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B 61 DB 23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DB23/T XXXX2016菌根化沙枣苗木培育技术规程2016 - XX - XX 发布 2016- XX - XX 实施黑 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23/T XXXXXXXX前 言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和黑龙江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利群、崔杰、李滨胜、宋福强、姜思佳、范晓旭、田艳丽、李长海、韩曦、焦丽。DB23/T XXXXXXXX菌根化沙枣苗木培育技术规程1
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菌根化沙枣(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inn.)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菌剂制备、种子采收与调制、种子贮藏、菌根化苗木培育、苗木出圃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菌根化沙枣苗木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72-1999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T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丛枝菌根
3、真菌球囊霉属( Glomus)类真菌。3.2 菌根化丛枝菌根真菌(AM)侵染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的过程。3.3 酸性品红染色法 用酸性品红溶液着色,以显示菌体形态的一项细菌学基本技术。4 菌剂制备4.1 培养池制作 用红砖垒砌长 5m、宽 2m、深度 0.3m 的长方形池,池体四周再用水泥抹面。4.2 基质制备将土壤、沙和蛭石按 5:2:3 比例混合,用 40%福尔马林 50 倍液喷淋消毒,用量为 5mL/m3。喷淋后的基质装入密封塑料袋中闷制 1d,打开后再在阳光下摊晒 5d,即可装入培养池。1DB23/T XXXXXXXX4.3 宿主植物选择与处理可选择根系发达的高粱、苜蓿或三叶草种子,将种
4、子搓洗干净,用 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3h 4h。清水冲洗干净,再用 2030温水浸种 1d,捞出,沥干。4.4 共生体系建立与培养4.4.1 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剂选择选择根内球囊霉( Glomus intraradices)和摩西球囊霉( Glomus mosseae) 。4.4.2 培养方法五月上旬,将处理后的宿主植物种子与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剂共同施于培养池中的基质上,用量为200g/m3。再在其表面喷洒 150nmol/L 浓度的 5,7,4-三羟基黄酮溶液 250 mL/ m3。最后覆盖厚约 0.5 cm 的基质,之后为正常的田间管理。4.5 菌剂收集共生体系培养至第 7 周时,先去
5、除宿主植物地上部分。继续培养至第 8 周后,再去除宿主植物的主根系。把细根与培养基质混匀,造粒,保存待用。菌剂有效期 1a。5 种子采收与调制果实成熟期选择壮龄、座果率高、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摘取饱满果实。收集后去除干瘪、损伤果以及杂物,水中浸泡至果肉发软后揉搓,使果肉脱离。清水反复冲洗,捞取种子,晒干。依据 GB 2772-1999 的规定进行种子质量检验。6 种子贮藏6.1 干藏调制好的种子装袋,置于温度 510,湿度40%的室内贮藏,下方架空以利于通风。6.2 沙藏10 月中下旬将调制好的种子与 3 倍湿细沙(含水量 60 %)混合均匀。室外背风向阳处挖深1.0m 1.5m、宽 0.8
6、m 的坑,坑底先铺 20 cm 湿细沙, 再放入种、沙混合物, 最后用 20cm30 cm厚的细土封坑。土坑表面施防鼠药。7 菌根化苗木培育7.1 种子催芽7.1.1 干藏种子催芽3 月底至 4 月初种子取出后,先用温水浸泡 1d2 d,再用 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3h4 h,捞出2DB23/T XXXXXXXX后拌入 3 倍干净湿细沙,用塑料布覆盖,堆放在 10左右室温环境下催芽。每天翻动一次,并控制湿度在 60%70%。待 1/3 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天气未达到播种要求,应移放在 15的环境下控制发芽。7.1.2 沙藏种子催芽春融后取出种子,置于 5以下的低温高湿环境存放。4 月末
