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4 蜀道难(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97595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4 蜀道难(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4 蜀道难(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4 蜀道难(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4 蜀道难(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4 蜀道难(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4.蜀道难,第二课时 素质提升,课 前 预 习,一、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危乎高哉(古义:_。今义:_。) (2)地崩山摧壮士死(古义:_。今义:_)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高,危险,年轻强壮的力士,豪壮而勇敢的人。,课 内 动 脑,一、合作讨论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意?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我的见解:(1)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

2、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参历井张本。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勾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2诗的开篇是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的? 我的见解:诗一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开国的事,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

3、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由来,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开拓者的勇力。,3作者写山高沟深地险,为什么还要写猿、鸟、人的反应? 我的见解: 借只有鸟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以及人仰胁息、以手抚膺、坐而长叹、听之色变、望而咨嗟等情景,侧面烘托渲染山之高峻、路之险阻、旅途可畏、凄凉万状,营造出一种既凄清惊险又豪壮神奇的意境。,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诗与“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是否重复? 我的见解:不重复。虽

4、然都写了山川的险峻,但前者是静态描写,而后者是动态描写,且配合着万壑雷鸣般的轰响,形成排山倒海的震撼心魄的气势;前者点面结合,后者全面概括;前者写人的感受,以表现山峰特别是青泥山的高峻,后者写山川奇险,是为了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及给旅人造成的心灵震撼,为“嗟尔远道之人”张本,为第3段写社会环境险恶过渡。,5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的见解:在风光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

5、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弗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像描写蜀道猛兽又像影射政治凶煞的双关词句,表达了作者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蕴和现实的内涵。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心怀异志者可能恃险作乱,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了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_,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全诗的主旨,为什么诗人要在最后写蜀地战祸一段?这样写与诗的寓意有什么关系? 我的见解:从诗的内容看,此诗应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全诗极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在

6、为友人此去路途的艰险而担忧,“问君西游何时还”,人还未去却已问归期,诗人不忍友人离去,依依惜别之情自现,结尾一段写蜀地战祸之烈,意在告诫友人蜀地并非久留之地。而剑阁是蜀中要塞,由“蜀中之险甲于天下,而剑阁之险尤甲于蜀”可见。写剑阁之险引出蜀地战祸,既是写蜀道之难的继续,也是惜别之情的升华。去蜀难,留蜀亦难,“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样的诗“讽人之义”便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完满。,7本文的题目是“蜀道难”,那么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难”字的? 我的见解: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了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艰险。 虚实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援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动作、神情:

7、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诗人的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夸张手法:“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深层的社会内涵。,二、疑难探究 李白为什么要写蜀道难一诗?只是想说蜀道实在难走吗?对此你有何看法? 观点一:唐代蜀中商品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

8、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在诗中,作者极力描绘蜀地山川的险要,预示这样的地理条件易为野心家所利用,以期唤起朝廷的注意。诗中寄寓着作者的隐忧,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 观点二:我认为此诗是反映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作。比如“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暗示了诗人仕途的坎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暗示了仕途的险恶。,课 外 认 真,一、满分借鉴 以己任助天下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 顾炎武曾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可见国家兴亡盛衰,与每位国人息息相关。只有人人自强不息,怀揣“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的伟大志向,才得以开创国富民强的太

9、平盛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舞动出生命的精彩。,如果没有周文王的自强不息,哪来激励了无数人的“文王拘而演周易”?如果没有革命者的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怎会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如果没有前人“暴霜露,斩荆棘”的自强不息,如今的国富民强从何谈起?君子当以天下规律为法度,永不停止地去挖掘发现自己的使命,丰富自己的人格。 正如苏轼所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中华民族所需要的,正是这永不停息、坚强奋斗的民族精神。也正是这样的精神,使得千百年来,任由时光流逝,不变的是华夏的雄伟;任由风起云涌,不变的是龙子的坚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百年前古

10、人发出的感叹,如今也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里,警示着人们:立志不坚,终不济事。,不仅如此,中华儿女亦应怀有“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的伟大志向,放眼世界,胸怀天下。 所谓胸怀天下,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无畏,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置个人祸福于度外的豪气,是舍小家为大国的英勇。“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诚然,自古以来,一直有人重自我甚于天下,但是,我们也不应忘记那些浑然忘我、无名无功的圣者。他们以自己宽阔的胸襟,包容着世间万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如廉蔺之交,超越了个人的情感,只为尽力于国家大事。再如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佳话,展示出其高尚的灵魂和宽阔的胸怀。他们都是圣者。凭借高尚的

11、品格,勉励世人心怀天下。,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个人的品格无疑影响着其信念和处世之道。而其信念和处世之道,也为我们的国家带来无尽的财富。这样的财富,营造出了中华民族家国天下的恢宏大气。 古之勇者数不胜数,不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华儿女正在振兴中华,为实现强国梦而努力拼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人民当以己任助天下!,【名师点评】阅卷场上,每每看到“天下”“家国”这样的字眼便很警惕,因为概念太大太抽象,行文极易流于空喊口号。而该考生机智地选择了最典型的素材,从材料中提取出了“自强”进而“强国”的有力观点,将“家国天下”的内涵作横向铺展,名人名句的引用恰到好处

12、,其中不乏课本素材,真是学习语文的有心人!,二、相关链接 1乐府诗 乐府和歌行在形式上没有多大区别,只是若以乐府曲调为题,就属于乐府诗;若作者重新拟题,不谱入任何曲调,就属于歌行体诗。李白的乐府诗,其句法、章法都是直接继承楚辞和汉魏乐府的,内容也大多依照传统的题意。李白这首蜀道难沿用乐府旧题,所描写的也是蜀道的艰险,自然属于乐府诗。李白的乐府诗,对齐梁以来的乐府诗来说,似乎是复古;但其辞藻表现着充沛的时代精神,其形式也大胆地摆脱了一切古典的束缚,因而也是新创。而且,李白给古老的乐府诗注入了新的生命,影响了以后的许多诗人,使乐府诗也成为唐诗的一个重要传统。,2浪漫主义 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思

13、潮。在文学艺术史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大主题思潮。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基本创作方法,按照希望的样子来反映生活,富有主观色彩,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各国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文学中,屈原、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等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其代表作家有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雪莱和拜伦等,表现了18、19世纪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在文艺上与古典主义对立,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

14、德国古典哲学奠定了浪漫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夸大主观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主体力量。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使一些浪漫主义作家在揭露私有制罪恶的同时,带上乌托邦的色彩。,3李白故事两则 李白赋李花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由于他对儿子起名慎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字。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一句是春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想了好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李白等母亲说罢,不加思

15、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一听,拍手叫好,果然儿子有诗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着念着,忽然心想这句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梦笔生花据天宝遗事记载,李白年少之时,曾梦见自己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来果然才华横溢,名闻天下。又记载李白嗜酒,不拘小节,但沉酣中所撰写之文章,未曾错误;与人议事,也多半不出李白所论,所以时人称之为醉圣。除了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的有名传说外,天宝遗事亦有记载李白曾于偏殿为明皇撰诏诰,时十月大寒,笔冻莫能书写,明皇命妃嫔数十人侍立在旁,各执笔呵之,李白再取笔书写,可见他颇受皇帝宠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