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武邑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守住青山绿水,是中国传统自然观、宇宙观的体现。失去了青山绿水,人们对众生万物的敬畏和想象,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对生活空间的叙述和表达,就失去了依托。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的起点。如在先秦古籍山海经 (包含神话、地理、物产等内容)中,我们可以
2、感受神州大地幅员之辽阔,见识山川物产之丰饶,更会为里面诡谲华丽的自然世界所震惊。日本民俗学家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中的空间划分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前者指人类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对的即外部世界,二者相对独立、互为依存。在虔诚仰慕并企图利用大自然之余,人类对神秘而又神圣的未知世界充满了敬畏。循着对善灵瑞兽的正面想象,人类赋予自身走向自然的合法性;对怪力乱神的负面想象,又恰如其分地给予人类种种约束,避免因过度索取而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不仅在博物志 述异记等历代文献中得以记载,而且在世代民众生活中实践传承。我们在乡间田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正是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象征边界。敬畏在
3、信仰中流淌,想象在仪式中演绎。进入内部世界,民众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更有能动性,对秀美山水的悦纳更具艺术性,同时也更能反映民众的生活美学。风水便是一例,它既能体现中国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又对民众寻求生存空间、布置生活格局产生实际作用。姑且不谈风水的科学性,就其知识受众而言,风水通常被动地与个人运势、家庭盛衰和宗族繁衍相关联,在古代社会,甚至被认为会影响帝国兴亡,一切美好的期望都寄托于风水的选定、维系与改变。这种宇宙观念及现实需求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营造风水环境,试图通过栽树遮蔽、引水通渠等具体操作办法,去争取风水宝地,有些村落及宗族之间甚至因为争风水、护风水产生了激烈的社会冲
4、突。无疑,人们对风水的迷信,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当然,风水实践在客观上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清代湖南宁远,境内有舜帝陵,正是由于当地民众囿于风水观念,当地丰富的钢矿资源才没有遭到过度开采和破坏;东北长白山,因龙兴圣地被列入皇家禁地,从而保护了东北长白山原始森林。风水实践,从某种角度,可以看作是民众主动争取和自然世界、生活环境相互融合的外在表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客观上形塑了传统人文景观的生态美学,营造了与人类生活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在民众的乡愁记忆和口头叙事中,我们还能发现生态环境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分量。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人离开故土,走进城市,住进楼房,但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最割舍不下
5、的经常是乡间的那棵古树、村头的那口老井,抑或是环抱村庄的那条小河。(摘编自王文超民间文化中的生态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人们对善灵瑞兽的想象所产生的影响是正面的,给予人类走向自然的合法性;人们对怪力乱神的想象则产生了负面影响。B. 日本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 中的空间划分为相互独立又互为依存且代表人类生活空间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C. 体现中国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宇宙观念的风水,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望,其科学方面的贡献值得肯定。D. 人类敬畏自然,对传统人文景观的生态美学,对与人类生活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客观上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6、,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守住青山绿水为立论前提,运用举例等论证方法,逐层分析。