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综合评估(基础巩固卷) 考 试 用 时 :120分 钟 试 卷 满 分 :120分一、基础知识(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A 项, “还”通“环” , “共”通“供” 。B 项, “说”通“悦” , “振”通“震” 。C 项, “反”通“返 ”, “要”通“邀” 。D 项,“蚤”通“早” ,第二句没有通假字。答案:D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秦兵旦暮渡易水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解析:夫人,古义为那人(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2、。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均作“假若没有”讲。A.句末语气词;疑问代词。B.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代词。D.表被动;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里。答案:C4从句式角度看,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解析:B 项是被动句,其余都是判断句。答案:B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2)今者项庄拔剑舞,_。(鸿门宴)(3)大行不顾细谨,_。(鸿门宴)答案:(1) 因人
3、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 (2)风萧萧兮易水寒 (2)其意常在沛公也 (3)大礼不辞小让二、阅读理解(43 分)(一) 阅读材料,完成 68 题。(9 分,每小题 3 分)永远的烛之武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
4、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1955 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
5、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 ,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景仰他们的主要缘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样一个让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
6、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 ,湮灭在历史的风雨之中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齐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像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6下列属于烛之武年老仍不被重用的真正原因的一项是( )A他爱发牢骚,当郑伯听从佚之狐的举荐请烛之武出面解围时,他还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7、已。 ”B他有超世之才,但安于平静的生活,不想过问政治。C他的官职太小,难以被郑伯发现。D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嫉妒。解析:A 项他爱发牢骚是因为他怀才不遇,郑伯请他时的牢骚与后文的出面说秦伯更能突出他的深明大义。B 项文章四、五、六段多处显示他不是不想过问政治,而是没有机会。C 项烛之武为官三朝,仍未被发现,不是官职太小的原因。D 项从佚之狐的推荐和烛之武的牢骚中可以看出,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等才是真正原因。答案:D7文章引述了钱学森回国、曹操的老骥伏枥、刘备三顾茅庐的例子,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钱学森回国的例子,论证人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B运用钱学森回国、曹操的老骥伏枥的
8、例子论证烛之武是一个心存高远的爱国者。C刘备三顾茅庐的例子论证烛之武身处逆境而不自甘寂寞,而是时刻准备寻找“一鸣惊人”的机会。D运用钱学森回国的例子主要是表达作者对钱学森爱国精神的敬仰之情。解析:本文的中心是赞美烛之武的不畏逆境、终成大器的精神,文中每个例子都为这个中心服务。答案:D8烛之武的例子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适时的牢骚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会为自己争取到机会。B能言善辩也是一种能力,平时应注意自己的口才训练,有时口才可以解救危难。C身处逆境要不言放弃,要时刻准备,蓄势待发。D有才有德的人才是令人们敬仰的人。解析:烛之武的牢骚是有条件、有资本的,如果无才一味牢骚满
9、腹,只能让人生厌。答案:A(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
10、。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
11、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歉,道谢D图穷而匕首见 穷:穷尽解析:这里的“谢”是“谢罪”的意思。答案:C10对下列句子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群臣侍殿上者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A和相同
12、,和相同B 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不同解析:句是定语后置;句中, “被”是“遭受”的意思,不是被动句;句中, “见”是被动句的标志。答案:B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荆轲“精忠报国”的一组句子是(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A BC D解析:虽是荆轲刺秦王的举动,但这里看不出他的“精忠报国” 。是秦王反击荆轲的举动。答案:B12下列对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
13、项是( )A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 ,是为了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B文中的音乐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C三个“皆”字写出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D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魄。解析:渲染的应是悲壮的气氛。答案:B(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6 题。(22 分)巨鹿之战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 。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行至安阳,
14、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 ;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公。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
15、,莫敢支吾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注:巨鹿城:古县名,治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承其敝:承,趁;敝,疲惫。支吾:抵抗。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
16、确的一项是(3 分)( )A战胜则兵罢 罢:通“疲” ,疲惫B故不如先斗秦、赵 斗:使相斗C立羽为假上将军 假:假扮D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壁:营垒解析:假:暂时代理。答案:C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项羽有勇有谋的一组是(3 分 )(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 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 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 项羽为鲁公,为次将 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A BC D解析:是项羽杀宋义的原因,是楚王任命项羽为鲁公,为次将。答案:B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猛如虎,
17、很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出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会, “久留不行” ,所以项羽杀了他。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侯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地臣服。解析:A.此句是宋义骂项羽鲁莽的话。B.此项是宋义的话, “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也是无中生有。D. “诸侯的军队”是楚军的盟军, “臣服”也不对。答案:C16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1)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7 分)译文:_(2)当是时,楚兵冠诸侯。(6 分)译文:_答案:(1) 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兵却徇私情,这不是国家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