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23T - 用电单位电能平衡测试规范.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3890301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T - 用电单位电能平衡测试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DB23T - 用电单位电能平衡测试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DB23T - 用电单位电能平衡测试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DB23T - 用电单位电能平衡测试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DB23T - 用电单位电能平衡测试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27.010F 10DB 23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DB 23/T XXXXXXXX用电单位电能平衡测试规范The regulate of power unit electric energy balance tes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文稿版次选择(本稿完成日期:)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XX - XX 实施黑 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23/T XXXXXXXX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24.1 电能平衡测试周期 24.2 具体设备测试时间 24.3 计

2、量测试仪表 25 电能平衡测试方法 35.1 直接测定法 35.2 间接测定法 36 电能利用率计算 36.1 直接测定法(正平衡法) 36.2 间接测定法(反平衡法) 37 电能平衡测试程序 37.1 电能平衡测试步骤 37.2 电能平衡测试主要工作内容 4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用电单位情况调查 .7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变压器的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 10附录 C(规范性附录) 供电线路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 13附录 D(规范性附录) 电加热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 17附录 E(规范性附录) 照明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 21附录 F(规范性附录) 电机类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 25附录 G(规范

3、性附录) 电能平衡测试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 29附录 H(资料性附录) 电力计量装置分类 32DB23/T XXXXXXXX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提出。本标准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黑龙江)。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永臣、侯雨含、岳虹、徐民、李浩、周彤、张蕊、李莹、张健、韩正阳。DB23/T XXXXXXXX0用电单位电能平衡测试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的用电单位电能平衡测试的方法、步骤、内容及测试报告格式。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的用电单位的电

4、能平衡测试。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485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 8222 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B/T 13467 通风机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GB/T 13468 泵类系统电能平衡的测试和计算方法GB/T 16664 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电能平衡电能平衡是指在确定的用电系统内,对系统所供给的电能量在系统内的输

5、送、转换、流向进行考察、测定和分析,从而建立供给电能量、有效电能量和损失电能量之间平衡关系的全过程。即在规定的用电体系内:供给电能量=有效电能量+损失电能量。3.2 用电系统用电系统是指电能平衡考察的对象,例如企业内部用电设备和工艺装置等构成的系统。GB/T 8222-2008,定义3.13.3 用电系统的边界用电系统与其周围相邻部分的分界面称为用电系统的分界。DB23/T XXXXXXXX1GB/T 8222-2008,定义3.23.4 供给电量从系统外供给用电系统的有功电能量。GB/T 8222-2008,定义3.33.5 有效电量指用电体系在一定生产工艺机理条件下,达到预定目标及工艺规定

6、的质量标准时,在物理化学变化中必须消耗的有功电能。GB/T 8222-2008,定义3.43.6 损失电能量供给电量与有效电量之差。GB/T 8222-2008,定义3.53.7 直接生产用电能量是指生产产品(或半产品)时,在物理和化学过程中消耗的电能量以及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中直接损耗的电能量。3.8 间接生产用电能量是指与直接生产过程有关的其它用电量。4 基本要求4.1 电能平衡测试周期电能平衡测试要在企业生产正常、设备运行工况稳定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工作要与生产过程相适应。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一季度或一年为测试周期,也可按企业生产周期自行规定。4.2 具体设备测试时间应根据被测设备运行情况决

7、定,对于负荷稳定的被测设备可以连续监测24h,对于负荷不稳定的被测设备必须延长测试时间,一般监测其周期性波动的一个周期,然后根据设备季度或年度用电量的统计数据,计算出季度或年度设备的有效电能量和电能量利用率。4.3 计量测试仪表DB23/T XXXXXXXX2用电单位及其用电设备、装置等要按照GB17167的要求配备电能计量仪表。计量仪表的量程要符合测试项目的要求,其中电能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2.0级,个别用电单元也可参考附录G进行配备。电压表和电流表以及多功能表的电压和电流测试部分要求达到1.5级。功率表及带有功率测试部分的仪表其功率测试部分要达到1.5级。各计量仪表应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5

