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1. 研究人员将猴胚胎细胞(a)中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入一雌猴的去核卵母细胞(b)中,得到重组细胞(c) ,经培养获得胚胎并移植到另一雌猴(d)体内进一步发育,获得克隆猴(e)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e 的细胞内的全部基因都来自 a,b 不提供基因B. c 经一系列增殖和分化形成 e 的过程中,细胞核起控制作用C. d 为胚胎发育提供遗传物质和其他适宜条件D. e 的形成过程中没经过受精作用,其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E 的细胞核基因全部来自于 a,细胞质基因来自于 b,A 错误;c 经一系列增殖和分化
2、形成 e 的过程中,细胞核起控制作用,B 正确;d 为胚胎发育提供适宜的营养、环境等条件,但是没有提供遗传物质,C 错误;e 的形成过程中没经过受精作用,属于无性繁殖,但是其体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D 错误。2. 下列有关组织细胞中化合物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产生紫色反应B. 将斐林试剂加入果糖溶液中后,溶液呈现无色,水浴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C. 观察 DNA 与 RNA 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用盐酸处理有利于 DNA 与吡罗红结合D.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都能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答案】A【解析】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混合后,
3、蛋白质被水解,而蛋白酶的本质也是蛋白质,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A 正确;斐林试剂是蓝色的,因此将斐林试剂加入果糖溶液中后,溶液不可能呈现无色,B 错误;观察 DNA 与 RNA 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用盐酸处理有利于DNA 与甲基绿结合,C 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D错误。3. 炎性甲亢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泡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而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一种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B. 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的低C. 炎性甲亢患者的
4、机体细胞代谢快,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答案】C4. 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旷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探究二者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主根和侧根对 NAA 的敏感性不同B. NAA 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而 KT 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C. NAA 能抑制主根生长,KT 能促进主根生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D. 一定浓度的 KT 对 NAA 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乙组中 NAA 对主根是抑制作用,对侧根是促进作用,因此主根和侧根对NAA 的
5、敏感性不同,A 正确;甲、乙对比,说明 NAA 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甲、丙对比,说明 KT 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B 正确;甲、乙、丙说明 NAA 能抑制主根生长,KT能促进主根生长,但是不能说明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C 错误;乙、丁组说明一定浓度的 KT对 NAA 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D 正确。5.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如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指其可作为重要的物种资源库B. 湿地生态系统中生活着水生群落与陆生群落,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水C. 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随
6、水的流动而进行D. 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条件,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答案】D【解析】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 ,A 错误;湿地生态系统中生活着水生群落与陆生群落,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生产者,B 错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 错误;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条件,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D 正确。6. 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其幼虫结茧情况受一对等位基因 Lm(结茧)和 Lme(不结茧)控制。在家蚕群体中,雌蚕不结茧的比例远大于雄蚕不结茧的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Lm 基因和 Lme基因
7、位于 W 染色体上,Lm 基因为显性基因B. Lm 基因和 Lme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Lm 墓因为显性基因C. Lm 基因和 Lme基因位于 W 染色体上,Lm e基因为显性基因D. Lm 基因和 Lme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Lm e基因为显性基因【答案】B三、非选择题7. Hg2 能抑制 ATP 水解。科研人员为探究不同浓度的 Hg2 对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和分生区细胞吸收 K 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材料 组别 Hg2 浓度(mgL 1 ) 实验后细胞内 K 浓度(mgL 1 )A1 0 10A2 10 7成熟区细胞和适宜浓度的 K溶液A3 20 4分
8、生区细胞和上述浓度的 KB1 0 5B2 10 2溶液B3 20 1(1)洋葱根尖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部位有_。针对成熟区细胞设置A1组作为对照组的目的是_。(2)分析上表中数据可知,随着 Hg2 浓度的升高,细胞吸收 K 的量_(填“增多” “不变”或“减少” ) ,可能的原因是_。(3)对比 A1组和 B1组,可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 (1).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 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以确保实验结果是由不同浓度的 Hg2 引起的 (3). 减少 (4). 细胞吸收 K 属于主动运输需要 ATP 供能,而 Hg2 通过抑制 ATP 水解影响 K 的吸收 (5). 与分生区细胞
