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KS5U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09617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KS5U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KS5U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KS5U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KS5U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洛阳市 2017-2018 学年高中二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卷第 I 卷(选择题,共 140 分)一、选择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 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C. 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D. 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答案】B【解析】 “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说明私人从事商业开始出现,工商

2、食官的局面被打破,B 正确;A 与材料中商人与诸侯交往信息不符;地主阶级的信息材料没有体现,C 错误;D 属于西汉时期受到推崇。2. 唐太宗时期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参知政事” 、 “参预朝政” 、 “参议得失”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后来,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 、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这说明唐代A. 监察体系日益完备B. 三省制名存实亡C. 官员众多效率低下D. 皇权进一步加强【答案】D【解析】唐朝设立“参知政事” 、 “参预朝政” 、 “参议得失”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其主要目的是分散宰相的权力,从而加强皇帝权力,D 正确;材料没有

3、涉及到监察体系,A 错误;三省六部制度并不是名存实亡,B 错误;官员分割宰相权力,并不能说明效率低下,C 错误。3. 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反映当时A. 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B. 市民阶层的追求和价值取向C. 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D. 封建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答案】C【解析】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主要是反对封建制度, 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也是对抗封建制度的体现,C 正确;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事清朝时期,A 错误;B 是北宋时期文学特

4、点;D 中等级观念不符合题意。4. 下表所述的历史事实,能够被推定的是明朝A. 政府积极进行灾害救助B. 庆阳陨石造成严重灾害C. 有较系统的天文学记录D. 天人感应与灾异说盛行【答案】B【解析】表格四处史料都涉及到庆阳陨石的记载,说明庆阳陨石造成严重灾害属于历史事实,B 正确;材料中只有一处说明政府免除粮食税收,不足以证明全部,A 错误;C 中系统记载说法不符合事实;D 中天人感应不属于灾害异说,排除。5. 1933 年,国民政府在与西方列强谈判后,经立法院审议通过,正式公布了新的关税修订案,将之前最高 50%的进口税率提高到 80%,实行 5%到 80%共 14 级的累进税率。这次税制改革

5、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 树立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形象C. 收回了海关行政管理权D. 扭转了长期的对外贸易逆差【答案】A【解析】关税的提高将会遏制外国商品进口,从而有利于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A 正确;B中独立自主说法不符合事实;材料中涉及的是关税降低,并不是收回了海关行政管理权,C错误;D 中扭转说法绝对,排除。6. 1985 年,沈阳市防爆器械厂被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首个破产的公有制企业,企业职工在工厂门口哭成一片,难以接受;而十年之后,一些大中型企业在被宣告破产时,却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这一现象说明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B. 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走向成熟C. 社会保障的完

6、善减轻了改革的阻力D. 市场经济观念已成为社会共识【答案】D【解析】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工人对于企业改制不理解,十年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职工变化说明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常理解和认知,D 正确;A 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不符合题意;B 是 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C 中社会保障不是材料反映主旨的原因,排除。7. 喜剧在古希腊早期即已出现,在很长的时间内,它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喜剧不仅在城邦的节日仪式出现,并且连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也成为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这说明雅典A. 民主政治利于公民的言论自由B. 借助喜剧形式完善民主政治C. 民主氛围

7、提升了公民创作热情D. 商品经济激发公民自我意识【答案】A【解析】 “喜剧不仅在城邦的节日仪式出现,并且连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也成为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说明梭伦改革之后民主政治的自由促进言论的自由,A 正确;喜剧完善民主政治,不是目的,B 错误;公民创作热情不符合公民政治推动的理论,C 错误;商品经济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D 错误。8. 1694 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A. 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

8、力B. 两党角逐内阁局面尚未形成C. 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真正践行D. 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有名无实【答案】C.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要求按照“一、二和三”复习:一对矛盾:议会与国王的矛盾贯穿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全过程。两个趋势: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议会主导权由贵族资产阶级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9. “沙龙”一词原意为“装饰有艺术品的足够大房间” ,后来逐渐成为文人和艺术家讨论文学、艺术、哲学或时事的社交场所。17 世纪出现于法国,主要给文人讨论文学艺术提供场所,18 世纪则开始趋向哲学性质,法国沙龙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成为思想家等

9、社会精英相聚和交流重要场所。18 世纪法国沙龙的盛行A. 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发展B. 体现了民众民主意识增强C. 反映了贵族势力日趋走向没落D. 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答案】A【解析】启蒙运动思想家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法国沙龙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符合启蒙运动思想,这一活动场所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发展,A 正确;沙龙属于社会精英相聚和交流重要场所,B 错误;贵族势力此时并没有衰落,C 错误;法国大革命是 1789 年,时间不符合,排除。点睛: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都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其核心

