 7 -一枯一荣,大地在缓慢地、急遽地做色彩的演变。庄稼人的悲欢骨子里就是两种颜色的疯狂轮转:青和黄。青黄是庄稼的颜色、庄稼的逻辑,说到底也是大地的颜色、大地的

20、逻辑”分析可知,万物生死枯荣的自然规律便是大地的逻辑,不会出错;结合“青黄不接这个词一定是农民创造出来的”分析可知,这一逻辑也有可能由于天人祸而出现青黄不接的差错。【6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本文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探究本文的语言特色,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形容词表达。多用反复、排比修辞手法强化情感,如“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 “这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艰辛” “它要经过你的手,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插下去” “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又坦坦荡荡”等。使用情感色彩鲜明的

21、词语直抒胸臆,如“大梦初醒的轻松和快慰” “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 “这是泪流满面的事实”等。作者挑选“孤岛” “沙漠” “汪洋” “泥土” “指纹”等形象组成具有抒情意味的意境以委婉含蓄地抒情。(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过去几年,互联网上的内容付费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消费者教育。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过 42.3%的受访在线音频用户表示:未来有对平台内容付费的打算。用户对于优质内容需求日渐提升,同时内容付费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普及。以视频网站爱奇艺为例,2017 年爱奇艺的视频付费用户超过了 1000 万,今年前 5 个月已经突破了 2000 万。越来越多

22、的消费者意识到,互联网上好的内容是需要付费的。基于此,有声书的有偿消费也成了可能。这也使得各路人马伺机而动,有声书及内容付费成为过去一年行业热点。同时,较为成熟的付费听书模式,也打通了传统出版社、音频生产机构、传统故事广播电台、音像出版社等渠道,根据不同渠道特点实现版权采购、内容制作、发行等不同业务模式的合作。业内人士认为,用户付费习惯的养成,不仅会促进整个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尊重,一定程度上也会激励内容创作者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内容,这是有声阅读市场“声”态环境渐趋规范的表现,有利于推动有声阅读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摘编自有声阅读市场悄然兴起 )材料二:- 8 -图 1 2012-2015 年移

23、动阅读市场规模图 2 电信运营商阅读市场规模构成材料三梳理目前国内具有听书功能的移动应用多达数百款,产品内容各有差异:“懒人听书”提供有声小说、戏曲、评书、儿歌、广播剧等有声读物和网络电台节目免费收听;“酷我听书”作为酷我音乐旗下产品,内容海量,包括有声小说、评书、戏曲、相声小品、笑话、儿童、人文科学等;“氧气听书”拥有国内最大的免费正版有声小说书库,汇聚有声小说、文史经典、经管励志、育儿宝典、评书相声、综艺搞笑等。不难看出,这些听书平台在发展初期走的都是大综合的路子,与成熟的产业市场相比,仍待细分。事实上,随着有声阅读市场的快速发展,不少平台已经有意识在同质化竞争中寻求突破,开始在细分市场中

24、找存在感。而打造优质内容、加强平台付费内容布局成为各音频平台实现差异化品牌、吸引用户、拓展盈利渠道的重要之举。- 9 -以“懒人听书”为例,目前已与阅文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海量文学资源的最大音频出口,拥有覆盖国内 85%以上的原创文学内容的有声改编权,海量的平台资源,直接确立了平台在网络文学资源方面的优势。而“凯叔讲故事”从 2014 年至今,从微信公众平台延展到独立 APP,专注于给孩子讲故事这一小市场,目前已成功打造了国内最大的儿童有声故事品牌,010 岁各年龄段宝宝喜欢的故事应有尽有,下载量突破两千万。另一款专注于儿童有声读物生产者的“老墨家族”以老墨爷爷、墨叔叔和小墨一家三代一起讲

25、故事的形式,坚持演播优秀儿童作品原作,不乱改编的同时,注重个性化内容策划,希望做最纯粹的有声读物。截至目前, “老墨家族”在各大听书平台上的总点击量已经有4000 万余次,粉丝数更是达到百万。(摘编自新华网有声阅读市场正走向“细分” )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122015 年,移动阅读市场总体规模逐年递增,到 2015 年,其他移动阅读应用达到了51.4 亿元,电信运营商阅读基地达到 49.6 亿元。B. 从半年统计看,电信运营商阅读基地的市场规模一直高于其他移动阅读应用的市场规模,保持了较高的市场总体规模贡献率。C. 经过三年的快速发展,其他移动阅读应