9、相比,成熟区细胞对 K 的吸收量更大【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 Hg2 、细胞种类,因变量是实验后细胞内 K 浓度(mgL 1 ) 。A 1、B 1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种细胞实验后细胞内 K 浓度(mgL 1 )都逐渐降低了,说明了 Hg2 抑制了 K 的吸收,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1)洋葱根尖细胞可以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其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针对成熟区细胞设置 A1组作为对照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以确保实验结果是由不同浓度的 Hg2 引起的。(2)分析上表中数据可知,随着 Hg2 浓度的升高,细
10、胞吸收 K 的量减少,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吸收 K 属于主动运输需要 ATP 供能,而 Hg2 通过抑制 ATP 水解影响 K 的吸收。(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A 1、B 1实验后细胞内 K 浓度分别为 10 mgL1 、5 mgL 1 ,说明与分生区细胞相比,成熟区细胞对 K 的吸收量更大。【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表格内容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根据对照性原则判断 Hg2 浓度与 K 吸收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 K 的主动运输方式判断 Hg2 浓度与 ATP 供能之间的关系。8. 果糖1,6 二磷酸酶(FBPase)是参与卡尔文循环的关键酶,能控制光合作用的运转。科研人员为研究温度对不同水
11、稻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l)FBPase 存在于水稻叶肉细胞的_(部位)中。(2)分析上表中数据,可推测秀优水稻的抗寒能力比汕优水稻的强,原因是_(3)在低温条件下,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原因可能是 FBPase 的活性降低使光合作用的_阶段减弱而降低了光合作用速率。(4)低温条件下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的细胞呼吸速率_(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 ,为测定相关数据可将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置于密闭容器中,在_条件下,测定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单位时间内 CO2的释放量。【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在低温条件下,秀优水稻的 FB
12、Pase 活性相对降低值比汕优水稻的低 (3). 暗反应 (4). 减小 (5). 黑暗【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和柱状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水稻的品种、温度,因变量是酶的活性相对降低值、净光合速率。与室温相比,低温条件下,汕优水稻酶活性相对降低值更高、净光合速率降低也更多。(1)果糖1,6 二磷酸酶(FBPase)是参与卡尔文循环的关键酶,而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因此 FBPase 存在于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在低温条件下,秀优水稻的 FBPase 活性相对降低值比汕优水稻的低,则秀优水稻的抗寒能力可能比汕优水稻的强。(3)FBPase 是参与卡尔文
13、循环的关键酶,说明其催化的是暗反应过程,其活性降低使得暗反应阶段减弱,进而降低光合速率。(4)低温条件下,呼吸酶的活性降低,则两种水稻细胞的呼吸速率都会降低;测定呼吸速率应该排除光照的影响,因此在黑暗条件下,测定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单位时间内 CO2的释放量。【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了解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表格数据和柱状图分析温度对两种植物酶活性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大小关系。9. I 型糖尿病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机体胰岛 B 细胞,并最终破坏该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能力的一种疾病。在胰岛素缺乏的情况下,机体血糖水平会升高,从而患上糖尿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免疫
14、的角度分析,I 型糖尿病属于_病。I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组织细胞_的能力(水平)降低,其血糖水平升高。(2)I 型糖尿病患者易口渴,主要原因是高血糖使_明显升高,导致(患者)_产生渴觉。(3)I 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注射胰岛素又能维持血糖平衡,请从细胞膜的结构上分析,原因是_。【答案】 (1). 自身免疫 (2). 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3). 血浆渗透压 (4). 大脑皮层 (5). 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缺乏,但其组织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正常【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提题干息分析,型糖尿病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机体胰岛 B 细胞,并最终破坏该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能力的一种疾病,说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了自
15、身结构,属于自身免疫病;体胰岛 B 细胞受到攻击后,胰岛素合成与分泌不足,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组织细胞并利用和储存,导致血糖浓度升高,且机体供能不足。(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患者胰岛素水平低,导致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的能力降低,最终导致血糖浓度升高。(2)高血糖使得细胞外液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因此型糖尿病患者易口渴。(3)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胰岛素不足,但其组织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正常,因此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维持血糖平衡。10. 某种雌雄同株植物能自花传粉,也能异花传粉。用雄性不育(不能产生可育花粉)品系做杂交育种是开发利用杂种优势的有效手
16、段。该种植物的雄性育性受一对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 Ms 为不育基因,Ms f为恢复可育基因,ms 为可育基因,且其显隐性强弱关系为 MsfMsms。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植物雄性不育品系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在操作上最显著的优点是_。(2)该种植物雄性可育的基因型有_种,其中基因型为_的植株自交后出现性状分离,使其雄性可育性状不能稳定遗传。(3)现有某雄性可育性状能稳定遗传的植株甲,基因型为 MsMs 的植株乙。若要鉴定植株甲的基因型,其实验步骤及结论如下:实验步骤:让植株甲和植株乙进行杂交;将植株_(填“甲”或“乙” )所结的种子全部
17、种下去;统计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植株甲的基因型。实验结论: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和对应的植株甲的基因型为_。【答案】 (1). 不用去雄 (2). 4 (3). Ms fMs (4). 乙 (5). 若子代全部为雄性可育植株,则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MsfMsf;若子代植株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则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Msfms;若子代全为雄性不育植株,则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msms【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种植物的雄性育性受一对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 Ms 为不育基因,Ms f为恢复可育基因,ms 为可育基因,且其显隐性