8、电能平衡测试方法5.1 直接测定法通过测量用电系统的供给电量与有效电量,来确定电能利用效率。5.2 间接测定法通过测量用电系统的各项损失电量与供给电量,来确定电能利用效率。6 电能利用率计算6.1 直接测定法(正平衡法)直接测定法按公式(1)计算:%10GYW(1)式中: 用电系统的电能平衡利用率,%;WY 有效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WG 供给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6.2 间接测定法(反平衡法)间接测定法按公式(2)计算:%10GSW(2)式中: 用电系统的电能平衡利用率,%;WG 供给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WS 损失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7 电能平衡测试程

9、序7.1 电能平衡测试步骤用电企业电能平衡测试工作的全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DB23/T XXXXXXXX3表 1 企业电能平衡测试工作步骤序号 工作阶段组织准备技术准备1 工作准备物质准备用户概况配电系统网络图用电设备2 情况调查计量仪表制定方案3 测试准备 配备电能计量设施4 实际测试 现场测试5 数据整理 汇总计算分析评价措施建议6 出具报告出具报告7.2 电能平衡测试主要工作内容7.2.1 工作准备7.2.1.1 组织准备测试机构和用电单位共同安排人员成立电能平衡测试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测试工作。小组成员中要求有熟悉生产工艺的人员、熟悉用电状况的工程技术人员及仪表工人。应对负责测试

10、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和了解电能平衡测试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熟悉电能平衡测试的基本概念、测试方法及基本指标的含义,掌握技术术语、计算方法等。7.2.1.2 技术准备测试机构应准备有关测试仪器设备,测试设备须经过检定或校准。提出测试方案,设计测试记录。7.2.1.3 物质准备用电单位按照测试要求配齐计量仪表和辅助测试设备设施,提供被测用电设备的指标参数,并为测试提供适应的环境。7.2.2 情况调查7.2.2.1 用户概况DB23/T XXXXXXXX4对于近3年内开展过电能平衡测试的用电单位,如果测试报告中的基础资料仍然可以使用的,不再重复对该部分进行调查。调查完成后填写用电单位基本情况表。

11、见附录A表A.1。7.2.2.2 配电系统网络图配电系统网络要求给出用电单位的供配电系统网络图。包括供电电源、输变电系统、用电设备、计量仪表。7.2.2.3 用电设备按附 录A中表A.2 用电设备设施一览表中要素要求填写用电设备的基本信息。7.2.2.4 计量仪表按附 录A中表A.3 电能计量仪表统计表中要素要求填写电能计量仪表基本信息。绘制电能计量网络图,见附录A,图A.1。7.2.3 测试准备7.2.3.1 制定方案开始测试前应制定具体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根据用电单位历史数据、提供的材料确定测试范围、测试时段、测试方法等。7.2.3.1.1 确定测试范围用电单位开展电能平衡测试的范围应依

12、据测试方案确定的用电系统边界为测试范围。测试应包含用电系统边界内的变压器、供电线路、主要用电设备的电能利用率。7.2.3.1.2 确定测试时段电能平衡测试应在企业正常运行情况下进行。对用能设备的测试应在生产工况下进行。 7.2.3.1.3 确定测试方法用电单位的电能平衡测试采用测试计算与统计计算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测试可采用正平衡测试和反平衡测试两种方法之一,也可同时采用两种方法。7.2.3.2 配备电能计量仪表电能计量仪表的配备应符合GB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中对电能表的要求。7.2.4 实际测试与计算方法7.2.4.1 供配电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7.2.4.1.1

13、 变压器的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包括变压器负载率的测算、损失电能量的测算、电能利用率的测算和电能损失率的测算。测算过程见附录B。测算完成后编制变压器的电能平衡测算表。见表B.1。DB23/T XXXXXXXX57.2.4.1.2 供电线路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包括各线路的电能损失量、电能损失率、线路总损失电能量、线路总电能损失率的测算。测算过程见附录C。测算完成后编制供电线路电能平衡测算表。见表C.1。7.2.4.2 电加热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包括电加热设备的有效电能量、电能利用率、辅助构件消耗电能量、设备表面散热损失电能量、冷却液带走的能量、其他损失能量、电加热总损失能量等的测算。测算过程见附录D