26、用的市场规模在 2015 年实现了对电信运营商的超越,说明移动阅读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D. 在电信运营商阅读市场规模的构成中,有声阅读虽然逐年提升,但占比很小,表明文字阅读依然是消费者进行移动阅读时的首选。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爱奇艺的视频付费用户目前已突破 2000 万,这些用户认为好的内容是需要付费的,他们可能为有声书进行有偿消费。B. 付费习惯的养成能促进整个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尊重,这说明,以前发生的诸多盗版侵权现象的根源是用户不愿付费。C. 目前国内数百款具有听书功能的移动应用,产品内容各有差异,表明不少平台已经有意识在同质化竞争中寻求突破。D.

27、差异化的听书品牌更能获得市场认同,获取更大收益, “懒人听书” 、 “凯叔讲故事” 、 “老墨家族”均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9. 有声阅读市场的培育,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10 -【答案】7. B 8. D 9. 培养消费者的付费意识,养成付费习惯。加强各渠道的业务合作,生产优质产品。注重市场细分,打造差异化产品。【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分析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浏览选项内容,然后在文中找到相关的信息,仔细与选项进行对比,判断正误。B 项, “一直高于”说法错误,2

28、015 年下半年是“低于” ;而其他移动阅读应用的市场规模逐步接近电信运营商阅读基地的市场规模,因而“保持了较高的市场总体规模贡献率”也错。故选 B。【8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答题区间、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 “爱奇艺的视频付费用户他们可能为有声书进行有偿消费”说法错误,原文“基于此,有声书的有偿消费也成了可能”中的“此”指的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互联网上好的内容是需要付费的” ,被替换成了爱奇艺的付费用户。B 项, “付费习惯的养成能促进整个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29、与尊重,这说明,以前发生的诸多盗版侵权现象的根源是用户不愿付费”推论不合逻辑。C 项,并非“不少平台已经有意识在同质化竞争中寻求突破” ,而是“不难看出,这些听书平台在发展初期走的都是大综合的路子” 。故选 D。【9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有声阅读市场的培育,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能力。通读材料,点睛可以从材料中筛选出“较为成熟的付费听书模式,也打通了传统出版社、音频生产机构、传统故事广播电台、音像出版社等渠道,根据不同梁道特点实现版权采购、内容制作、发行等不同业务模式的合作” “用户付费习惯的养成,不仅会促进整个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尊重,一定程

30、度上也会激励内容创作者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内容,这是有声阅读市场声态环境渐趋规范的表现,有利于推动有声阅读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有声阅读市场的快速发展,不少平台已经有意识在同质化竞争中寻求突破,开始在细分市场中找存在感。而打造优质内容、加强平台付费内容布局成为各音频平台实现差异化品牌、吸引用户、拓展盈利渠道的重要之举”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有声阅读市场的培育,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1 -点睛: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几种在文段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

31、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二、古诗文阅读(共 37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邢峦,字洪宾,河间郑人也。峦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博览书传。有文才干略,美须髯,姿貌甚伟。州郡表贡,为高祖所知赏,常参座席。高祖因行药至司空府南,见峦宅,遣使谓峦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东望德馆,情有依然。 ”峦对曰:“陛下移构中京,方建无穷之业,臣意在与魏升降,宁容不务永年之宅。 ”高祖谓司空穆亮、仆射李冲曰:“峦之此言,其意不小。 ”有司奏策秀孝

32、,诏曰:“秀孝殊问,经权异策。邢峦才清,可令策秀。 ”世宗初,峦奏曰:“臣闻昔者明王之以德治天下,莫不重粟帛,轻金宝。故先皇深观古今,去诸奢侈。训朝廷以节俭,示百姓以忧务,日夜孜孜,小大必慎。逮景明之初,承升平之业,四疆清晏,远迩来同。于是蕃贡继路,商贾交入,诸所献贸,倍多于常。虽加以节约,犹岁损万计,珍货常有余,国用恒不足。若不裁其分限,便恐无以支岁。自今非为要须者,请皆不受。 ”世宗从之。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峦至汉中,白马以西犹未归顺,峦遣宁远将军杨举等领卒六千讨之。军锋所临,贼皆款附。峦之初至汉中,从容风雅,接豪右

