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理标志产品明水香稻生产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

上传人:qcjlxh 文档编号:387020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标志产品明水香稻生产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理标志产品明水香稻生产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理标志产品明水香稻生产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理标志产品明水香稻生产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理标志产品明水香稻生产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7.060R 22DB 37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DB37/T XXXXXXXXX地理标志产品 明水香稻生产技术规程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山 东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37/T XXXXXXXXX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水稻研究所、章丘区农业局、明水香稻产销专业合作社、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峰、孙桦、周学标、孙晓辉、袁守江、张士永、李景岭、李现刚、孙礼文、李裕宝、朱文银、姜明松、徐建第、王瑜

2、、高洁、刘奇华。DB37/T XXXXXXXXX0地理标志产品 明水香稻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明水香稻的地域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栽培管理、病虫草害治理、收获、贮藏加工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行政区域的地理标志产品明水香稻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HG/T 4215 控释肥料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

3、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通则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NY/T 5190 无公害食品 稻米加工技术规程3 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明水香稻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517号)公告的地域范围。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办事处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4001173100、北纬364000364600,明水香稻产地面积140 hm2,主要涉及章丘区明水街道办事处廉坡、砚池、湛汪、浅井、吕家、西营

4、六个行政村,见附录A。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1 明水香稻明水香稻是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行政区域内种植的古老农家品种。主要包括“大红芒”、“小红芒”及其改良香稻品种。DB37/T XXXXXXXXX1品种特征:人工移栽生育期约160 d。大红芒株高约130 cm150 cm,剑叶长约40 cm,芒红色,长约5 cm,穗中间型,谷粒椭圆型,千粒重中,易倒伏。小红芒株高约120 cm140 cm,芒长、穗长短于大红芒,着粒密,抗倒性较好。大红芒主要品质指标:出糙率83.9 %,精米率73.3 %,直链淀粉含量16.5 %,胶稠度65 mm,透明度1级,香。大红芒667 m2产

5、量约200 kg,小红芒667 m2产量约400 kg。5 一般要求5.1 产地环境产地集中于百脉泉泉头下游,以泉水灌溉为主,水质符合GB 5084的规定。土壤以褐土中壤为主,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2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5010的规定。5.2 品种选择选择当地明水香稻独有品种“大红芒”、“小红芒”及其改良香稻品种。5.3 肥料使用提倡测土配方施肥,肥料的选择与使用符合NY/T 496、NY/T 5117、HG/T 4215的规定。5.4 病虫草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危害。重点加强稻

6、瘟病的防治。药剂选择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 、NY/T 1276、NY/T 1997的规定。6 育苗技术6.1 种子处理浸种前选晴天晒种1 d2 d。筛除草籽和杂质,提高种子净度。用密度为1.08 t/m31.1 t/m3的黄泥水或盐水选种。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12遍。选用25%咪鲜胺乳油3000倍4000倍液,或80 %乙蒜素乳油6000倍8000倍液浸种60 h72 h,28 左右催芽。6.2 秧田准备选择清洁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做秧田。秧田长期固定。水整秧田,秧床规格宽约1.5 m,秧沟宽约0.4 m,沟深约0.2 m,

7、用耙子整平床面。盘育机插秧采用育秧基质或营养土育秧。调节床土PH值至4.55.5。6.3 播种5月上中旬,当地日均温度10 以上播种。常规育秧每平方米播芽谷种约60 g。硬盘育秧每盘(内径58 cm28 cm)播芽谷约150 g。播种后用平铣拍实固定种子,覆土或腐熟牛粪0.5 cm左右。6.4 秧田管理DB37/T XXXXXXXXX26.4.1 肥水管理:常规育秧每 667 m2秧田施用腐熟土杂肥 1000kg,或复合肥(N-P 2O5-K2O:15-15-15)15 kg 作底肥。出苗至 2.5 叶期保持土壤湿润。常规育秧 2.5 叶期、盘育机插秧 1.5 叶2 叶期,每 667 m2追施

8、尿素 5 kg,移栽前 3 d4 d,施尿素 3 kg5 kg,施肥时保持水层。6.4.2 病害防治:1.5 叶2 叶期防治立枯病和苗瘟。每 667 m2选用 50 %霜福稻瘟灵可湿性粉剂667 g1000 g,或 30 %甲霜噁霉灵水剂 800 g1200 g 等苗床喷雾。6.4.3 主要害虫防治:当灰飞虱虫量达每平方米 15 头20 头,及时防治。每 667 m2选用 50 %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12 g20 g,或 25 %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20 g30 g 等,兑水 50 L 喷雾。兼治蓟马、一代二化螟等害虫。移栽前 2 d3 d 再施药 1 次。6.4.4 秧田除草:于水稻 3 叶4

9、叶期(稗草 2 叶3 叶期),选用 60 g/L 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 100 mL115 mL,或 40 %苄二氯可湿性粉剂 35 g50 g,兑水 60 L 茎叶喷雾。施药前 1 d 排干田间水,施药后喷药后 1 d2 d 复水。辅助人工拔除大草。7 本田管理7.1 整地机械旋耕,插秧前2 d3 d水耙耢平,达到地平土细,寸水不露泥。插秧前本田保持5 cm10 cm水层(减少草籽萌发) 。7.2 插秧移栽适期6月中旬,日均气温稳定到15 以上时开始插秧。人工移栽秧龄30 d40 d,苗高约20 cm。机插秧秧龄控制在25 d30 d,苗高16 cm18 cm。插秧规格:人工插秧行距35

