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92182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如何培养审题技巧】一、善于从材料中梳理出核心的观点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天在淄博七中,课间休息时,一位高二学生跑到我的面前说:“你是王老师吧。 ”我说:“你是谁?我不认识你啊。 ”他说:“我在初中时听过你的作文报告。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写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时,我的作文都能得 50 分以上,而写材料作文时却从来没得50 分以上,这是为什么?”我想了一下说:“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就像石头或金子,而材料作文则是用纸或草把石头或金子包起来了。你必须把外面的纸、草剥去啊。 ”这个学生十分得聪明,他接着说:“是不是这样,做材料作文时先从材料中找出观点或话题,再按话题去写呢?”我笑了,拍拍这位

2、学生的肩膀说:“你真聪明。 ”材料作文就是要首先梳理出几个观点,最后分析最核心的观点,当然也可以从材料中选出一个观点,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是当前作文的重点,也是作文的难点。怎样才能突破审题的障碍呢?一是要审内容。就是针对给的材料或画面(2007 年全国出了漫画作文“出事了” ) ,在材料内容上仔细分析,这则材料在某方面的倾向性怎样,可以用下列设问的形式思考:这则材料整体强调了什么?作者想要说明什么?这则材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材料中给你的最主要的印象在哪里?材料中的人物是正面形象还是反面形象?如果是反面的材料,你要从正面立意。材料中有哪些词语或句子,展示出了命题者的态度、主张?由这则材料你想到了

3、什么?二是审主题。一则材料肯定有最集中的态度、主张、观点,肯定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要认真细致地分析、推断,抓住最富有关键性的词语来确定,千万防止抓住细枝末节来进行片面推理。一言以蔽之,抓住主要矛盾、主要方面、要害问题。二、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1、新材料作文与材料作文有什么不同?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兴起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2008 年全国卷、北京卷、福建卷、江西卷都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单从给出材料这一条件看, “新材料作文”仍然可以看作是材料作文的一种。 “材料作文”这种考查形式一直在发展中, “材料作文”引用的材料,内容指向明确,主旨比较单一,题干明确写作内容和文章体裁。 而“新材料作

4、文”在引用材料和题干命制上又有所发展:材料叙事相对完整,全文提供了很多立意的空间;题干“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和“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 。总之,材料作文强调的是立意的唯一性,要围绕核心观点展开写作;新材料作文,则是强调观点的多元性,就是核心观点可以,材料中反映出来的其他观点,也可以立意写作。自主性,开放性,灵活性,多元性,增强了。1、 新材料作文审题的步骤第一步:全面理解材料 广东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陈妙云教授的要求,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时间最少五分钟。因为这是立意构思的基础,是树之根,水之源。新材料作文,不仅要全面理解材料,而且要适当地分析材料,因为只有经

5、过分析,理解才能全面深刻。看材料要理解分析几个有关思想内容的基本问题。下面以全国高考新材料作文为例,谈谈如何全面理解材料。题目: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

6、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设问:(1)材料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新材料作文也有最核心的主题,本材料的主题是:通过乌鸦自不量力地模仿老鹰抓小羊的故事和牧羊人及其孩子的评论,说明:人要量力而行,不过也要有敢于尝试的精神。(2)材料可分几个部分?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第二部分是评论。(3)材料中有几个角色(或几个方面)?他们的行为或言论(或这几个方面)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取向?我们可归纳为:老鹰:熟练地成功地抓住了小羊。乌鸦:自不量力必然失败,而且学老鹰学得不对(老鹰是“俯冲”,乌鸦是“哇哇

7、地从树上猛冲”)。牧羊人:认为乌鸦自不量力很可笑。孩子:认为乌鸦另有可爱的一面(敢于尝试)。第二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1)侧面,就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侧面”就是“旁边的一面”。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都可以分别认作是侧面,同理,一个事物、一篇文章的内容形式也表现为多个侧面。就一篇文章的内容表现来说,可含有多个侧面。分解时,要采取分类的方法。一位专家举了 东郭先生的例子。按思想意义来分,有揭露狼的凶残本性的一面,有批评东郭先生糊涂受骗的一面,也有赞扬农民聪明机智的一面。乌鸦捉羊也按思想意义来分,有肯定老鹰的一面,有批评乌鸦自不量力的一面,有表现牧羊人看问题抓住实质

