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经济成长历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13831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经济成长历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经济成长历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经济成长历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经济成长历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经济成长历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经济成长历程基 础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蚌埠检查)下图是一块出自甘肃省某个墓地的画像砖,大约是公元 3 或 4 世纪的作品。它描绘了一个在田里劳动的农民,他赶着牛,拉着木制的耙。对此解读最符合史实的是( )A北方旱田耕作技术趋向成熟B畜力已经取代人力从事生产C木耙成为当时主要耕作工具D当时铁制农具尚未推广使用解析:依据材料时间及图示,推断这一精耕细作的技术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故 A 项正确;耕地过程仍然需要人的参与,人力没有被取代,故 B 项错误;由材料不能推断出木耙在耕作工具中的地位,故

2、 C 项错误;由木耙的使用不能推断出当时是否推广使用铁制农具,故 D 项错误。答案:A2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下图),并由此派生出从“桑” 、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 100 多个。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 )A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B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C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D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解析: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人工养蚕,故 A 项错误;材料表明造字受蚕丝相关的影响,说明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 B 项正确;丝帛是奢侈品,商代麻葛是主要的衣料,故 C 项错误;材料不能判定丝织业在这个手工业部门的地位,故 D 项错误。答案:B3春秋时期,齐国管仲主张“轻关市

3、之征”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主张“市利之租必重” 。两者主张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2 -A宗族利益不同 B治国思想不同C两国传统不同 D直接目的不同解析:宗族利益与商业政策没有直接的关联,故 A 项错误;齐国管仲的治国思想很明显是“工商皆本” ,而作为法家思想践行者的商鞅推行的则是“重农抑商”的政策,故 B 项正确;齐国与秦国的传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故 C 项错误;无论是管仲的重商还是商鞅的抑商,两者的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以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故 D 项错误。答案:B4(2018德阳诊断)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减免土地税成为惯例。常常“一年蠲及数省”或“一省连蠲数年” ,全部免征当年的应纳钱

4、粮。这一做法旨在( )A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为推行新税制创造条件C推动土地租佃关系的发展D增强民众对朝廷的认同解析:材料“减免土地税”与维护儒家思想的地位无关,故 A 项错误;B 项不是材料“减免土地税”的根本目的,故 B 项错误;C 项不是材料“减免土地税”的目的,故 C 项错误;材料“减免土地税”的目的在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强民众对朝廷的认同,故 D 项正确。答案:D5(2018洛阳统考)据全球通史记载:16 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并且其商业价值也在不断增长。这一变化( )A推动了西葡殖民方式的转变

5、B改变了西欧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C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D促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形成解析:根据材料“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并且其商业价值也在不断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引发世界贸易的变化,改变了西欧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故 B 项正确。答案:B6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主要的工作场所从家庭转移到了工厂和车间,女工作为工薪一族成为金钱经济的一部分。工业革命后妇女( )A社会角色发生改变B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C政治地位仍未提高D是经济危机的最大受害者- 3 -解析:工业革命推动女性工作场所、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故 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贡献,故 B 项错误

6、;材料未提及妇女政治地位,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经济危机,故 D 项错误。答案:A7(2018商丘模拟)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 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 ”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大航海时代的海外殖民活动B美国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C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解析:“1901 年”可得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 A 项错误;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主要是美国创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 B 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7、,产生了垄断,故 C 项正确;“相对论”在 20 世纪上半期才出现,故 D项错误。答案:C8下表是 1843 年与 1858 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说明中国( )货物 单位 1843 年税率 1858 年税率棉花 担 6.54% 5.72%印花布 匹 14.25% 4.98%棉纱 担 6.94% 4.86%A.小农经济日益陷入了破产的窘境B传统轻工业贸易顺差越来越大C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被列强控制了棉纺织业的命脉解析: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不能反映进口量及对小农经济的冲击程度,故 A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棉花及棉纺织品进口税率,故 B 项错误;进口税率下降,一定程度上

8、反映了中国开始逐步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 C 项正确;进口税率,不能反映进口量,及所占市场比重,故 D 项错误。答案:C91933 年 7 月,美国政府宣布废除金本位制,增加美元发行量。对于此举,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每日邮报上写文章盛赞:“罗斯福总统做得极其正确。 ”凯恩斯如此盛赞是因为该项政策有助于( )A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恢复银行经营信誉- 4 -C刺激外贸,复苏经济 D扩展市场消费能力解析:“废除金本位制,增加美元发行量”不能体现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故 A 项错误;这一措施主要针对对外贸易,与银行信誉没有直接联系,故 B 项错误;这一政策的本质目的是刺激经济复苏,故 C 项正确;

