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30B 43备案号: DB 23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DB 23/ T 8932014代替 DB23/ T 8932005种鸡场疫病监测净化技术规范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黑 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23/ T 8932014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23/T 8932005种鸡场疫病监测净化标准。与DB23/T 893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标准名称改为种鸡场疫病监测净化技术规范;在疫病监测净化病种方面增加了鸡传染性贫血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病;将
2、动物疫病监测机构改为县级以上(含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见4.1);增加了样品采集、保存和送检 (见4.4.3);更新并增加部分病种的病原学检测方法;修改了净化方法和净化指标有关内容。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提出。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动物卫生监督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永国、孙刚、徐佳、赵晓春、施晓琳、钟映梅、徐波、朱琦、高玉龙、孙广忠、黄昕、张树棣、刘鹏、曹茹欣、张加勇、张君。本标准于 2005 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23/ T 89320141种鸡场疫病监测净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禽流感、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
3、鸡传染性贫血、禽网状内皮增生病、鸡白痢、禽支原体病的监测和净化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种鸡场。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T 16550 新城疫诊断技术GB/T 18643 鸡马立克氏病诊断技术GB/T 19438.1 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 RT-PCR检测方法GB/T 26436 禽白血病诊断技术NY/T 536 鸡伤寒和鸡白痢诊断技术NY/T 541 动物疫
4、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NY/T 553 禽支原体病诊断技术NY/T 681 鸡传染性贫血诊断技术NY/T 770 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技术规范NY/T 772 禽流感病毒RT-PCR检测方法 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T 1247 禽网状内皮增生病诊断技术NY/T 5339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 农业部农医发2007 12 号文件新城疫防治技术规范 农业部农医发2007 12 号文件马立克氏病防治技术规范 农业部农医发2007 12 号文件J-亚群禽白血病防治技术规范 农业部农医发2007 12 号文件3 监测和净化病种禽流感、新城
5、疫、鸡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禽网状内皮增生病、鸡白痢、禽支原体病。4 监测4.1 监测主体DB23/ T 89320142县级以上(含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4.2 监测日龄每批次种鸡在 90120 日龄时进行监测。4.3 抽样比例存栏 1000 套以上的种鸡场按 1随机抽样;对存栏未达到 1000 套的种鸡场,每次随机抽检 30 只种鸡。4.4 监测方法4.4.1 流行病学调查对种鸡场疫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填写种鸡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参见附录 A) 。4.4.2 健康检查按GB 16549的规定执行。4.4.3 样品采集、保存及送检对抽样监测种鸡按实验室检测要求采集
6、样品,填写种鸡场疫病监测采样单(参见附录B),由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操作按NY/T 541规定执行。4.4.4 实验室检测4.4.4.1 禽流感 采用病原学检测方法,用SPF鸡胚分离病原(见GB/T 18936)、用RT-PCR或荧光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病原(见NY/T 772和GB/T 19438.1)。4.4.4.2 新城疫 病原学检测按GB/T 16550的规定执行。4.4.4.3 鸡马立克氏病 病原学检测按照马立克氏病防治技术规范的2.4.1 要求执行;血清学检测采用免疫琼脂扩散试验(见B/T 18643 )。4.4.4.4 禽白血病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按GB/T
7、 26436的规定执行。4.4.4.5 鸡传染性贫血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按NY/T 681的规定执行。4.4.4.6 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按NY/T 1247的规定执行。4.4.4.7 鸡白痢 DB23/ T 89320143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按NY/T 536的规定执行。4.4.4.8 禽支原体病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按NY/T 553的规定执行。5 净化5.1 净化方法种鸡饲养场必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种鸡引入应按NY/T 5339的规定执行;鸡场环境控制按NY/T 1167规定操作并符合其要求。种鸡场日常消毒按NY/T 5339的规定执行;种鸡场发生疫病时,应