14、。测算完成后编制电加热设备电能平衡测算表。见表D.2。7.2.4.3 通风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包括系统输入电能的测算、电动机输出功率的测算、传动机构的能量损耗或传动效率的测算、通风机有效能量或功率的测算、机组运行效率的测算、管网损失率的和效率的测算、系统运行效率和电能利用率的测算。按GB/T 13467的规定进行。测算完成后编制通风系统电能平衡测算表。7.2.4.4 泵类液体输送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包括泵类液体输送系统的电能利用率的测算、机组的电能利用率的测算、电动机运行效率、泵类液体输送系统的运行效率的测算、传动机构的运行效率的测算、调速状指的运行效率的测算等。具体按GB/T 13468

15、 ,测算完成后编制泵类液体输送系统电能平衡测算表。7.2.4.5 照明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包括可见光效率、灯具效率、照明设备电能利用率等的测算。测算过程见附录E。测算完成后编制照明系统电能平衡测算表。见表E.1。7.2.5 报告撰写7.2.5.1 分析评价评价用电合理程度,指出存在问题。7.2.5.2 措施建议用电管理和用电工艺整改方案。7.2.5.3 出具报告形成电能平衡测试报告书。电能平衡测试报告书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参见附录F。DB23/T XXXXXXXX6DB23/T XXXXXXXX7A A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用电单位情况调查表A.1 是用电单位基本情况表,表A.2是用电设备设施

16、一览表,表A.3电能计量仪表统计表。图A.1为电能计量网络图。表 A.1 用电单位基本情况表用电单位名称用电单位地址 市 区 街(路) 号 邮政编码联系人 电话 手机 信箱成立或注册时间 注册资金单位性质 所属行业主导、主营产品情况占地面积(m 2) 建筑面积或经营面积(m 2)工程技术人员生产工人在岗员工人数管理人员常驻用电人口 流动用电人口全年总产值(万元) 全年利税(万元)产品 1 产量全年总产量产品 2 产量生产用电设施生活用电设施用电设施其他上年度计划用电(万千瓦时)上年度实际用电量(万千瓦时)用电单位基本概况本年度计划用电量(万千瓦时)本年度实际用电量(万千瓦时)生产工艺简图DB2

17、3/T XXXXXXXX8表 A.2 用电设备设施一览表用电部门:序号名称 规格型号 出厂编号 厂内编号 额定功率 年运行小时数 台件数 安装位置 备注表 A.3 电能计量仪表统计表用能级别 仪表名称 型号 管理单位 安装位置 计量目的 检定/校准周期 检定/校准日期 准确度 等级 备注进出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DB23/T XXXXXXXX9图 A.1 电能计量网络图图例:.: 表示计量器具,编号 1-X、2-X 等表示用能单位配备计量器具的序号,其中 1-X 为进出用能单位配备计量器具的序号;2-X 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配备计量器具的序号;3-X 表示主要用能设备配备计量器具的

18、序号。供电公司1-111用能单位配电房2-2 2-2 2-NX 车间 X 车间 后勤3-1 3-2 3-3 3-M用能设备 用能设备DB23/T XXXXXXXX10DB23/T XXXXXXXX11B B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变压器的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B.1 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运行的变压器,从变压器一次输入端电能表到二次输出端的电能表。B.2 测试仪表符合本标准 4.3 要求,4.3 未提到的测试仪表准确度等级由电能平衡测试领导小组确定。B.3 测试方法B.3.1 记录变压器额定参数额定容量 SN,电压 U1N、U 2N,电流 I1N、I 2N,空载损耗 P0,负载损耗 PK。B.3.2

19、变压器应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测试。B.3.3 连续测试24小时,每小时对其负载侧有功电能量、无功电能量或负载电流记录一次。B.4 变压器负载率的测算B.4.1 视在功率法变压器测试期间平均输出视在功率与额定容量之比的百分数,成为变压器负载率,按公式(1)计算:(1)%10NS式中: 变压器负载率,%;S 变压器平均输出视在功率,单位为千伏安(kVA) ;SN 变压器额定容量,单位为千伏安(kVA) 。其中变压器平均输出视在功率按公式(2)计算:%102tWSqp(2)式中:S 变压器平均输出视在功率,单位为千伏安(kVA) ;Wp 变压器负载侧有功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 kWh) ;Wq 变压器负

