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易学通.重难点一本过高三语文 写作(第十五季):第三章 议论文写作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92122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学通.重难点一本过高三语文 写作(第十五季):第三章  议论文写作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易学通.重难点一本过高三语文 写作(第十五季):第三章  议论文写作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易学通.重难点一本过高三语文 写作(第十五季):第三章  议论文写作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易学通.重难点一本过高三语文 写作(第十五季):第三章  议论文写作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易学通.重难点一本过高三语文 写作(第十五季):第三章  议论文写作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点列表重点、难点 类型 重要指数重点 1 中心明确 重点 2 结构清晰 重点 3 论证深刻 重点 1:中心明确【要点说明】一、咬定青山不放松反复中心句(词)“反复”是指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反复有连续反复与间隔反复两种。我们所说的反复中心句(词) ,是指把能体现中心主旨的句子或词在文中或段中连续或间隔出现。其作用是:在内容上,因为句句紧扣中心主旨,因此可使中心突出;在形式上,由于它的出现,可使层次更清晰;在表达上,因其常与排比句连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与节奏感。反复中心句(词)手法,既可用来构段,又可用来构篇。(一) 、运用反复中心句( 词) 构段例 “固而不柔,脆

2、也。柔而不固,弱也。柔而固,韧也。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要获得发展、成功,要有所建树的人,无不经过“柔而固”的努力,无不闪烁着韧的光彩。铁杵磨针,愚公移山,记载了韧的传说;黄河入海,长江东去,留下了韧的足迹;水滴石穿,蜜蜂酿蜜,展示了韧的现实;王羲之用练字染黑池水之韧,终成一代书法大家;马克思为寻求真理,用在大英博物馆的水泥地上留下了深深足迹之韧,终成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达尔文因鄙弃上帝创造万物的谬论,而身受围攻。他在韧性的斗争中,终于成为一名科学家;张海迪在身体三分之二失去知觉时,没颓唐,没悲观,而是同疾病展开了韧的斗争,终于赢得了加世纪 80 年代保尔的光荣称号。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韧是发

3、展的动力,是成功的基石。(说“韧” )(二) 、用反复中心句手法构篇用反复中心句构篇,又可分为定字反复式与变字反复式两种。1定字反复式例 1 近墨者未必黑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而我却认为:近墨者未必黑!满塘污泥,黑否?黑!然而莲花却“濯清涟而不妖” , “出污泥而不染” ;“乌鹊燕雀巢堂坛兮”的楚国,黑否?黑!然而屈原却“皦然泥而不滓” ,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文官爱钱,武官怕死”的封建王朝,黑否?黑!然而于谦却“两袖清风朝天去” , “留得清白在人间” ;“只有门前的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贾府,黑否?黑!然而林黛玉却在“风刀霜剑严相逼”中, “质本洁来还洁去”!试想,如果真的

4、近墨必黑那么,从“声伎满堂”中,就不会站起一个“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在锦衣玉食中,就不会走出一个“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巾帼女侠;从封建营垒中,就不会杀出一个高举海陆丰暴动大旗的彭湃;在香风弥漫的南京路上,就不会屹立着一个糖弹打不倒的好八连!因此我说:近墨者未必黑!诚然,我国有过孟母三迁的教子佳话,有过“一傅众咻”的睿智寓言,也有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醒世名言。对于它们所强调的环境,即外因对人庙长中的影响,我们丝毫也不怀疑。但,在看到事物变化的客观原因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事物变化的主观原因。要知道,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才是变化的依据!正如毛泽东所言:“事物

5、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 ”因为人有思想,有主见,有自制力。他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他会自觉地用正义去驱除邪恶,用道德去抵御淫邪,用信仰去战胜诱惑。这也是地下工作者为什么近墨不黑扫黄者为什么近黄不黄的原因所在。据此,我要再一次说:近墨者未必黑!目前,国门大开,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被引进来了,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也随之乘机而入了。我们大可不必对此大惊小怪。大可不必因此而对改革深恶痛绝,也大可不必因此而要重新关闭国门。是近墨不黑,还是近墨即黑,这是时代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考验!只要有自我净化的本领,只要有坚定的立场与信念,什么“黄货”泛起,什么拜金主义,我们统统不怕

