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教语文 2019 高考一轮基础系列练(7)李仕才一、语言基础应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在浙江平湖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通过炉火纯青的手艺,在西瓜上雕出精美的图案,通过点亮内置电灯泡的“西瓜灯” ,表达对中国奥运健儿的祝福。党的十九大要求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追求尽善尽美固然没有错,但如果不从细节入手,进而形成一种追求精确的素养,那么,往往就是子虚乌有。当前,国际社会对国际体系的现状众说纷纭,说多极、单极和无极的都有;对许多重点、热点问题的看法莫衷一是,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解读。近年来,娱乐界掀起了一波复古风潮,有香港女星身着刺绣密度达 99%的“褂中之皇”出嫁
2、,裙褂上龙飞凤舞,美丽动人。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 ,需要人类谨慎对待。从这个角度而言,可燃冰的开采利用绝对不可轻而易举,而要慎之又慎。“他们二位最感染人的,也是我最欣赏的,就是作品中的人文色彩与人文精神。 ”谈到自己最喜欢的两位画家,李昆武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A BC D解析:B 炉火纯青,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句中修饰“手艺” ,正确。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句中是说“不从细节入手,进而形成一种追求精确的素养”所导致的结果,错误。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正确。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句中形容
3、裙褂上的景象,对象不当。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句中说“不可轻而易举”错误,误理解为“轻举妄动” 。溢于言表,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B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D
4、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入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解析:B A 项,句式杂糅,或者表述为“设在”或者表述为“是在举行的” ;C项,搭配不当, “引导”与“顽疾和陋习”动宾不搭配;D 项,语序不当,把“四川”调整2到“首次”前面。3、2017 年 9 月 1617 日西北大学附中将举办以“书香校园 魅力青春”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为营造氛围需拟写一副对联张贴于教学楼上。现给出上联,请同学们对出下联。上联:含英咀华 书香校园满春色下联:_解析:注意主题“书香校园 魅力青春”和张贴的场所“教学楼” ,然后注意对联的要求“对仗”和
5、“平仄” 。答案:(示例)格物致知 品味人生绝风华4、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教育问题专家熊丙奇对近日多地正在酝酿的不触动现行的教学、招生、考试一体化的格局只进行考试科目、分值、题型调整的新一轮高考改革在消除应试弊端、促进母语教学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并不看好。答:_解析:试题材料是一个长句,表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事件:近日多地正在酝酿新一轮高考改革;性质:只进行考试科目、分值、题型的调整,不触动现行的教学、招生、考试一体化的格局;目的(或意义):消除应试弊端、促进母语教学;看法:教育问题专家熊丙奇对此并不看好。解答本题首先找到句子的主干:教育问题
6、专家熊丙奇对这样的改革在消除应试弊端、促进母语教学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并不看好。然后把修饰成分独立成句,并注意语句的连贯。答案:近日多地正在酝酿新一轮高考改革,这些改革并不触动现行的教学、招生、考试一体化的格局,只是进行考试科目、分值、题型的调整,教育问题专家熊丙奇对这样的改革在消除应试弊端、促进母语教学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并不看好。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当今科技不断发展,机器作为生产工具,已日益减少了人们的手工劳动;日益发展的电子计算机,代替着人们的脑力劳动。现代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可以代替人类双手去操作危险的工
7、作或试验,_。如用它写字、绘画、绣花推想不久的将来,人类手工创造的一切艺术品,渐渐就会为电子计算机之类的科技产品所代替。那么,过去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陶艺、编织、纸扎手工制作之技艺,慢慢就无人详知了。_。随之消逝的,还有人与物的沟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当今,日用品、工艺品琳琅满目,_。答:_3_答案:而且还可以从事艺术创作 现代化的冲击,使传统手艺悄然逝去 却没有了制作人留下的体温和感情6、六旬男子李福昌在其 85 岁母亲去世前,画了 200 多幅速写,来记录母亲生活点滴。这是其中的一幅。请以“扶”为题,写一段描述性短文。要求:结合画面特征;语言表达鲜明生动;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字数 8010
8、0 字。 答:_答案:(示例)轻轻地挽住母亲的胳膊,搀扶着母亲慢慢地站起来,如同扶起一棵被岁月狂风刮倒的大树,沉沉的;又如护着一支闪着微弱暖光的蜡烛,小心翼翼的。恍惚间,是母亲在扶着我,而我还是那个在婴儿车里等着学步的小毛头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我回乡如果见到他,一定费心把这封信交给他;如果见不到他,就把信再捎回来。B. 我的这些话不过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家兴趣,请各位把自己的高论都谈谈吧。C. 今天是我家令郎新婚大喜的日子,各位亲朋好友前来祝贺,令我感到十分荣幸。D. 我知道您的脾气,拗不过您,再说,屈就贵公司做您的助手,这也是我多年的心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
9、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A 项“费心”指耗费心神,多用做请托或致谢时的客套话。B 项“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C 项“令郎”尊称别人的儿子,不能用来称自己的儿子。D 项“屈就”指委屈迁就任某职,常用作请人任职的客气话,不能用于自己去做某事。二、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注陆 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 师伯浑:陆游的友人。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A首句“雪晓清笳乱起”突出了边地风