20、载侧无功电能量,单位为千乏时( kvarh) ;t 变压器测试时间,单位为小时( h) 。DB23/T XXXXXXXX12B.4.2 电流法变压器测试期间负载侧的日方均根电流与负载额定电流之比的百分数,成为变压器的负载率。按公式(3)计算:%102NI(3)式中: 变压器负载率,%;I 变压器负载侧日方均根电流,单位为安培( A) ;I2N 变压器负载侧额定电流,单位为安培(A) 。 其中变压器负载侧日方均根电流按公式(4)计算:%1024i2IiI(4)式中:In 变压器负载侧每小时电流,单位为安培( A) ;B.5 变压器损失电能量测算变压器损失电能量按公式(5)计算:tPWKS20(5

21、)式中:WS 变压器损失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 kWh) ;P0 变压器空载损耗,单位为千瓦时(kWh) ;PK 变压器负载损耗,单位为千瓦时( kWh) 。6.变压器电能利用率测算变压器输出有功电能量(或输入有功电能量和损失电能量的差值)与输入有功电能量之比的百分数。按公式(6)计算或 %10GYW %10GSW(6)式中: 变压器电能利用率,%;WG 变压器输入有功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WY 变压器输出有功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WS 变压器损失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7.变压器电能损失率计算DB23/T XXXXXXXX13变压器电能损失率按公式(7)计算:

22、(7%10GSWK)式中:KS 变压器电能损失率,%;WS 变压器损失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WG 变压器输入有功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10.变压器平衡测算表见表B.1表B.1为变压器电能平衡测算表表 B.1 变压器电能平衡测算表名 称 安装地点 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据来源 结果规格型号 设备编号 1 负载侧有功电能量 Wp kWh 实测2 负载侧无功电能量 Wq kWh 实测额定容量 SN kVA阻抗电压 %3测试时间t h 实测初级电压U1N V 初级电流 I1N A 4日方均根电流 I A公式(4)次级电压U2N V 次级电流 I2N A 5平均输出视在功率 S k

23、VA公式(2)空载损耗 P0 kW 负载损耗 PK kW 6变压器负载率 %公式(1)或公式(3)7 变压器损失电能量 WS kWh 公式(5)8 变压器电能量损失率 KS % 公式(7)9 变压器输入有功电能量 WG kWh 实测10 变压器输出有功电能量 WY kWh 实测备注11 变压器电能利用率 % 公式(6)DB23/T XXXXXXXX14DB23/T XXXXXXXX15C C附 录 C(规范性附录)供电线路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C.1 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运行的变压器,从变压器一次输入端电能表到二次输出端的电能表。C.2 测试仪表符合本标准4.3要求,4.3未提到的测试仪表准确度等级

24、由电能平衡测试领导小组确定。C.3 测试方法C.3.1 根据用电单位的配电系统和设备平面位置图,统计、计算各条线路、导线型号、长度、截面积、材质及铺设方式。C.3.2 在正常用电负荷下测试各条线路二十四小时的有功电量、无功电能量、电流、电压及功率因数和环境温度。C.3.3 各线路平均电流:各线路平均电流按公式(1)计算:103/tCosUWIGp(1)式中:IP 各线路平均电流,单位为安培(A) ;WG 各线路输入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U 各线路小时平均电压,单位为伏特( V); 各线路的功率因数;Cost 各线路的测试时间,单位为小时( h)。C.3.4 各线路方均根电流:各线路

25、方均根电流按公式(2)计算:(2)241iI式中:I 方均根电流,单位为安培(A ) ;Ii线路第i小时电流值,单位为小时( h)。C.3.5 各线路损失电能量:DB23/T XXXXXXXX16各线路损失电能量按公式(3)计算:(3)3210tLRIMWS式中:WS 各线路损失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M 相数系数,单相 M=2,三相三线 M=3,三相四线 M=3.5;I 方均根电流,单位为安培( A) ;L 线路长度,单位为千米(km);R 线路单位长度导线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每千米(/km);T 测试时间,单位为小时(h) 。其中线路单位长度导线的电阻值按公式(4)计算:(4)2

