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B 15 DB 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XXXX2018沼泽湿地大型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2018-XX-XX 发布 2018-XX-XX 实施黑 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23/T XXXX2018I目 次前言 1 范围 12 植物监测 13 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 15 土壤动物监测 26 鱼类监测 27 两栖类监测 28 爬行类监测 29 鸟类监测 210 哺乳动物监测 3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生物多样性监测用表 4表 A.1 植物监测表 4表 A.2 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表 5表 A.3 土壤动物监测表 6表 A.4 鱼类监测表
2、 7表 A.5 两栖类监测表8表 A.6 爬行类监测表 9表 A.7 鸟类监测表 10表 A.8 哺乳动物监测表 11DB23/T XXXX2018II前 言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海涛、安睿、马红媛、杨萌尧、吕宪国、孟什、胡大慧、于立峰、崔迪。本标准为首次发布。DB23/T XXXX20181沼泽湿地大型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土壤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
3、物多样性的监测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沼泽湿地大型生物多样性的监测。2 植物监测2.1 监测时间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季节变化,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监测。水生维管植物一般选择在生物量最高和开花结实的时期监测。每年监测时间应保持不变。2.2 监测频次一般在春、夏、秋季各监测 1 次。植物的年际变化幅度不大时,可 23 年监测 1 次。2.3 监测方法根据监测目的、沼泽生态和植物分布特点,采用样线与样方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样线法监测,一般设置 37 条样线。样线长度一般为 800m1000 m。样线间的间隔,一般不小于 250 m。在每条样线上,一般每隔 50 m 设置 1 个样方。样线长度和样线间的间隔,
4、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采用样方法监测,一般设置 510 个样方。森林沼泽样方面积不小于 100 m2(10 m10 m) ,灌丛沼泽样方面积不小于 4 m2(2 m2 m) ,草本沼泽样方面积不小于 1 m2(1 m1 m) ,藓类沼泽样方面积不小于 0.25 m2(0.5 m0.5 m) 。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最小样方面积法,用种-面积曲线法确定最小样方面积。监测记录见表 A.1。监测时可根据调查监测要求确定抽样强度。3 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3.1 监测时间与频率监测时间可视监测目标和地域而定,一般选取春、夏、秋三季,每个季节监测 1 次。3.2 采样点的选取根据湿地水文状况、基质类型和水生植
5、物分布特征,设置代表性的断面或样线,每个断面或样线上设置若干样点。可根据调查监测要求确定抽样强度。3.3 样品的采集DB23/T XXXX20182水体和土壤表层无脊椎动物采用 D 型网法,底栖动物采用底泥采样器法。监测记录见表 A.2。4 土壤动物监测4.1 监测时间与频率监测时间可视监测目标和地域而定,一般选取春、夏、秋三季,每个季节监测 1 次。4.2 采样点的选取和设置每个样地内随机或均匀设置 35 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方,每样方面积不小于 25 m2,样方间的距离通常大于 100 m。监测大型土壤动物时,在每个样方中设 2 个 30 cm30 cm 的样点。监测中型土壤动物时,在每个样方
6、中设 4 个 20 cm20 cm 的样点。可根据调查监测要求确定抽样强度。4.3 样品的采集地表土壤动物监测,用陷阱巴士罐法;陷阱设置宜选择 48h 无雨天气。大型土壤动物,采用手拣法在不同土壤层采集。陆生中小型土壤动物,通常用 100 mL 的土壤环刀采集器,在样点垂直剖面上各土层取样,用干漏斗法分离。湿生中小型土壤动物,通常用 25 mL 的土壤环刀采集器,在样点垂直剖面上各土层取样,用湿漏斗法分离。监测记录见表 A.3。5 鱼类监测5.1 采样时间和频率根据监测目标和监测对象确定监测时间和频次。一般每年春、秋两季或枯水期、丰水期各进行一次监测,或者根据鱼类生物学特点及水文条件的变化规律
7、每年分别在不同季节进行监测。5.2 采样点的选取根据沼泽湿地内水域特点,设置若干有代表性的样点。5.3 样品的采集根据沼泽湿地内水域特点,可采用网具法进行样品采集。可根据调查监测要求确定抽样强度。监测记录见表 A.4。6 两栖类监测6.1 监测时间与频率于两栖动物活动季节开展监测,一般为春、夏、秋三季,每个季节监测一次。6.2 监测方法根据两栖动物分布与生境特点设置样线。每个监测样地的样线应不少于 7 条。样线宽度 2 m 6 m,样线长度 500 m1000 m。可根据调查监测要求确定抽样强度。监测记录见表 A.5。DB23/T XXXX201837 爬行类监测监测时间、频率和方法,可参照两