6、,因为我们知道:近墨者未必黑!例中, “近墨者未必黑” ,是文章的标题,也是文章的中心句。它在文中共出现四次:开篇点题,列举事例,哲理分析,联系现实。在这四个部分中,四个反复句像四个界碑,鲜明地界定了文章的结构层次。让人了然于目。它们首尾呼应,层层界定,既突出了中心论点,又清晰了文章的层次;既强化了自己的见解,又勾连了各部分问的联系,这一举多得,正是反复中心句手法的魅力所在。2变字反复式。例 3 我若为官女儿亲否?亲!女婿亲否?也亲;夫人亲否?更亲!王忠肃公,身为“长铨” ,调升女婿,易如反掌。然而,竟坚拒夫人、女儿所求,不顾女婿要挟,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拒不调婿。作为一个封建官吏,诚难能可贵

7、也!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俗语说:“人非草木,焉能无情!”王忠肃公,也有人之常情:他何尝不希望女儿常倚膝下,骨肉团聚?他何尝不希望女婿得居高官?他何尝不希望满足夫人的愿望?然而,徇于私,则悖于公;顺于情,则逆于理。在公与私、理与情的矛盾面前,究以何者为重,是检验清官与否的试金石。王忠肃公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忠于公,逆于私,毫不为亲情所动,秉公执法,刚正廉洁,一身正气千古留名!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令人痛心的是,今天的某些领导,竟利用手中之权,图谋私利:或安插私人,或大造别墅,或侵吞公款他们简直连清廉的封建官吏都不如。所幸者,这类蛀虫,终为少数,而广大干部,继承了党

8、的优良传统,保持了无产阶级的本色。这方面,敬爱的周总理,堪称我们的楷模。他老人家身为总理,却以人民公仆自任,为了革命事业,日理万机,呕心沥血,生活简朴,毫不特殊;对侄辈更是严格要求。l968 年初,他的侄女,年方十六,就插队内蒙。两年以后,当地政府决定安排她参军,总理得知,语重心长地开导她:“内蒙那么多人,单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的面上,我们不能特殊,一点也不能!”秉建同志听从了伯父的教导,决心在边疆安家落户。凡知此事者,无不为之感动!敬爱的,总理,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必为周公之官!例 4 爸爸是一座山唱给爸爸的赞歌山,深沉稳重。山,刚直伟岸。爸爸,是一座山。爸爸站

9、着,是峰;爸爸躺着,是岭。我爱我的爸爸。爸爸是山,我是山上的一棵树,踩着爸爸宽宽的肩,我爬呀,长呀。爸爸是山,我是树,山哺育了树。爸爸很爱我,爱得粗犷,爱得实在,就像大山抚育小树,一边把自己的生命化作涓涓爱流输送给成长中的树,一边盼着树越长越茁壮。越长越挺拔。爸爸是山,我是树,山是树的教练。爸爸从不迁就我。学走路时,跌倒了,要拉我起来的是妈妈,喊“再爬起来”的是被妈妈埋怨的爸爸;逢沟遇坎,要抱我过去的是妈妈,鼓励我自己跨越的也是爸爸;犯错误说谎时,立即有爸爸的巴掌帮助改正尽管巴掌并不重,但终究改正了许多。爸爸是山,我是树,山熏陶着树。爸爸从不修饰他的话,他的话,只是一个个简单的句子,但清楚明了

10、。爸爸从不多说话,但说出来,便掷地有声。你听:“既然是树,就应该长成栋梁!”爸爸教给我的,是浓缩了的为人之理。爸爸当过兵,他总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求子女,因此,无论干什么,子女绝不敢懒懒散散、马马虎虎。爸爸就这样,以他沉稳的步子带着我从今天走向明天。爸爸的性格,造就了我的性格。爸爸是山,我是树,山是树的依托。妈常说,爸爸是家庭的支柱,没有他,家就要散架。是呀,爸爸奉献给家庭的不只是经济和物质,更有那深沉的父爱呵:爸爸的爱,把家庭凝成了一个整体。失去了它,全家将会失去生气。爸爸是山,我是树,山关怀着树的成长。朱自清忘不了父亲的背影,我忘不了爸爸那双流露着期冀闪烁着刚毅的眼睛。在他的注视下,我