26、20 05.1/24.1MIR式中:R 线路单位长度导线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每千米(/km) ;R20 导线在环境温度为 20 摄氏度单位长度电阻值,单位为欧姆每千米(/km) ;I 方均根电流,单位为安培( A) ; 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IM 导线在允许温度时的允许载流量,单位为安培(A),(由电工手册查出)。C.3.6 各线路损失电能率:各线路损失电能率按公式(5)计算:(5)%10GSWK式中:WS 变压器损失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WG 变压器输入有功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KS 各线路电能损失率,% 。C.3.7 线路总损失率电能量:线路总损失电能量

27、等于各线路损失电能量之和,按公式(6)计算:(6)nSZSW1i式中:WZS 线路总损失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WS 变压器损失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C.3.8 线路总电能损失率:线路总电能损失率按公式(7)计算:(7)%10ZGSWKDB23/T XXXXXXXX17式中:KZS线路总电能损失率,% ;WZS 线路总损失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WZG 线路总输入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C.4 供电线路电能平衡测算表见表 C.1表 C.1 供电线路电能平衡测算表线路起端 线路终端 线缆型号 线缆长度序号项目 符号 单位 数据来源 数据1 线路输入电能量

28、WC kWh 测试2 各线路小时平均电压 U V 测试3 测试时间 t h 测试4 功率因数 COS 测试5 各线路平均电流 IP A 公式(1)6 各线路方均根电流 I A 公式(2)7 环境温度 测试8 线路单位长度电阻 R /km 公式(4)9 各线路损失电能量 WS kWh 公式(3)10 各线路电能损失率 KS % 公式(5)C.5 导线和电缆芯线单位长度电阻值见附表C.2和C.3。表 C.2 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 R20 TJ 型裸铜绞线 LJ 型裸铜绞线 LGJ 型裸铜绞线序号导线型号 直流电阻 R20/km导线型号 直流电阻 R20/km导线型号 直流电阻 R20/km1 TJ-

29、10 1.84 LJ-16 1.98 LGJ-16 2.042 TJ-16 1.20 LJ-25 1.28 LGJ-25 1.383 TJ-25 0.74 LJ-35 0.92 LGJ-35 0.854 TJ-35 0.54 LJ-50 0.64 LGJ-50 0.655 TJ-50 0.39 LJ-70 0.46 LGJ-70 0.466 TJ-70 0.28 LJ-95 0.34 LGJ-95 0.337 TJ-95 0.20 LJ-120 0.27 LGJ-120 0.278 TJ-120 0.158 LJ-150 0.21 LGJ-150 0.219 TJ-150 0.123 LJ-1

30、85 0.17 LGJ-185 0.1710 TJ-185 0.103 LJ-240 0.132 LGJ-240 0.13211 TJ-240 0.078 LJ-300 0.100 LGJ-300 0.10712 TJ-300 0.063 LJ-400 0.075 LGJ-400 0.08213 TJ-400 0.047 LJ-500 0.0595 / /14 / / LJ-600 0.0491 / /DB23/T XXXXXXXX18表 C.3 电缆芯线单位长度电阻值序号 电缆芯线截面积 mm2 铜芯电缆电阻 R20/km铝芯电缆电阻 R20/km1 16 1.15 1.942 25 0.7

31、4 1.243 35 0.53 0.894 50 0.37 0.625 70 0.26 0.446 95 0.19 0.337 120 0.15 0.268 150 0.12 0.219 185 0.10 0.1710 240 0.08 0.13DB23/T XXXXXXXX19D D附 录 D(规范性附录)电加热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D.1 适用范围适用于将工件或物料加热到工艺要求的温度而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电加热设备。D.2 测试仪表符合本标准4.3要求,4.3未提到的测试仪表准确度等级由电能平衡测试领导小组确定。D.3 测试方法D.3.1 记录周期内工件质量及材质,收集设备结构和加热工艺等技

