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建筑师领军人物隈研吾设计元素建筑 当今日本建筑师领军人物隈研吾,其作品的独特性在于他善于利用环境特征来创作,并随着环境特征的变化而变换建筑形态,正如他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作品“长城下的公社.竹屋”,及其代表作三得利美术馆、莲屋、“水/玻璃”等。这些作品并非只是一个个静态的呈现,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隈研吾对于建筑的深层思考与其建筑理念的嬗变已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是更侧重于建筑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url=http:/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进行建筑设计,这对他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转变。他说,中国拥有数目惊人的多元状态。在这里,不仅多元文化、历史以及传统并存,自然环境的多元化也同样让人
2、惊奇。中国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和力量,想要超越自身的多元性,这种力量在日本是没有的。可以说,隈研吾在中国的建筑项目不但丰富了自身的建筑实践和理论,也为中国建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url=http:/ 这个“雅致柔和”的建筑的用材是当地制造者 Yasuo Kobayashi 手工做出的和纸(日式纸)。双层和纸代替了玻璃和铝板。所有内部建筑元素,像地板,墙壁都覆以和纸。和纸以魔芋胶和柿漆做过防水处理,籍此发挥“脆弱材质”的潜力。url=http:/ Akira Kusumi 合作制造的。url=http:/ 建筑物本身基本上由支撑组成。它被分成两部分,中间是洞形露台,用来连接房子背后的树林和河对岸的树林
3、。 墙面被设计为布满坑洞。我希望以厚重的材料,石头,来创造一面灵动的墙,风可以从中吹过。我制作“洞”的部件是:薄薄的石灰华板,20 厘米60 厘米大小,30 毫米厚,再加上直径 816 毫米的不锈钢栏杆,这些布满孔的外墙看起来像是西洋棋棋盘。轻型多孔墙面的想法来自于我之前在“石屋”(2000)中采用石制结构的经验。这一次,藉由不锈钢管,我得到了更轻的材料。我希望利用石头来衬托莲花花瓣的轻盈。url=http:/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60)this.width=560“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60)this.width=560“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60)th
4、is.width=560“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60)this.width=560“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60)this.width=560“ border=0态度和实践方法。消失的意境 Z58 综合大楼Z58 综合大楼内部Disappearing Ambience 策划编辑:姚京 文:刘勇 摄影:藤琢光政Z58 是日本建筑师隈研吾(Kengo Kuma)在上海番禺路的繁华地段为中泰照明公司设计的一幢综合大楼,集展示、设计作业、办公及为公司客户提供住宿等功能为一体。Z58 综合大楼 3 楼往外隈研吾在中国的设计作品最为我们所知的是长城脚下的公社中的“竹屋”。
5、如果说“竹屋”的设计平台为建筑师提供较大的建筑理论空间,隈研吾“反物体”(Anti-object)基本概念通过“竹屋”得以淋漓尽致发挥,那么通过 Z58 的设计,建筑师所表现出更多的则是建筑理论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体现了“反物体”概念的实际建筑实践。这是当下对建筑理论和建筑实践分离感到迷惘的中国青年建筑师较好的建筑教材。Z58 综合大楼 4 楼走廊 Z58 是和环境对话的建筑。建筑外观通过百页状水平排列着的镜面不锈钢植物容器,种植长春藤,整个建筑立面新颖且绿意盎然。通过种植柔韧植物的隐忍手法,让建筑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认同与和谐,也是隈研吾一贯主张居住到自然中去的很好体现。百页状水平排列着的
