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KS5U解析】黑龙江省2018年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66720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解析】黑龙江省2018年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KS5U解析】黑龙江省2018年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KS5U解析】黑龙江省2018年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KS5U解析】黑龙江省2018年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KS5U解析】黑龙江省2018年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 2018 年 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说法正确的是A. 活细胞中 O 的含量最高,H 的数目最多B. Mg 是合成光合色素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C. 高等动物血液中 Ca2+含量过低会导致肌无力D. C 是构成细胞内化合物的骨架【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详解】细胞鲜重中 O 的含量最高,H 的数目最多,A 正确。Mg 是细胞中的大量元素,B 错误。高等动物血液中 Ca2+含量过低会导致抽搐,C 错误。C 相连形成的碳链是构成细胞内有机大分子的骨架,D 错误。【点睛】C、H、O、N、P、S、K、Ca、Mg 是组成细

2、胞的大量元素。技巧:活细胞中 H2O 最多,所以 O 含量最多,H 的原子量最小,所以数目最多。2. 细胞或细胞的部分结构、成分有“骨架或支架”之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生命活动无关B.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他生物膜无此基本支架C. 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 生物大分子以单体为骨架,每一个单体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答案】C【解析】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生命活动有关,A 错误。其他生物膜也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B 错误。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

3、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 正确。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每一个单体都以若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D 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结构【名师点睛】学生对 DNA 分子的结构主要特点理解不清DNA 分子的结构主要特点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3.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 主要场所 杂交瘤细胞形成后,有一个细胞核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

4、的染色体通过复制后数目加倍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不能被醋酸洋红染色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综合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功能、观察和在细胞生命历程中的变化,有助于形成知识体系。【详解】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DNA 易被甲基绿染色,所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被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后,其细胞核呈绿色,正确。细胞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 主要场所,正确。杂交瘤细胞形成时,不同细胞的细胞核进行融合,最终成为一个单核细胞,正确。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两条染色单体,共用着丝点,所以染色

5、体数目没有加倍,错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细胞核中的染色质能被醋酸洋红染色,错误。【点睛】染色体复制使 DNA 加倍,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4.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不能产生 CO2B. 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C.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的成分相同D. 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细胞质基质的组成和功能,从而考查通过总结形成知识体系的能力。【详解】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在线粒体中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细

6、胞质基质不能产生 CO2 ,A 正确。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B 正确。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因细胞分化而不同,细胞质基质的成分也会有区别,比如成熟红细胞有血红蛋白,而其它细胞没有,C 错误。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 正确。【点睛】细胞质基质是代谢的主要场所,不同细胞的功能不同,因而细胞质基质的物质组成和发生的化学反应也不相同。5. 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或功能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膜中多糖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膜中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B. 在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结构的多种多样C.

7、由于膜对 Na+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在细胞膜的帮助 Na+跨膜的蛋白质只有一种D. 膜的选择透过性既与其中磷脂分子和水的亲疏有关又与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有关【答案】D【解析】膜中多糖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多糖水解的产物是还原糖,A 错误;在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B 错误;细胞膜的帮助 Na+跨膜的蛋白质可能是载体蛋白,也可能的通道蛋白,C 错误;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有关,D 正确【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功能【名师点睛】1、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沉淀,还原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等;2、细胞的结构

8、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3、细胞膜蛋白质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细胞膜上含有与物质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4、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使细胞运输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由于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因此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因此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蛋白质和磷脂有关6.在生物实验中,有关渗透系统的应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利用渗透系统能够验证渗透作用发生需要具有半透膜B. 利用渗透系统能够验证渗透作用发生需要具有浓度差C. 利用渗透系统能够观测到两溶液间的水分子进行双向运动D. 渗透系统适用

9、于比较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液浓度的大小【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渗透系统的组成、渗透作用原理和渗透作用原理的应用,进而考查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的的能力。【详解】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溶液的的浓度差是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必要条件,A 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利用渗透系统能够验证渗透作用发生需要具有浓度差, B 正确。水分子运动是观察不到的,C 错误。把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液置于半透膜两侧,水从低浓度溶液一侧向高浓度溶液一侧扩散,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判断浓度的大小,D 正确。【点睛】易错点:渗透作用发生时,水分子是双向运动的,渗透终止时双向运动达到平衡。7.下表表示人体三种不同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及

10、表达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基因存在情况 基因表达情况甲 乙 丙 丁 甲 乙 丙 丁胰岛 B 细胞 眼晶状体细胞(胚胎中) 神经细胞 A. 甲基因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B. 丁基因可能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C. 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D. 三种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细胞分裂和分化有关知识,进而考查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能力。【详解】基因表达具有选择性,甲基因只在胰岛 B 细胞中表达,其它细胞中不表达,所以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A 正确。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丁基因在不同细胞中都表达,所

11、以可能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B 正确。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都是受精卵有丝分裂的后代细胞,基因组成相同,C 正确。三种细胞遗传物质组成相同,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错误。【点睛】个体发育过程中,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因此细胞中遗传物质组成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产生差异。8.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 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 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细胞壁D. 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

12、的依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解离作用,A 错误;碱性染料龙胆紫可用于染色体染色,B 错误;不能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已经是死细胞,C 错误;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9.如图表示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 过程的完成一定伴随 H2O 和 CO2的生成B. 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产生的 A 中不含