10、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10. 下表为德、英、美三国不同时期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1913 年的工业指数为 100) ,这表明A. 垄断导致大国经济竞争激烈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 美德逐渐取得工业垄断地位D.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答案】D【解析】表格显示 1860 年英国占有工业指数摇摇领先,主要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910 年逐渐被德国和美国超越,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没有采用新技术进行劳动革新,导致落后,说明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D 正确;垄

11、断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A 错误;B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表格只能说明三个国家比较接近,不能说明美德逐渐取得工业垄断地位,C 错误。11. 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A. 把发展农业作为经济建设重点B. 注重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C. 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D.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C【解析】1953 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农业领域实行垦荒和种植玉米,导致表格中荒地产量上升,C 正确;A 是赫鲁晓夫改革重点,表格没有体现;生产技术更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B;D 中属于市场调节作用,不符合表格信息,排除。12.

12、在欧债危机的倒逼下,一方面,欧盟各国签订财政契约 ,成立“欧洲稳定机制” ,还初步建起了银行业联盟;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为赢得选票,又不得不实行“带有民族国家色彩”的政策。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A. 欧盟国际地位得以提高B. 欧洲一体化进程曲折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 欧盟政治一体化加强【答案】B【解析】 “欧洲稳定机制” ,还初步建起了银行业联盟体现出欧盟政策的一致性, “带有民族国家色彩”的政策又体现出欧盟政策的不能完全一致性,说明欧洲一体化进程曲折性,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欧盟内部政策,不是国际地位提高,A 错误;材料没有其他世界力量对比,得不出多极化趋势信息,C 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欧盟经

13、济政策,不是政治一体化,D 错误。第卷(非选择题,共 160 分)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的海外贸易分为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明初,朝贡贸易被作为朝廷怀柔海外藩属国的重要手段,政治色彩浓厚而经济功能较弱。由于不堪重负,明中叶以后对朝贡贸易有诸多限制。民间海外贸易早在宋代和元代就有较大发展,但明初朝廷为了集中精力对付来自蒙古人等北方势力的侵袭,消除东南沿海的倭患,民间海外贸易受到严禁。尽管如此,海上走私仍屡禁不绝。明中叶以后,民间贸易因政策放宽而得到发展,主要贸易对象从亚洲其它地区变为欧洲。明清海外贸易政策时紧时松,政策放宽时海外贸易就得到较大发展,贸易网络不断扩大。有确切证

14、据表明,直到 19 世纪初,中国海外贸易都是顺差,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摘编自王信明清外贸顺差、白银流入及对经济的影响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远洋贸易的大发展。西欧民族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政府直接干预经济,鼓励扩展国际贸易。为了更便利地筹措海外贸易资金和降低投资风险,一些国家建立国家银行,政府充当担保人;受政府扶持和保护的民间合股公司也应运而生。在对东方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中,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西欧诸国在亚洲纷纷成立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从本国政府那里获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经济掠夺。这一切,对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15、起了重要作用,但似乎并没有改变欧洲对亚洲贸易的不利地位。16 至 18 世纪时,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欧洲直到 18 世纪末叶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了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摘编自杨宁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时期中西方海外贸易的异同,并说明其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中西方之间的贸易地位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历史影响。【答案】 (1)同:政府在海外贸易中都发挥着主导作用;民间海外贸易发展需求都比较大。异:贸易政策不同:中国推行限制海外贸易的政

16、策(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欧洲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即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贸易主体不同:中国海外贸易中官方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欧洲海外贸易中民间贸易比重较大;贸易发展趋势不同:明清时期中国海外贸易渐趋萎缩,欧洲海外贸易不断发展。主要原因:政治上,明清中国封建统治日趋没落,内忧外患日益严重;而欧洲民族国家诞生并日益发展。经济上,明清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而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不断发展;思想上:明清中国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而欧洲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盛行。(2)变化:中西方贸易由中国处于优势地位逐渐变为欧洲居于优势地位。历史影响: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

17、自然经济趋向瓦解,客观上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转型,其世界主导地位日益形成;客观上进一步密切了世界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解析】 (1)第一小问相同点依据材料一“朝贡贸易被作为朝廷怀柔海外藩属国的重要手段”以及材料二“西欧民族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政府直接干预经济,鼓励扩展国际贸易”的信息从政府和海外需求回答;不同点依据材料一和二从贸易政策、贸易主体以及贸易发展趋势不同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中系社会特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思考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到 19 世纪初,中国海外贸易都是顺差,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