9、这项政策的对象是对外,而不是内需,故 D 项错误。答案:C101928 年 9 月,苏联领导人布哈林认为,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 “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 ,反对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这表明苏联( )A建筑材料产业供求平衡B经济建设进程出现了偏差C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D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解析:根据材料“反对用未来的砖头 ”,反映了工业化缺乏资金、物资,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反对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体现了现实条件与理想存在一定偏差,故 B 项正确;20 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斯大林模式正式确立,计划经济成为其基

10、本特点,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业化遇到的困境,故 D 项错误。答案:B11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之初,提供的是 35 年的贷款,1974 年 6 月增设了为期37 年的贷款项目,1983 年增设了为期 510 年的贷款项目。材料说明( )AIMF 转为各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BIMF 一贯致力于全球性经济援助C各国之间的外汇管制越来越严格D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凸显解析:据材料可得 IMF 仍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提供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是世界银行,故 A 项错误;致力于全球性经济援助的是世界银行,IMF 主要是为了缓解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故 B 项错误;外汇管制在材料中不涉

11、及,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 IMF 增设的贷款项目为期的时间相对延长,说明各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凸显,故 D 项正确。答案:D12下图的信息是一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内容。据此推断,这部著作最有可能是( )目录第 24 章 欧洲的转变 184 页第 25 章 新世界:美洲和大洋洲 276 页第 30 章 工业社会的产生 367 页- 5 -第 38 章 两极世界 422 页两极世界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的解体第 40 章 没有国界的世界 489 页A 资本主义史 B 社会主义史C 新全球史 D 国际关系史解析:材料目录不仅有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还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故 A、B

12、 两项错误;材料中展示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发展和国际格局变动的情况,故 C 项正确,故 D 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2018淄博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平定新疆等少数民族贵族叛乱以后,为保证政治上的有效统治,清朝统治者特别提倡迁移内地人民到新疆从事农业开发。清廷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内地人民完成向新疆的迁徙。1761 年,清政府首先实行有组织的移民出关,尔后对落户的农户放宽起课年限,有力地保证了应募农民在迁入地有时间和力量开垦种地,受有组织的移民的吸引和鼓舞,自发迁移进入新疆的人口也与日俱增,移民屯垦取得显

13、著成效。在西南地区,清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汉族手工业者纷纷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有的来定居,有的开荒,有的经营木工、金工、石工等手工业,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摘编自王兴文试论中国古代西部经济开发政策材料二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在美国领土扩张的同时,兴起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一批批移民像潮水般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开发。最先的移民在西部开拓荒地,建立居民点,发展农业,他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及日用工业品则完全仰仗东部,这就为东部资本主义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反过来,西部新农业区的开辟,又为东部城市和工业人口提供了粮食及原料。农业资本主义沿着这条所谓的“美国式道路”

14、 ,在西部发展起来。总之,美国西进运动的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在北美大陆的横向发展过程。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 18 世纪至 19 世纪初清朝西部开发与美国西进运动的特点及背景。(1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清朝西部开发与美国西进运动共同的历史借鉴。(7 分)- 6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 ,根据材料中相关信息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背景” ,清朝西部开发可以从清朝时期内地严重的人地矛盾、边疆地区人少地荒的角度进行分析。美国背景,根据材料二“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在美国领土扩张的同时,兴起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得出

15、领土扩展;根据材料二“美国西进运动的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在北美大陆的横向发展过程”得出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可以从政府引导与民众自发、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答案:(1)特点:清朝:以政府组织引导为主(从政府组织移民到民众自发流移),移民屯垦为主要内容,农业开发为主。美国:以市场作导向,以发展农业资本主义为主,东西部经济形成互补。(10 分)背景: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内地人口压力大(人地矛盾突出),边疆地区人少地荒。美国:领土扩展,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8 分)(2)借鉴

