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逍遥游(节选)在庄子看来,只有真正超越万物、逍遥浮世的人,才算是到达了绝对的自由。他把这种人称之为至人、圣人、神人。学习本文,要在反复的诵读中去分析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领悟庄子的思想,进而领会其思想的现实意义。庄子(约前 369前 286) ,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其主要作品为庄子 。 庄子今存 33 篇,书中散发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和悲观厌世的虚无思想。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在庄子全书中占有
2、特殊的地位。理解本篇对于领会庄子全书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根本思想,也能代表作者文章的主要风格。1注字音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北冥 mn 舂粮 chn鲲 kn 蟪蛄来源:学优 hu夭阏 斥鴳 yn蜩 tio 抟扶摇 tun决起 xu 泠然来源:学优 ln朝菌 zho2识通假(1)北冥有鱼(“冥”通“溟” ,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智慧)(3)而征一国者(“而”通“耐” ,能力)(4)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变化)3解多义4辨活用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活用为动词,向南飞)彼于致福者(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齐谐者,志怪者也(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怪
3、异的事物)5分古今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动;今义:海洋上的运输)腹犹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来源:GKSTK.Com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6明句式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判断句)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宾结构后置句)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点评: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北方深海
4、之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这条鱼的巨大,已经够令人惊奇的了,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万分呢?应当承认,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是人们绝对不曾见过的,但想象力丰富的庄子却偏要让你相信世间有此二物,特意对它们进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写。描写的重点是大鹏: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它积满气力,怒张毛羽,一振而飞上天,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影。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点评: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先拍击水面,滑行三千里,然后盘旋上升,靠风气相扶
5、,直冲云天,到达几万里的高空。那么,几万里的高空又是什么景象,究竟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微尘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几万里的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 。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和打比方,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1文章开头描述大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提示:大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几万里的高空。 “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展翅高
6、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这是为了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作者还举了山野中游动的雾、空中飞扬的尘埃等例子。自然界大到大鹏,小至漂浮的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的观点。2文中写蜩与学鸠嘲笑大鹏南飞的用意是什么?提示:写蜩、鸠嘲笑大鹏、自鸣得意,与篇首写大鹏展翅的壮观境界相互映衬,借以贬斥那些不懂得什么是逍遥而无所追求的人。作者所举的例子说明世上任何事物的逍遥与之所依凭的条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逍遥游(节选) 中“绝对自由”的命题分析本文讨论的核心是“绝对自由” ,这是一个哲学命题。如果把庄子的“绝对自由”理解为现实社会中的无组织、无纪律,那就错了。庄
7、子的“绝对自由”是一个“理念” ,是对人的精神的阐释。庄子认为,作为形体的生命,是没有绝对自由的,也不可能有;而作为精神的生命,是有绝对自由的,也应该有。庄子生活在战国乱世,诸侯各国征伐不已,暴主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不可能实现,他看透了这个社会的一切。于是,他开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希望自己的精神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进而让精神的生命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中国古代哲学有所谓“形而上”与“形而下”之说。我认为,任何一个人,一生中总有“心为形役”的烦恼。 “心”即精神, “心为形役” ,不得不做些违心的事情;所以古代文人追求的是“形为心役” 。于是, “形”与
8、“心”此起彼落,各有消长。这种交互起伏,构成了人生的基本矛盾。当“心为形役”时,即处于“形而下” (物质)状态;当“形为心役”时,即处于“形而上” (精神)状态。时上时下,有上有下,上上下下,下下上上,永无休止。庄子提出的精神自由是想彻底解决这对矛盾,他的理想就是人应该达到“形而上”的状态,并永远保持。这种从本质上对人的肯定,对后人影响巨大,特别是给后来的文人以极深的影响,像陶渊明、李白等都打上了庄子的印记。当然,这也是庄子对中国哲学的贡献。庄周的燕子格 致 今天的燕子,两千多年前就已飞入庄周先生的视线看来他不仅喜欢蝴蝶。他看着围着茅屋飞进飞出的燕子,陷入了沉思:鸟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或高树,