8、的一面,有表现孩子看问题全面的一面,等等。(2)角度,就是选择看问题的视角“角度”,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对同一个事情,从不同的当事人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发现。由此,可以从以下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从单一的角度看从“鹰”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从乌鸦的角度看:自不量力或未学到别人本领的实质必然失败。从牧羊人的角度看:忘乎所以、自不量力是非常可笑的。从孩子的角度看:尽管乌鸦自不量力,但还有敢于尝试的可爱一面。从两方面的角度看从比较老鹰与乌鸦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反之必然失败;东施效颦是不能成功的。从比较牧羊人和孩子的角度看:看问题还是全面一点好。这样一分析,你

9、的构思立意就有了明确的范围了,你尽可以从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写了。写的时候还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不能一味地就材料论材料。肯定有人会问,这么多侧面和角度有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或者说哪个侧面哪个角度最好?关于这个问题,陈妙云教授说得很肯定,就是都一样,平等关系,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不论从哪个角度写,都要扣住原材料的主题或部分主题。如从老鹰的角度写,就必须涉及到主角乌鸦,用乌鸦进行反证,证明自不量力是要失败的。选择其他的角度也是如此。前面之所以要求大家在全面理解材料的时候,要概括材料的主题,其目的也在于此。三、新材料作文的命题类型1、提炼话题型提炼话题型新材料作文,就是材料交代的内容十

10、分的集中,一眼就看出话题范围。 如2006 年上海春季高考作文试题: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 ,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这道作文试题,尽管没有话题,但话题就是“声音” 。材料中涉及的对象无外乎就是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校园的课钟、窗外的风雨、新岁的爆竹、梦中的短笛等声音。也就是说,考生可以从这道作文试题中提取出一个话题,那就是“声音”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道作文试题在材料中对“声音”这

11、一话题进行了限制,要求考生所写的“声音”必须是能“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只要把握住了这些,我们便可按照话题作文的写法进行写作了。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提取话题型材料作文提取话题的方法便是这样:试题材料各项内容所涉及的共同对象是什么,提取出来的话题就是什么。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下面我们再来以 2007 年春季上海高考作文题为例。其题目为: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又忘记;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材料第一部分是三个排比句,描述了人生旅途中的三种情况

12、:地方来过又离去;事情经历又忘记;朋友相识又分开。第二部分是概述,说因为岁月流逝,对过去的这三种情况有了新的感悟。由此推导出的主题是:岁月使人的思想感情丰富成熟了。根据这个主题,我们一般可以把材料中的三种情况当作三个侧面,即“地方”,“事情”,“朋友”。可以围绕一个方面写作。如写农村老家,儿时去过几次,不感觉到什么留念,但读到高中,繁嚣的城市生活使自己感悟到了它的清新、和谐、纯朴。又如写自己曾几次迷恋上网与父母争吵,长大了才体悟到父母的苦心和自己的荒谬。又如与朋友几次交往,之后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情。角度最好选择个人(即自己),也可以写别人。也可以写成议论文,选择一种或数种情况为论据,阐明岁月

13、会使人的思想感情丰富成熟的道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又得到一点启发,即解析材料时,首先要判定材料的文体特征,然后,再依据该文体的特征去理解分析材料。2、揭示观点型作文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只有故事、寓言、诗歌之类的内容,其中蕴含有对事物的感情倾向,却没有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一定的看法,考生需从中提取出几个观点的新材料作文。如山东卷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 星雷抒雁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注意: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立意自定,题

14、目自拟。 分析:这首诗具有广泛的象征性和暗示性,主要告诉人们现实是很复杂的,也有黑暗的东西,要擦亮眼睛,千万别为情绪和物象所迷惑!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和感悟的方面比较多,比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距离与认知的关系,盲目的向往和崇拜,等等。考生只需从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提取出一个观点即可,但是,这个观点必须“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我们可提取出几个观点:距离产生美;远与近的关系;理想与现实;事物的两面性等。3、角度多元型 这种材料作文,就是指作文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体现了几个写作的角度,当然有最佳的角度,都可以选取写作。 如,2008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海龟和老鹰有个好心人在海边发现一只小海龟从沙穴里往出爬