16、:政府引导和民众自发相结合;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7 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对于全球化的理解,学者们有以下四种解释:第一,全球化 5000 年(全球化就是多个人口群体之间的联系增多,等同于文明的传播交流);第二,全球化 500 年(全球化源于西方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殖民扩张,把其他区域的文明都纳入其体系中);第三,全球化 150 年(全球化是 19 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成功后才出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世界,并引发生产关系的变动);第四,全球化 30 年(全球化是 20 世纪 70 年代后才出现的,其特点是国家被不断忽略,超

17、国家组织不断产生并影响深远)。请用两个史实说明你认同的一种解释,并举一个史实反驳你不认同的一种解释。(12 分)解析:本题解题步骤,第一,选取一种自己认同的观点;第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条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对材料其他三种观点之一,用一条史实反驳其不当之处。组织答案时做到:一、史实准确、无误,紧紧围绕观点阐述;二、语言表达简练,富有逻辑性。答案:评分说明:可以认同其中任何一种解释。能够表明自己观点的,2 分。为认同的解释找到论据,毎提出一个正确的史实 3 分,共 6 分。反驳其他解释,4 分。如能提出其他解释,只要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如“全球化 60 年,真正的全球化是二战后产生的”

18、 。- 7 -示例:同意第四种解释,真正的全球化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才出现。(2 分)如 1993 年诞生的欧洲联盟、1993 年更名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4 年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1995 年开始运作的世界贸易组织都是超国家的组织,极大地深化了国际间经济和文化的合作交流。(6 分)不认同第一种解释,古代文明间的交往量少面窄,如哥伦布到达美洲前,亚欧文明与美洲文明间就缺乏真正的交流。(4 分)或不认同第二种解释,它把全球化等同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而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殖民者对世界上许多优秀的文明给予了毀灭性的打击。(4 分)或不认同第三种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加深

19、了许多国家和民族间的误解和仇恨,甚至断绝了彼此的往来。(4 分)能 力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菏泽模拟)下面分别是安西榆林窟的壁画牛耕图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农作图(局部)。对下图信息的合理解释是唐代( )A二牛抬杠法推广B耕作技术的进步C农民生活的艰难D佃耕制度的形成解析:古代中国的二牛抬杠耕作法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在西部地区广泛推广,故 A项错误;无论是中唐时期的二牛抬杠法还是盛唐时期的精耕细作,体现的都是古代中国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有关农民生活状况的相关描述,故 C 项错误;同样,租佃制度在材料中也没有相

20、关体现,故 D 项错误。答案:B2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 “尽逐绫绸之利” ,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这反映了( )A官营手工业已经衰落B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C民营手工业开始发展D小农经济已经破产- 8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民营手工业发展,而非官营手工业,故 A 项错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推动了手工产品商品化,故 B 项正确;民营手工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故 C 项错误;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并未破产,故 D 项错误。答案:B3(2018德州模拟)管仲认为:五谷食米,民之司命(决定民众生死)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故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

21、,故民力可得而尽也。这体现了( )A重农抑商的政策 B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C以农促商的理念 D “工商皆本”的主张解析:根据题目中“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 ,抑制商业是错误的,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主张国家掌握通货,故 B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强调用农业促进商业的理念,故 C 项错误;工商皆本主张手工业、商业与农业并重,题目中体现的是在农业与商业中,国家扮演的角色,故 D 项错误。答案:B4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 ,又有照顾丧失劳动能力者的“膳田” “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 )A遗产继承体现了和谐

22、家族关系的宗旨B社会保障制度在清代已经发展趋于完善C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仍然占据主导地位D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强固大土地所有制解析:清代农村家族经济中的遗产继承制,较为妥善地维护了嫡长子的权益并确保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这很显然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故 A 项正确;“社会保障制度在清代已经发展趋于完善” ,这很显然是属于程度失当,故 B 项错误;“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 C 项错误;农村家庭经济是个体小农经济的代名词而非大土地所有制,故 D 项错误。答案:A5有学者指出,14 世纪中叶经历了黑死病后的欧洲,农民的生存状况反而有了很大的提升,更多的

23、人买得起香料。史学家布罗代尔甚至认为这一时期欧洲农民的饮食和贵族可能没有太大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欧洲( )A商品经济发展削弱贵族势力B与世界的经贸联系加强C思想解放和价值观的变化D农村劳动力价格上升- 9 -解析:商品经济发展削弱贵族势力不能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故 A 项错误;与世界的经贸联系加强是 15、16 世纪的新航路开辟,故 B 项错误;思想解放和价值观的变化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故 C 项错误;14 世纪中叶经历了黑死病后的欧洲,农村劳动力短缺,导致农村劳动力价格上升,故 D 项正确。答案:D6法国大革命后,高利贷资本进一步发展,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19 世