B. 文章提及因风水而产生的社会冲突,是为了论证迷信风水产生的消极作用。C. 文章第四、五段论述民众对生活空间的叙述、表达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D. 文章从民间文化的角度,将生态问题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视角独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山海经内容广博,描写了辽阔的神州大地,丰饶的物产,以及诡谲华丽的自然世界,反映了先民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B. 作为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交汇点,乡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在生活中的实践传承。C. 如果没有风水实践,清代湖南宁远的
7、铜矿和东北长白山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恐怕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D. 古树、老井、小河等标志性的乡土环境成为离开故土的民众精神世界的核心,这说明乡村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答案】1. D 2. C 3. D【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A 项, “人们对怪力乱神的想象则产生了负面影响”错,人们对怪力乱神的负面想象,约束了人类,避免了对自然的严重破坏,这是下面的影响;B 项, “代表人类生活空间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错,内部世界指人类的生活空间,外部世界与之相对;C 项,“其科学方面的贡献值得肯定”不合文意,原文没有提到风水的科学贡献。【2 题详解】试题分析:C 项,文章第四、五段重点论述民众对生活环
8、境的选择,以及民众争取和自然世界、生活环境相互融合,即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 C 项文章内容概括。【3 题详解】试题分析:D 项, “这说明乡村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 ”这一说法不当,依据原文最后一段的内容,应是“这说明生态环境在们精神世界中的分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风景贾平凹我说的风景是在我家那一方小小的窗上
9、。我常坐在窗前,无聊地向外张望。数年前,天上的星子很稠,后来渐渐归稀,待到高大的建筑撵过来,建筑上的窗便装扮了我的风景,我的窗也或装扮了人家的风景吧?这么想着,很有些卞之琳先生的诗味,我就将头偏过去,久久地看建筑物下的那块生长着五谷的空地。见有一个老头,好高的个子,细细瘦瘦,从地埂的这边走到地埂的那边,再从地埂的那边走到地埂的这边,来回均一百一十步,一步也不差的,就像一把活动着的人尺。“老伯,在练功吗?”一天,我终于走出屋去,想找他说个解闷儿的话。“气功。 ”“噢,人老了要健身的。这是哪家气功?”“生气的功!”他站住了,虎虎地拿眼睛瞪我。这是一双有着血丝的眼睛。瞪我久了,他便松下劲来,一扑沓僵
10、坐在了地上。我认出这是一位农夫,有一双硬壳的手,虽然穿了一件呢子中山短装,但没有紧扣子,里边的衬领很油腻。我知道这里的农村已陆续划归城市,土地被征用,村子里不时噼噼啪啪鸣放鞭炮,农民获得一笔巨款,又焕然一新作了市民,那些年轻人兴高采烈。我就投其所好,说:“听说你们都可住高楼了?”“人是雀儿吗?”“你们好幸运,没文凭也农转非了!”“有地气吗?”“住小土屋有地气,却会得关节炎。 ”“亲戚来了就不患水土病吗?”“都吃自来水了,闹不了肚子的。 ”“开电梯还行?”“让你去厂里开电梯?那是好工作啊!”“好,上去下来上上去下下来上上上去下下下来。 ”“这操什么心?”“小时候,夏天在院子里乘凉,爹睡在席左边,
11、娘睡在席右边,我睡在中间,为的是怕狼叼了去。天一黑,常看见田埂上有狗,叫哟哟哟 ,它就来了,看见一条大尾巴扫帚一样扫在地上,便猛叫一声:狼!狼就吓跑了,我也吓得回家害了一场病。现在倒想见一见狼哩。 ”“动物园不是有吗?”老头是不慈祥的,话难投机,我便觉无聊了。又回坐到我的窗前,想所谓的两代人的鸿沟,想所谓的观念陈旧,想所谓的农民意识,觉得这老头可笑,他该是我作品中的一个什么典型。再不愿看到他人尺似的走动。老家伙,他哪里会明白这个世界越来越小的道理呢?一天,窗外突然有狗叫声,很凄惨。我朝外望去,那人尺还在那里丈量着,而空地的那头,一群年轻人在杀一条狗。多半是为着一张完整的皮,狗被绳索勒住,但每勒
12、一次,一放到地上就又活了,一个就说:狗是土命,吊起来勒,不要放到地上。果然狗彻底死了。我瞧见年轻人大呼小叫,而人尺再没有丈量了,呆立了许久,就走掉了。这一走,老头就再没有出现。两年过去了,我的窗外再没了那块生长着五谷的空地,我的风景愈发平淡。但在这个城市里新出现了一位说独角戏的绝好的演员,他在台上台下,出言都极幽默,反话正说,正话反说,你永远无法摸清他的真实性。我看过他的演出,有人告诉我说,他就是两年前由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的,是那个人尺的儿子。演出后,我向他打听他爹。“你爹好吧?”“瞧我腿肿吗?辛苦呀,昨晚端端靠着床板立了一夜。 ”“好久未见他老人家了。 ”“太累了,累昏迷了,一夜都没苏醒。