15、,这时过来一只老鹰要抓小海龟,游客把小海龟护送到大海,把老鹰赶走。这时一群海龟从沙穴里爬出来,爬向海里,原来这只小海龟是个侦查兵。等好心人走后,马上来了一群老鹰。根据此发表议论,自拟题材。分析:这个题目属于“新材料作文”,属于一个寓言故事,也属于有关系性作文,这个故事的含义比较浅显:人的动机和结果有时可能不一致。即有些人是抱着好心去帮助别人,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比如教育问题,父母教育孩子可以出于好心,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只顾及到个人的需要和想法,没有顾及到孩子的需要和感受。有位诗人曾对这种情况有一句精彩的描述:世界上最大的伤害往往是以爱的名义。所以人做事,不能光靠爱心,靠一腔热情,还要顾虑对方

16、的需要和感受,要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侧面分析,选取立意点:海龟有自己的生活规律。立意:自然之道;尊重自然;不尊重自然的恶果等。游客帮助别人适得其反。立意:好心与恶果;好心办坏事;如何帮助等。老鹰赶走有重来。立意:有恒心;审时度势;不放弃等。如,2008 年宁夏(海南)高考作文题目:小兰和妈妈都喜欢看小鸟飞翔听小鸟唱歌,他们第一次养鸟妈妈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俩要好好的养小鸟,养了一个月小鸟长的很好,可朋友说你们残忍的剥夺了小鸟的自由唱歌自由飞翔的权力。母女很不舍的将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既环保又慈善

17、,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了放生活动。放飞的老板,却在不停的捉鸟。分析:宁夏(海南)今年高考材料作文题和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来比相对较难。让学生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从而确定立意、文体、标题。其次材料中基本没有表示情感倾向或价值取向的词语或句子。第三,材料后面没有分析提示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度。分析这则材料题旨时,首先要明白三次和鸟的接触所产生的结果。考生可以从鸟及养鸟人的角度或二者综合的角度立意,甚至可以从市场老板的角度立意。但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一味地纠缠在养鸟或放鸟上。如可以提升到自由、生命、爱等高度去思考,也可以就材料中的现象进行评析。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侧面分析,选取立意

18、点:小兰和妈妈认识在变化。立意:爱心随着时代变化;爱心被利用等。老板捉鸟放飞。立意:利欲熏心;骗取人们的信任等。小兰与老板一个放鸟,一个捉鸟。立意:爱心与恶意;善心与利用等。鸟被放与被捉。立意:自然之道;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道法自然等。再如,2008 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了果汁,他说:“我喜欢甜的。 ”第二个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 ”还有个人买了一瓶了矿泉水,他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根据此情景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在审题上要迈过一道坎,就可以海阔天空。这道坎就是要懂得哲理概括。三个人买饮料,所买的各不相同

19、,这本是件普通小事,但放在高考考题中,就不是普通小事,就不仅仅是“饮料”问题,而是上纲上线的“人生哲理”问题。所以,要做好这道题,首先要发现材料所隐含的哲理,而不能就事论事。饮料问题可以作为引题,可以先表明你的喜好选择,然后迅速转入正题,谈人生哲理,而不必大谈某种饮料的优劣,否则就傻气了。接下来就各取所需,谈自己的选择。第一个人买甜的,可以列为“享受生活”型。立意:享受生活;品味生活;生活充满甜意;甜甜的生活等。第二个人买苦中带甜的,“先奋斗后享受”型或“在奋斗中享受”型。立意:生活有苦有甜;先苦后甜;奋斗后的甜美;挫折的苦与成功的甜等。第三个人喜欢淡淡的矿泉水,“平淡生活”型。立意:平淡的生

20、活;淡泊名利;淡之美;平平淡淡才是真;真水无香;淡雅之趣;平淡真实的人生态度等。三个人不同的趣味。立意: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和而不同;尊重不同;生活的多元;不要强求一律;学会求同存异;学会兼容并蓄;人生中的三个阶段,童年,中年,老年;少年时代是甜的,壮年时代应该是奋斗的,先苦后甜,晚年要平淡处世等。这是一篇文章中引用的话,可以对题目做个诠释:(1)“故人对我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2)“叶芝说,这世上眼泪太多,你不会懂得。这个倔强爱着一个女权主义者,无疾而终的人,像极了我们对未来固执的单恋” (3)“史铁生说,孩子,这是你的罪孽,亦是你的福祉”。 (4)“你看,生命对我们是吝