10、 cm40 cm,机插秧行距30 cm,穴距12 cm15 cm,每穴2苗3苗。每667 m 2小红芒栽1.7万穴,大红芒栽1.5万穴。7.3 水分管理明水香稻产区地下水位较高,易造成排水不畅。应加强沟渠配套,避免稻田长期积水。秧苗返青期间,保持浅水层2 cm3 cm,分蘖末期适当晒田,促进稻株有效分蘖,减少无效分蘖。孕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干湿交替。收获前7 d10 d天断水。7.4 大田施肥严格控制施氮和施肥总量,每667 m2大田施肥总量控制在纯氮(N)8 kg12 kg、磷(P 2O5)4 kg6 kg、钾(K 2O)10 kg15 kg。每667 m2施腐熟土杂肥1000 kg,

11、复合肥(N-P 2O5-K2O:15-15-15)30 kg作基肥,整地时施入,分别在插秧后5 d7 d、15 d左右追施返青肥和分蘖肥,每667 m2分别施尿素10 kg和8 kg;或每667 m2施水稻控释肥(如:N-P 2O5-K2O:27-8-10,控释期90 d120 d,控释氮占总氮50 %70 %,控释氮初期释放率5 %,28 d累积释放率50 %)30 kg作基肥整地时施入,插秧后7 d10 d补施尿素 10 kg作分蘖肥,不施穗肥。每 667 m2可施用硫酸锌1 kg2 kg等微量元素肥料。大红芒氮肥用量比小红芒减20 %左右。7.5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测报和田间调查,及

12、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7.5.1 农业措施DB37/T XXXXXXXXX3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晒田,平衡施肥,避免重施、迟施氮肥,增施硅锌肥,提高水稻抗逆性。7.5.2 生态措施稻鸭共育:分蘖初期,将15 d20 d的雏鸭放入稻田,每667 m2放鸭10只30只,齐穗时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其它方式还有稻田养蟹等。7.5.3 物理措施采用粘虫板、性诱剂、粮饵诱杀剂等诱杀螟虫等害虫。7.5.4 药剂防治7.5.4.1 稻瘟病:分蘖期田间初见病斑时施药控制叶瘟,破口前 3 d5 d 和齐穗期防治穗颈瘟。每667 m2选用有效成分含量

13、 1000 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15 g20 g,或 20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75 g100 g 等。7.5.4.2 纹枯病:分蘖期和穗期病丛率达到 20 %时及时防治。每 667 m2选用 2 %井冈8 亿芽孢/克蜡芽菌悬浮剂 160 mL200 mL,或 30 %苯甲丙环唑乳油 15 mL20 mL 等,兼防稻曲病。7.5.4.3 主要害虫防治:二化螟防治指标为分蘖期于枯鞘丛率达到 8 %10 %或枯鞘株率 3 %。稻纵卷叶螟在主害代 1、2 龄幼虫盛发期(稻叶初卷期)防治。防治指标为分蘖期百丛幼虫 65 头85 头、孕穗期 40 头60 头。每 667 m2可选用 800

14、0 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 200 mL400 mL,或 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5 mL10 mL 等,兼治飞虱等害虫。7.5.4.4 施药方法:将所选择药剂按剂量每 667 m2兑水 50 L 喷雾,应避开高温和强光照时段施药。药后保持 3 cm5 cm 水层 2 d3 d。药后 24 h 内遇雨须补治。7.6 大田除草7.6.1 农业措施利用旋耕整地,将杂草打碎或深埋;利用稻田水层控制杂草;可在插秧后稻田内施稻壳的方式来防除杂草;稻田养鸭,利用鸭子踩踏及浑水作用,防除杂草;及时人工拔草。7.6.2 化学除草每667 m2可选用 10 %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 20 g30 g,

15、或 30 %苄乙可湿性粉剂20 g30 g等,于移栽后7 d 10 d毒土法施药。分蘖后期杂草,每667 m2选用60 g/L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100 mL150 mL,或36 %苄二氯可湿性粉剂40 g60 g等,于稗草2叶5叶期茎叶喷雾。7.7 防止倒伏7.7.1 农业措施通过大田稀植、水分调控、肥料减施等措施,增加群体通透性,降低株高(控制在130 cm以内)和群体密度。技术要求见7.2、7.3、7.4、7.5.1。7.7.2 人工辅助措施大红芒移栽时人工剪除1/3剑叶,控制其生长(同时减轻纹枯病发生);灌浆中后期用40 cm塑料绳,每3丛4丛于植株中上部人工捆扎。8 收获DB37/T XXXXXXXXX4收获前将田间倒伏、感病虫害的植株淘汰,防止霉变、虫食稻谷混入。在水稻完熟期90 %谷粒变黄时收割。9 贮藏加工收获后及时脱粒,晒晾干燥,水分含量在14 %左右入库贮藏。稻米加工符合NY/T 5190的规定。10 档案做好田间管理、贮藏加工过程的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DB37/T XXXXXXXXX5A A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明水香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明水香稻保护范围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办事处境内,见图A.1。图 A.1 明水香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