24、纪中叶成立的几家大银行,主要从事利息优厚的国债和证券交易,以及对外贷款等信贷投机活动。发达的高利贷资本对法国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垄断组织出现 B贫富分化加剧C工业资本短缺 D海外市场扩大解析:根据材料中“主要从事利息优厚的国债和证券交易,以及对外贷款等信贷投机活动”可看出高利贷是对资金的运转,但是无法为工业资本提供充足资金,故 C 项正确。答案:C7(2018郑州检测)下表呈现的信息反映出( )地区 广州 上海年份 1845 年 1850 年 1845 年 1850 年茶叶出口(磅) 7600 万 5500 万 380 万 2200 万生丝出口(包) 6800 4300 6400 17

25、000对英国贸易总额(元) 3100 万 1600 万 1100 万 1200 万A.率先成为通商口岸的地区贸易量增加B中国对英国的贸易由出超转为入超C19 世纪中期中国外贸中心转移的趋势D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了新的经济中心解析:根据所学,广州和上海同时成为通商口岸,故 A 项错误;表格材料中没有中英进出口贸易的比较,故 B 项错误;根据统计,广州的原料出口、对英贸易均呈下降趋势,而上海的原料出口和对英国贸易均呈上升趋势,故 C 项正确;从统计数据上看,上海的各项指标均没有超过广州,故 D 项错误。答案:C8据记载, 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立刻增长了 4.3 倍;第二年,在

26、 1896 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 1.8 倍” 。这说明( )A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B资本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C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10 -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而不是主要依赖进口,故 A 项错误;棉纱输入,是资本主义对华商品输出的表现,资本输出表现为投资办厂、争做中国债主等,故 B 项错误;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对华商品输出增长很快,这是经济侵略的表现,表明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故 C 项正确;甲午战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 D 项错误。答案:C91933 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

27、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 1941 年为止,共计招募了 250 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 740 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 , “最无争议” ,也“最为成功” 。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A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B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C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D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解析: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不合题意,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资源保护,而是扩大就业,恢复经济,故 A 项错误;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不合题意,故 B 项错误;C、D 两项依据材料中国家招募众多的人就业,包含社会救济的内容,但同时题干中材料明确

28、提到“资源保护队” ,所以结合二者,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答案:C10(2018临沂检测)1919 年 9 月,某位苏俄领导人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表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我们也希望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作为俄国从技术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 ”这反映了该领导人(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建设的设想B与资本主义妥协和革命意志消退C为获得西方技术放弃社会主义理想D主张俄美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秩序解析:据材料“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我们也希望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作为俄国从技术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可以得出该领导人有引进西方先进

29、技术进行建设的设想,故 A 项正确。答案:A11 新京报对英国“脱欧”事件评述道:“与欧陆间若即若离,在英国有悠久传统,二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英国几乎步步迟到,处处特殊:不使用欧元,不接受难民统一配额脱欧派也好,留欧派也罢,都是这套英国游戏古老规则的信奉者。 ”下列最符合题意的观点是( )A新“冷战”的到来- 11 -B帝国复兴的号角C脱了,还是很少“合”过D反全球化终究是个民主问题解析:材料体现英国“脱欧”有特定的历史传统,而非新“冷战” ,故 A 项错误;英国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若即若离是英国的历史传统而非帝国复兴,且如今的英国不具备复兴的能力,故 B 项错误;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体现

30、了传统的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英国脱欧的历史必然性,故 C 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英国反全球化,故 D 项错误。答案:C12某位学者在 2015 年 12 月说道,经过近 70 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 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 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此言论意在说明( )A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B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C南北贫富差距在逐步缩小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解析:材料体现了整个世界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均已不同程度地下降,非专指欧洲发达国家,故 A 项错误;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关税上可供减免

31、的空间不大了,因而经济全球化不能只停留在减免关税的层面,应向纵深方向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故 C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故D 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2018临沂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范文正公,苏州人。他还没有富贵显达时,有意救助族人,但当他担任陕西招讨使和参知政事时,才有俸禄和赏钱的收入,购买了靠近外城而常年丰收的良田一千亩,名为“义田” ,用来赡养救济一群族里的人。使他们每天有饭吃,每年有衣穿,遇到嫁女儿、娶媳妇、结婚、丧葬,都有补助。凡