10、光特色,也渲染了一种肃杀紧张的战争气氛。B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指宋金两国军队对峙的前线地区在雁门关、青海湖一带。C词人通过“雪晓” “寒灯” “漏断” “月斜”等意象,营造出了清冷的意境。D “有谁知”抒发了词人对自己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不被理解的慨叹。E “心未死”着重表达了词人虽然心系国事但却年老鬓残的悲愤情怀。2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 【答案精析】1BE B 项“雁门关、青海湖”是代指宋金战场而不是真的战场。E 项“心系国事但却年老鬓残的悲愤情怀”错,应该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情怀。2虚实结合。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
11、风光画面,中间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冷落的环境,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作者:陆游】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著有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 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陆游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12、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词作量虽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谁在深夜祈祷江少宾佛香盘旋。从我家的防盗门到她家的防盗门,不过五米,这段花岗岩铺就的楼道,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她刻意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和左邻右舍发生任何交集。说是左邻右舍,其实就是门对门。城市到底不比乡下,所谓的邻居,往往都是陌生人。这让我想到一位古稀老人,那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租住在庐州城南的一片平房里。老人的腰身已经完全佝偻了,又有些耳背,因
13、此基本上不和邻居们走动。有一次,我撞见老人在走廊里拾起一张窝成一团的纸币,心里有些好奇,当我将手习惯性地探向自己的口袋时,老人立即举起那张窝成一团的纸币, “可是你的?”我笑着摇了摇头, “真不是你的?”老人继续举着那张纸币,他的穷追不舍既让我有些诧异,又有一些难为情。我正想着如5何脱身,邻居们忽然都从门后闪了出来,他们的神情让我确信,他们已经知道了我和老人之间发生的事情。那时候防盗门还不太盛行,但每家每户都要在木门外面再安装一道铁栅门,铁栅门上蒙着一层深色的薄纱。深色的薄纱,自然的隐身术,遁藏着无数双偷窥的眼睛。他们果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眉飞色舞着,仿佛老人捡到的不是一张脏兮兮的面值五元
14、的纸币,而是一笔惊人的巨款。那张脏兮兮的面值五元的纸币,最终还是无人认领,但那一次非凡的经历,却让老人养成了捡钱的习惯。然而,老人捡钱的频率实在太高了,第一天,他在走廊里举着一枚硬币, “菊花”中间有一个小孔;第三天,他又在走廊里举着一枚硬币, “菊花”中间有一个小孔这时候大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原委,老人于是挨家挨户地敲门。没有人开门,大家都在忙着,没有人愿意为这个自作聪明的老人浪费哪怕一分钟!我承认自己也没有开门,我不愿意陪老人玩这种拙劣的把戏,那只会沦为大家的笑柄。那时候,我还无法理解这个行为怪诞的老人。我在那片平房里寄居了三年。三年里,没有一个人来探望过这个弯腰驼背的古稀老人。他从何而来?
15、膝下有无儿女?邻居们都不知道这些信息,唯一能够确认的是,老人姓秦,自称“退休职工” 。在漫长的独居生活里,老人的耳朵已经完全聋了,腰几乎弯成了虾米。他不再频繁地捡钱,也不再理会邻居。长日里,离群索居的秦老活像一个藏在薄纱后面的幽灵,从他门前路过时,我总能看到幽暗的客厅里浮着一张呆滞的脸。所谓的“客厅” ,其实只有五六个平方,陈设也非常简单左边,靠墙,放着一把藤条已四处断裂的太师椅,太师椅的左前方,横着一张矮矮的窄窄的玻璃小茶几;右边,靠墙,挤着一张四四方方的餐桌,餐桌上的黑白电视机只有十四寸,看上去比秦老还老,布满各种伤痕。秦老喜欢瘫在太师椅上,只看电影频道,而且始终静音。如今,转眼二十年过去
16、,城南的那片平房已经消失了,连同平房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些我曾经无比熟悉却又完全陌生的邻居们。每次经过城南,我总会想起弯弓一样的秦老,他的孤独,一眼望不到尽头。他的无助,一眼望不到尽头。我不知道秦老是否健在?然而,秦老在抑或不在,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正如对门那个隐身的邻居,在我的世界里,他们,都只是过客。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世界的过客,不同的只是,我们和世界之间的联系或深或浅、或长或短而已。在坚硬的城市里浮游,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孤独的,无处安放的灵魂,在深夜里祈祷着俗世的平安与肉身的健康。为此我时常悲不自禁世界那么大,但始终只有一隅,和我们紧密相关。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我”的“隐身的邻居” ,
17、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 开头写邻居刻意将自己封闭起来,反映了人们不愿与邻居交流的现状,为后文大家都不理会老人埋下伏笔;结尾再次提及邻居,与开头相呼应,体现了人们缺少沟通、6互不信任、自私冷漠的行为,表达了主旨。2老人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举着相同的硬币在走廊徘徊?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答:_答案 老人独居于此,基本上不和邻居走动,老人希望能通过捡钱的方式引起邻居的注意,打发自己的孤独时光。作者借此反映了当时邻里间的陌生、警惕,为下文写老人的身世不为人所知及其生活的孤独寂寞做铺垫。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秦老的形象。答:_答案 孤独无依,是被亲人、朋友遗忘的空巢老人;为人淳朴,渴望温暖与关注,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渴望以真诚的心与他人沟通;沉重悲哀,最终为城市生活冷漠的现实所击倒。4文章以“谁在深夜祈祷”为题的用意是什么?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情感?答:_答案 运用反问语气,给人以深刻思考,与文章末尾段写我们每一个孤独的灵魂“在深夜里祈祷着俗世的平安与肉身的健康”相照应。深化文章主旨,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世界的过客,我们渺小而陌生,只能在俗世中为自己祈祷平安。作者想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人人都是孤独的,孤独得只能在深夜祈祷,这都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导致的。作者想借此呼吁人们能够多多关心身边的人,给他们送去温暖与关心,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