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专题能力提升练(B).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3888706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专题能力提升练(B).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专题能力提升练(B).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专题能力提升练(B).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专题能力提升练(B).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专题能力提升练(B).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专题 3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B卷)(45分钟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6小题,每小题 8分,共 48分)1.(新题预测)有学者欲研究影响玉米根尖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B.过程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过程比过程耗氧速率低的原因可能是H不足D.过程比过程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解析】选 C。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图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而不是葡萄糖,A 错误。

2、由图中曲线可知,加入线粒体后,过程氧气浓度略有下降,说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消耗了氧气,B 错误。分析图可知,过程加入 ADP后氧气浓度下降速度较慢,加入呼吸底物后氧气浓度下降速度加快,由于氧气的作用是与H结合形成水,因此限制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因素可能是H,加入 ADP后,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度加快,说明该过程限制氧气与H结合的因素是 ADP的量,因此过程比过程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H不足,C 正确。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 ADP后,过程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限制过程耗氧速率的应该是 ADP的量,所以过程比过程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DP量少,D 错误。

3、2.(2018汕头一模)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隔绝 O2的一组产生的 CO2量远大于通入 O2的一组- 2 -B.葡萄糖培养液煮沸的目的是杀灭微生物并去除培养液中的 O2C.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D.可以通过是否产生 CO2来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解析】选 B。隔绝 O2的一组进行的是无氧呼吸,通入 O2的一组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消耗相同的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量大于无氧呼吸,A 错误;实验中酵母菌培养液在加入前先要煮沸再冷却,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培养液中的 O2,并杀灭杂菌,B 正确;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可以用溴

4、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C 错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 CO2,所以不能根据实验中有无 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D 错误。3.将某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 CO2和 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 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 6点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的时刻为 10点与 20点B.20点以后该植物的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该植物 17点时有机物积累量少于 19点时D.该植物 10点时细胞中H的总产生量少于

5、8点时【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明确三点:(1)密闭容器内,曲线转折点对应的时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2)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的时间范围内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3)植物细胞除有氧呼吸产生 CO2外,无氧呼吸生成酒精的同时也能产生少量 CO2。【解析】选 B。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的时刻为 8点与 17点,A 错误;20 点以后密闭容器中的 CO2增加量大于 O2的减少量,说明该植物的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 正确;因17点后容器中 CO2增多,说明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有机物积累量会减少,故该植物 17- 3 -点时有机物积累量多于 19点时,C 错误

6、;密闭容器内 8点到 10点间 O2浓度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增强,该植物 10点时细胞中H的总产生量多于 8点时,D 错误。【加固训练】下列关于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选项 呼吸类型 H的来源 H的用途A 有氧呼吸 只来源于葡萄糖 用于生成水B 有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用于生成水C 无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用于生成乳酸D 无氧呼吸 只来源于葡萄糖 用于生成酒精【解析】选 B。根据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可知,有氧呼吸过程中,人体细胞呼吸中H来源于葡萄糖和水,用于生成水,A 错误、B 正确;根据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可知,无氧呼吸过程中,人体细胞呼吸中H只来源于葡

7、萄糖,用于生成乳酸,C、D 错误。4.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只进行有氧呼吸,bc 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存,cd 段只进行无氧呼吸B.运动强度大于 c后,肌肉细胞 CO2的产生量将大于 O2消耗量C.无氧呼吸只产生少量 ATP,是因为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可利用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 ATP【解析】选 D。ab 段乳酸含量没有增加,说明此时细胞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c 段和 cd段中既有氧气的消耗,也有乳酸的产生

8、,说明这两个阶段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A 错误;运动强度大于 c后,肌肉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量等于消耗的 O2量,而无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 CO2,因此运动强度大于 c后,肌肉细胞 CO2的产生量将等于 O2消耗量,B错误;人体无氧呼吸过程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过程,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中未被释放出- 4 -来,所以只能产生少量 ATP,C错误;在缺氧条件下,人体细胞可利用无氧呼吸产生少量 ATP,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D 正确。【知识总结】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1)内因:酶的数量与活性、色素含量等。(2)外因:CO 2浓度、温度、光照强度等。

9、(3)在达到光合作用光饱和点(或 CO2饱和点)之前,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或 CO2浓度)。5.(2018天津高考)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 CO2和 O2传感器的 10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和 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 O2和 CO2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t1t 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 t1时快C.若降低 10 培养,O 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解析】选 C。本题通过图形考查有氧呼吸

