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单元 单元质量评估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测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2018苏州高一检测)1945 年,美国国务院呈交总统专用秘密情报说:“自从雅尔塔会议以来,差不多在我国关系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苏联政府都采取了强硬的、毫不妥协的立场。 ”这实质上说明( B )A美苏“冷战”已经开始 B美苏国家利益冲突加剧C美苏同盟结束 D苏联比美国强大解析 美苏“冷战” 开始标志是 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美苏关系出现紧张,故 B 项正
2、确;美苏同盟结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材料“自从雅尔塔会议以来”说明同盟关系还没有破裂,故 C 项错误;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但并不比美国强大,故 D 项错误。2(2018合肥高一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紧接着又拉开了序幕。 ”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B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美苏“冷战”局面的开始,其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选 B 项。丘吉尔的“铁幕” 演说是“冷战”的最初信号,是序幕,排除 A 项;C、D 两项是“冷战”的表现。3(2018南开中学高一
3、月考)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提高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C )A “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越南战争解析 “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提高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 ”就是利用经济手段达到“冷战”目的,故选 C 项。其他三项均未含有经济措施,排除。4(2018山西大学附中高一月考) “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些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 ”以上叙述说明了( B )A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美国要恢复西欧经济以遏制苏联C多极化趋势出现 D美苏开始由
4、对抗走向对话解析 阅读材料可知, “极权主义”是指“俄国共产主义”,再结合“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可知,这是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美国希望通过扶植西欧以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故选 B 项。5(2018威海高一期末)“1947 1948 年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成一个经济统一体,并在这个统一体和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发行一种新马克。 ”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 B )A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B加速了德国的分裂C促进了欧共体的发展 D维护了德国的统一解析 揭开美苏“冷战” 序幕的是丘吉尔的 “铁幕” 演说,故 A 项错误;西方国家在德占区成立经济统一体,并发行新货币,从事实上形成了新主权国家
5、,加速了德国的分裂,故 B 项正确;欧共体成立于 1967 年,晚于材料时间,故 C 项错误;该做法使得西德建立,后来苏占区成立了东德,德国长期分裂,故 D 项错误。6(2018珠海高一检测)下面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 1952 年各国数据与 1948 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D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1948 年 68% 66% 29% 33%1952 年 29% 29% 15% 11%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斯大林体制的影响 D经互会的成立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
6、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结合捷克等国在二战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等知识可知,答案为 D 项。7(2018重庆一中高一月考)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 ”材料中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 B战时同盟解体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国家实力变化解析 从“不同的政治理念”“不同的发展目标” “制度性裂变”可知材料强调“冷战”的原因是理念和发展目标的不同,故 A 项正确。B 项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C 项是“冷战”的表现,不是原因。D 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8(2018无锡高一联考)2016
7、年 11 月,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去世,享年 90岁。这位伟人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特别是亲身经历了古巴导弹事件。古巴导弹事件的平息( A )A缓解了当时紧张的国际局势 B促进公平合理新秩序的建立C削弱了美苏超级大国的影响力 D体现了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解析 本题考查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使剑拔弩张的形势暂时得到缓和,故 A 项正确;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到今天为止依然在建设之中,故 B 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解决后,超级大国的影响力没有削弱,超级大国的地位没有动摇,不结盟运动对此影响甚微,故 C、D 两项错误。故选 A 项。9(2018广州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8、后的格局下,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 ”这说明战后新格局( C )A主要体现苏联等国家的意志 B便利于东西方间的和平共处C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D有效维护了东方国家的利益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中,美苏势力大体平衡,避免了新的大战的发生,故 C 项与题意相符。10(2018海口高一期末)“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 ”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C )A军事力量的失衡 B意识形态的对立C经济水平的差距 D同盟力量的差距解析 苏联利用国家力量,在牺牲农业、轻工
9、业的情况下发展重工业,虽然在表面上与西方保持均势,但经济实力上的差距最终导致其竞争失败,故答案为 C 项。11(2018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末)1945 年 12 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 19 世纪 20 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能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 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并于 1950 年 5 月停止了战争赔偿计划。美国对日政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A为了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推行民主改革B “冷战”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C加紧孤立、封锁和威胁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D扶植日本以
10、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解析 结合时间信息可知,美国对日本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冷战”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称霸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故选 B 项。12(2018石嘴山一中高一检测) 下图是漫画大西洋伙伴排座次 ,与此对应的国际关系是( B )A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即将形成B欧洲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C美苏“冷战” 的加剧D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应对“ 经济滞胀”解析 由图片中人物的语言、座位的分布可判断出欧洲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故选 B 项。13(2018长沙一中高一月考)1951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法德两国“一笑泯恩仇”。法德和解有利于( B )A “冷战”的缓
11、和 B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解体解析 法德矛盾的和解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故选 B 项。A 、C 、D 三项主要与美苏“冷战”有关,皆排除。14(2018太原一中高一期末) 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体现这一声音的国际舞台上的历史事件有( B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欧共体的成立A BC D解析 戴高乐的话体现的是欧洲的联合,符合题意,故选 B 项。不符合“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排除。15(2018黄山高一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保护下,对外推行所谓的“经济外交”,使日本成为经济强