11、由幼稚变得成熟,由怯懦变得坚强。如今,爸爸老了,但那双眼睛却从未离我左右。忘不了呵,爸爸的眼睛;忘不了呵,爸爸的关怀。爸爸是山,我是树。树,永远热爱着山。我,永远爱着爸爸。二、设置分论点文章在提出中心论点以后,为了更好地论证论点,使之更加鲜明,可以把分论点分解成若干个分论,增加其在文中的“曝光率” ,从而对读者的眼球和大脑形成冲击力,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分论点的分解方法。1横向分解法横向分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横向展开分解论点。我们通常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 ”, “分析问题(为什么) ”和“解决问题(怎么样) ”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在同一篇文章中将这三问题全部阐释清楚,可以选择自

12、己得心应手的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1 )横向分解“是什么” 。从中心论点的内涵入手进行分解。即从中心论点的本质属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分解。如,2006 年高考湖南一考生写“意气”这个命题,就是着眼于“意气”内涵的发掘,对其进行分解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虽然作者以“充满意气的人”为引子展开,但三个层次的实质都集中在“意气”的内涵上,即坚韧不屈、勇敢不惧、自信乐观。2006 年高考安徽考生写的阅读是一种孤独 ,也是从“阅读”内涵的角度分解论述的: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从中心论点的外延入

13、手进行分解。即从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的角度其进行分解。如,2007 年高考江西一考生写“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这个命题,就是着眼于“语文”的外延拓展,对其进行分解的:在那一泓清泉里,我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在那一泓清泉里,我观赏了优美的生活图景;在那一泓清泉里,我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在那一泓清泉里,我领悟了宽容的博大。考生着眼于“语文”的外延,从历史到现实、从自然到人文,从不同的侧面,向人们展示“语文”的丰富博大。(2 )横向分解“为什么” 。这是一种因果分解,主要分析提出中心论点的意义和原因。如,2007 年高考吉林省一考生写的帮助盛开的花朵一文,在提出“帮助,是盛开的花朵,自有她的芬芳和硕果”

14、之后,这样安排分论点:帮助是盛开的花,她点燃生命的希望;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开出了青春的芬芳;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结出了事业的辉煌。实际上,作者也正是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帮助”的意义。(3 )横向分解“怎么办” 。就是从解决问题办法的角度分解论点。如,2007 年高考广东考生写的爱,用心来传递 ,在确立了“爱,需要我们用心来传递”的中心论点之后,从三个方面分解论点: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作者从“笑出真诚” “做出宽容” “伸出援手”三个方面,阐述传递爱心的途径和方法。2纵向分解法

15、纵向分解,就是按照议论文由浅入深的顺序,或者分析、解决问题的顺序,逐步地完成对中心论点的论述。(1 )时间为序,纵深推移。如, 在荣誉面前一文这样分解论点:荣誉只表明过去;有了荣誉时不能骄傲;应把荣誉当成新的进步的起点。作者将“荣誉”放在时间的链条上,着眼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视角安排分论点,从而将议论引向了纵深。(2 )由表及里,逐层剖析。如, 扫盲表彰会一文这样安排分论点:四位“脱盲先进”却有三位未脱盲,其原因是当事者不重实效而又好大喜功;此举可以糊弄不重调查、喜听好言的上级领导。其后果是欺骗愚弄群众,贻误大业;铲除官僚主义,让形式主义在大众面前曝光,使之无地可容是杜绝这类现象的方法。(3