10、、无氧呼吸的过程、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等。据图分析可知,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是封闭的,t 1t 2随着 O2消耗,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 项正确;t 3时,O 2浓度几乎为 0,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t 1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且t3时培养液中 CO2相对含量远大于 t1时,所以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总是 t3t1,B项正确;此实验数据是在最适温度下获得的,故降低 10 ,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的活性降低,O 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变长,C 项错误;该实验装置在密闭的环境中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其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D 项正确。- 5 -【易错提醒】本

11、题易错选 B项。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要看单位时间内葡萄糖的消耗量,而不能根据图中纵坐标所标识的培养液气体相对含量判断。通过细胞呼吸的过程可知,产生相同含量的二氧化碳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速率较大。6.(新题预测)实验人员将生长旺盛的酵母菌接种在仅含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并在 30 的透明恒温箱中保温。在 110 min 内,有色液滴基本不移动;1160 min 内有色液滴向右移动;61 min后,有色液滴又保持不动。下列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110 min 内,酵母菌的代谢水平很低,基本处于休眠状态B.1160 min 内,酵母菌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C.61 min后,

12、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D.110 min 内已经产生了酒精【解析】选 B。葡萄糖为底物时,酵母菌有氧呼吸能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吸收氧气的量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由于试管中气压不变,有色液滴基本不移动,因此 110 min 内,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酵母菌的代谢水平比较高,没有进行无氧呼吸,没有产生酒精,A、D 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会释放二氧化碳,由于试管中气压增大,刻度管内的液滴向右移动,由于 1160 min内液滴向右移动,因此 1160 min 内,酵母菌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B 正确;61 min后,液滴又保持不动,说明葡萄糖全部消耗完了,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C

13、 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3小题,共 52分)7.(14分)(2018太原二模)阳光穿过森林会在地上投下“光斑”。如图显示了生长旺盛的某植物的一片叶子在“光斑”照耀前后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 CO2和释放 O2的情况。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6 -(1)图中_(填“甲”或“乙”)代表 O2释放速率,请写出判断理由:_。 (2)A点以后植物是否继续进行光合作用?_, 请说明理由: _。 (3)图中 A点以后叶绿体_(填“C 3”或“C 5”)含量会暂时增加,此时 ATP的移动方向是_。 【解析】(1)光斑照耀的时候,光照强度提高,迅速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释放出大量氧气,所以在光斑开始时,(

14、O 2)释放速率迅速增加;光斑移开时,(O 2)释放速率迅速下降,氧气的释放速率要高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实线代表 CO2吸收速率,虚线代表 O2释放速率。(2)A点处,光斑移走,但是依然有微弱的氧气释放和二氧化碳吸收,由图也可观察到 A点后植物叶片依然在吸收 CO2和释放 O2,说明叶片仍在进行光合作用,不是完全停止的。(3)光合作用过程中,O 2的产生是在光反应阶段进行的,水利用光能,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 O2和H,此过程积累的H和 ATP,供给暗反应进行 C3还原。当光照停止,光反应结束,此过程积累的H和ATP会逐渐消耗减少,减少 C3的消耗,二氧化碳的固定继续,由此 C3会积累增加;光

15、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产生的 ATP移向叶绿体基质(暗反应发生场所)。答案:(1)甲 光斑开始时,(O 2)释放速率迅速增加;光斑移开时,(O 2)释放速率迅速下降(写出一条即可,或释放速率随光斑的改变而迅速改变)(2)是 A 点后植物叶片依然在吸收 CO2和释放 O2,说明叶片仍在进行光合作用(3)C3 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8.(18分)(新题预测)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主要包括:C 5和 CO2结合生成 C3,C3经一系列变化生成糖类和 C5。为确定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哪个反应间接依赖光,科学家利用小球藻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7 -(1)利用热酒精处

16、理小球藻能终止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欲探究 14CO2中 14C的转移路径,给小球藻提供 14CO2后的处理应为_。 (2)暗反应阶段间接依赖光照的反应是_,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 _。 (3)若其他条件不变,突然降低光照条件下 CO2的浓度,短时间内细胞中 C3和 C5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 【解析】(1)探究 14CO2中 14C的转移路径时,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供给二氧化碳后的时间,因变量是14C标记出现的产物,故给小球藻提供 14CO2后,应该每间隔一段时间用热酒精终止暗反应过程,提取并鉴定含 14C标记的物质。(2)图中反应条件由光照变为黑暗时,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不变,C 5的含量减少,C