12、国。日本学者福武直说:“日本越是在这条道路上迅跑,就越会被世人看做是经济动物而唾弃。 ”这一言论实质上反映了日本( A )A想从经济强国变为政治大国 B想在科技实力方面超越美国C右翼势力鼓吹对外扩张 D对美国保护的不满解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不愿做“经济动物”而是要做“政治动物”,反映出日本想从经济强国变为政治大国,故 A 项正确;该言论没有反映出日本要在科技上赶超美国,故 B 项错误;右翼势力鼓吹对外扩张仅仅是日本谋取政治大国地位的举动之一,故 C 项错误;该言论没有反映出日本对美国的不满,故
13、 D 项错误。16(2018淮安高一月考)1961 年 9 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的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却准备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一番言论反映了( C )A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出现 B社会主义阵营的日趋瓦解C不结盟运动正在逐渐兴起 D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解析 由“1961 年” “铁托 ”“不同的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故选 C 项。两极对峙格局早已出现,排除 A 项;此时社会主义阵营处于稳固阶段,排除 B 项;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
14、势出现,排除 D 项。17(2018湘潭高一联考)美国总统尼克松在 1971 年时说:“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表明( D )A两极格局形成 B两极格局解体C单极格局形成 D多极化趋势出现解析 尼克松的这段话客观地反映了美苏两极格局受到了来自西欧、日本、中国的挑战和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故选 D 项。18(2018株洲高一期末)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因为 “(苏联)共产党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折腾,就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至此,能
15、够抵抗国家离心力的凝聚力量已丧失殆尽” 。据此判断,苏联共产党“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的原因是戈尔巴乔夫( D )A经济改革成效不佳B签署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C主动放弃与美国争霸D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改革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改革,疾风暴雨式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最终使“能够抵抗国家离心力的凝聚力量已丧失殆尽”,苏联最终解体。因此 D 项符合题意。19郑酋午在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与中国的对策中写道:“自从 1991 年苏联解体后美国高高在上过足了世界王的瘾,不过美国人还讲人权、法制与诚信,所以许多国家都乐意由美国领导,美国也领导
16、得很好。 ”这段材料表明( B )A美国已建立起单极世界独霸局面B动荡的国际局势与美国密切相关C世界各国都乐意服从美国的领导D美国民主与法制是世界各国的样板解析 “冷战” 结束后,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领导世界事务,试图独霸全球,打着“人权”与“ 民主” 的旗号,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导致国际局势的动荡,故选B 项。A 项说法错误;C 项说法错在 “世界各国” ,同时也是表面现象;世界政治文明具有多元性,D 项说法错误。20(2018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 学术界通常认为,20 世纪 90 年代的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B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
17、B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冲突演变D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解析 旧的世界格局是指美苏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格局是指多极化格局,其交替就是由两极向多极的发展,故选 B 项。21普京在一次公共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 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 A )美国今天仍在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美国的目的是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 这反映了今天世界的政治格局为“一超多强” 美俄两国仍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分歧A BC D解析 1991 年苏联解体后,两国意识形态的分歧已经基本消失,两国的冲突更多地表现为国家利益的冲突,故说法不符合史实,是从美国推
18、行的霸权主义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现状角度分析,符合史实。22(2018合肥高一期末)有人认为从文明史的角度看,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假如你赞成该观点,那么你认为决定未来这种“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的因素应该是( C )A明智的外交政策 B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关系C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 D区域性政治经济的集团化解析 “春秋战国时代” 诸侯争霸,用来形容未来世界即指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世界,其决定性因素是综合国力的强弱,故选 C 项。A、B、D 三项都不是决定性因素,皆排除。23(2018宿迁高一检测)2014 年 9 月 26 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纽约参加了联合
19、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其演讲的主要内容是日本要求“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安倍曾称,“为使联合国顺应 21 世纪时代变化进行相应改革,日本愿意发挥带头作用”。演讲中安倍表示, “一旦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一定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安倍的言论表明日本( C )A发挥带头作用推动联合国改革 B勇于承担国际责任C谋求与经济相适应的政治地位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解析 材料中“一旦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一定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说明日本发挥作用是在成为常任理事国之后,故 A 项错误;材料显示日本的目的是“入常”,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日本要求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是安倍演讲的主旨,故 C 项正确;积极参与国际
20、事务不是日本的主要目的,故 D 项错误。24(2018安庆高一期末)下图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是 ( D )A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加剧 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解析 联合国和非盟是世界局势缓和与和平的表现,北约和伊拉克战争是世界局势紧张、动荡的体现,故选 D 项。A 、B 两项说法片面,排除;C 项“普遍认可”的说法不正确,且与图片内容不符,排除。25(2018四平高一检测)“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材料主要反映出( D
21、 )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 ”的政治格局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了当前世界局势的根本性变化即发展中国家、东方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增强,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实质。材料不能反映A、B 、 C 三项。第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6 小题 16 分,第 27 小题 18 分,第 28 小题 16 分,共计 50 分)26(2018南京高一联考)二战后美苏之间的 “冷战” 严重影响国际关系的正常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冷战”中美苏双方往往通过意识形态的棱
22、镜来看待对方,把对方视为敌人美苏的意识形态斗争同它们争夺战略优势与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欺骗性共同的战斗未化解美苏之间长期存有的互相猜疑。美国谴责苏联的帝国野心和俄罗斯扩张主义情结,苏联指责美国在世界扮演宪兵、行使霸权。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材料二 不结盟运动于 1961 年在贝尔格莱德成立,25 个国家参加了其第一次会议,但是到了第二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时,参与国家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贝尔格莱德会议的关键政治内容是强调成员国的团结,警告超级大国不要把“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当中,并呼吁所有的国家不要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国内政治的不稳定使得不结盟运动
23、履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承诺的工作陷入困境。文安立全球冷战材料三 在过去的 50 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 21 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姜宪明何苗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冷战” 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8 分)解析 由材料“美苏双方往往通过意识形态的棱镜来看待对方,把对方视为敌人美苏的意识形态斗争同它们争夺战略优势与利益结合起来长期存有的互相猜疑”,可见美苏“冷战” 的主要原因是: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
