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风筝风筝飞上天教学目标1、学会仔细观察,发现风筝的特点,简单的设计、绘图风筝,按照要求制作简单的风筝。并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和知识及构造与平衡的关系2、初步学会弯、绑、糊等简单的操作技能及简单工具的使用。3、初步学会小组分工,体会同伴之间合作的愉快,完成作品的自豪心理。 4、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和知识,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5、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对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的对称、美观、有创意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教学难点 扎制一个左右平衡对称,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掌握放飞的技巧。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准备
2、(学生)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实物;准备 1 米长细竹条 34 根、棉线 2 卷、桃花纸 2 张、胶水、美工刀、颜料等材料工具;组织四人合作组。(教师)准备有关风筝的图片、实物教学过程预设 备注或批注一、谈话导入,图片激发兴趣1、先让大家看一些风筝的图片。多媒体播放各种风筝图片。 (学生不住地发出赞叹声)(板书:风筝风筝飞上天)2、讲解风筝的起源3、玩过风筝吗?你见过的风筝都是什么形状的?根据学生交流板书。三角形、菱形、正方形、鸟形、龙形等等。过渡:想不想自己也做一个风筝。 (想)4、出示菱形风筝,让学生仔细观察。风筝都有一个特点:能看出来吗?二、学生自主观察,制作方法指导(一)今天,我们
3、一起来做一最简单的风筝。(二)仔细看看,我们要怎么做?准备些什么材料?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设计完成记录表(小组分工)1、请大家简单分工。组长、记录员、检验员2、出示“十字形”骨架,让学生观察。3、指导步骤和方法步骤:设计图案检验、评价扎骨架糊纸绑拴提线着色板书设计:板书: 对称图形作业设计或布置: 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做一个风筝。教学反思(教学后记):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在上这堂四年级风筝风筝飞上天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主动参与,和老师一起分析制作风筝的方法、注意点。学生相互研究、说一说、做一做和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了几种自己的制作方法,同学们创作出内容丰富新颖、色彩鲜艳的作品。同时我在这堂课中也发现,自己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当增加一些趣味性,提高自己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从而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虽然学生做出来的风筝好多都放不上天,但是我认为风筝的制作过程是快乐的。学生感受的了集体、小组合作的乐趣也认识到了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和好处。即使在放风筝时,有些学生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但是我相信他们回去一定会去细查原因、总结经验。在下一次制作时候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