32、术资料。D.3.2 用电能表或电参数综合测试仪测量电加热设备的空载电能量和时间。D.3.3 炉膛温度和工件温度应保证测量元件布点合理,用自动记录仪或每10min读记一次。D.3.4 进行表面温度测量时,将电加热设备外表面分成若干代表性的小块并在小块的中心点做温度测量,每15min读记一次。测量6次,求方均根植。D.3.5 在冷却水进、出口布置温度测量,每15min读记一次。冷却水流量测点可在进、出水管处任选一点测量,可自动打印累计流量或每15min读记一次。测量6次,求均方根值。D.4 电加热设备的电能平衡计算D.4.1 有效电能量有效电能量按公式(1)计算:(1)360/12tCGWgY式中

33、:WY 有效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Gg 测试期内合格工件(物料)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t1 被加热工件(物料)入炉时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1 被加热工件(物料)在 t1 温度下的比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 kJ/kg) ;t2 被加热工件(物料)在达到工艺要求时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1被加热工件(物料)在t 2温度下的比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 kJ/kg)。D.4.2 电能利用率电能利用率按公式(2)计算:DB23/T XXXXXXXX20%WGY10(2)式中:Y 电能利用率,%;WG供给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WY 有效点能量,单位为千瓦

34、时(kWh)。D.4.3 辅助构件消耗电能量辅助构件消耗电能量按公式(3)计算:360/12ffff tCtGW(3)式中:Wf 辅助构件消耗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Gf测试期辅助构件质量,单位为千克(kg) ;tf1 辅助构件入炉时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f1 辅助构件在 t1 温度下的比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J/kg) ;tf2 辅助构件在达到工艺要求时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f1 辅助构件在t 2温度下的比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J/kg)。D.4.4 设备表面散热损失能量设备表面散热损失能量按公式(4)计算:ni iibSTtaW1036/(4)式中:W

35、b设备表面散热损失能量,单位为千瓦时( kWh) ;ai 炉体表面第 i 块面积的散热系数,由表 D.1 查取,单位为 KJ/m2h;ti 炉体表面第i块面积的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o 垂直炉体表面 1m 距地面 1.5m 处的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 测量时间,单位为小时(h);Si 炉体表面第i块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D.4.5 冷却水带走的能量冷却水带走的能量按公式(5)计算:(5)360/1012SStCtQWs式中:DB23/T XXXXXXXX21WS冷却水带走的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QS 冷却水流量,单位为立方米 /小时(m 3/h) ;tS1

36、冷却水入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CS1冷却水在 tS1 温度下的比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 kJ/kg) ;tS2 冷却水出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CS2冷却水在t S2温度下的比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 kJ/kg)。D.4.6 其他损失能量Wq是指所述电加热设备的电能反平衡测算项目未能涵盖的损失电能量。D.4.7 电加热设备总损失能量电加热设备总损失能量按公式(6)计算qsbfKZW(6)式中:WZ 电加热设备各项电能损失之和;WK 空载损耗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Wf 辅助构件消耗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Wb 设备表面散热损失能量,单位为千瓦时( kWh)

37、;Ws 冷却水带走的能量,单位为千瓦时( kWh);Wq 电加热设备的电能反平衡测算项目未能涵盖的损失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 h)。表 D.1 综合散热系数表炉体表面温度综合散热系数KJ/m2 h炉体表面温度综合散热系数KJ/h25 31.82 140 60.7130 34.75 160 64.9040 38.10 180 69.5050 41.03 200 73.63960 43.54 250 84.9980 48.15 300 95.46100 52.75 350 105.93120 56.94 400 114.30DB23/T XXXXXXXX22表 D.2 电加热设备电能平衡测算表

38、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据来源 结果1 供给电能量 Wg kWh 测试2 工件质量 Gg kg 测试3 工件入炉温度 t1 测试4 工件在 t1 时的比热 C1 kJ/kg 查表5 工件工艺温度 t2 测试6 工件在 t2 时的比热 C2 kJ/kg 查表7 有效电能量 Wy kWh Gg(C2t2- C1t1)/36008 辅助构件质量 Gf kg 测试9 辅助构件入炉温度 tf1 测试10 辅助构件工艺温度 tf2 测试11 辅助构件在 tf1 时的比热 Cf1 kJ/kg 查表12 辅助构件在 tf2 时的比热 Cf2 kJ/kg 查表13 辅助构件损耗电能量 Wf kWh Gf(Cf