18、强弱关系为 MsfMsms,则雄性不育基因型为 MsMs、Msms,雄性可育基因型为 msms、Ms fMsf、Ms fMs、Ms fms。(1)雄性不育品系不能产生可育花粉,因此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不需要去雄。(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雄性可育的基因型有 4 种,其中 MsfMs 的植株自交后出现性状分离,可能出现雄性不育(MsMs) 。(3)根据题意分析,植株甲是雄性可育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品种,则其基因型可能为msms、Ms fMsf、Ms fms,植株乙的基因型为 MsMs,让两者杂交,将乙植株所结的种子全部种下去,若子代全部为雄性可育植株,则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MsfMsf;若子代植株中雄性可育
19、雄性不育11,则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Msfms;若子代全为雄性不育植株,则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msms。【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判断不同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并结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分析判断杂交试验的结果,进而判断甲植株的基因型。11. 下图表示某种感染细菌的实验室培养过程,其中中出现 6 个菌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中是固体培养基,与()中的液体培养基所含的基本成分相同,都含有_,不同的是制作时加入了_以使培养基呈固态。(2)鉴定前进行细菌培养,目的是_;两次接种均应在_条件下操作,防止杂菌污染。(3)中出现的理想菌落应分别由_所形成。若菌落连成片,则应对中的培养液
20、进行_处理再接种;通过观察菌落的_能初步鉴定可疑细菌。(4)为进一步了解这种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方便对症下药,现用青霉素、罗红霉素进行实验,请简述实验思路:_【答案】 (1).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2). 琼脂 (3). 让细菌繁殖,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菌用于实验 (4). 无菌 (5). 单个活细菌 (6). 稀释 (7). 特征 (8). 分别配制浓度适宜且相同的青霉素、罗红霉素溶液(无菌) ,再分别处理中各两个菌落(另两个菌落作对照) ,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或分别配制浓度适宜且相同的青霉素、罗红霉素溶液(无菌) ,准备多个与相同的(无菌)培养基,平均分成三组,用青
21、霉素、罗红霉素溶液分别处理两组,另一组不处理作对照,然后同时对三组进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解析】试题分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其中固体培养基用于分离菌种,液体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鉴别培养基是指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或反应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的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1)图示所有培养基的基本成分都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其中是固体培
22、养基,需要加入凝固剂琼脂。(2)鉴定前进行细菌培养,让细菌繁殖,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菌用于实验;接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止杂菌污染。(3)中出现的理想菌落应分别由单个活细菌所形成;若菌落连成片,说明菌种数量太多,则应对中的培养液进行稀释处理再接种;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能初步鉴定可疑细菌。(4)根据题意分析,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这种菌对青霉素、罗红霉素的敏感性,自变量是抗生素的种类,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设计实验:分别配制浓度适宜且相同的青霉素、罗红霉素溶液(无菌) ,再分别处理中各两个菌落(另两个菌落作对照) ,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或分别配制浓度适宜且相同的青霉素、罗红霉
23、素溶液(无菌),准备多个与相同的(无菌)培养基,平均分成三组,用青霉素、罗红霉素溶液分别处理两组,另一组不处理作对照,然后同时对三组进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12. 干扰素是动物或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及抗肿瘤的作用。培育转干扰素基因马铃薯植株的大致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中剪切质粒和目的基因时所需要的工具酶是_,使用上述酶的优点是_(答两点) 。(2)过程中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瘤农杆菌时,常用_处理根瘤农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最终使干扰素基因插入马铃薯细胞的_上。(3)图中过程和过程合称为_技术,该技术能体现细
24、胞的_。(4)在分子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是否成功包括三个方面:_【答案】 (1). PstI、EcoRI (2). 可防止目的基因被破坏、确保目的基因以唯一方向和质粒连接 (3). Ca 2 (4). 染色体 DNA (5). 植物组织培养 (6). 全能性 (7). 检测转基因生物的 DNA 是否插入干扰素基因,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转录出 mRNA,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翻译出干扰素【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过程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过程表示将重组质粒导入植物细胞,利用的是农杆菌转化法;过程表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表示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而发育成完整植
25、株的过程。(1)据图分析,过程中剪切质粒和目的基因时所需要的工具酶是 PstI、EcoRI,分别使用这两种限制酶,可以防止目的基因被破坏、确保目的基因以唯一方向和质粒连接。(2)图中将重组质粒(含有目的基因)导入根瘤农杆菌时,常用钙离子处理根瘤农杆菌时,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以便重组质粒的导入,最终使干扰素基因插入马铃薯细胞的染色体DNA 上。(3)图中过程表示脱分化,过程表示再分化,两者合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在分子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是否成功包括目的基因、mRNA 和蛋白质的检测,即检测转基因生物的 DNA 是否插入干扰素基因,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转录出 mRNA,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翻译出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