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宁一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避,那就是浮躁的风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
2、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心躁”而无法“用心一” 。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结
3、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道德经里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
4、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这种风气几乎让所有人都不可避免,这也是许多人欲言难言的一种困惑。B. 浮躁是喧嚣的本质,它会让人们内心失衡、不沉稳,失去定力,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C. 一些地方的工程出现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又劳民伤财
5、的现象,是因为工程负责方一心求快而忽视了施工的细节和质量。D. 如果社会上浮躁风气盛行,那么这就会使社会中多个行业的人们变得急于求成,最终结果却往往是大事难成。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具有辩证的色彩,作者引用了社会上的某种说法,认为“这话虽有些偏激” ,既表明了对这种说法的态度,也自然地引出了话题。B. 文中多处使用引用论证,如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形象地讽刺了表面勤奋忙碌的人,新颖生动,简洁凝练,具有感染力。C. 文中多处使用排比,如 段“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到了创新的风口”就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D. 文章结尾的一
6、句话深化了中心论点,得出 “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这一结论,号召人们应在喧嚣之中保持内心的宁静。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面对浮华世界,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无可非议的追求和欲望,而且这种追求和欲望也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B. 尽管今天的社会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但人们不应忘掉的是“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这一恒定不变的规律。C. 作者引用道德经 “静为躁君 ”、 “躁则失君” ,是为了证明静与躁有着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D. 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 ,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躁,进而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的宁静心态。【答案】1. D
7、 2. C 3. C【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考生要注意将原文内容和选项进行仔细的比对分析。选项D,“如果就”表意过于绝对。原文内容说的是: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故答案选 D。【2 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
8、的方法。考生要注意将选项的内容和论述方法放在原文中进行理解和分析。选项 C,“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到了创新的风口”没有使用排比。故答案选 C。【3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内容,然后将文本内容与选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 C,“是为了证明静与躁有着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理解有误。作者引用道德经的话是为了证明“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 ”故答案选 C。【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
9、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葛市长家的草莓“知道不?这次人代会上,老葛转正了!”方凯来电话,话里话外都透着开心,仿佛A 市新提拔的市长不是葛亚楼,而是他方凯。“真的?那咱可得借机宰他一回。 ”我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在人脉为王的今天,有个有实权的官同学,后面的省略号就太多了。不过,我心里也有点儿酸酸的。
10、作为大学里上下铺的兄弟,我们三个当年一个起跑线,只不过毕业时拼爹,我和方凯因此留城,葛亚楼被完璧归赵。当时听说他进了最基层的镇政府,干了最基层的秘书工作,没想到十年打拼,人家浮上来了,我们却依旧原地踏步。领导的电话,一个字,忙!多次占线,终于打进去时,葛亚楼语气中透着一份惊喜:“尖子?老 K?有日子不见了。什么?请客?好说,好说!哎,下什么饭店!家里去,你嫂子这两年厨艺见长,来尝尝她的糖醋鲤鱼!”葛亚楼还像当年一样,亲亲的。方凯大大咧咧地称他“老葛” ,我则恭恭敬敬地称他“葛市长” 。“什么长不长的,还是叫我楼子吧!”葛亚楼重新翻出了那个打着时光烙印的雅号。我和方凯“哈哈哈”地笑起来。周末,我
11、们去了一个很普通的小区,葛亚楼住在那里。我们把车停好,正要上楼时,一个人骑着一辆旧“飞鸽”叮儿当地过来。咦,那不是我们的大市长吗?他把车锁好,从车筐里掏出一瓶干红葡萄酒,冲着我笑:“尖子不喝白酒,我差点儿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他真是细心!我的心一暖,贴身衣兜里装的东西就有点儿硌得慌。那是一枚价格不菲的祖母绿戒指,准备放长线钓大鱼的诱饵。“老葛,这些琐事,还用你亲力亲为?还有啊,现成的红旗不用,骑这辆破飞鸽 。知道的,你艰苦朴素惯了;不知道的,人家不说你作秀吗?”方凯竹筒倒豆子,还是当年那个直筒子脾气。葛亚楼挠挠头:“这事儿,我还真没想过那么多。这车子还是我妈留下的,一直不舍得扔,偶尔搬出来骑骑
12、,活动活动筋骨,挺好的!”进了门,我环顾四周,这套两居室实在简朴至极。葛亚楼看出了我眼里的困惑:“嘿嘿,这房子是小了点儿,不过,住着温馨。市政家属院那边给配了一套,我没要。我和你嫂子舍不得周围这些老邻居,人是群居动物,日久生情啊!”市长夫人,是一个贤淑女人,从事幼教工作,在一所幼儿园,陪着那些花儿、朵儿一起成长。她把自己的拿手菜端上桌,笑着说:“今天一定要多喝几杯,老葛在我耳边没少念叨你弟兄两个。 ”家里的便宴跟饭店就是不一样。阻隔在我们之间的鸿沟顿时灰飞烟灭,我们好像又回到了那些青葱岁月,大声地笑着,大口地吃着,大杯地喝着。在这种情形下,我若掏出那枚祖母绿,岂不是太煞风景?酒足饭饱,我手插衣
