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论教养,课堂突破,1请将课文后“读读写写”的词语在原文用彩笔画出,并给词语注音。 组长检查结果:A.优 B良 C中 D差 略 2查阅作者相关资料,了解其人其事。 _ 略,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不敢mo rn( )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 (2)国王的礼貌是k shu( )时间。 (3)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z ch( )? (4)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j q( )有益的见解。 (5)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zn xn( )哪些准则? (6)收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关于行为举止的“道德zhn yn( )”,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7)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 p bi b k
2、n( )的妻子刷洗餐具。,课堂突破,贸然,恪守,自持,汲取,遵循,箴言,疲惫不堪,(8)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bn bn yu l ( ),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d f li tng( ) (9)他都不管不顾地打开收音机或者电视,并且把音量放得很大,或者su xn su y( )地高声说话。 (10)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要y y g xng ( )。 (11)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z chu z li( )。 (12)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o ru zo zu( ),是出于无聊,是f yng fng y ( ),是毫无意义的ni ni zu ti( )。
3、,课堂突破,彬彬有礼,大发雷霆,随心所欲,一意孤行,自吹自擂,矫揉造作,附庸风雅,扭捏作态,(13)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su j yng bin ( )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4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悟这题目我喜欢,但拙笔一时难就。你在一旁奋笔疾书,令人好不羡慕。我忍不住屈尊窥探。你却停下笔,把大作移至我前面,笑嘻嘻地说:“才子,请斧正。” A拙笔 B屈尊 C大作 D斧正,课堂突破,随机应变,(屈尊:敬辞,委屈位尊者,只能用在对方身上。),B,5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
4、作品。(“不凡”的前面加个“在”字) B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删去“因为”) C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1”初步定价大约5万元左右。(去掉“大约”或“左右”) D服装的得体与否,能体现人的线条美、气质美,显示出青春活力。(去掉“与否”),课堂突破,A,6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读书,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富的储蓄。这储蓄,是发现未知的钥匙,是追求真理的阶梯,_,_。 阅读论教养,回答下面问题。 7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 _ _,课堂突破,是超越前贤的基础,是参与竞争的实力,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
5、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8选文中谈到有教养的具体表现,请你试着列举出来。 _ _ _ _ _ 9结合全文,谈谈一个讲礼貌的人,是不是就是个“有教养”的人。 _ _ _ _ _,课堂突破,(1)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2)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3)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4)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5)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也就
6、是说一个人表面有礼貌,讨人喜欢,但他可能内在是自私虚伪的。但当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好,还说明这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是好的。,阅读学会包容,回答下面问题。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层层深入展开论述,结尾水到渠成提出了“当你学会了包容别人,你就是一位有大智慧大气度的人”,既是中心论点,又是结论。 B文章开头写乔布斯缺乏包容之心从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引发读者深思,从反面论证“学会包容别人”的重要性。 C第段“多半”一词,强调了精神的苦痛并非全部来源于包容的缺失;第段中的“这个道理”指的是“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 D第段
7、强调了包容并不是纵容,包容并不是一味迁就,明确了包容的范畴,避免了理解上的错误,使文章论证更加严密周到。,课外拓展,A,11下列对第段中雨果和徐悲鸿的话进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作为文章的道理论据。 B都是引用名人名言,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增添了文采。 C都是用来论证“要敞开胸怀”这个观点。 D从论证方法来看,这两句话主要运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来说理。,课外拓展,D,12下面的材料,可用作本文段中哪一段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三国时,蜀汉宰相蒋琬与部下杨戏说话,杨戏总是只应不答,有人责其“怠慢”。蒋琬说:“人各有脾气秉性。让他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只好不做声了。” _ _,课外拓展,第段。本段要论证的是“要换位思考”,蒋琬站在杨戏的立场思考问题,分析出杨戏“只应不答”的原因是不拍马屁和不让人难堪,从而包容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