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长亭送别》教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90197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长亭送别》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长亭送别》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长亭送别》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长亭送别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 。2.能力目标: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3.情感目标: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难点: 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多种修辞方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研习,讨论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简介作者和西厢记剧情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 14 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2、。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 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 ,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三、简介曲学知识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曲牌,俗称“牌子” ,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比如【端正好】 【滚绣球】 【叨叨令】

3、等等,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然属于一种宫调。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押韵,讲究对仗。旦:女角。 末:男角。 洁:和尚的别称。课文指长老。 四、整体把握长亭送别 ,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场面。送别途中:【端正好】 【滚绣球】 【叨叨令】长亭饯别:【脱布衫】 【小梁州】 【幺篇】 【上小楼】 【幺篇】 【满庭芳】【快活三】 【朝天子】临别叮嘱:【四边静】 【耍孩儿】 【五煞】 【四煞】 【三煞】 【二煞】惜别目送:【一煞】 【收尾】在四个场面中莺莺的感情变化:痛恨怕念。五、赏析第一部分:“送别途中” (长亭路上、赶赴长

4、亭) 。(一)赏析【端正好】情景交融(1 )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2 )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而痛苦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满山的红叶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在离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惜别的血泪染红的。 “醉”字,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

5、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二)赏析【滚绣球】情景交融(1 )离情难舍,寸阴可贵,恨柳丝难系马,望疏林“挂住 ”残阳不落,分明是写情,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柳丝飘垂、斜阳挂树、暮色苍然的景色。这是情中见景。(2 )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并且一笔双至,莺莺的依恋,张生的难舍,同样传神。莺莺眼中的枫林红叶是离人的泪,垂柳长条是拴征马的缰绳,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凡途中景物,无一不是传情寄恨的标记。这是特定的途中之境与莺莺之情的合一,不可挪移他处。(三)简析【叨叨令】【叨叨令】一曲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和五个叠

6、词,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六、赏析第二部分:“长亭饯别” (送别宴上) (一)赏析【脱布衫】以景写情。“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二)赏析【幺篇】 【满庭芳】 【朝天子】三支曲子,说出莺莺唱词中的怨情。【幺篇】怨张生年少情薄,全不挂念数月来两人耳鬓厮磨的恩爱生活。【满庭芳】怨供食太急,子母们当回避,分别在际,竟不能与张生举案齐眉,厮守片刻。【朝天子】怨美酒无味,清淡似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怨世间人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竟忍心“拆鸳鸯在两下里” 。【朝天子】既写离别之愁,又写对功名利禄的恨。借景(物)抒情,杯盘酒

7、菜,都供传情,“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七、赏读第三部分:“临别叮嘱” (话别之境) 。(一)朗读这一部分内容,讨论以下问题。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提示: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2、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提示:“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 “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 “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3、 【 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提示: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4、 【 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这

8、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提示:三个典故,见课本。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生的担心。(二)试从【二煞】中找出一个词来描绘莺莺离别之时的心理活动。明确:怕。怕“停妻再娶” ;怕“金榜无名誓不归” 。为什么“怕”?明确:莺莺的担心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有现实基础的。八、赏读第四部分:“惜别目送” (别后情思)(一)赏析【一煞】景是: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当中的清晨景色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九、分析杂剧的主题和艺术特点1、莺莺的反封建意识具体表现在哪些曲词中?明确:(1)对拆散鸳鸯的不满。莺莺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

9、由人熬熬煎煎的气” (2)对功名富贵的蔑视。莺莺劝张生休忧 “文齐福不齐” ,休提“金榜无名誓不归” ,认为“得一个并头莲,煞强于状元及第” ,功名富贵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2、 长亭送别这一折曲词具有哪些特点?首先,曲词熔炼了很多古典诗词。比如化用范仲淹的词苏幕遮 。作用是: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此外,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化用苏轼满庭芳 ,表现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中“未饮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是“留” “思”的谐音。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10、,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化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极言愁多。 )其次,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并加工为富有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叨叨令】这一支曲的词汇、语句都是民间口语。通过加衬字“儿” ;通过变换叠音形容词,通过设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种音韵的回环反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最后,全折巧用修辞。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等。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相结合,因情随物而设。听得道一声“去也” ,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夸张)表现情感折磨下的身心交瘁。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 (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