24、美苏两国互相猜疑。结合所学,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而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答案 原因: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两国互相猜疑。事件: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苏联解体。(8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不结盟运动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4 分)解析 分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形成于 1961 年,在二战之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第三世界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贝尔格莱德会议强调“成员国的团结”“警告超级大国不要把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当中”说明当时“美苏争霸”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
25、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发起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答案 历史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获得民族独立;影响: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4 分)(3)材料三中的“两个联盟”分别指什么?(2 分)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即欧盟和北约,欧盟侧重经济领域,北约侧重政治军事领域。 答案 欧盟和北约。(2 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2 分)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影响美苏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影响第三世界与美苏关
26、系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实力的差距,影响欧洲两联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际局势的变化,因此,上述材料中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关系。答案 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局势。(2 分)27(2018益阳高一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幻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6 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 ”,号召英美结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 “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27、。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材料二 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 70 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美)沃尔特 拉弗贝美苏冷战史话 19451975材料三 根据世界银行2002 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2002 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98828 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 3154%,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 2008 年年鉴显示,美国 2007 年军费开支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 5468 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 45%。材料四 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自身又成为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
28、球化进程(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响应这一号召,开始行动的标志是什么?在军事方面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8 分)解析 第一小问,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方面分析;第二、三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 根本原因: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4 分)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 分)举措:成立“北约”。(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的“威力” 受到了哪些国际力量的限制。(4 分)解析 注意结合 20 世纪 70 年代崛起的政治力量回答。答案 欧共体、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4 分)(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
29、局的特点。(2 分)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美国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 ”回答。答案 一超多强。(2 分)(4)上述材料反映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4 分)解析 回答两极到多极的发展趋势即可。答案 变化趋势:由美苏“冷战”对峙到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或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4 分)28(2018武汉高一联考)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新兴力量兴起到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并出现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 “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
30、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材料二 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 10 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 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材料三 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
31、向,并由此在战后 40 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材料四 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国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美国的智库估计,在 2015 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派关于“冷战” 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
32、冷战”的根本原因。(4 分)解析 第一小问,从“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答案 观点:苏联扩张引发“冷战”。分析:“冷战” 是美苏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冲突的结果。(4 分)(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 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4 分 )解析 第一小问,依据“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 10 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 ”“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概括主要特征;第二小问,可以从经济全球化发展、美苏势均力敌以及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影响等角度概括作答。答案 特征:外
33、交和武力相威胁(或缓和与紧张相交替) 。因素:美苏力量均势;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4 分)(3)材料三认为“美苏 40 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例说明。(2 分 )解析 从朝鲜半岛分裂、中国建国初期外交政策等角度分析作答。答案 理由:朝鲜半岛分裂;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一边倒”外交。(2 分)(4)据材料四,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指出美国推行这一目标的有利条件。(4 分)解析 第一小问,依据“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可以看出美国的目标;第二小问,从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的角度说明。答案 目标:称霸世界( 建立单极世界) 。条件: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4 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国际格局的新挑战?(2 分)解析 围绕国际形势的变化,从提高自身综合国力以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角度去综合分析作答。答案 认识:把握机遇,增强国力;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