13、 ”“他去开电梯了吗?”“今早起来,端个刷牙缸子,哇哇直吐啊!走到厕所,看见啥不想吃啥啊!”一九八八年一月二十日 (选自人民日报 )4.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写老头在地埂上来回 “人尺”似的“丈量” ,写出了他对土地的留恋,以及失去土地的莫名焦虑。B. “虎虎地拿眼睛瞪我” “一双有着血丝的眼睛 ”这些细节描写,表明老人对陌生人怀有敌意和嫌怨。C. “上去下来上上去下下来上上上去下下下来”这一句运用反复辞格,表达了老人对所从事工作的厌烦。D. “我” “再不愿看到他人尺似的走动 ”,并称他“老家伙” ,还挖苦他,这写出了“我”与老人的隔膜。5. 作品
14、花费笔墨叙写年轻人杀狗这一事件,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作品以“我”与“人尺”的儿子独角戏演员的问答收尾,作者这样写有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答案】4. B 5. 使叙事有波澜:杀狗也是 “风景”之一,这一事件使作品内容突转,同时也为老人再也没有出现作铺垫。增添隐喻色彩:狗是土命,吊起来勒,离开土地,就死了;这一场景隐喻老人被迫脱离土地而走向死亡的黯淡结局。 6. 从组织结构看,以“我”与“人尺”儿子的问答收尾,交代了老人的结局,呼应上文,使作品结构完整;从材料选择看, “我”与“人尺”儿子的问答是“风景”的组成部分,它是“我”与“人尺”对话的接续,丰富了“风景”的内容;从主
15、题内涵看,独角戏演员看似答非所问的答语中,隐约折射了“人尺”离世前的状况,具有反讽色彩,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生存困境的反思。【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B 项, “表明老人对陌生人怀有敌意和嫌怨 ”这一分板欠妥帖, “虎虎地拿眼睛瞪我”是显露老人在土地被征用后的“城市生活”的不适感,对“我”的问话显得不耐烦;“一双有着血丝的眼睛”则是反映了老人内心的压抑、烦躁、不安,表明他无法适应这种城市生活的模式。【5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某情节的作用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分析此情节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此题从内容看文章的写的是“风景” , “杀狗”也是风景,并是文章出
16、现波澜,从注意的角度“杀狗”有隐喻的内涵,隐喻老人被迫脱离土地而走向死亡的黯淡结局。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6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结尾的作用的题目,答题分关键是分析其再情节、人物塑造和主旨的表达方面的作用。此题问答从结构上交代了老人的结局,呼应上文,使作品结构完整;从内容的角度丰富了“风景”的内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
17、生存困境的反思(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公益创业又称社会创业,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的一种全新创业理念与创业模式。在开展追求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并重的创业活动时,公益创业兼顾社会性和企业性,将实现社会价值和企业化运营结合在一起,在儿童保育、残障人士就业、社区发展等领域积极开展社会创新。公益创业不仅涵盖了非营利性机构的创业活动和营利性机构践行社会责任的活动,还成为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矫正力量。它以和平方式达到了以往通过暴力和流血也未能实现的社会目标。公益创业的兴起是创业领域最重要成果之一,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解决社会问题,
18、打破国家福利僵局 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将对 21 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公益创业的开启是创业教育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未来创业研究的重要领域。公益创业同样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专业化、具有公信力的工作才能获得资助人的认可,进而获得持续的资金来源。最重要的是做到财务透明,让资助人知道钱是怎么花出去的。公益创业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公益创业者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公益创业是公益创业者和环境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社会环境极大地影响公益创业者的积极性、公益创业的领域、公益创业所能采取的组织形式以及公益创业的成功率。(选自解读 )材料二:青年公益创业者创业动机变化情况调查统计图表(多选)(选
