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天之未丧斯文》教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90194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天之未丧斯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天之未丧斯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天之未丧斯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天之未丧斯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天之未丧斯文教学目标:1了解孔孟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延续所作的贡献。2理解孔子对待别人的批判所表现出来的人生观和处事态度。3掌握“是”的用法。4理解、背诵和默写名句。教学重点:1了解孔孟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延续所作的贡献。2理解孔子对待别人的批判所表现出来的人生观和处事态度。教学难点:“斯文”的含义和“是”的用法。教学方法:讲解、诵读、讨论教学内容:一、新课导入孔子和孟子对他们所担当的文化责任有极其强烈的自觉意识。正因为他们以继承文化为己任,所以才能在礼崩乐坏的历史危机中卓然自守,充满自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文化复兴而奔走游说,鞠躬尽瘁。今天我们来了解孔孟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延

2、续所作的贡献。二、文本研读9.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子罕 )【注释】畏(拘囚),文(周初开创的礼乐文化和王道仁政等传统),斯文(这种文) ,后死者(孔子自称),与(掌握、知晓),如予何(即“奈我何” ,把我怎么样呢) 【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们(误抓)拘囚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 (周代的)文化不就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评析】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

3、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难点讨论:请给出“斯文”在本章中的含义。答:今天,斯文即“文雅” 。这里,斯文, “这种文化” 。具体地讲, “文”指的是西周初年开创的礼乐文化和王道仁政等传统。激疑:孔子说, “文在兹” ;孟子是怎么说的呢?12.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 彼一时,此一时 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

4、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公孙丑下 ) 【注释】去(离开) ,路(在路上) ,豫(快乐) ,名世者(即“命世” ,辅佐王者的命世之才) ,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按年数说,已经超过了;按时势来考察,该出现圣君贤臣了) ,平治(使天下太平) 。 【译文】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老师似乎有些不愉快的样子。以前我听您说过孔子的话: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孟子说:“那是一个时候,现在是一个时候。历史上每五百年必定会有圣王出现,这期间也必定会有辅佐圣君的贤才出现。从周以来,已经七百多年了。按年数说,已经超过了;按时势来考察,该出现圣君贤臣

5、了。上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罢了,如果想让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时代,除了我,还有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呢?我为什么不愉快呢?”【评析】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这是孟子的政治历史观,成为名言。孟子自担大任,信念坚定,积极乐观。小结:孔子说, “文在兹” ;孟子说,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二圣以继承文化为己任,在礼崩乐坏的历史危机中卓然自守,为文化复兴而奔走游说,矢志不渝,其形象可爱,其精神可敬。三、文本探究11.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6、。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注释】耦(意同“偶” ,两人并耕) ,津(渡口) ,执舆(拉马的缰绳) ,是鲁孔丘与( 通”欤” ),滔滔(比喻社会纷乱如洪水弥漫)者天下皆是(代词,这样)也,而(你)谁以(与,宾语前置,即“与谁” )易(改变)之,且而(你)与其从辟人之士(躲避坏人,寻求理想)也,岂若从辟世之士(躲避乱世,明哲保身)哉?耰(耕作) ,怃然(怅然失望的样子

7、) ,吾非斯人之徒(指人群)与而谁与( 两个宾前, “与斯人之徒” 、 “与谁” )?与(省略“尔” )易也。 难点讨论:“是”的用法。本章一共出现了 5 个“是” ,请找出来并归纳其用法。是鲁孔丘与?是也。是知津矣。是孔丘之徒与?滔滔者天下皆是。归纳:两种用法:前四个相同,人称代词,作主语, “这个人” ;指示代词,这样。【译文】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向他们询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

8、 ”桀溺说: “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 ”桀溺说:“像洪水泛滥一般的社会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再说,你与其跟从躲避坏人的人,不如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跟你们一道来改造社会了。 ”【评析】本章艺术特色鲜明。一是对比手法,隐者的潇洒自足与孔子的栖栖皇皇作比;二是欲扬先抑,先极力描写孔子被讥讽被冷落的狼狈,后通过孔子的言语表现他的伟大人格和精神。【提问】孔子如何对待别人的批判?这反映他怎样的人生观和处

9、事态度?【结论】长沮、桀溺是当时道家的隐者,他们既认同孔子(知津,这是隐者对孔子的肯定,表示孔子知道何去何从,只是过于执着自己的信念罢了)又批评孔子(仅是“辟人之士”) 。孔子明知天下无道,做事艰难,但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决定他不会随波逐流,他要百折不挠地实现自己济世安民的抱负,这体现了他人生价值的高度自觉。四、课时总结孔子和孟子信念坚定,舍我其谁;反对避世,积极入世。乱世无道,积极入世,用行动为改革社会而努力,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社会责任心。即使不能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这和道家的消极避世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其精神可贵。五、课堂练习(32 分)注:所有练习

10、,文科必做;文言材料阅读题,理科不必做。以后同。1.名句默写(6 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宪问 )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公孙丑下 )子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 (孟子万章下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16 分)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

11、智之事也;终条理也,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孟子万章下 )写出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4 分)清:清高任:负责和:随和时:识时务翻译划线的句子。 (6 分)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由射于百步之外,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几个比喻?有何作用?(6 分)答:比喻演奏音乐;射箭。作用:用这两个比喻形象地阐明了孔子是集大成者,其特点是圣智兼备、巧力融通,具有审时度势顺应时代的胆识和魅力。【译文】孟子说:“伯夷是圣人中清高的人,伊尹是圣人中有责任感的人,柳下惠是圣人中随和的人,孔子是圣人中重时势的人。孔子可以说是集

12、大成的。所谓集大成, (就像奏乐时)先由镈钟奏出声音,后用玉磬收束。鎛钟的声音,是旋律节奏的开始;玉磬收束,是旋律节奏的终结。开始奏出旋律节奏,靠智慧;最后奏出旋律节奏,靠圣德。智慧好比技巧,圣德好比力气。就像在百步之外射箭,射到那个地方,是靠你的力气;射中那个目标,就不是单靠你的力气了。 ” 【评析】孔子集大成,一是集伯夷伊尹柳下惠三圣的特点,二是集巧与力、圣明与智慧,三是集三代及其以上圣王德业,四是集古代思想文化。 3.(文科必做)阅读材料,完成各题(10 分)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 其 君 不 事 非 其 民 不 使 治 则 进 乱 则 退 横 政 之 所出 ,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 (孟子万章下 )用斜线(/)给划线部分断句。 (限 6 处,6 分,多划 1 处扣 1 分)非 其 君 /不 事 /非 其 民 /不 使 /治 则 进 /乱 则 退 /横 政 之 所 出 。由此可以看出,伯夷具有怎样的性格?(3 分)答:自命清高,孤高傲世。鲁迅曾以伯夷为素材写过一篇小说,请指出小说的名字。 (1 分)答:采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