21、啬的,总是让我们失望,生命却又是慷慨的,总在我们失望后给予我们拯救。我想,因了这生命的慷慨,我们必须尊严地活下去,就如同生命本身,尊重我们的存在。” (5)“这位终生在爱与死之间作茧自缚的天才维吉妮亚伍尔芙。她的灵魂有着深刻的思想与错乱。我恍若看见在春光明媚的苏格兰乡下,矢车菊香气的阳光铺满整个房屋,鹅毛笔与厚质纸张的摩擦” 4、评论选择型评论选择型,就是给的材料里,有命题人的评论,分析了几种,供考生选择。一定要仔细分析,从题目的关键词到一条一条的评论,与社会、人生、自我联系起来,再确定自己的观点,确定一个观点,展开记叙或议论的写作。如,2008 年 北京市高考作文题: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

22、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老师让学生们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各抒己见:观点一“看起来到了极限,其实还有很大空间”观点二,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应该先放沙子观点三,对,分量重的事应该先做,比如大的石块应该先放进去观点四,不一定吧,先放沙子和水也未必不可学生根

23、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分析:此题大致可以从这几点立意:1.学无止境;2.变与不变;3.过程与结果、方法与结果;4.思维的魅力、思维灵活性;5.相对空间与绝对空间等等,自己选取一个好的切合题目的立意,可以写一篇思辨议论文也可以写成优美的散文。(一)借助材料中的关键词,与人生、社会、自我联系,展开议论1、 “满”与“不满” 。 “满”:一层可理解为自满之意,放了石头就以为满了,还可加沙子、水。二是人生的生命极限如何达到完满。 “不满” ,就是学识、精神永不满足。2、沙子、石头、水、杯子的比喻义。沙子:我的生活需要沙,需要小的沉淀;人生也要有沙子

24、一样的谦逊性格,能够不惜见缝就钻,能屈能伸,才能使自己的那些缺漏补上等。石头:人生要干大事情;人生的硬度;人生要有石头作为基础,那是生命存在之基础,才能使人生充满力量等。水:水的柔情;人生还要有水一样的韧性,顽强地渗透进去等。杯子:人生就是一个大杯子;人生就是把杯子填满思想;人生的空间与极限;人生的透明度;空杯子与满杯子等。综合:石头的硬,沙子的小,水的韧;从生命之极限完满来谈,发挥的余地更大些。人生如何才能最大可能发挥生命的能量?那就是:其一、要有坚实的如石头般的性格和力量;其二、要有沙子般的机遇,能在缝隙里生存;其三、有水一样的韧性,强有力的渗透力。(二)借助材料提供的观点,与人生、社会、

25、自我联系起来,展开写作1、看起来到了极限,其实还有很大空间提炼观点:人生就是挑战极限;人生的空间是无限的;极限与空间的关系;生命的过程就是空间的填补;生命的极限是与空间的填补成正比的;挑战极限与空间无限;地震中挑战生命的极限;极限与挖掘潜力等。2、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应该先放沙子提炼观点:学会统筹;做事要处理好先后顺序;重视思考,做事要动脑筋;生活的顺序与人生的规划;做事的顺序与生命的铺垫;人生的规划与生命的成长;做事一定要有顺序,先从小事做起;做事要打好基础;循序渐进等。3、对,分量重的事应该先做,比如大的石块应该先放进去提炼观点:人生要抓主要矛盾;做事要抓大事抓关键;解决问题要解决关键问题

26、;生活需要掂量轻重;抓大促小的策略;大石头与人生的硬度;分量重与人生的重;充分了解事物的特征等;4、不一定吧,先放沙子和水也未必不可提炼观点:人生要打好基础;做事要谨慎;科学就是尝试,从“不一定”开始;生活就是探索;生活的另一面也是精彩的;生活也可以从头再来;生活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人生就是慢慢成熟的等。再如,2008 年湖南卷,也是评论式新材料作文。题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进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与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