19、自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 )材料三: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开展公益创业教育,以创造社会价值作为自我实现的途径,培养学生公益创业意识,促进青年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活动,用实际行动来解决社会问题。(节选自青年人是公益创业主体力量,他们为何选择这条“少有人走的路” )材料四:国内公益创业的商业运作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关于“收入来源于商业活动的此例”的问题, 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商业活动的收入占总收入 50%以上的公益创业组织占 42%;商业活动的收入占总收入 50%以下的公益创业组织占 44%。有将近一半的公益创业组织商业活动收入超过总收入的 50%,公益创业组织以市场化运作手段获取一定的利
20、润,采用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其收入来源具有明确的商业性。“行业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小,商业和公益也出现了更多更新的合作模式。只有更加擅长整合跨界的资源,公益机构才能探寻到更加可持续的模式,撬动更多的利益相关方来进一步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商业化运作与盈利可以使公益创业者摆脱对捐款的依赖,减轻政府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重负。 ”这是北回归线爱心协会发起者王方圆的回答。公益创业具有市场导向性。 “市场导向性”表明公益创业的绩效驱动、竞争性和前瞻性。虽然公益创业和商业创业最大的区别在于是经济效益优先还是社会效益优先,但是公益创业为了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以商业企业的方式运作并获取利润。公益创业把经营性
21、收入放在首要位置,利润和盈余是组织及公益事业发展的保障,也是公益创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不管是真正从事公益创业的参与者还是研究者,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盈利的重要性。公益创业的经济价值体现为公益创业与商业企业一样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通过销售产品或服务获取资金支持,创造经济效益。公益创业组织收入来源中的商业性活动来源是自我造血的主要方式,公益创业组织运用市场化方式提供产品与服务获取一定的收入与盈利,从而反哺公益事业,才能使其获得长足的发展。(摘编自公益创业的盈利与分配模式 )7.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公益创业包含非营利性机构的创业活动,也包含营利性机
22、构履行社会责任的活动。B. 公益创业兼顾社会价值与企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打破国家“福利僵局” 。C. 公益创业要持续发展,应选择专业化、具有公信力的工作,并做到财务透明。D. 公益创业要成功,关键在于公益创业者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相比之下,前者更为重要。8. 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 四成以上的公益创业组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商业活动,这表明它们具备较强的“自我造血”功能,可以不需要社会资助。B. 公益创业组织应具有较好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收入来源应具有商业性,这样才能为自身组织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资金。C. 王方圆认为,公益创业的商业化运作与盈利,有助于公益创业
23、者摆脱对捐款的依赖,减轻政府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负担。D. 公益创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商业企业的运作方式以获取利润,这表明它必须以经济效益为先。E. 公益创业与商业企业的商业模式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运用市场化方式提供产品与服务,从而获取一定收入与盈利。9. 请根据材料二的统计图表,并结合材料三,总结出材料二的统计图表所反映的结论。【答案】7. D 8. BC 9. 从 2014 与 2015 年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青年公益创业动机为“解决社会就业”与“学以致用” “回报社会”的创业者比例呈现增长趋势;这表明青年创业者社会责任心增强,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并创造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
