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非选择题标准练(6)满分 39分,实战模拟,20 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1.(每空 2分,共 10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按其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核心区是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演替规律和植被恢复途径的良好场所;缓冲区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是核心区与实验区的过渡地带;实验区是保护区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回答下列问题:(1)保护区物种的_越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2)核心区一般是禁止人类活动的,是因为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_,该区的两种哺乳动物之间可能有_的关系,该区域的植被大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样可以提高群落利用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3)缓冲区的
2、生物种类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改变,这种演替叫做_演替。 【解析】(1)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越高,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2)两种哺乳动物之间可能存在捕食或竞争关系,植被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利于充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3)缓冲区的生物种类会随时间的延续而发生改变,说明该演替过程不是在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发生的,为次生演替。答案:(1)丰富度(2)速度和方向 竞争或捕食 阳光(合理即可)(3)次生2.(每空 3分,共 9分)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利用不同浓度的 BL和生长素(IAA)处理油菜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单独
3、用 IAA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_ _。 (2)BL与 IAA同时处理,在 IAA浓度为_nM 时,BL 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 IAA浓度继续增加时,BL 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_ _。 - 2 -【解析】(1)分析图形可知,BL 含量为 0的实线即单独用 IAA处理的曲线,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低浓度促进伸长,高浓度抑制伸长。(2)BL含量为 100 nM的虚线即 BL与 IAA同时处理的曲线,在 IAA浓度为 010 nM时,虚线明显低于实线且呈下降趋势,说明 BL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 IAA浓度继续增加时,BL 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抑制作用减弱
4、。答案:(1)低浓度促进伸长,高浓度抑制伸长(2)010 抑制作用减弱3.(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分,共 8分)山羊的短尾与长尾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机理如图 1所示。图 2为两种性状的山羊杂交结果。(1)据图 1分析,短尾山羊的基因型为_(1 分)。 (2)据图 2分析,若 F1中长尾个体间相互交配,生出短尾个体的比例为_(1 分)。 (3)最新研究发现,山羊尾长还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该对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其中基因B控制合成的物质 B抑制 A基因的表达。据题意分析,长尾个体一定具有的基因是_。 若同时考虑两对基因的作用,基因型为 aaXBY的个体与纯合长尾
5、个体杂交,而后再让 F1的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则生出长尾个体的概率为_。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物质 B抑制 A基因表达的可能机理有_。 A.抑制了基因 A的复制 B.抑制了 RNA聚合酶的活性C.抑制了 tRNA与 mRNA的识别D.抑制了 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明确:(1)分析图 1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2)长尾由基因 A控制,因此长尾是显性性状,短尾是隐性性状。(3)分析图 2可知,亲本的基因型是 aa和 Aa。【解析】(1)据图 1可知,甲蛋白在酶 A的作用下会变成乙蛋白,从而表现为长尾,说明长尾是显性基因控制的,
6、因此短尾山羊的基因型为 aa。(2)亲本短尾和长尾交配,后代出现了短尾和长尾,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a和 Aa,F1中长尾的基因型为 Aa,因此 F1中长尾个体间相互交配,生出短尾个体(aa)的比例为 1/4。(3)山羊的尾长由 2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只有 A存在,B 不存在时为长尾,基因型可以表示为 A_XbXb或 A_XbY,其他情况下表现为短尾,短尾的基因型可能是 A_XB_、aa_ _。据以上分析可知,长尾个体一定具有的基因是 A和 b。纯合长尾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AAXbXb,与 aaXBY的个体杂交,F 1个体的基因型为 AaXBXb和 AaXbY,F1雌雄个体进行杂交生出长尾个体(A
7、_X b_)的概率为3/41/2=3/8。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不包括复制,物质 B抑制 A基因表达的可能机理有物质 B能抑制基因 A的转录和翻译。若物质 B抑制基因 A的复制,不会影响 A基因的表达,A 错误;若物质 B抑制 RNA聚合酶的活性,会影响 A基因的转录,B 正确;若物质 B抑制 tRNA与 mRNA的识别以及 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都会抑制基因 A的翻译,C、D 正确。答案:(1)aa (2)1/4(3)A 和 b 3/8 B、C、D4.(每空 2分,共 12分)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 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 A蛋白为主要抗原。现利用该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和单克隆抗体制
8、备技术来生产预防和诊断该疾病的疫苗和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该 RNA病毒获得 A基因过程中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_。 (2)制备 A蛋白过程的核心是构建 A基因表达载体,启动子和终止子也需要重新构建,以能被受体细胞的_识别,便于其催化转录过程。 (3)将提取的 A蛋白重复注射到小鼠皮下细胞,目的是获得更多的_细胞,而使获得_细胞的几率大大增加,再通过扩大培养提取单克隆抗体。 (4)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_的工程体系。沼气工程利用的主要是_原理。 【解析】(1)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其通过逆转录过程获得 A基因,因此该过程中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为 A-T、U-A、G-C、C
9、-G;A 基因扩增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 A-T、G-C、C-G、T-A,因此由该病毒获得 A基因过程中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为 A-T、U-A、G-C、C-G。(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RNA 聚合酶能识别和结合启动子,催化转录过程。- 4 -(3)将提取的 A蛋白重复注射到小鼠皮下细胞,目的是多次刺激 B细胞,经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从而使获得杂交瘤细胞的几率大大增加,再通过扩大培养提取单克隆抗体。(4)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沼气工程主要是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建造的。答案:(1)A-T,UA,GC,C-G(2)RNA聚合酶(3)浆(已免疫的 B) 杂交瘤(4)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物质循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