13、兜里,刚要行动,葛亚楼左扯一个,右拽一个,把我们拖到阳台上:“来,来,跟我来,看看我种的草莓!”那个不大的阳台上,摆满了黄泥花盆,里面的草莓郁郁葱葱,挂满了果实,红艳艳的。市长夫人手脚麻利地摘了一盘草莓,放在茶几上:“两位兄弟,快来吃,咱自家种的,绿色、环保、无污染。 ”“不养花草,种草莓!你这市长,雅兴不小!”方凯讥讽地拍着老葛的肩。“别小看这小小的草莓!是它激励着我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葛亚楼凝视着手中的一颗草莓,给我们讲了一段往事。“二十年前,一场瘟疫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母亲带着我和小妹搬到了小城。她租了一间破旧的阁楼,用拾荒的钱,供我们兄妹上学。邻居的孩子吃草莓,不懂事的妹妹也吵着要。那
14、时的草莓要 20 块钱一斤,对于一个贫寒的家庭来说,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即。妹妹大哭了一场,睡着了,母亲也下了楼。母亲再回来时,一头长长的秀发不见了,头发短得如同男人的板寸。她的手里多了两个花盆,两颗草莓苗。她说:记着,自己种的草莓最香甜。 那年初夏,那两株草莓开花、结果,我和妹妹吃到了这世上最好吃的水果,同时也将母亲的话铭记在心。 ”葛亚楼说。面对一个喜欢吃自己种的草莓的人,我知道,那枚祖母绿掏出来也是白掏。告别时,葛亚楼握着我和方凯的手说:“谢谢你们把我当兄弟!”他永远不会知道,那天,他眼神里的那份真诚,是怎样让两个老同学落荒而逃的。几年后,班里搞了一次同学聚会。说起副省长葛亚楼,很多同学跟我
15、们一样,吃过葛家的糖醋鲤鱼,尝过葛家阳台的草莓,还听过那段与草莓有关的往事。(选自小小说选刊 ,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与方凯、葛亚楼一起毕业,由于拼爹,葛亚楼进了镇政府干了秘书,十年之后当上了市长,而“我”与方凯却无奈留城原地踏步走。B. “我”认为在人脉为王的今天,有个手握实权的官员同学,对自己会有很多好处,所以葛市长刚刚转正, “我”与方凯就急忙去拜访他。C. 小说中的“我”之所以没有送出那枚祖母绿,一是因为市长家的便宴气氛融洽,二是有感于葛市长讲的那段与草莓有关的往事。D. 语言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这篇小说在塑
16、造葛亚楼这个艺术形象时,就善于抓住典型语言来表现他的美好心灵和高尚人品。5. 小说中的葛亚楼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6. 小说通过葛市长之口叙述草莓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案】4. A 5. 廉洁正直;重情重义,看重同学情、邻里情; 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平易近人,不摆官架,不打官腔。 6. 有利于增强小说故事情节的真实性,有较强的说服力;体现出母亲的坚强和教诲对他的人生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凸显主人公的清廉正直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体现了主人公的自诫、自律,同时也是对同学的诫勉,能够更好地表现“靠双手获得的果实才是最香甜的”这一小说主题;使故事情节更加简洁紧凑。【
17、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情节内容,概括作品人物形象和主题的能力。解答文学类文本的选择题,一定要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从内容、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等角度来仔细分析选项是否正确。此类题目,在选项的设置上,一般会设置一些陷阱,例如,看似合理的前因后果,实际上是断章取义,只有通读全文,才能看出其破绽。A 项, “我与方凯留城 ”是“拼爹”胜利的结果,不是“无奈” 。C 项,原因解释错误。D 项, “着力塑造” “反面典型 ”错。【5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中的葛亚楼有哪
18、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解答此题要分析小说层次,找出相关描写内容,加以概括归纳。比如,葛亚楼成为市长后,和同学之间仍然称呼大学时代的“雅号” ,就表现他的平易近人,不摆官架,不打官腔。对待以前的同学非常热情,在自己的家里招待, “很多同学跟我们一样,吃过葛家的糖醋鲤鱼,尝过葛家的阳台草莓,还听过那段与草莓有关的往事。 ”看重同学情,重情重义。当上了市长后,现成的“红旗”不用,仍旧骑着他母亲留下的老旧的破“飞鸽”自行车。 。市政家属院配了一套住房,不要,还住在原来“很普通的小区” , “两居室实在简朴至极” 。这些话交代了葛市长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19、。文中葛亚说:“嘿嘿,这房子是小了点儿,不过,住着温馨我没要。我和你嫂子舍不得周围这些老邻居,人是群居动物,日久生情啊!”这表明他是一个重视邻里情是市长。两个昔日的同学本想贿赂葛市长,可是在他人情、重情、正直、廉洁的魅力感召下,始终没有拿出要送的东西。点睛:鉴赏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点包括人物的性格和思想特征,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等。方法一般有:在把握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倾向的基础上,依据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分析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将人物置于文中的具体事件和特写中去把握。善于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叙述人称的选择及作用;叙述顺序的安排;各种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20、从选材剪裁角度分析: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6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叙述了一段与草善有关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情节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选择切入角度,可以从小说的“三要素+主旨”这四个方面入手。草莓的故事与母亲有关,是有从人物角度来看,母亲的坚强的人生活态度与言传身教的行为和主人公的清廉、艰苦朴素的品质是有直接的关系的。从情节角度,和上下文联系紧密,不需要另起炉灶,使故事情节更加简洁紧凑,增强了小说故
21、事情节的真实性。从主旨角度,歌颂主人公清廉、正直、艰苦朴素、自诫自律的工作作风。通过“自己种的草莓最香甜”的故事,表现“靠双手获得的果实才是最香甜的”这一小说主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武侠小说的江湖世界何云波武侠小说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江湖世界。江湖中人何为?上者仗义行侠,除暴安良;中者为报家仇,浪迹天涯;下者纯粹只为争个天下武功第一,不惜身入魔道,视生命如草芥。一句话,都是在刀剑丛中讨生活,说得俗一点,便都是在杀人。笑傲江湖中的魔教教主任我行有一句名言:老夫一生杀人如麻,快意恩仇。那些大魔头们视杀人为家常便饭,看哪个不顺眼就可以拎来宰掉,甚至可以拿活人的脑袋,炼九阴白骨爪