24、压力,学以致用,用实际行动解决社会问题。【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D 项, “相比之下,前者更为重要 ”这一表述缺乏充足依据。【8 题详解】试题分析:A 项, “可以不需要社会资助 ”,这一表述在原文中缺乏实据。D 项, “这表明它必须以经济效益为先” ,这一表述不准确,公益创业以社会效益为先。E 项, “公益创业与商业企业的商业模式本质是一样的”这一表述不准确,二者有相似处,本质是不一样的,因为公益创业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反哺社会公益事业。【9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统计表的结论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明确表格的名称,统计的对象变化趋势。此题注意比较的 15 年和 16
25、 年的创业情况,注意变化的趋势是升高,结合材料三中的“培养学生公益创业意识,促进青年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活动,用实际行动来解决社会问题”进行概括。点睛: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此题注意变化的趋势结合材料三概括。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徐经孙,字中立。宝庆二年进士,授浏阳主簿。潭守俾部牙契钱至州,有告者曰:“朝廷方下令颁行会 注 ,令若此钱皆用会,小须,则幸而获大利矣。 ”经孙曰:“此钱取诸保司,出诸公库,吾纳会而私取其
26、钱,外欺其民,内欺其心,奚可哉?”诘旦,悉以所部钱上之,其人惊服有愧色。通判潭州。帅陈韡雅相知,事必咨而后行。秩满,由丰储仓提管进权辖。升安抚使。经孙为安抚时,韡家居,门人故吏有挠法者不得逞,相与摇撼。至是韡起家判本郡怀私逞忿无复交承之礼即日劾奏通判语侵经孙谓席卷府库而去于是罢通判削其秩经孙造朝,具白于政府。事上闻,帝大怒,谕宰执曰:“陈韡老缪至此,宜亟罢之。 ”于是经孙再诣政府,言:“某,韡门生也,前日之白,公事也,苟韡以是得罪,人谓我何!”请之不置,俾韡自乞闲,明通判无罪,识者韪之。迁起居郎,入奏:“君人者当守理欲之界限。 ”迁刑部侍郎兼给事中,升太子詹事,辅导东宫者三年,敷陈经义,随事启
27、迪。太子入侍,必以其所讲闻悉奏之,帝未尝不称善。景定三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对曰:“三数年来,言论者以靖恭为主,有怀者以哗讦为戒,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监,假雷以鸣。 ”切中时病。公田法行,经孙条其利害,忤丞相贾似道,拜翰林学士,未逾月,讽御史舒有开奏免,罢归。授湖南安抚使、知潭州,不拜。授端明殿大学士,闲居十年,卒,赠金紫光禄大夫。经孙所荐陈茂濂为公田官,分司嘉兴,闻经孙去国,曰:“我不可以负徐公。 ”遂以亲老谢归,终身不起。(选自宋史徐经孙传 ,有删改)【注】会:会子,宋代发行的一种纸币。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至是韡起家/判本郡怀私/逞忿无复交承之礼/
28、即日劾奏通判/语侵经孙/谓席卷府库而去/于是罢通判/削其秩B. 至是韡起家判本郡/怀私逞忿/无复交承之礼/即日劾奏/通判语侵经孙/谓席卷府库而去/于是罢通判/削其秩/C. 至是韡起家/判本郡怀私/逞忿无复交承之礼/即日劾奏/通判语侵经孙/谓席卷府库而去/于是罢通判/削其秩/D. 至是韡起家判本郡/怀私逞忿/无复交承之礼/即日劾奏通判/语侵经孙/谓席卷府库而去/于是罢通判/削其秩/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科举时代,通过最高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称状元,二甲称榜眼,三甲称探花。B. 刑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主管刑罚,在不同的朝
29、代职责范围不尽相同,长官为刑部尚书。C. 东宫,一般指封建时代太子居住的地方,后来又可以借指太子,这与西宫可以借指妃嫔是同样的道理。D. 赠,文中指赠官。赠官是古代中国的政治行为,意为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如赠官“金紫光禄大夫”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徐经孙不贪钱财,让人佩服。上级让他交牙契钱,有人给他出主意,让他用纸币代交牙契钱,借此获取利益,被他拒绝,让出主意者佩服。B. 徐经孙秉公办事,留有余地。他和陈韡是知己,他的门生得罪了陈韡,他遭到陈韡诬陷后,把事情上报,皇帝知道后要罢免陈韡,他却表示反对。C. 徐经孙恪尽职守,敢于进言。他辅佐太子很