33、以礼,抚细民以惠。岁余之后,颇因百姓去就,诛灭齐民,藉为奴婢者二百余口,兼商贩聚敛,清论鄙之。延昌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一,上下悼惜之。谥日文定。(节选自魏书邢峦传 )【注】高祖: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拓跋宏。萧衍:南朝梁武帝,南朝的建立者。夏侯道迁:人名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12 -B. 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C. 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

34、摄得以便宜从事D. 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帙”是包书的套子,一般用布帛制成,古人把一套书叫做“一帙” 。 “负帙”即背负书籍,谓游学外地,勤奋读书。B. “行药”又称“行散” ,是魏晋南北朝时士大夫服药养生、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的一种健康、优雅的生活方式。C. “秀才”与“孝廉”并称“秀孝” ,是汉以来、隋唐以前荐举人才的两种科目。州举秀才,郡举孝廉。D. “蕃”是古代对边境少数民族或外国的称呼, “蕃贡”即外国或外族朝贡的人。 “蕃”后来写作“番” ,如“番钱”

35、“番王”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邢峦少而好学,长而多才,仪表堂堂。州郡上表把他推荐给朝廷,深受高祖的赏识,常在其身边作陪,宠遇过人。B. 邢峦高屋大宅,行事张扬,颇受猜忌。高祖经过邢宅而心生不满,于是派使者前往试探,更加坚信他心怀不轨。C. 邢峦才兼文武,见识超群,功勋卓著。他讽谏世宗以德治国、爱民节用,远赴汉中征讨贼兵,为世宗立下了汗马功劳。D. 邢峦执掌汉中,贪财好货,德行有亏。他籍没良人、经商敛财,皆为社会舆论所鄙视。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训朝廷以节俭,示百姓以忧务,日夜孜孜,小大必慎(2)逮景明之初,承升平之业,

36、四疆清晏,远迩来同。【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他以节俭教导朝廷百官,向百姓表明自己所关心的事务,日夜孜孜不倦,大小事情必定慎重处理。(2)到景明初年,继承了太平安定的局面,四方边疆安定,远近各国都来归附。- 13 -【解析】【10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这句话的含义是“梁朝掌管梁秦二州诸军事的官吏夏侯道迁以汉中向魏投降,世宗下诏加邢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代任镇西将军,进军退军、征发兵员,可以见机行

37、事” 。根据理解原句“诏加峦使持节”意思是“世宗下诏加邢峦使持节” 。谁持节干什么,与后面要断开,所以可以排除 ABD 选项,故本题答案选 C。【11 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选项 B, “一种健康、优雅的生活方式”理解有误。魏晋人所服之药为“五石散”之类,尽管配方不尽相同,但其药性皆燥热绘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

38、丧命,故唐代孙思遂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故答案选 B。【12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理解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选项 B, “刑峦高屋大宅,行事张扬,颇受猜忌”等理解错误,原文第二段:他以节俭教导朝廷百官,向百姓表明自己所关心的事务,日夜孜孜不倦,大小事情必定慎重处理。故答案选 B。【13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

39、。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训”教导、 “示”表明、 “示百姓以忧务”状语后置。(2)“逮”到、 “清晏”安定、“远迩”远近。【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 “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 14 -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 ,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 ,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

40、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调” 。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 ,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参考译文:邢峦,字洪宾,河间郡郑县人。邢峦少年时就爱学习,背着书本寻找老师,家中贫困,但发奋自励,于是博览群书。他有文才谋略和办事能力,胡须很漂亮,姿态仪表堂堂。州郡上表把他举荐给朝廷,受到高祖的知遇赏识,常在皇帝身边作陪。高祖因服食药饵后散步到司空府的南面,看见邢峦的住宅,派使者对邢峦说:“早晨我服药后散步到这里,看见你的住宅便停下来,向东望见你的住所,很有些触景生情。 ”邢峦回答说:“陛下迁都中 京,将要建立无穷的