7、至 5 月初将种子先用温水浸泡 2d,期间换水 1 次。再用 100ppm 的赤霉素浸泡 1d 后即可播种。7.2 圃地选择与整地7.2.1 圃地选择圃地应选择在全光照、无积水、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地块。土壤氯化物含量1%,地下水位在2m 以下。7.2.2 整地整地应在秋季进行。翻耕 20cm25 cm、去杂、耧平,施入腐熟厩肥(5060)t/hm 2,并拌入 3%甲拌磷颗粒(0.1 0.2 )t/hm 2。春播前再进行耙耱,做长 15m20 m、宽 3 m 、高 10cm15 cm 床,床与床间留 40cm50 cm 作业道。播种前用 0.1%0.5%高锰酸钾溶液喷淋苗床后盖薄膜闷 2d3 d
8、。7.3 播种7.3.1 时间5 月上旬土表 10cm 内地温稳定在 1012 时播种。7.3.2 密度以培养一年生苗为目的,行距为 20cm25 cm,株距为 8cm10 cm;以培养二年生苗为目的,行距为 25cm30 cm,株距为 13cm15 cm。7.3.3 菌剂用量播种沟每延长米用量 300g500 g,菌剂中真菌孢子含量25 个/g。7.3.4 播种方法床面上横向开沟,沟深 3cm4 cm,在开好的沟中先撒入菌剂,覆一层薄土,再将种粒按规定的距离顺次摆放沟中,耧平,压实,浇透水,覆地膜。出苗后撤掉地膜,苗木留床生长,直至出圃。7.4 苗期管理7.4.1 水分管理种子破土前不应浇水
9、,苗木出齐后灌一次透水。之后严格控制浇水次数,不旱不浇,待床面出现板结,及时浇水,一次浇透。禁忌用水过量。入冬前浇一次透水。7.4.2 肥料管理幼苗出齐后,结合灌水施入(0.30.5)t/hm 2的尿素 1 次,方法是行间开沟施入。苗木速生期喷施(0.0015 0.002)t/hm 2磷酸二氢钾 1 次2 次。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3DB23/T XXXXXXXX7.4.3 锄草、松土、修剪锄草应及时,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结合锄草剪除植株下部三分之一范围内分枝。苗期松土3 次5 次,深度 5cm 左右。谨慎操作,避免折伤茎枝或使苗根外露。7.4.4 病虫害防治菌根化
10、苗木的病虫害防治以物理防治为主,一旦发病应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幼苗期主要病害为立枯病,可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等交替喷淋,5d7 d 喷施 1 次,次数视病情而定。药剂使用应符合 GB/T 4285、GB/T 8321 的规定。7.4.5 鼠害防治可用 0.005%溴敌隆毒饵,投放量为 20m230 m2一份,每份 5g 左右。 将药剂投放在苗床上,药下垫塑料布防潮。浇水或雨后及时更换。化学药剂使用应符合 GB/T 4285、GB/T 8321 的规定。8 苗木出圃8.1 侵染率检测菌根化苗木出圃前应先进行菌根侵染率测定,方法是随机挖
11、取不同苗床、不同位置的株高和地径已达标的苗木 10 株20 株,剪掉地上部分,用酸性品红染色法进行检测。8.2 出圃苗标准达到附录 A 中的级苗标准即可出圃。8.3 起苗8.3.1 时间春季 4 月中下旬,秋季 10 月上中旬。8.3.2 方法起苗前先浇 1 遍透水,将苗床洇湿。从苗床一头顺次成行起苗。用铁锹将苗和土成坨挖起,轻轻抖掉土,捡拾苗木。一年生苗起苗深度25 cm,二年生苗起苗深度30 cm。8.4 苗木分级见附录 A。8.5 包装运输苗木分级过程中随时剔除病伤株,将分级苗分别以苗根的上起点处为准,对齐摆放,捆绑,每捆100 株。苗捆颠倒放入箱体或袋中,高度不超过 5 层,内加含水填
12、充物,装车后及时外运。8.6 假植苗木不能随起随栽应立即假植。方法是挖深 0.6m0.8 m, 宽 2m3 m 的假植坑,将苗捆根部打湿后斜放于坑内,每码放 1 层培 1 层土, 培土高度为株高的 2/3。露出部分用遮阴网遮盖。控制苗木湿度,4DB23/T XXXXXXXX确保地上不干,地下不烂。假植坑位置应方便装运。9 生产档案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立地条件、苗木名称(包括拉丁名) 、种子来源、菌剂名称、菌剂用量、栽植时间、栽植方法、栽植数量、生长状况、资金使用情况等。5DB23/T XXXXXXXX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菌根化沙枣出圃苗分级表 A.1 菌根化沙枣出圃苗分级 级别株高cm地径mm主根长cm侧根数个菌根侵染率%级 50 7 20 8 85一年生级 3050 47 1520 58 80级 110 13 25 12 90二年生级 90110 1013 2025 912 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