30、得力,皇帝对他教给太子的东西也很满意;他向皇帝直言忠诚正直的风气被压制,切中时弊。D. 徐经孙不惧权贵,有影响力。他对公田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得罪了丞相贾似道,遭到报复;他推荐的人因他去职而辞职,不再做官。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纳会而私取其钱,外欺其民,内欺其心,奚可哉?(2)请之不置,俾韡自乞闲,明通判无罪,识者韪之。【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我上交会子却私自拿这些钱,对外欺骗那些百姓,对内欺骗自己,怎么可以呢? (2)徐经孙不停地请求,让陈韡自己申请退休,表明通判没有罪,有见识的人认为这样是对的。【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
31、“判本郡”是“作本州知州” ,作“起家”的宾语;“通判”作“劾奏”的对象,不要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判本郡”是“作本州知州” ,作“起家”的宾语;“通判”作“劾奏”的对象,不要断开。【11 题详解】试题分析:A 项, “一甲称状元,二甲称榜眼,三甲称探花 ”错,一甲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12 题详解】试题分析:B 项,
32、“他的门生得罪了陈韡 ”错,应是陈韡门生旧部有违法的人不能得逞。【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纳:上交,奚:怎么, 置: 停止,俾:让,韪:对的。参考译文:徐经孙,字中立。宝庆二年考取进士,任浏阳主簿。潭州知州让辖县部将牙契交到州里,有人告诉徐经孙说:“朝廷刚下令颁布施行会子,如果这些牙契税都用会子代替,稍稍等待,就有运气获得巨大利益。 ”徐经孙说:“这些钱取自保司,出版官库,我上交会子却私自拿这些钱,对外欺骗那些百姓,对内欺骗自己,怎么可以呢?”清晨,把管辖地区的牙契税全部上交,那人吃惊佩服有愧色。任潭州通判。知州陈韡一向了解徐经孙,有事一定咨询徐经孙后实行。任期满,由丰储仓
33、提管升为权辖。升任安抚使。徐经孙担任安抚使时,陈韡新居在家,门生旧部有违法的人不能得逞,使进行挑拨离间。这时陈韡结束家居出任本州知州,心怀私念发泄怨恨,再没有交往之礼,当天上奏弹劾通判,言语冒犯徐经孙,说通判将府库时财货全部盗走,于是罢免通判,降徐经孙的官阶。徐经孙到朝廷,把真相全部告诉了政事堂。事情上报皇帝,皇帝很生气,指示宰相说:“陈韡老糊涂到这个地步,应该马上罢免他。 ”这时徐经孙再次到政事堂,说:“我,是陈韡的门生,前几天的陈述,是公事,如果陈韡因此获罪,人们会说我什么呢!”徐经孙不停地请求,让陈韡自己申请退休,表明通判没有罪,有见识的人认为这样是对的。升任起居郎,进殿面奏:“君主应当
34、遵守理欲的界限。 ”升任刑部侍郎兼给事中,升任太子詹事,教导太子三年,讲述经书要义,随时随地启发。太子入宫,必将自己所听讲的内容全部报告皇帝,皇帝没有不称好的。景定三年春天打雷,皇帝下诏征求直言,徐经孙奏对说:“三年多来,进言的以恭敬为主,有抱负的以揭发为戒,忠诚正直的风气,压抑不能流行,上天下视,借打雷警告。 ”切中时弊。公田法实行,徐经孙分条陈述其利害,得罪丞相贾似道,授任翰林学士,没过一个月,贾似道暗中让御史舒有开上奏罢免徐经孙,免职回家。授任湖南安抚使、潭州知州,不受命。授任端明殿大学士,闲居十年,去世,赠官金紫光禄大夫。徐经孙所推荐的陈茂濂担任公田官,分配管理嘉兴,听到徐经孙退职。说
35、:“我不能辜负徐公。 ”于是就以父母年老为由辞职回家,一辈子没有复出做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杜甫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诸锦帆开。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注】大家,典出后汉书:“帝召(班昭)入宫,号曰大家。 ”东征,班昭随儿子到陈留赴任时作东征赋 。逐子,跟随着儿子。竹笋,典出楚国先贤传:“孟宗母好食笋,冬月无之,宗入林中号,笋为之生。 ”江鱼,典出后汉书:“姜母好饮江水,嗜鱼脍,姜夫妇尽孝,力作鱼脍以奉,舍侧忽有泉涌,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
36、,以供母膳。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句暗写王十五判官奉母归养之事,呼应标题中“扶待还”三字,领起下文。B. “风生洲渚锦帆开”实写归舟之景,景中融情;“离别不堪无限意”则是直接抒情。C. 颔联用叠词“青青” “白白”写竹笋、江鱼之美,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D. 尾联写诗人为友频举酒杯,表达了对友人还黔后大展宏图、建功立业的热忱祝福。E. 全诗层次分明,多处用典,增强了内容的厚重性。语言有的含蓄隽永,有的通俗。15. 本诗的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4. CD 15. 【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C 项, “抒发了诗人
37、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错误,这一联用典,借以赞美友人王十五对母亲的孝养之情。D 项 ,“表达了对友人还黔后大展宏图、建功立业的热忱祝福”在诗中缺乏依据。【15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根据诗中的重点词语作答,此题注意结合诗歌颈联中的中“离别”“不堪”“艰危”“济时才”分析“对友人、赞赏和钦敬”以及“对艰危时局的忧虑”的情感。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