18、体,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以及材料二“欧洲直到 18 世纪末叶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了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的信息归纳中西贸易主导权变化;第二小问依据 所学中国影响从传统经济别打破以及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转型,其世界主导地位日益形成角度思考回答。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汇编。根据上述材料,从不同时期若干有关联的热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任选一个角度确立论题,论述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19、一:论题:建国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论述: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六十多年来,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然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经坎坷和曲折, “文化大革命”使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民主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尤其进入新时代, “四个全面”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着更高水平发展。总之,建国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既有曲折和失误,更有长

20、足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示例二:论题: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曲折与发展。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用三年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经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由此我国也进入了计划经济时期。中共八大对国内矛盾和当前主要任务作出了正确分析,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后来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不久又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十年间,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到 21 世纪初,已总体

21、达到小康水平。尤其进入新时代,我们不断深化改革,提出要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正逐步实现。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尽管历经曲折,但不断取得新发展,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主义道路实现了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示例三:论题:建国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发展。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在两极世界不处于孤立地位我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行“一边倒”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积极参加日内瓦和万隆会议,日益步人世界外交舞台。20 世纪 70

22、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上掀起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辉煌成就。 尤其进入新时代,中国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面对不同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调整外交政策,不断开拓外交新局面。说明:若学生以“建国以来物质生活的变迁与发展” 、 “建国以来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与

23、成果”、 “建国以来社会风尚的变迁与发展” 、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发展”等为论题进行论述,条理清晰,史实准确也可。【解析】本题属于典型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主要明确提供材料的内涵,本题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围绕“建国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可以得出“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曲折与发展” “:建国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发展”等观点;依据所学从述新中国建立以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以及外交政策变化等角度分析回答。点睛:开放试题答题方法: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史实的基础上再对材料中相关系信息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具体解题方法如下;1. 变化、趋势类:答题要求一般遵循“

24、从到”格式答题。这类题在高考试题中是常考题型,值得关注。2. 特点、特征类:这类的题目一般要求“从具体到一 般” , “从现象到本质” 。这类题难度较大,需要对材料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 3. 归纳要点类:这类题目主要要求点要全,面要广,注意问题的角度和层次。请考生在第 45、46 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驿站,是古代的中转接待场所。传递官方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员,以及往来路过的官员,凭有效函件可享受食宿、换马的服务。功能类似今天的邮局、招待所、兵站。明朝嘉靖年间,官

25、员出差频繁,接待开支骤增。有些官员出行,车马随从成群结队,驿站苦不堪言。一旦州县衙门接济不上,驿站就会难以维系,甚至逐渐荒废。对此,海瑞建议以节约开支为核心进行驿站改革。然而,因为冲击了官僚集团“公物私用”的便利,而被长期束之高阁。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在海瑞建议的基础上,对驿站体系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改革。他首先从限制特权入手,下令禁止非公滥用,禁止加派人手,禁止多吃多占,禁止摊派私费等。驿站的额外负担大幅减轻,送信效率显著提高,经费开支压缩了 13,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清驿递以恤民劳” , “小民欢呼歌诵” 。遗憾的是,张居正改革只推行了 10 年,便在他去世后被废止。保守派借口“裁削过当”

26、、 “累民贫民” ,呼吁“宽驿站之禁” ,解除了驿站禁令。摘编自唐博明末驿站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末进行驿站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驿站改革失败的原因。【答案】 (1)背景:吏治腐败,驿站接待开支骤增;驿站管理不善,加剧地方财政困难;边境战事频繁,财政负担沉重。(2)失败原因:触犯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张居正去世,改革失去支持。【解析】 (1)依据材料“官员出差频繁,接待开支骤增” “驿站就会难以维系,甚至逐渐荒废”的信息归纳回答。(2)依据材料“保守派借口“裁削过当” 、 “累民贫民” ,呼吁“宽驿站之禁” ,解除了驿站禁令的信息从

27、触犯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角度思考回答。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王羲之,东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他生性恬淡,性格耿直,朝廷公卿屡次召举他为官,他都辞谢。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

28、后世莫不宗法。他的行书字帖兰亭序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摘编自蒲柳羽浅谈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及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羲之在书法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羲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贡献。【答案】 (1)原因:魏晋时期宽松的社会文化氛围;自幼勤奋练习,博采众家之长;王羲之不迷恋仕途,专心书画;王羲之不拘泥成规,具有改革和创新精神。(2)贡献:他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改变了汉魏书风,自成一家,成为后世典范。【解析】 (1)依据材料“朝廷公卿屡次召举他为官,他都辞谢。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 “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的信息归纳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