17、3的还原受阻,含量上升,所以 C3经一系列变化生成糖类和 C5,说明暗反应需要间接依赖光反应。(3)若其他条件不变,突然降低光照条件下 CO2的浓度,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减慢,C 5的消耗减少,短时间内其来源不变,最终导致 C5的含量升高;同时 C3的来源受阻,短时间内其去路不变,最终导致 C3的含量降低。答案:(1)每间隔一段时间用热酒精终止暗反应过程,提取并鉴定含 14C标记的物质(2)C3经一系列变化生成糖类和 C5 当反应条件由光照变为黑暗时,C 3含量升高而 C5及各种中间产物的含量下降,说明 C3的还原与光照条件有关(3)C3含量降低,C 5含量升高【加固训练】图 1表示某植物在不同

18、光照强度下 O2或 CO2的吸收量(单位:mLh -1),请回答下列问题:- 8 -(1)与 c点相比,b 点时叶肉细胞内 C5的含量较_(填“多”或“少”)。(2)c点之后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在 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植物叶肉细胞(不考虑其他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每小时固定的 CO2为_mL,叶绿体释放的O2的去向是_。(3)人们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圆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一定范围的、不同浓度的 NaHCO3溶液中,使其沉于底部,在适宜温度下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的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

19、 2。据图分析,导致 d点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用时间大于 e点的主要原因是_。【解析】(1)与 c点相比,b 点光照强度较小,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ATP和H较少,C 3还原产生的 C5的量较少,但消耗量不变,因此叶肉细胞内 C5的含量较少。(2)c点之后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和 CO2浓度,在 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植物叶肉细胞每小时固定的 CO2为 48+8=56 mL,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因此叶绿体释放的O2的去向是进入线粒体和释放到外界环境中。- 9 -(3)由于 d点时 NaHCO3溶液浓度较低,CO 2供应较少,细胞光合作用强度较弱,而细胞呼吸强度未变,气体产生的速

20、率与气体消耗速率之差较 e点小,故上浮时间长。答案:(1)少 (2)温度和 CO2浓度 56 进入线粒体和释放到外界环境中 (3)d点时 NaHCO3溶液浓度较低,CO 2供应较少,细胞光合作用强度较弱,而细胞呼吸强度未变,气体产生的速率与气体消耗速率之差较 e点小,故上浮时间长9.(20分)(能力挑战题)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 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以防止叶绿素降解。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 (2)图 1中影

21、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_。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的干扰。 (3)图 1在反应室中加入 NaHCO3的主要作用是_。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_ (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 - 10 -(4)图 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对 1520 min 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_;若在 20 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填序号:C 5 ATP H C 3),可推测 20 25 min 曲线的斜率为_(填“正值”“负值”或“零”)。 【解析】(1)提取色素时,加入 Ca

22、CO3可防止叶绿素降解。由于色素能溶解在乙醇中,所以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和矿质元素含量,而图中含水丰富,所以图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光照、温度、CO2(NaHCO3)浓度。要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应排除反应液中溶解氧的干扰,所以测定前应排出反应液中的溶解氧。(3)装置中的 NaHCO3可为果肉提供 CO2,提高反应液中 NaHCO3浓度,CO 2浓度就增大,在一定范围内果肉放氧速率增大,当达到 CO2饱和点后,果肉放氧速率不再随 CO2浓度增大而变化。(4)图 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而 1520 min 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说明这个时间段内净光合速率为 0,即该时间段内的光合产氧量与呼吸耗氧量相等。若在 20 min后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因此没有ATP 和H的产生。短时间内 C5与 CO2反应生成C3的速率不变,由于ATP 和H 的含量减少,C 3被还原成 C5的速率下降,导致 C5含量减少。停止光照后,只有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没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可推测 2025 min 曲线的斜率为负值。答案:(1)CaCO 3 光合色素溶解在乙醇中(2)光照、温度、CO 2(NaHCO3)浓度 溶解氧(3)提供 CO2 增大后稳定(4)光合产氧量与呼吸耗氧量相等 负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