22、之类,这里且不去说它。那些身负血海深仇之人,学艺寻仇,餐风露宿,忍辱负重,历尽千辛万苦,最终便是为求手刃仇敌那一刻的快感。于是乎,如果仇敌已为他人所杀,寻仇之人会茫然若失,痛心疾首。剩下来的杀人,便是名门正派之侠客,为驱除邪恶、执掌正义,正大光明之替天行道了。据说,这不仅可快一己之心,还可大快他人之心。问题是,侠客自掌正义,不问官府也不求法律,自己认为该杀便干净利落一刀了断,这里面难免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 射雕英雄传中的洪七公,自谓一生杀了 241 人,其中没有一个是好人。这里凭借的是道德律,况且,好与坏本身便是相对的。一人以为是的,可能另一人以为非,何来客观标准?比如侠客们最为嫉恨不耻
23、的所谓淫贼淫妇,人家相好,哪怕是偷情,其实也不关你事,侠客偏要千里迢迢为民除害,岂不多管闲事?何况,侠客也是人,是人即有人作为动物的共通的劣根性,侠客也难免有杀得性起的时候。将人的生命维系在某一个人的主观好恶之中,这正是武侠的可怕之处。如果说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以爱好和平著称的中国人在这方面似乎并不逊于西方。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草菅人命、滥杀无辜之事,可谓平常之极。鲁迅先生曾讲过,中国人有两类:一类是作示众的材料,一类是看客。看人杀头,乃成国人的一大乐趣。一刀下去,血花纷飞,刺激,过瘾,乃至当阿被枪毙,看客们竟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周作人在
24、二七大屠杀之后的一篇题为怎么说才好的文章中曾大为感叹:我觉得中国人特别有一种杀乱党的嗜好,无论是满清的杀革命党,洪宪的杀民党,现在的杀共党,不管是非曲折,总之都是杀得很起劲。武侠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暗合了国人潜藏的嗜血习性。同为通俗小说,西方的侦探小说则更强调法律意识、人道意识。它只再现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过程,而不担负惩罚的职责。因为惩罚自有法律,每个人都无权擅自处置他人的生命。中国的武侠小说,则具有一种非人道倾向。在惩恶的幌子下,千刀万剐,杀个痛快,嗜血欲望通过杀奸人而获得变态的满足,更何况,他们杀的远非个个都是十恶不赦的奸贼。而读者,在武侠小说的杀人如麻快意恩仇里,大约也获得了一种极大的满足。
25、不知这是不是武侠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7.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A. 作者将江湖中人分成三类,指出都是在杀人,对不同类的人的行为,作者虽然有区别对待,但都不是完全认同。B. 作者认为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国人在这方面似乎并不逊于西方。C. 作者认为,不管是杀人如麻的魔教教主任我行,还是除暴安良的名门正派的侠客,其行为都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D. 文中引述鲁迅兄弟的言论、介绍西方侦探小说的特点,都是为了说明人类具有噬血习性及攻击性行为。8. 文章最后说:不知这是不是武侠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作者所说的原因是什么。【答案】7. A
26、C 8. 人类具有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武侠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暗合了这一嗜血习性,读者潜藏的嗜血欲望在侠客诛杀奸人的快意恩仇中获得了满足。【解析】【7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文意的理解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将选项内容与文本内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 B, “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的一个组成部分”错误,原文说:如果说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以爱好和平著称的中国人在这方面似乎并不逊于西方。原文是如果为一种假设;选项 D,“都是为了说明人类具有噬血习性及攻击性行为”错,介绍西方侦探小说的特点的目的是
27、“同为通俗小说,西方的侦探小说则更强调法律意识、人道意识。 ”故答案选 AC。【8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文本内容的能力。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立足对题干的把握,作答的时候要注意结合文本内容理解文句的意思。本题题干问的是:文章最后说:不知这是不是武侠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作者所说的原因是什么。本题原因应该从两个角度查找:一是武侠小说本身,二是从读者的角度。第一从武侠小说本身体现了中国人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第二从读者的角度,文本是这样说的:而读者,在武侠小说的杀人如麻快意恩仇里,大约也获得了一种极大的满足。所以,综合以上两个角度看,武侠小说受欢迎的原因就显
28、而易见了。【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简要概括作者所说的原因是什么”原因,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武侠小说及读者的角度理解文本,筛选文本的内容。古代
29、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
30、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注】醮,jio,古时称妇女出嫁。烝烝,zhng,淳厚。9.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
31、正确的一项是A.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B.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C.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D.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10.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醮” ,古时指女子出嫁。古代表示女子出嫁的词还有:“归” , 项脊轩志有“吾妻来归”一语;“适” , 孔雀东南飞有“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一句;“出阁”一词则产生较晚,有些方言还
32、一直沿用。B. “游夏” ,即子游和子夏,都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子游, “孔门十哲”之一,位列文学科第一名;后人往往把他与子夏合称为“游夏” 。文中说谯周的门人把李密比作“游夏” ,意思是说他博览群书,精通文学。C. “服阕” ,守丧期满除服。阕,终了。古人重视孝道,为去世的父母守孝是孝道的一种重要表现。 陈情表中有“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一语, “期”和“功”就是指为父母守孝的期限不同而制定的两种不同的孝服。D. “安乐公” ,即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蜀汉昭烈皇帝刘玄德的儿子。资质平庸,无政治才能,断送了蜀汉江山。著名的“乐不思蜀”的典故就出在他的身上,这个故事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形成强烈的
