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1.而 2.与 3.乃 4.其 5.所 6.为 7.焉 8.以 9.因 10.于 11.则 12.之1【而】 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
2、状语。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2【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例】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给,替。 【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 【例】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连词。 和,跟,同。 【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3【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4.【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它的
4、”(包括复数)。 【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5、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 “可”“一定”。 【例】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3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4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例】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5【所】 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例】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3. “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
7、“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所谓】所说的。 【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6【为】 (一)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例】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例】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例】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5表示
8、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一)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7【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例】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例】未知生
9、,焉知死(论语) 【例】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例】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2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8【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译为:凭,依靠。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例】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10、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例】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例】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例】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例】以一当十(成语) 夜以继日(成语) 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相当于“而”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
11、蔺相如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例如: 【例】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例】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例】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9.【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
12、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2依靠,凭借。 【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3趁着,趁此。 【例】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4通过,经由。 【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例】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二)副词。 1于是,就。 【例】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10【于】 介词。 1在,从,到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2“在方面”“从中” 【例】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3由于 【例】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例】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例】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
13、战) 【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例】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例】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相当于“于+此”,翻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见于】表示被动。 【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11 【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或译为“原来是”。 【例】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4、(劝学)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 【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例】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例】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二)副词
15、。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12【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2指示代词,这,此。 【例】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例】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例】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例】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高考试题库w。w-w*高考试题库高考试题库w。w-w*高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