41、事业,我决意与魏朝共 兴衰,哪能不营建传之永久的住所。 ”高祖对司空穆亮、仆射李冲说:“邢峦这话,意义很深。 ”有关部门上奏要对秀才、孝廉进行考试,高祖下诏说:“秀才、孝廉考问的内容不同,不变经典的内容与灵活的权变方面的内容问答各不一样: 邢峦才能优秀,可以让他策试秀才。 ”世宗初年,邢峦上奏说:“我听说过去圣明的君王以德治天下,无不重视粮食布帛,轻视金银珠宝。所以先皇深观古今的事,禁止各种奢侈的现象。他以节俭教导朝廷百官,向百姓表明自己所关心的事务,日夜孜孜不倦,大小事情必定慎重处理。到景明初年,继承了太平安定的局面,四方边疆安定,远近各国都来归附。于是外国朝贡使者接踵而至,商人交替而来,各

42、种 朝贡和贸易的物品,比往时倍增。即使加以节制约束,但是每年消耗(的钱)仍以万计,珍宝常有余,而国家的开支总是不足。如果不裁减开支,便怕年内入不敷出。请求自今以后,如果不是必要的珍宝,请都不要接受。 ”世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梁朝掌管梁秦二州诸军事的官吏夏侯道迁以汉中向魏投降,世宗下诏加邢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代任镇西将军,进军退军、征发兵员,可以见机行事。邢峦到汉中,白马以西各地都没有归附,邢峦派遣宁远将军杨举等带领士兵六千人去征讨。军队所到之处,贼兵都归降。邢峦初到汉中时,行为从容风雅,以礼接待当地豪族,以恩惠安抚小民百姓。一年多后,因为当地百姓离开(到别处去) ,杀了很多平民,被没收为

43、奴婢的达二百余人,而且又做生意聚敛财富,社会舆论鄙视他。延昌三年,邢峦暴病而亡,年仅五十一岁,全国上下都哀悼痛惜他。邢峦谥号为文定。(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15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谢玄晖:名谢眺,南齐著名诗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 “凉风发”暗示了季节, “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 “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44、B. “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C. “解道澄江净如练 ,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 ,意思是谢脁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D. 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及手法赏析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要认真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理解与选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 B, “相接”是从古至今

45、,由人及己的意思,曲解文意。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相接”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故答案选 B。【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下列小题。归嵩山作- 16 -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46、A. 首联紧扣题目中的“归”字,描写诗人归隐出发时的情景和车马的动态,说明诗人心态闲适。B. “暮禽”句言外有意,流露出诗人自己归隐态度坚决,暗示对现实政治失望厌倦的归隐原因。C. “闭关”既指关门的动作,也含闭门谢客之意,以此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要与俗世隔绝。D. 读完全诗,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淸悲苦,再到恬静澹泊。16. 苏拭在东坡题跋书摩诘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请结合颈联分析这一特征。【答案】15. B 16. 这两句描写了傍晚野外的凄凉萧瑟秋景图: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幅图以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的意象,营造

47、了黯淡、凄凉的意境。画面感突出,层次鲜明。【解析】【15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及手法赏析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要认真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理解与选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 B, “暮禽”句不能体现归隐态度的坚决, “流水”句体现“一去不返”的态度。故答案选 B。【16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画面内容理解及意境的概括能力。考生要注意题干中已经明确了赏析的诗句是“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画面有“荒城” “古渡” “落日” “秋山” ,描绘的是一幅秋景图,秋景在古代诗人笔下一般

48、都是凄凉的氛围,特别本诗中的意象“荒城” “落日”- 17 -更是一派凄凉的特色。本题答出“诗中有画”的画面的内容“傍晚野外的秋景图” ,概括画面的内容和意境特征。【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三)古诗文默写17.(1) 诗经氓中, “_,_”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谷粒”作

49、为比较对象,从细微之处突出阿房宫耗费之的两个句子是“_,_”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两句既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又包含功业未就、无法归家的无奈。【答案】 (1). (1)桑之落矣 (2). 其黄而陨 (3). (2)钉头磷磷 (4). 多于在庾之粟粒 (5). (3)浊酒一杯家万里 (6). 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从细微之处突出阿房宫耗费”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陨” “磷” “浊”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