8、栖类。监测记录见表 A.6。8 鸟类监测8.1 监测时间和频率繁殖期鸟类监测,从繁殖季节开始,持续一个时间段监测;一般应每年监测展 2 次,繁殖前期和繁殖后期各开展 1 次。越冬期鸟类监测,在越冬种群数量比较稳定的阶段进行,可在每年 10 月至次年3 月开展;一般应每年监测 1 次。迁徙期鸟类监测,在春季和秋季迁徙期开展,一般每个季节监测 1次。8.2 监测方法根据沼泽湿地生境和鸟类分布特点,可采用直接计数、样方、样线、网捕、红外相机自动拍摄等方法监测。计数可借助于单筒或双筒望远镜进行。鸟类群体数量极大,或群体处于飞行、取食、行走等运动状态时,可以 5、10、20、50、100 等为计数单元估
9、计群体的数量。春、秋季候鸟迁徙季节的监测以种类调查为主,同时还应兼顾迁徙种群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调查监测要求确定抽样强度。监测记录见表 A.7。9 哺乳动物监测9.1 监测时间和频率监测时间根据哺乳动物的习性而定。大中型哺乳动物主要选择在冬季积雪期监测。小型哺乳动物选择在夏、秋季监测。一般应每年行监测一次。9.2 监测方法根据沼泽湿地生境和哺乳动物分布特点,可采用样线、红外相机自动拍摄、航空调查、卫星定位追踪等方法监测。一般样带长度不少于 2000m,单侧宽度不小于 100m。可根据调查监测要求确定抽样强度。监测记录见表 A.8。DB23/T XXXX20184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生物多样性
10、监测用表表 A.1 植物监测表湿地名称 湿地面积 群落名称 地貌部位湿地类型 海拔高度 积水状况 土壤类型调查地点 样地编号 总盖度 地上生物量(鲜重)地理坐标 干扰状况调查日期 填表人 校对人 审核人序号 植物种名 拉丁名 盖度(% ) 高度(cm) 多度 群集度 密度 季相 生活型注:1、季相:(1)花期营养期;(2)花蕾期;(3)开花期;(4)果期;(5)果后营养期;(6)枯死期。2、盖度级:r.单株;+. 1%;(1) 1%5%;(2) 6%25%;(3) 26%50%;(4) 51%75% ;(5) 76%。3、群集度:(1)单生;(2)小丛;(3)大丛或小斑块;(4)大斑块;(5)
11、密集群丛。4、多度:(1)Un. 个别或单株;(2) Sol. 数量很少而稀疏;( 3) Sp. 数量不多而分散;(4) Cop1 数量尚多;(5)Cop 2 数量多;( 6) Cop3 数量很多;(7)Soc 极多。DB23/T XXXX20185表 A.2 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表湿地名称 湿地面积 样方号 样方面积调查地点 湿地类型 样点号 取样方法海拔高度 地理坐标 取样面积水 深 水 流 透明度填表人 校对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基质类别:淤泥、泥沙、粘土、砂石、岩石,其他:水生植物多度:1、2、3、4、5周围环境概况:所采底栖动物名录 实采个数 湿重(mg) 个体数/m 2 g/m3D
12、B23/T XXXX20186表 A.3 土壤动物监测表湿地名称 样方号调查地点 样点号地理坐标 土壤取样面积海拔高度 调查日期湿地类型 填表人湿地面积 校对人样方面积 审核人序号 中文名 学名 个体数 调查面积 微生境 备注注:微生境是某种动物取食、活动、营巢、隐蔽的具体地点,应以一定的地物特征加以说明,如林缘、养殖区、河滩、林下、溪岸、沟边、湖岸、泡沼、草丛、灌丛和林地等。DB23/T XXXX20187表 A.4 鱼类监测表湿地名称 湿地面积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地理坐标 填表人海拔高度 校对人湿地类型 审核人序号 中文名 拉丁名 数量 保护等级 微生境 备注注:微生境是某种野生动物取食、活
13、动、营巢、隐蔽的具体地点,应以一定的地物特征加以说明,如林缘、养殖区、河滩、林下、溪流、沟渠、湖泊、河流、沼泽、泡沼等。DB23/T XXXX20188表 A.5 两栖类监测表湿地名称 湿地面积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地理坐标 填表人海拔高度 校对人湿地类型 审核人序号 中文名 拉丁名 数量 保护等级 微生境 备注注:微生境是某种野生动物取食、活动、营巢、隐蔽的具体地点,应以一定的地物特征加以说明,如林缘、养殖区、河滩、林下、溪岸、沟边、湖岸、泡沼、草丛、灌丛和林地等。DB23/T XXXX20189表 A.6 爬行类监测表湿地名称 湿地面积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地理坐标 填表人海拔高度 校对人湿地类型
14、 审核人序号 中文名 拉丁名 数量 保护等级 微生境 备注注:微生境是某种野生动物取食、活动、营巢、隐蔽的具体地点,应以一定的地物特征加以说明,如林缘、养殖区、河滩、林下、溪岸、沟边、湖岸、泡沼、草丛、灌丛和林地等。DB23/T XXXX201810表 A.7 鸟类监测表湿地名称 湿地面积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地理坐标 填表人海拔高度 校对人湿地类型 审核人序号 中文名 拉丁名 数量 保护等级 居留型 微生境 备注注:微生境是某种野生动物取食、活动、营巢、隐蔽的具体地点,应以一定的地物特征加以说明,如林缘、养殖区、河滩、林下、溪岸、沟边、湖岸、泡沼、草丛、芦苇丛、灌丛和林地等。DB23/T XXXX201811表 A.8 哺乳动物监测表湿地名称 湿地面积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地理坐标 填表人海拔高度 校对人湿地类型 审核人序号 中文名 拉丁名 数量 保护等级 居留型 微生境 备注注:微生境是某种野生动物取食、活动、营巢、隐蔽的具体地点,应以一定的地物特征加以说明,如林缘、养殖区、河滩、林下、溪岸、沟边、湖岸、泡沼、草丛、灌丛和林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