16、)步步推进,解决问题。这种分解方法,按照“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的步骤,步步跟进,以解决问题为归宿。如,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文在提出“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之后,这样分解论点: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为什么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A符合人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 。B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C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怎样使生活丰富多彩?A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B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三:题目、开头、结尾三处相互呼应。例文展示:读书是快乐的养性莫若修身,至乐莫若读书。喧闹和繁杂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旋律,

17、人和人的碰撞,人和物的磨擦是人们无从逃避的必修课,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的多样化给人们带来许多诱惑和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焦虑和烦恼心灵,时常被揉搓得疲惫不堪。我们该到哪里去找心灵的憩息地呢?有人选择轻歌曼舞的筵席,有人选择五光十色的荧屏,有人选择费心劳神的麻牌,但我要说一方有书的天地,是更适宜我们心灵憩息的乐园。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古人云:书中日月长。书中有秦汉的冷月,唐宋的歌舞,明清的悲歌,将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尽展眼底。在有月或没月的夜晚,去会见曹雪芹,去访问罗贯中,去聆听鲁迅的教诲,瞬间完全进入了心灵被净化的状态。以书为伍,少了一分浮躁,多了一分沉静;少了一分庸俗,多了一分儒雅

18、;少了一分愚蠢,多了一分睿智。仿佛与对贤相对而坐,感到心灵充实丰盈,思想豁然开朗。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打开一部史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的长卷谛听历史的脉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开一册文学经典,如同走进一片风景胜地,诗情画意呼之欲出。李白的孤傲,陈子昂的愁怀,鲁迅的激昂,朱自清的深情,梁实秋的淡雅,一一呈现在面前,心境与文学互为水乳,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进入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古贤今哲所论述的广泛空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读之陶冶性情,益人心智,发人深思。读书之喜,结良师益友。书是良师,读旧书如见故人,看新书如遇新知。以书为师似与先贤对话,如同今哲低语,以明净的心灵与智者娓娓道来,忘记了一切得失

19、荣辱,有的只是一分恬淡求知的心境,一颗祈求解读人生的心灵,让心绪得到安祥和宁静。书又是益友,痛苦时,书给你安慰;消沉时,书使你振作;迷茫时,书给你方向。与书为伍,如有良师益友指路导航,目光可以穿越历史的漫长隧道,透彻人生的真谛。我们的心灵需要文化的浸润滋养,读书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心境。只要有心读书,便可忙里偷闲。人人都知道开卷有益,但忙人与书无缘,俗人与书无分,若非有意有情,很难与书结为“百年之好” 。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学会了读书,就学会的了沉静心灵,参悟人生,拥抱生活。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增知,修心,养性,致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点评:文章开头引用戚继光的名言“养性莫若修身,

20、至乐莫若读书” ,打出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主体部分从“为什么”的角度,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三个分论点: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读书之喜,结良师益友。结尾照应开头之意,以反问出之,收束干脆利落。作者在语言的准确性和形象感方面用足了功夫,丰富而畅达的比喻、排比,尽显作者表达个性。【典例分析】【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漫画中,第一个孩子先因考 100 分得到一个吻的奖赏,后因考

21、98 分得到一个耳光的责罚;第二个孩子先因考 55 分被赐一个掌印,后因考 61 分被赏一个吻。看罢漫画,不禁深思,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或奖或罚,实在失之偏颇。其实,孩子就像正在成长的树,他取得的成绩就像一片片的叶子,实在不必因孩子之树上长出一片好看的叶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长出一片不太好看的叶子而全盘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孩子的成长中,不只有学习,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但在唯分数论的大语境下,孩子被要求拼命追求分数的提升,不能有丝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满分。这和饲养速成鸡有何区别呢?让鸡不会生病,只在激素、饲料的作用下疯长速成,这是违背规律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幸