32、曾经出仕而暂时解职在家、等待新职的人,也给予救济;已经出仕为官的人,就停止供给。这就是义田的大概情形。摘自钱公辅(10211072)“义田记”译文材料二 这种集体行善的活动,在四明主要士族的推动下,于绍熙元年(1190)在当地正式出现了超脱家族而具有社会意义的公益组织乡曲义庄。为了将地方家族间的关怀变成制度化的组织,常态、持久地推动集体活动,于是史浩等人着手建设此一组织。史浩揭示设置乡曲义庄的宗旨:义田之设,专以劝廉耻为士者,生事素薄,食指愈众,专意学业,不善营生,介洁自持,不肯为屠沽之计、擎攫之态者,使各知有义田在身后,不至晚年忧家计之萧条、男- 12 -女之失所,遂至折节汨丧修洁。故以此为

33、劝,使其终为贤者。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范仲淹设置义庄与四明士人设置乡曲义庄,两者的服务对象和设置目的有何明显不同?(10 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义庄出现的原因和影响。(15 分)解析:(1)两者的服务对象和设置目的不同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有关信息归纳概括即可。(2)第一小问“原因”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影响” ,据材料二“这种集体行善的活动于是史浩等人着手建设此一组织”可以得出答案。答案:(1)服务对象:范仲淹主要是帮助本族人,但四明士人则是超越宗族帮助本地区的人们。设置目的:范仲淹设置义庄目的是团

34、结宗族,济助贫苦;四明士人设置义庄支持士人遵守廉耻观念。(10 分)(2)原因:传统宗族制度的影响;宋代实行“不抑兼并”土地政策,地权发生经常性转移;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安于清贫;经济发展,社会积累了相当财富;士人“兼济天下”思想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儒士的人生理想);理学的形成。影响:标志着宗族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实现了宗族和地区的互助;有利于维护基层社会秩序;容易形成地方宗族势力。(15 分)14(2018洛阳统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用怎样的眼光打量历史、用怎样的方法理解历史,所影响的决不仅是我们对过去的勾画,更影响即将展开的未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苏共垮台和苏联

35、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意识形态领域来看,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苏联国内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具体表现,第一是在“说事”时,改变历史结论,美其名曰“新视角” 。当时有人认为,十月革命给俄国带来的不是进步,而是倒退。因为革命前的俄国已经在朝着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民主发展,如果革命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以后就中止,那么俄国就可以建立资产阶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可能早已实现现代化并与西方先进国家并驾齐驱了。第二是在“论人”时,颠覆历史评价,美其名曰“复杂论” 。对于斯大林的批判和全盘否定,在赫鲁晓夫时期批判的主要是斯大林个人,以及他在领导工作中的各种错误,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已经由此发展到批判和否定斯大林时期形

36、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且进一步直接诋毁列宁。第三是在“讲史”时,歪曲历史事实,美其名曰“再思考” 。最初,有人把勃列日涅夫时期简单地说成是一个“停滞时期” ,毫无成就可言。后来针对斯大林时期,否定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摘编自陈之骅: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并运用苏联(俄)的相关史实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12 分)- 13 -解析:从材料三个方面中,任选一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批判。答案:示例一:历史虚无主义在“说事”方面(对历史事件的认识),用历史假设否定史实,编造历史、混淆是非。(2 分)批判:运用十月革命爆发

37、的背景(历史条件)及历史意义等相关史实进行批判,以说明认识历史事物要科学真实。(略)(8 分,只说明背景或意义最多得 6 分)示例二:历史虚无主义在“论人”方面(人物的评价),无视历史事实、孤立片面地看待历史人物、用支流否定主流。(2 分)批判:列举斯大林或列宁的历史功绩及失误等相关史实辩证地进行批判,说明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要客观公正。(略)(8 分,只列举历史功绩最多得 6 分)示例三:历史虚无主义在“讲史”方面(历史事实的认识评价),用现象否定本质,裁剪事实、曲解历史。(2 分)批判:运用勃列日涅夫时期或斯大林时期的历史贡献和问题等相关史实辩证地进行批判,以说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评价要全面准确。(略)(8 分,只说明历史贡献最多得 6 分)总之,要坚持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历史事实和人物,尊重史实,明辨是非。(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