9、以免遭到伤害;但燕子特别,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有人来害他。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仍重复着庄周时代的伎俩,未被人类识破。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人将燕子关到笼子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有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这也怨不得人类,实在是因为那些物种比人类还要愚蠢。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距离。人类是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比如,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它们,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远;家禽因完全被人类豢养和左右,人便可以随便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近了没有了自己的家园。
10、只有燕子看懂了人类,摸透了人类的脾气,又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保持着自己精神的独立,于是人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燕子是狡猾的动物,它控制人类的第一招就是信任。信任是对付多疑的人类的最尖锐的武器。因为人类不信任别人,一旦得到别人的信任便会受宠若惊。燕子将自己的巢和卵放到了人居住的屋檐上,显然人一抬手就可以捣坏。这是最彻底的信任,没有任何一种鸟敢于这样信任人类。于是人类感动了,像是从人海中找到了一个相知的朋友。第一招奏效以后,燕子马上又智慧地拉开了同人类的距离。它马上从同人类的亲密接触中抽身出来,落到了人类够不着的树枝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因为它知道,人类能容忍它把巢建在屋檐上,却未必容得了它在人类
11、生活空间里长时间地没大没小。它绝不嬉皮笑脸地落到人家的饭桌上、手上、肩上做亲昵状。这样小心还不够,它在人类生活的领域求生存,担心这样时间长了会出问题,于是,住上几个月,便举家搬迁。人类刚刚有些厌烦燕子的飞进飞出和乳燕动不动声嘶力竭的大叫,正要发作,想不到燕子就在这时知趣地搬走了。于是人的所有怒火平息了,又念起燕子的好来;你看它们不会伤害小鸡,也不啄食园子里的菜过了几个月,人类开始思念燕子了,燕子就在这个时候回来了。燕子巧妙地根据人类情绪的起落来安排自己生活的节律。还有一种敢于亲近人的鸟是麻雀。它也将其巢建在人的屋檐下,但它们的蛋被顽童任意毁坏,成鸟被大量抹杀。原因何在?其一,麻雀鬼鬼祟祟,不信
12、任人类,却又不远离人类,这不是找死吗?它进进出出很小心,怕被人发现,这种做法激怒了人类;小小的鸟,竟敢在我的眼皮底下玩花样,你以为我是瞎子?麻雀的这种做法,极大伤害了人类的自尊心。其二,既防着人,又不远离人,整天围着人呆着,而且一旦住下就再也不走了,惹得人烦不胜烦。有人将燕子比为剪刀,这是就外形说的。其实燕子从形到神都是一把锋利的刀,插入人类精神深处,游刃有余地在人的精神脉络中出神入化地游动,既不伤人类,也不让人类坚硬的骨骼碰伤自己。在不知疼痛的情况下,人类已被小小的燕子大卸了八块。(有删改)这是一篇感人心魄的哲理美文,从燕子搭窝认识到做人的真谛,归结出人生的哲理,从平凡熟视的现象中,洞察和捕
13、捉了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庄子看出燕子的大智慧,作者更是通过对生活的思考、对生活的感知,在寻常小动物身上表现出深刻的甚至惊心动魄的意蕴来。“文为心声” ,在逍遥游(节选) 中,庄子论证了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绝对自由,是最高境界。庄子借助于大鹏婉曲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们当然也有自己的许多心愿,但自由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追求。请围绕“追求自由”这一中心,储备写作素材。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歌德放弃基本的自由以换取苟安的人,终归失去自由,也得不到安全。富兰克林“在知识经济时
14、代,财富不过是在自由价值观普及的社会里,无数个人活动的副产品。在个人自由得到最大保障的社会,民众的智慧空前活跃,创新的东西也会不断被提出,财富作为副产品也会像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 ”哈佛商学院的管理与企业未来诗人海子舍弃了生命,换回了他思想和精神的自由,使他的生命得以升华。对海子来说,精神的自由是他至高无上的追求,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舍生命以追求自由。阅读史铁生:触摸纯正灵魂在肉体同灵魂之间,他无疑更看重灵魂,认为肉身可以毁灭,但灵魂永存。相对于肉身的滞重,灵魂是自由的。完全可以断言,阅读史铁生作品的过程,即是感受和触摸出色的、纯正的灵魂的过程。它可以使我们浮躁以至暴戾的心获得宁静、开始
15、沉思或拥有真正由内而外的澎湃激情和渴望,从而使自己的灵魂超越世俗,超越功利,实现形而上的飞升和自由,遨游于天地之间。 (林少华)逍遥游的教育意义(徐长虹)1人不要成为物的仆役、异化的牺牲品逍遥游的主旨是人应该摆脱一切功名利禄的束缚,在精神上达到一个超然物外、悠游无为、绝对自由的境界,即“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庄子一生身体力行地在实践这一理想。据记载,庄周生活贫困,住在穷闾陋巷,困窘时以织履为生。据说楚王曾派人迎他去做国相,他拒绝了,说是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的生活中自得其乐。庄周的这种消极避世的做法我们并不赞同,但我们也不能沦为像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的那名看见女人胸前的纽扣,也
16、要习惯性地用扳手去拧拧的工人查理,更不能成为卡夫卡的变形记中那位因不堪生活的重压而异化为甲虫的格里高尔。来源:学优 gkstk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有时不妨学学庄子,超然物外,幻化为蝶,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明月清风、甘露琼浆,流连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徘徊于清澈湍急的小溪边,欣赏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品味着小桥流水、杏花春雨,时而扶摇直上,摒弃人间的是非荣辱,遗世独立,超脱世俗中生死名利的纠缠,悠然自得,适心任性地翱翔。这是多么逍遥啊!2学习庄子远大的目光和恢弘的气度逍遥游中描写了一只硕大无比的鸟, “其名为鹏” ,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能“水
17、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这是多么宏大的气魄啊!庄子通过文字的描述,使这只神鸟活在了人们心中,鹏成了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非凡气度的象征。多少人从这儿汲取力量,开阔胸襟。作为青年,我们也要从前人那儿继承鹏的精神,拥有鹏的气度。3按规律办事庄子认为“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要达到这种逍遥游的境界,就要“乘天地之正” ,也就是要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即规律。庄子所追求的是绝对自由,这是虚无的,不可能达到的。但他所说的顺应本性,也就是按规律办事,无疑是合理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才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甚至会反受其害,如上个世纪 50 年代的全民打麻雀,60年代的全国“农业学大寨” ,70 年代的围湖造田、破坏生态。全国经济的停滞及现今的沙尘暴、泥石流与此不无关系。国家不按规律办事会陷入困境,个人不按规律办事,会影响其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