8、立即实施净化措施;病死或淘汰种鸡按GB/T 16548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种鸡场消毒按NY/T 5339的规定执行。5.1.1 禽流感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时,须向当地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将该样品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一步检验,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封锁疫区,扑杀所有家禽,按GB/T 16548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采取相关措施(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并对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进行监测(见NY/T 770);确诊为低致病性禽流感,按照有关规定上报及处置。5.1.2 新城疫病例确诊为新城疫,须向当地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9、封锁疫区,扑杀所有病禽和同群禽只,按GB/T 16548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进行监测和紧急强制免疫等相关措施(见新城疫防治技术规范)。5.1.3 鸡马立克氏病病例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应按照马立克氏病防治技术规范的4 要求进行处置。5.1.4 禽白血病病例确诊为J 亚群禽白血病,按照J-亚群禽白血病防治技术规范的4 要求进行处置。病例确诊为其他亚群的外源性禽白血病时,阳性种鸡进行淘汰处理。对发病种鸡场每月进行一次普检,检测方法按照4.4.4.4 进行,淘汰所有阳性种鸡。5.1.5 鸡传染性贫血病例确诊为鸡传染性贫血,阳性种鸡进行淘汰处理。对发病种鸡场每月进行一次普检,检
10、测方法按照4.4.4.5 进行,淘汰所有阳性种鸡。5.1.6 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例确诊为禽网状内皮增生病,阳性种鸡进行淘汰处理。对发病种鸡场每月进行一次普检,检测方法按照4.4.4.6 进行,淘汰所有阳性种鸡。5.1.7 鸡白痢病例确诊为鸡白痢,阳性种鸡进行淘汰处理。对发病种鸡场每月进行一次普检,检测方法按照4.4.4.7 进行,淘汰所有阳性种鸡。DB23/ T 893201445.1.8 禽支原体病例确诊为禽支原体,阳性种鸡进行淘汰处理。对发病种鸡场每月进行一次普检,检测方法按照4.4.4.8 进行,淘汰所有阳性种鸡。5.2 净化指标5.2.1 禽流感非免疫种鸡群和灭活疫苗免疫种鸡群病原学检
11、测为阴性。5.2.2 新城疫种鸡群病原学检测为阴性,如果抽样时间是在活疫苗免疫后15 天内,新城疫病原学检测为阳性,但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健康检查等方法确诊无临床病例。 5.2.3 鸡马立克氏病非免疫种鸡群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疫苗免疫种鸡群病原学检测为阴性,如果抽样时间是在活疫苗免疫后15 天内,鸡马立克氏病病原学检测为阳性,但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健康检查等方法确诊无临床病例。 5.2.4 禽白血病种鸡群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5.2.5 鸡传染性贫血非免疫种鸡群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疫苗免疫种鸡群病原学检测为阴性,如果抽样时间是在活疫苗免疫后15 天内,鸡传
12、染性贫血病原学检测为阳性,但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健康检查等方法确诊无临床病例。5.2.6 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种鸡群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5.2.7 鸡白痢非免疫种鸡群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5.2.8 禽支原体非免疫种鸡群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疫苗免疫种鸡群病原学检测为阴性,如果抽样时间是在活疫苗免疫后15 天内,禽支原体病原学检测为阳性,但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健康检查等方法确诊无临床病例。DB23/ T 89320145A 非免疫种鸡群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灭活疫苗免疫种鸡群病原学检测 为阴性; 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种鸡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表 A
13、.1 种鸡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编号: 日期:调查单位: 联系人: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被调查单位: 联系人: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1本地种鸡养殖基本情况主要饲养品种全县(市、区)存栏量2调查户(场)基本情况调查户(场)饲养量种公鸡饲养量种母鸡饲养量饲养品种饲养方式(舍饲半舍饲放养)3疫病发生情况疫病种类 发病数 死亡数 发病时间 发病日龄 性别构成4主要临床症状(可另加附页)5初步诊断结果(可另加附页)6采取防治措施及效果(可另加附页)DB23/ T 89320146B B附 录 B(资料性附录)种鸡场疫病监测采样单表 B.1 种鸡场疫病监测采样单编号: 日期:种鸡场名称种鸡场地址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联系人饲养品种种公鸡存栏数 种母鸡存栏数采样种类和数量采样日龄检测项目采样时间 送检时间免疫情况发病死亡情况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