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考复习分课时练习.docx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3912021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考复习分课时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考复习分课时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考复习分课时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考复习分课时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考复习分课时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考复习分课时练习班级 姓名 (第 1 课时)一、选择题1近年来地球气候逐渐变暖,科学家们认为这是“温室效应”所致。下列气体进入大气层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是( )。ACO B CO 2 CSO 2 D NO 2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矿物燃料的燃烧 死亡动植物的腐烂 矿物如 CaCO3 的分解A B C D3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仅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B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作致冷剂C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 D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4如图所示

2、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5探究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制作几个用紫色石蕊浸泡的纸花,设计如下实验:向纸花上喷洒白醋;向纸花上滴水;将纸花烘干并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将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其中需进行的实验是( )。A B C D6下列物质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氢气 D氮气7下列物质中,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 )。A二氧化碳 B盐酸 C氧气 D醋酸溶液8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向澄清石灰水中,通过吸管不断吹入由人体呼出的气体后,石灰水变浑浊;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

3、晾干,在室内生个炭火盆,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A B C D9向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分别进行下列操作,不能将他们区别开的是( )。A倒入澄清石灰水 B伸入燃着的木条C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D倒入水10下列区分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A观察气体的颜色B闻气体的气味C伸入燃着的木条2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二、填空题1向盛有紫色石蕊试剂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你会看到_,其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将该试管进行加热,你会看到_,其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2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个炭火盆,开始时墙壁反而

4、潮湿的原因是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2013天津18)倡导“低碳”生活,保护我们的环境。(1)下列举措不能达到“低碳”目的是_(填字母)。A提倡使用节能灯B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C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D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2)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 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某地区有两种矿石储量丰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2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 FeS2),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炼铁厂应选用该地区的铁矿石是_(

5、填序号)。写出该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第 2 课时)一、选择题15 月 31 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对人体有害,吸烟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CO 2 BSO 2 CCO D H 2O(g)2不能用来鉴别 CO 和 CO2 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B观察颜色C通入紫色石蕊溶液D点燃3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于水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都是由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浓度大时都可以使人致死因此都有毒D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 CO 中毒4以下气体会污染大气的是

6、( )。A氮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5以下一氧化碳燃烧时产生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发出淡蓝色火焰B产生二氧化碳C发出蓝色火焰D吸热36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B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可造成空气污染C一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可由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7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可以得知( )。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B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D一氧化碳用作燃料8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 B把混合气体点燃C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D将混合气体通过

7、灼热的氧化铜9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又很快变黑了,你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温度太低B试管口倾斜了C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D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10一种无色气体 X 与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 Y,Y 在加热条件下与一种黑色固体反应又得到 X 和一种亮红色固体,则( )。AX 是 CO,Y 是 CO2BX 是 CO2,Y 是 COCX 是 O2,Y 是 CO2DX 是 O2,Y 是 CO二、填空题1请书写以下方程式。一氧化碳燃烧:_;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_;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2已知 X 是有毒且不溶

8、于水的气体, Y 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Z 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 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X 的化学式_ ;(2)写出 Z 和稀盐酸反应生成 Y 的化学方程式:_;(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气体 X、Y 都含有_元素和_元素,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请举出 X、Y 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_。3(天津201219)通过学习化学,我们了解了某些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下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丙、丁、戊均为单质,丙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常温下,丁为黑色固体,戊为紫红色金属;G 是一种具有刺4

9、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工业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备 G;农业上常用 F 改良酸洗土壤(下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D 为_;G 为_。(2)H 和 E 反应生成 C 和戊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实验题。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小红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种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收集在三个集气瓶中,让小明通过实验确定该气体。小明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将你的推断结果及结论填入下表空格中。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推断结果及结论(1)取一瓶气体,闻其气味 无气味可能是瓶口处未见气体燃烧 一定不是_(2)移开另一瓶的玻璃片,将一燃着的木条缓慢深入中 木条的火焰熄灭 一定不是_

10、(3)向第三个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变浑浊 一定是_四、计算题。5.某出售的过氧化钙的商品标签如右图所示。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请你与小红同学共同研究,完成下列问题。主要成分:过氧化钙 净含量:100 g 钙(以 Ca 计):40%45%(1)测定所用的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小红同学做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平均值烧杯+水 30 g 30 g 30 g 30 g样品 10 g 10 g 10 g 10 g完全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38.3 g 38.4 g 38.5 g 38.4 g(1) 请你列式计算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5(