22、福,更需要经受困难挫折,他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付出汗水,也要懂得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后都能立刻进步,懂得进步未必能立刻体现在成绩上,懂得成绩起伏本就是正常现象,只有持续努力,不断积蓄力量,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从而开出人生之花,结出人生之果。父母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能如此随意地唯分数而无视对孩子全面的评判?孩子似树,成绩如叶,家长勿因一叶而障目。 与此相似,在中国,拥有升学压力的中小学学校,很多时候也会因成绩这一叶而障目。比如在评价教师上较为片面,常只看教师所带班某学期某学段末尾的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教师,往往看不到教师平时的努力付出与血泪辛酸,更难以理解绝大多数挣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之苦。同样的

23、,教师的教学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理解与赏识,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教师似树,成绩如叶,学校勿因一叶而障目。 再有,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这张成绩单,会因这如一叶的成绩单而障目,看不到理应有的诚信,看不到理应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动之上理应高悬的“义” ,才有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再如,过分注重 GDP 数值的成绩单,而忽视国民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道德素养的丰富等更重要的问题。这些都是因为太看重利益成绩单而导致的容易一叶障目的结果。成绩、利益如叶,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当然,人不免受局限为外物蒙蔽,任何事物也都需要有一定的量化的衡量标准,但不能光看到数

24、值而看不到全面与整体,而可以有更全面多元的评价标准与评判方式,方能更好地避免一叶障目。【名师点睛】1.反复中心句(词)运用反复中心句(词)构段;用反复中心句手法构篇;变字反复式。2.设置分论点:横向分解法:横向分解“是什么” ;横向分解“为什么” ;横向分解“怎么办” 。纵向分解法:时间为序,纵深推移;由表及里,逐层剖析;题目、开头、结尾三处相互呼应。3.步步推进,解决问题。【典例拓展】【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重点 2:结构严谨【要

25、点说明】一、 ”议”的层次布局方式之一:并列式并列式是一种并列地组织分论点或若干论据的结构布局方式。在论证时,并列的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它们分别从几个侧面来证明观点的正确。并列式结构的好处在于论证全面,眉目清楚,有条有理,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容易把握考生作文的思路。运用并列式布局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 )分论点并列式即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它论证中心论点时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的。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那么如何提炼分论点呢?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

26、论式” ,就是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样做) 。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拟写分论点的角度 1是什么,主要分析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拟写分论点的角度 2为什么,主要分析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拟写分论点的角度 3怎么样,主要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 2004 年北京卷作文题“包容”为例:角度 1:有位考生以谈自己对包容的看法为主,从“是什么 ”的角度构思,归纳出三个并列的分论点:分论点“包容是一种境界” ;分论点“包容是一种精神” ;分论点“包容亦是一种力量” 。角度 2:有位考生开篇就开门见山,提出中心

27、论点“学会包容,就成就了一种伟大 ”,论证的主体部分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构思,确立了三个分论点:分论点“包容观点,成就思想的伟大” (以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的兼收并蓄、包容各类学者及思想为例) ;分论点“包容他人,成就人格的伟大” (以蔺相如包容廉颇对自己的羞辱为例) ;分论点“包容力量,成就团结的伟大” (以中国共产党邀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共商国是为例) 。角度 3:有位考生的中心论点为“人应拥有包容之心” ,于是从 “怎样做”的角度构思出三个分论点:分论点“包容,意味着大度” (以齐桓公对管仲的包容,诸葛亮对孟获的包容为例) ;分论点“包容,代表着接纳” (以“二战”时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国人

28、民包容接纳面临危险的法国士兵为例) ;分论点“包容,有时也需要忍受” (以伽利略忍受误解、嘲笑、挫折暗中继续自己的研究为例) 。温馨提示:采用分论点并列式要注意以下几点:确立分论点时要让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彼此不重复,不包含,也不交叉。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最好控制在 15 字内。每个分论点最好作为段首句各自统领一段,分别展开议论。全文议论的主体部分由并列的分论点支撑。表述分论点的句式结构要一致,使各分论点统领的段落构成排比段。(2 )论据并列式论据的并列是在中心论点确立之后,展开联想,从不