38、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歌颈联中的中“离别” “不堪” “艰危” “济时才”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作者从各方面写自己衣饰的高洁,写用荷叶做衣服的两句是“_,_” ,写要加长自己的佩带的一句是“_”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其中“进亦忧”指的是“_”, “退亦忧”指的是“_” 。【答案】 (1). (1)制芰荷以为衣兮 (2). 集芙蓉以为裳 (3). 长余佩之陆离 (4).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39、民 (5).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用荷叶做衣服”“加长自己的佩带 ”“进亦忧” “退亦忧” ,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芰”的写法。三、语言文字运用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诗歌需要有广大的受众作基础,相继涌现出的下里巴人式诗作是诗歌发展的沃土,为出现阳春白雪之佳作提供了提升的平台和跳板。以各种原因为借口而故步自封,爱惜羽毛,文化只能日渐衰落;唯有敞开胸襟,接受各层次的文化智慧,文化才能得以继承与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
40、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虽然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经济领域里的专家指出,加快培育新动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依然间不容发。无论在北京音乐厅还是瑞典皇家歌剧院,那钢琴演奏出来的激越雄浑、清脆婉约、可歌可泣的乐曲,都萦绕于我的脑海,久久不去。20 世纪 80 年代前,安微合肥市的篾匠一条街曾名噪一时,时过境迁,如今昔日热闹的篾匠街已经沉寂,只有两家篾编店尚在经营。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爱惜羽毛:比喻洁身自好,爱惜自己的声誉。感情色彩不当,也不合句意。掷地有声:形容文辞优美,声韵
41、铿锵。也形容人的文章或话语气势豪迈,坚定有力。间不容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不符合句意。可改为“迫在眉睫”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不合句意。可改为“如泣如诉” 。名噪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响,广为人知。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我国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B. 中药产业链条分为种植养殖、流通贮存、加工炮制、处方使用四大环节,横跨三大产业,涉及多个政府部门,体系极为复杂。C. 北京公安局加强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形
42、成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体系,使北京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案率同比下降一倍。D. 中俄在能源方面的战略合作,扩大了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能源问题上的话语权得以增强,改变了国际能源治理体系的现有格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项,搭配不当。 “创新活动”与“提升”不搭配。C 项,不合逻辑。 “下降一倍”不合事理。D 项,句式杂糅。把 “扩大了”改为“使” ,或删去“得以增强” 。点睛: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此题 A 项典型的一个词语和前面
43、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朋友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前来拜访的老同学说:“在这客厅挂一幅油画,一定会蓬荜生辉。 ”B. 在展览现场,他对这位画坛名家的新作点评道:“这真是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信笔涂鸦,便自有妙处。 ”C. 昨日,河南洛阳市召集基层群众代表,由群众代表对我市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进行垂询。D. 外国语学院博导张先生给研究生助教留言道: “兹有要事面谈,周六下午三点请拨冗来寒舍一叙为荷。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项, “蓬荜生辉”是谦辞,是说别人的光临或别人的东西给自己的居室带来光彩,多用于他人来访或