39、2tf2- Cf1tf1)/360014 空载损耗电能量 Wk kWh 测试15 环境温度 t0 测试16 电加热设备外表面温度 ti 测试17 外表综合散热系数 ai kJ/m2h 查表18 电加热设备外表面积 Si m2 测试19 测试时间 T h 测试20 外表散热损失能量 Wb kWh n1i Sia360Tt0i/21 冷却水流量 QS m3/h 测试22 冷却水进口平均温度 t1 测试23 冷却水出口平均温度 t2 测试24 冷却水 t1 时的比热 C1 kJ/kg 查表25 冷却水 t2 时的比热 C2 kJ/kg 查表26 冷却水带走能量损失 WS kWh 1000QS(Cs2

40、 ts2- Cs1 ts1)/360027 其他能量损失 Wq kWh28 电加热设备总损失 Wz kWh Wk +Wf+ Wb+ Ws+ Wq29 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率 y % (Wy/ WG)100%DB23/T XXXXXXXX23DB23/T XXXXXXXX24E E附 录 E(规范性附录)照明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E.1 适用范围用电单位内部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和生活区域的照明系统或照明设备。E.2 测试仪表符合本标准4.3要求,4.3未提到的测试仪表准确度等级由电能平衡测试领导小组确定。E.3 测试方法生产车间的照明设备可实际测试该设备的功率,办公和生活区可使用照明设备的额定功率。

41、照明设备在电能平衡测试周期内的照明小时数可根据实际使用状况计算。E.4 电能利用率计算E.4.1 可见光效率可见光效率按公式(1)计算:%/gk10683(1)式中:k可见光效率,%;g发光率,%。E.4.2 灯具效率灯具效率按公式(2)计算:%/d102(2)式中:d灯具效率,%;1 灯具反射到工作面的光通量,单位为流明(lm);2 光源的投射可见光通量,单位为流明(lm)。E.4.3 照明设备电能利用率照明设备电能利用率按公式(3)计算:DB23/T XXXXXXXX25dk(3) 式中: 照明设备电能利用率,%;k 可见光效率,%;d 灯具效率,%。E.4.4 企业照明设备用电量E.1.

42、4.1 电能表累积法按企业厂区照明和车间照明电能表累计计算,业照明设备年用电量按公式(4)计算:nimiW1(4)式中:Wm企业照明设备年用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Wmi企业每块照明电度表的年累计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E.1.4.2 功率法对于无电能计量的照明设备,按其功率与年照明小时数及镇流器消耗的功率,按公式(5)计算其企业照明年用电能量:inixmitPW1(5)式中:Wm企业照明年用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Pmi 每种照明设备的功率,单位为千瓦(kW);ti 每种照明设备的年照明小时数,单位为小时(h); Pmi每种照明设备配的镇流器功率( Pmi= Pmizi

43、),单位为千瓦,(kW);zi 第i种设备镇流器消耗的电功率占灯管电功率的百分比,% 。E.4.5 企业照明的有效电能量企业照明的有效电能量等于电功率与其电能利用率和开灯小时数的乘积,按公式(6)计算:niiminiymy tPW11(6)式中: Wmy企业照明的有效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Wmyi每种照明设备的有效点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Pmi 每种照明设备的功率,单位为千瓦(kW);DB23/T XXXXXXXX26i 每种照明设备的电能利用率, %;ti 每种照明设备的年照明小时数,单位为小时(h)。E.4.6 企业照明设备电能利用率企业照明设备的电能利用率等于企业照明设备的有效电能量与企业照明设备用电量之比的百分数。按公式(7)计算:%10/myW(7)式中:m 企业照明电能利用率,%;Wmy企业照明的有效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Wm 企业照明设备用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E.2 企业照明设备电能平衡测算表见E.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