11、2)此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是多少?参考答案:(第 1 课时)一、选择题1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可导致温室效应。2答案:D。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一方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矿物燃料的燃烧、死亡动植物的腐烂、矿物如 CaCO3 的分解等又产生二氧化碳。3答案:B 。解析:选项 A 中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新物质;B 选项中干冰作致冷剂是因为二氧化碳由固体变为气体时吸收了热量;选项 C 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D 选项中二氧化碳用来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4答案:D

12、。解析:A 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B 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石反应,C 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这些均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体现。D 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这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5答案:D。解析:向纸花上喷洒白醋,纸花变红,说明酸可使紫色石蕊变红。向纸花上滴水,纸花不变色,说明水不可使紫色石蕊变色。将纸花烘干并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可使紫色石蕊变色。将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变色,根据以上三个对比试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性物质。故应选 D。6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

13、物碳酸钙,故会出现变浑浊的现象。7答案:C 。解析:紫色石蕊遇到酸可以变红。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盐酸、醋酸溶液是酸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8答案:A。解析:均是因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而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9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则不行。 B燃着木条伸入氧气中会燃烧得更旺,而伸入二氧化碳中会熄灭。C带火星木条伸入氧气中会复燃,而伸入二氧化碳中会熄灭。D均看不出明显现象。10答案:C。解析:燃着木条伸入氧气中会燃烧得更旺,而伸入二氧化碳中会熄灭,伸入空气中维持原来的燃烧程度。6二、填空题1 答案:紫色变为红色;H 2O+CO2 = H

14、2CO3;红色又恢复为紫色; H2CO3 = H2O+CO2。解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得石蕊变红。而碳酸不稳定,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石蕊恢复紫色。2答案:C+O 2 CO2,Ca(OH) 2 + CO2 = H2O+ CaCO3。解析:炭火盆中发生碳燃烧的反应。碳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浆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开始墙壁反而更湿。3答案:(1)D;(2)2CO 2+6H2 C2H4+4H2O;(3) Fe 2O3+3CO2Fe+3CO2。解析:提倡低碳经济的措施有:提倡使用节能灯;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等;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

15、次性塑料袋不能达到“低碳”目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乙烯(C 2H4)和水,配平即可;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炼铁厂应选用该地区的铁矿石是赤铁矿,因为黄铁矿中有硫元素,会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第 2 课时)一、选择题1答案:C 。解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 300 倍以上,造成人体组织缺氧而中毒。2答案:B 。解析:两种气体均为无色,故无法鉴别。3答案:B 。解析:选项 A 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而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选项 C 二氧化碳无毒;D 选项中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放

16、水不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4答案:C 。解析: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大气。5答案:C 。解析:一氧化碳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 C。6答案:C 。解析: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略小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适宜利用排空气的方法。77答案:C 。解析: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体现出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与可燃性及作燃料无关。8答案:D。解析:一氧化碳可与氧化铜反应,而二氧化碳则不反应。同时,此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不增加新杂质,符合除杂原则。9答案:D。解析:此实验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以排净

17、空气,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至铜冷却为止,若没有一氧化碳气流,热铜会继续被氧化为黑色的氧化铜。10答案:B。解析:通过分析黑色固体变为亮红色固体,可知此反应是还原氧化铜,由于 Y 气体还原氧化铜后等到 X 为气体,可知 Y 是一氧化碳,X 为二氧化碳。二、填空题1答案:2CO O 2 2CO2 CuO CO Cu CO 2Fe2O3 3CO 2Fe 3CO 2。解析: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书写规范,条件写全,配平。2答案:(1)CO(2)CaCO 3+2HClCaCl 2+H2O+CO2(3)碳(C ) 氧(O) CO 有毒,CO 2 无毒(或其他正确答案)。解析:根据气体有毒且

18、点燃生成的 Y 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 X为一氧化碳,Y 为二氧化碳,Z 为碳酸钙。3答案:(1)CaO NH 3(2)CO + CuO Cu + CO2解析:根据丙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丙为氮气;再由常温下,G 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工业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备 G,推断 G 为氨气、甲为氢气;根据 A 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和乙,所以 A 为水,乙为氧气;根据“农业上常用 F 改良酸性土壤”可知 F 为氧化钙或氢氧化钙,以及 D 和水反应生成 F,所以 D 为氧化钙,F 为氢氧化钙;乙为氧气与黑色固体丁生成 C 且 C 又可以与丁反应生成具有还原性的 E,则可判断 E 为一氧化碳、丁为碳、C 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 H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戊,戊为紫色金属,所以戊为铜,H 为氧化铜,然后进行解答。三.略。四.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