44、对他人题赠诗歌字画等表示感谢。B 项, “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含贬义,也常用作自谦,不能用来夸赞别人。C 项, “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是什么外在因素促使早期灵长类进化出了特殊的性征,即它们带手指的前肢。科学家给出了一个出其不意的答案: _ 。开花植物进化出更大、更鲜美的果实, _ ;而作为回报,这些灵长类动物频繁地为植物传花授粉它们吞食植物果实后,将种子四处播撒,使得这些植物非但没有灭绝, _ ,甚至衍生出了新种。就这样,灵长类动物进化出了可以抓握的手。【答
45、案】 (1). 与开花植物有关 (2). 吸引灵长类动物来吃 (3). 反而大量繁殖【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后文“开花植物” ,第空注意后面的“它们吞食植物果实后” ,第空注意前文“衍生出了新种” 。21.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神州晚报拟举办以“追忆缅杯”为主题的清明节征文活动。请拟写一则征文启事。要求:只写正文,内容得当,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字。 四、写作【答案】示例:清明节是我们怀念亲人、凭吊先辈的“感恩节” 。对逝者的感恩与怀念,最终凝聚成生者追求幸福的动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神州晚报举办清明节征文活动,
46、为读者们搭建一个追忆缅怀的平台,欢迎踊跃投稿。【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扩展的题目,注意写明清明节的背景,紧扣“追忆缅怀”的主题,内容、语言、字数符合要求。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最近, “一箱硬币”突然出现在广州、成都、沈阳、合肥、郑州、重庆、南昌等城市,旁边有块告示牌:“如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 5 元。 ”多地的测试结果极其相似:几乎没有人突破最多只能拿 5 个硬币的规则。有人拿硬币,也有人投硬币,在个别城市,盒子里的硬币最终比原先还多了。据了解,这是一场策划好的、带公益性质的街头测试。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47、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答案】 “硬币自取”式道德测试,可信度有多高广州街头出现一箱硬币,供路人自取,结果出乎意料 、 把一箱硬币放在沈阳街头,供路人自取,结果出乎意料最近两天, “一箱硬币”突然出现在广州、成都、沈阳、合肥、郑州、重庆、南昌等大大小小的城市。同时,类似的新闻也在网络上疯转。不论发生在哪个城市, “一箱硬币”的过程和结果都极其相似。当相似的“硬币自取”玩法、相似的公号文章标题,在短时间内齐刷刷地出现在不同城市,想必多数人都能想到,这不过又是一场商业策划。从多个城市的测试结果看,确实都是极其相似:并没有出现场面失控的局面,几乎没有人突破最多只能拿 5 个硬
48、币的规则,有人拿硬币,也有人投硬币,乃至在个别城市,盒子里的硬币最终还比原先多了。这样一来,似乎形成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策划公司成功引爆了话题,一座座城市的市民道德水准至少看起来成功通过了“测试” ,一些自媒体收获了爆款文只是,要说这种测试的意义,可能也仅仅止于此,将之升华为市民道德水平的新注脚,就应该慎重了。近些年来,类似的街头道德测试实验并不少见。有测试老人倒地扶不扶的,有测试能否“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还有无人商店测试等等。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测试场景下,结果并不一致。试图拿一种测试来衡量一座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不仅结果容易失真,也是对道德的浅薄认知。某种程度上,类似的测试,除了商业因素
49、的驱动之外,更是对当前社会非黑即白的二元式道德观的迎合。比如,这次硬币测试,它就预设了这样一种隐性的道德观:少拿、不拿是道德的,而多拿则是非道德。但退一步想,若真有急需,拿六块硬币的人与没有需要而拿两块的人,在道德水准上,真有那么大的区别吗?任何一个社会,习惯在种种测试中确立道德基准线,至少证明这个社会还是不够成熟与理性的。每个人都得明白,靠这种方式来测试道德与人性,终究是不恰当的,也无法测出社会真实的道德发育状况,当真你就输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评类的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部分城市投放“硬币箱”的事件,注意材料的重点, “箱中的硬币没有少” “基本都遵守规则” , “一箱硬币”考验人心的质地,取予之间可见公德之高下,硬币自取可以检测公民的诚信与爱心以及规则意识。由此可从以下角度立意:自觉遵守规则,社会方能和谐发展;共享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