33、反差。11.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B. 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C. 李密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很有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未能调回京城任职,因此心怀怨恨。D. 李密在祖母刘氏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实现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诺言。1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2)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答案】9. B 10. C 11. C 12. (1)他多次出使吴国,有才智机辩,
34、吴人称赞他。(2)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就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使国家灭亡,从这可知他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解析】【9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这句话的含义是“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曾经在写给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结束。 ”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根据对原句的把握和理解, “司隶以密在县清慎”的意思是“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 “清慎”不能断
35、开,所以可以排除 ACD 选项,故答案选 B。【10 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选项 C,期(j),一周年.期功就是服一周年的丧,功就是大功小功的期限,指亲属关系近。故答案选 C。【11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
36、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 、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选项 C,“却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未能调回京城任职,因此心怀怨恨”理解有误。原文内容: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可以看出李密很受朝廷的重视,其没有出仕的原因是要侍奉祖母。故答案选 C。【12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
37、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关键词“数”多次、 “使”出使、 “称”称赞。(2)关键词“丧”使国家灭亡、 “是”指示代词,这、 “一”一样的。【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 “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 ,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 ,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调” 。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 ,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参
38、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省彭山县) ,又名李虔。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扶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用。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被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很是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并向朝廷进献陈情表 。晋武帝读后说:“李密的名声,不是徒有虚
39、名。 ”于是就停止召见他。后来刘氏去世,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朝廷再一次征召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他说:“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并列。 ”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候,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抵抗曹魏,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这知道成败是同样的。 ”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细碎具体?”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相互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讲与普通人听,语言适宜细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自己的才智相匹敌,因此孔明说话细碎。 ”张华认为他的话很对。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
40、,曾经在写给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结束。 ”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能调到朝廷的中央任职,可是朝廷却没有人帮助他,于是升迁到汉中担任太守,自己认为失去了万分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诗的末章说:“人们有这样的话,有因才有缘。做官没有权势的朝臣做依靠,不如回家种田。在上位者如果英明睿智,这话难道会变成现实么!”武帝很生气,在这种情况下,都官从事也上奏免除李密的官职。最后李密死于家中。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
