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靠墙。,谜 语,扁 担,课 文,朱德的扁担,扁担有什么用途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件发生在扁担身上的故事。,朱 德,zh,d,扁 担,bin dn,同 志,zh,队 伍,w,毛 泽 东,z,敌 人,d,抽 出,chu,陡 峭,du,困 难,nn,灾 难,nn,打 仗,zhng,心 疼,tng,材 料,lio,敬 爱,jng,朱 德 志 伍 敌 抽 陡 难 泽 仗 疼 根 料 敬,zhng,zh,d,zh,w,d,chu,du,nn,z,tng,gn,lio,jng,朱 德 扁担 同志 队伍 敌人抽出 路陡 难走 打仗 湖泽心疼 不料 敬爱,zhng,zh,d
2、,zh,w,d,chu,du,nn,z,tng,bin,lio,jng,斗,藏,挑,担,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讲的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军长和红军战士不怕风险路陡,不顾生命危险,走60多里山路,挑粮上山的故事。,扁,bin,书写指导:点在竖中线,第六笔从横中线起笔,第一竖在竖中线。,部首:户,组词:扁担 扁豆,造句:朱德又找来一根扁担。,音序:B,结构:半包围,担,dn,书写指导:左高右低,旦的竖在竖中线,第一横在横中线上。,部首:扌,组词:担子 重担,造句:父亲去世,他肩上的担子不轻啊!,音序:D,结构:左右,志,zh
3、,书写指导:上窄下宽,竖在竖中线,第二横在横中线,心的第二点在竖中线。,部首:心,组词:同志 志向,造句:朱德同志是党的好干部。,音序:Z,结构:上下,伍,w,书写指导:左高右低,第五笔从横中线上起笔。,部首:亻,组词:队伍 为伍,造句:红军队伍纪律严明。,音序:W,结构:左右,师,sh,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部竖 要短,竖撇要长。,部首:巾,组词:会师 老师,造句:1936 年10 月,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音序:S,结构:左右,军,jn,书写指导:第四笔折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部首:冖,组词:红军 军功,造句:小明的爷爷是红军。,音序:J,结构:上下,战,zhn,书写指导:左短右
4、长,口的横折从横中线起笔,注意笔画穿插。,部首:戈,组词:战士 战机,造句:战士很英勇,打得敌人落花流水。,音序:Z,结构:左右,士,sh,书写指导:第一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部首:一,组词:战士 士兵,造句:他是一名普通的战士。,音序:S,结构:独体,怎,zn,书写指导:上窄下宽,第三横在横中线上,心的第二点在竖中线上。,部首:心,组词:怎样 怎的,造句:你今天的作业完成的怎样了?,音序:Z,结构:上下,课堂练习,扁,志,担,料,伍,军,士,战,朱,敬,难,带领:会师:山高路陡:,本课指领导或指挥。 造句:老师带领我们去郊区游玩。 指行军时各路人马聚集于一处。 造句:两支队伍在井冈山
5、会师了。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造句:井冈山到茅坪山高路陡,非常难走。,研究:敬爱:不料:越发:,钻研;探索。 造句:朱德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尊敬热爱。 造句:人们都敬爱朱德同志。 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 造句:刚才天还很好,不料竟下起雨来了。 更加。 造句:过了清明,天气越发暖和了。,敬爱 热爱,两个词都含有“爱”的意思。 “敬爱”多指对领袖、长辈尊敬,如敬爱的周总理;也指对烈士、英雄、模范等的爱戴。“热爱”,情意深厚,情绪热烈,可指对领袖,如热爱列宁同志;也指对集体、祖国、人民、党等,如热爱祖国。 1.人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2.我们要热爱祖国。,相同点:,不同点:,造 句:,
6、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 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交流分段情况,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本文是讲了1928年,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也表现了战士们对领袖的关心和敬爱。,1一锤定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打仗(zhng zng) 斗笠(du do) 路陡(t du) 抽出(chu yu) 井冈山(gng gng) 心疼(tng tng),2根据拼音写词语。bin dn tng zh du wuhng jn zhn sh zn yng,扁 担
7、,同 志,队 伍,红 军,战 士,怎 样,3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tio ( ) nn ( ) tio ( ) nn ( ) ch( ) ch( ),挑,难,处,挑水,挑战,难过,难民,处分,处处,4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带领(队伍) 生产( ) 穿着( ) 戴着( ) 战胜( ) 研究( ) 争着( ),粮食,草鞋,打仗,挑粮,斗笠,困难,5按要求写句子。 (1)(路)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 (2)从井冈山到茅坪难走。(扩句) _,他生病了,可是还来上学。,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核心问题: 课文表现了朱德同
8、志什么样的品质? 串珠问题: 1.往井冈山挑粮有哪些困难? 2.从课文原文中用下划线画出详写朱德挑粮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写出朱德的什么品质? 3.为什么战士们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朱德又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后来,战士们为什么不再藏朱德的扁担了?,听录音回顾课文,“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1.“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些什么?,“不远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不远处”一词点明了井冈山周边环境的险恶,为下文的
9、艰苦挑粮做了铺垫。,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朱德与毛泽东同志会师。,“会师”:指的是朱德同志带领的起义队伍与毛泽东同志带领的起义队伍会合在一起。,近义词:率领,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五六十里”“山高路陡” “非常难走”说明了什么?,“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说明从井冈山到茅坪挑粮困难重重,一是路程长,二是路难走。,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主要写战士们争着去挑粮。,近义词:准