29、同角度列举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事例,有层次地通过对论据的分析议论去扣题点题,论证中心论点。论据并列式的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而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也是平行的。例如 2007 年北京卷作文,要求考生根据自己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文章。有位考生是这样开头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如此平静却又如此美好。这是春的品格:默默奉献,不张扬,甚至不耀眼,却滋润了万物,勃发出无限的生机。我相信,为人亦当如春。 ”确立出“为人亦当如春”这样的中心论点后,便采用论据并列式,用“巴赫为

30、人如春” “居里夫人为人如春” “安徒生为人如春” “钱钟书为人如春”支撑起论证的主体部分,每个论据独立成段,四个论据又并非堆砌罗列,而是分别从四个不同角度展开透彻的剖析:巴赫身为教会小琴师,身处清幽的教堂,却以勤奋踏实为根基,以不倦的热情为动力,于无人问津处秉烛夜弹,默默开创了巴洛克时期的艺术辉煌;居里夫人守清贫而济苍生;安徒生负卑名而着墨美梦童趣;钱钟书一生低调而著作等身。通过古而今,外而内,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音乐大师、卓越科学家的事例,层次清晰地阐释论证了中心论点。温馨提示:采用论据并列式要注意以下几点:论据最好角度不同,或古今结合,或中外兼具,或身份地位各异要有广度。论据列举出来后一

31、定要充分议例、析例,否则给人罗列堆砌之嫌,仅有广度而没有了深度。每个论据最好独立成段以显示眉目清晰。每个事例分析后莫忘以相同的句式回扣中心论点,形成有气势的排比段形式。二、 ”议”的层次布局方式之二:对比式即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选用正反两方面的论据进行对比论证的结构方式。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对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例如 2008 年北京卷的给材料作文。一篇题为心无陌路行无疆的考场文从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令阅卷老师们击节叹赏。作者在简单引述了材料之后写道:“是的,很多事

32、情看似到达了极限,实则仍存在很大的空间。就像人生,我们永远可以从困难中突围,发现一番新的天地。 ”瓶子永远未满,人生总有出路,换一种方式,转过身去,又是一片天。作者在如此自然、到位地对题目材料进行诠释后,先从反面入手,用一段文字叹惋那些“自认为写作生涯到达了极限,并因此终结了最宝贵的生命”的诗人、作家们“海子火热的青春在铁轨下寂灭,海明威的生命被含在口中的猎枪终结,茨威格轻轻旋开了煤气开关,伍尔芙带着她的智慧与敏感投入湖心” ;然后从正面着笔,以苏轼几遭排挤,几经贬官,选择转身,放弃仕途,释放心灵,和朱耷在饱尝亡国之痛后选择最静默的方式控诉满清暴虐王朝两例,揭示出那些虽看似陷入绝境,却能及时转

33、身的智者所为。于“不该如何” “应当如何”的正反对比中将中心论点阐释得清晰明了。温馨提示:采用对比式结构时应注意:对比必须鲜明、强烈,通过是与非、功与过、荣与辱等等的对照,突出事物的特征。字里行间要渗透充盈作者饱满的褒贬、爱憎之情,显示出鲜明的立场。三、 ”议”的层次布局方式之三:层进式即本论部分按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关系安排层次的结构方式。这种布局的好处是能反映出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阅卷者随着学生的思路步步深入,尽得“风光之盛” 。例如 2 0 0 5 年北京卷作文“说安 ”,有位考生是这样开头的“古之君子以安贫乐道为立身之根,古之明君以安民兴邦为治国之本。由此观之,小到个人立身处世,大到国家兴旺强盛,其根本在于一个安字。 ”下文就在以“陶潜的归隐田园、淡泊宁静与心浮气躁、追名逐利者对比后,用“由此观之, 安乃人立世立业之根;而立国之本又何尝不是一个安字呢”过渡到论述“唯有安定,国家才可以发展,事业才可以兴旺。 ”最后以“人以安立身,因为安德正而业成,志远而名淡;国以安立世,因为安 ,家兴而邦盛,国泰而民富。 安乃为人之根,为国之本也”收束全文。文章从个人和国家两个角度,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对“安”加以论述,构成了层进式结构,使文章说理更有说服力。温馨提示:采用层进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