41、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释:将:岂 纪:经营13. 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A.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B. “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吟酒、边斟酌诗句。C. “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D. 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14.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哪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答案】13. CD 14. 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种乐趣主要是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人与人之间无拘无束,自由自
42、在的相呼、相饮、相思、相言、相笑等情景,尽情地表现出来。【解析】【13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要认真研读诗歌的内容,然后将内容与选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 A,“美好情景”理解有偏差,从诗句“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可以看出农人繁忙,作者内心有一种淡淡的思愁;选项 B,“边斟酌诗句”理解有误。 “酌”也是喝酒的意思。故答案选 CD。【14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及作者情趣的赏读能力。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把握题干,然后从诗歌内容的理解入手,分析和理解诗句。本题题干问
43、的是: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哪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表达生活感受的诗歌。过门相访的,一起斟酌的,相思的,言笑的,都是乡亲邻里农民兄弟,而且诗人和乡亲邻里互相串门、一起饮酒、围坐谈笑,关系十分融洽和睦,全诗的的基调是快乐的。从手法看,诗中“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交到日常的生活事件,属于白描的手法。【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
44、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名篇名句默写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滕王阁序中王勃化用古语,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是_,_。_,_。(2)庄子逍遥游点明庄子理想中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理想人格是“_,_,_ 。 ”【答案】 (1). 老当益壮 (2). 宁移白首之心 (3). 穷且益坚 (4). 不坠青云之志 (5). 至人无己 (6). 神人无功 (7). 圣人无名【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
45、。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是”“庄子逍遥游点明庄子理想中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理想人格”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坚”“坠”“白首”。【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语言文字运用16. 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在
46、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与下大夫说话,他言谈毫无顾忌, ,显的从容不迫;但是和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十分谦恭。很多人羡慕他的 ,但他的丈人却为此瞧不起他,他为此十分苦恼。张九龄因善于言谈而出名。他见唐玄宗疏于朝政,就多次进言劝谏。张九龄主张任人唯贤,广揽人才,并设置了选拔人才的专门机构。每当他与宾客们谈论起经书时,总是 。A. 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B. 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口若悬河C. 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D.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侃侃而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题中, “侃侃而谈” 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符合第
47、三句句意。 “滔滔不绝”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符合第二句句意。 “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辩,说起话来没完没了。符合第一句句意。【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恰当。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1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当前,很多地方都兴起
48、了修复中国传统文化书院的热潮,其目的之一在于,用国学中的精华部分启发“90 后”, 使这些年轻人无时无刻不能忘掉国学经典中的人生哲理。B. 庐山西海风景区围绕加快发展和环境保护两大主题,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推动景区从“观光型”向“ 休闲型”,努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的旅游目的地。C. 其实,反对派从今年早些时候就开始在网上举行有关“让普京下台”的请愿活动,称他们把目标对准普京的原因在于他是“只为一小撮官员和寡头服务,将整个国家引向死胡同的”政治体制的关键人物。D. 各级工会要准确把握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发挥自身充分的优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为建设富裕、秀美、
49、和谐的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此题中,A 不合事理,逻辑错误, “无时无刻不”等于“ 时时刻刻都”,B 成分残缺,应为“ 从向转变”。D 语序不当, “充分 ”放到“ 发挥”前面。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对你格外垂青,是因为你身居卑位,却能屡吐高论,说来实属不易。B. 李雪莲上访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