10、备,反义词:缺乏,反义词:偶尔,积累: 试着写几个“山高路陡”这种形容路难走的词语。 _ _,示例:羊肠小道、寸步难行、跋山涉水、崎岖不平、翻山越岭、坎坷不平、坑坑洼洼、磕磕绊绊,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战士们心疼什么?是怎么做的?朱德又是怎么做的?这五个字有什么含义?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战士们心疼朱德,担心劳累过度,身体吃不消,于是把朱德
11、的扁担藏了起来,不想让他再挑粮了。朱德却又找来一根扁担,并且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向战士们表明了决心:一定要跟战士们一道挑粮。写上“朱德的扁担”意思是这条扁担是朱德专用的,任何人不得拿走。从中体会到,战士们很爱朱德同志,被他身先士卒,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深深感动着。,近义词:研讨,近义词:崇敬 反义词:轻视,第三部分(34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第三部分(34自然段):主要写了朱德与战士 们一起去挑粮。,你认为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1. 做事不怕困难。2. 作为军长,带头挑粮,没有官架子。3. 爱战士、爱部队。4. 不怕苦累、乐于奉献,朱德的扁担,井冈山会师藏扁担不再藏扁担,以身作则
12、 同甘共苦,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越发敬爱 不好意思再藏,朱德:白天挑粮 晚上研究如何打仗 战士心疼藏扁担 朱德又找一根并作记号,阅读方法解密:认识以小见大,概念: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平凡的细小的事件中体现人物的精神和品格。 作用:一是事件平凡,人物亲切,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二是平凡中显伟大,细节中定成败,使得人物形象丰满;三是小中见大,以这种方式记人记事,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答题模式: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让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活,突出了人物XXX的品质,深化了主题。,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核心问题:,这篇课文
13、表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什么样的品质?,1.往井冈山挑粮有哪些困难?,到茅坪去挑粮,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串珠问题:,2.从课文原文中用下划线画出详写朱德挑粮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写出朱德的什么品质?,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从中看出朱德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3.为什么战士们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朱德又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战士们看到朱德同志,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就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了。可
14、是朱德又找来一根扁担,并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从中体会到体会到战士们爱朱德,朱德身先士卒、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4.后来,战士们为什么不再藏朱德的扁担了?,因为“朱德的扁担”意思是这条扁担是朱德专用的,任何人不得拿走。战士们看到朱德这么坚定信心要挑粮,不好意思再藏了。,本文是讲了1928年,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也表现了战士们对领袖的关心和敬爱。,本文是讲了1928年,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也表现了战士们对领袖的关
15、心和敬爱。,1.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点拨:这是一篇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文章,朗读时要像讲故事一样,语气要加重,稍慢。 参考答案:作为军长,以身作则,带头挑粮,非常负责。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极大地鼓舞了大家。所以大家越发爱朱德同志了。,2.选一选,连一连。,挑着 穿着 戴着草鞋 斗笠 粮食,一、读准音,再连一连。抽 敬 泽 仗 疼z jn chu tn zhn,二、根据读音归类。 扁担 重担 挑担 担心 担子 担保 读“dn”的有:_ 读“dn”的有:_ 读“dn”的有:_,四、填上合适的词。 一( )扁担 ( )的扁担
16、 一( )草鞋 ( )的草鞋 一( )粮食 ( )的粮食 一( )斗笠 ( )的斗笠 一( )队伍 ( )的队伍,根,长长,双,轻轻,担,足够,顶,圆圆,支,长长,五、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红军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 ) 2.山上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 ) 3.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 4.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 ),储藏,经常,十分,更加,敬重,一、扁担的用途。 1.连词成句。 (1)红军 扁担 粮食 挑到 用 把 山下 山上 从 _ (2)争着 大家 都 挑粮 去 _ 2.挑粮(是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 ) A.山下有敌人。 B.挑粮路途很远,
17、山高路陡,非常难走。,红军用扁担把粮食从山下挑到山上。,大家都争着去挑粮。,B,二、藏与不藏扁担。 3.连一连,体会朱德是怎样挑粮食的。 穿着 粮食 戴着 草鞋 挑起 斗笠 由此我联想到朱德挑粮食时会很_。 4.读句子,体会朱德不怕辛苦。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我从_、_、_、_这四个词体会出朱德不怕辛苦。,辛苦,白天,晚上,常常,整夜整夜,5.大家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 因为_,所以大家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 6.朱德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的目的是( ) A.怕扁担弄丢了。 B.告诉大家别再藏他的扁担,他一定要同大家一起挑粮。,很心疼朱德同志,B,三、敬重扁担的主人朱德。 7.大家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在正确答案后打“”。 朱德同志挑粮很辛苦。( ) 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不怕辛苦的精神感动了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