6、镜面不锈钢植物容器的内侧是玻璃墙体,从建筑内部,透过玻璃,可以亲切感受到百页状植物屏障的盎然生机,犹如置身于中式庭院当中。Z58 综合大楼大堂庭院是构成主体建筑的一部分,是充满绿意、水意的半户外挑空空间,轻描淡写但却尽显概念的别样世界。建筑是对一幢临街三层手表老厂房进行改造,半户外挑空空间是去掉临街的三个跨,局部破中求立,创造出建筑远离喧嚣的隔离空间。空间内设水庭,水庭的玻璃顶棚上也铺设水面,让这个具有高大空间的水庭成为浮在水中的一个玻璃盒子。植物包裹着的浮在水中的玻璃盒子,与建筑南侧隔墙相望的孙氏花园连为一体,既有继承并延续其相邻别墅花园临街的幽静,又有对其环境的创新。Z58 综合大楼外景半
7、户外挑空空间内的玻璃材质的电梯井,犹如雕塑,构成空间内的小品景观,和水庭的设计相映成趣。在面向这个水庭的建筑实体的立面上采用了条纹玻璃上滑水而过的设计,既让水庭的空间构成完整统一,又对建筑实体增加一道对喧闹街区的屏障。条纹玻璃上滑水的形式,多少为水庭空间增添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意。Z58 综合大楼入门处从水庭空间到沿街的长春藤,从屋顶缓缓而流的水面到建筑实体的立面上慢慢倾泻而下的水墙,使用自然素材形成的建筑外构使人工材料尽可能地从视野中消失,让建筑在人的感官中逐渐成为自然的有机构成。置身在建筑外或者置身在建筑的内部,无不感叹建筑的消失。在想到隈研吾其人和其“反物体”概念,看着眼前的 Z58
8、,不由对其为建筑理论实践的执着而感到敬佩。Z58 综合大楼门牌Z58 所展现的是一个“光的现象的大教堂”,这很符合中泰照明的企业特性。其实水庭空间的构成已足以展现出光世界的丰富多彩。百页状水平排列着的镜面不锈钢植物容器让自然光线如同栏栅般照射进水庭,光线的移动和明亮的变幻,给水庭增添了自然柔和、丰富多变的生动氛围。光线落到水庭水面上,水波晃动的粼粼光点,让水庭内光线和水相互交融。如果说自然光线带给中泰照明一种对光的敬意和一种光的灵感,那么在华灯初上的傍晚,透过外墙玻璃,穿过百页状水平排列着的镜面不锈钢植物容器所透射出来的阑珊灯光,更多反应出光的本质的美感。阑珊般的光线,增加了建筑的自然属性,也
9、更好地传递出隈研吾将建筑置身于自然的主张。Z58 建筑实体的空间构成是通过对老厂房的改建注入新的建筑功能,改变不破不立的传统建筑做法。国内现在不少建筑接受这种改建的做法,而且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Z58 建筑实体空间构成其功能相当清晰,功能间互相转换手法独特自然;建筑内细部设计以及其尺寸的推敲也颇有匠意。Z58 综合大楼四楼客房 Z58 是“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相协而居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建筑化尝试”。近年来,国外很多知名建筑师在国内设计了不少优秀的建筑作品,进行了很多建筑理论的尝试,其中不乏优秀作品。相比而言,国内建筑师对建筑理论的创新相对匮乏,对建筑理论的实践更多反应出一种附和。国外建筑师对建
10、筑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结合的推敲运用取得的成功有时让人感到惊讶。在国内建筑师高举着现代主义建筑的旗帜的同时,国外建筑师却理性地进行着现代建筑和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的建筑创新,在中国众多古老建筑面前建造着中国的新建筑!Z58 综合大楼正里面局部也许,一幢消失的建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敬。引用隈研吾先生一段话:“面对中国的这种国际化潮流,日本准备好了吗?笑谈着仿造的、廉价的中国,流淌在很多人的心底的还是这样不变的意识,对这个岛国的这样一种停滞的当今都市文化战略,人们为什么没有危机感呢?”其实我们的建筑师未尝不能这样呢?看到 Z58 的水意和绿意,看到栏栅般的光线,站在一幢融合在环境中消失的建筑前,不由释怀。至少,Z58带给我们一种对理论执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