13、有乳酸C. 人体细胞中完成过程 c 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D. B 表示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分析图解,理解和应用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的知识,意在考查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的能力。【详解】a 过程是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生成 H2O 和 CO2,无氧呼吸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转化成乳酸,因此不一定伴随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A 错误。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 错误。过程 c 是 ATP 的水解,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中合成 ATP 的主要场所,C 错误。B 表示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 正确。

14、【点睛】人体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但只通过有氧呼吸产生,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10.下图所示为 H 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水中的 H 只来自一 NH2B. 在缺氧的情况下,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C. M 物质应该是丙酮酸,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D.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生物细胞中与氢有关的代谢过程,进而考查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的能力。【详解】过程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发生在核糖体上,水中的 H 来自氨基和羧基,A 错误。过程是呼吸作用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氢,

15、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完全相同,B错误。M 物质应该是丙酮酸,过程是丙酮酸转化成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 正确。过程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 错误。【点睛】详细总结与氢有关的化学反应,通过相互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是系统解决该知识板块的方法。11. DNA 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 X)变成了尿嘧啶,该 DNA 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 4 个 DNA 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 UA、AT、GC、CG,可推测“X”可能是A. 胸腺嘧啶B. 胞嘧啶C. 腺嘌呤D. 胸腺嘧啶或腺嘌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DNA

16、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亲代双链分离后,每条单链均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因此,复制完成时将有两个子代 DNA 分子,每个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均与亲代分子相同,且每个子代 DNA 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为新合成的链解:由 4 个子代 DNA 分子的碱基对可知该 DNA 分子经过诱变处理后,其中 1 条链上的碱基发生了突变,另一条链是正常的,所以得到的 4 个子代 DNA 分子中正常的 DNA 分子和异常的DNA 分子各占 ,因此含有 G 与 C、C 与 G 的 2 个 DNA 分子是未发生突变的这两个正常的DNA 分子和亲代 DNA 分子的碱基组成是一致的,即亲代 DNA 分子中的碱基

17、组成是 GC 或CG,因此 X 可能是 G 或 C故选:B考点:DNA 分子的复制;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12.如图表示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合成过程,用 15N 标记含有 1000 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 300个)的模板 DNA,在 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三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 RNA 聚合酶的共同参与B. 含有 14N 的 DNA 分子占 3/4,子代 DNA 分子嘌呤数与嘧啶数之比是 3: 7C. 第三次复制过程中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4900 个D. 从图中可以看出,多起点双向复制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物质合成效率【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表示

18、DNA 复制过程。复制时 DNA 首先解旋形成两条单链作为模板,以单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半保留式复制,形成两个子代 DNA。【详解】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是转录过程中的酶, A 错误。复制三次,得到的 8 个 DNA 复制都含有 14N,DNA 分子中嘌呤数与嘧啶数恒相等, B 错误。DNA 分子中有 2000 个碱基,腺嘌呤数=胸腺嘧啶=300,所以胞嘧啶=鸟嘌呤=700,。第三次复制以 4 个 DNA 为模板形成 8 个 DNA,相当于新合成 4 个 DNA,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700=2800 个,C 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多起

19、点双向复制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物质合成效率,D 正确。【点睛】技巧:DNA 复制 n 次,合成 2n个分子,相当于新合成 2n1 个。13.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基因 A1(黄色) 、A 2(白色) 、A 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为 A1对 A2、A 3为显性,A 2对 A3为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据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多样化的环境决定了变异是定向的B. 两只黄色鼠交配,子代中黄色鼠的概率为 1/4C. 黄色鼠与白色鼠或黑色鼠交配后,子代中黄色雌鼠的概率为 1/2D. 为确定某白色鼠的基因组成,可以将其与黑色鼠交配看后代性状

20、表现【答案】D【解析】【分析】综合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生物进化。由于复等位基因在细胞中也是成对存在,所以把握显隐性,结合致死情况,按基因分离定律解答即可。【详解】两只黄色鼠基因型可能是 A1A2和 A1A2、A 1A3和 A1A3、A 1A2和 A1A3,三种交配方式的子代中除了黄色纯合子死亡,黄色鼠的概率都为 2/3,B 错误。黄色鼠(A 1A2、A 1A3)与白色鼠(A 2A2、A 2A3)或黑色鼠(A 3A3)交配后,由于 A1对 A2、A 3为显性,以上交配都相当于测交,子代中黄色鼠的概率为 1/2 ,雌鼠的概率是 1/2,所以黄色雌鼠的概率是 1/4,C 错误。为确定某白色鼠(A 2

21、)的基因组成,可以将其与黑色鼠(A 3A3)交配,由于 A2对 A3为显性,交配方式属于测交,若后代性状全是白色则是纯合子,若白色:黑色=1:1 则为杂合子,D 正确【点睛】注意到以下两种交配实质都是测交,是简化解答该题的关键。黄色鼠(A 1A2、A 1A3)与白色鼠 A2A2、A 2A3)或黑色鼠(A 3A3)交配白色鼠(A 2 )与黑色鼠(A 3A3)交配14.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已知菠菜的抗霜和不抗霜、抗病和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列对杂交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不抗霜抗病 不抗霜不抗病

22、抗霜抗病 抗霜不抗病雄株 3/4 1/4 0 0雌株 0 0 3/4 1/4A. 抗霜性状为隐性性状,抗病性状为显性性状B. 上述杂交实验中的父本为纯合子,母本为杂合子C. 抗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D. 抗霜、不抗霜性状遗传的现象体现了交叉遗传的特点【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首先根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遗传方式,再结合选项分析。【详解】分析表中数据,雄株全不抗霜,雌株全部抗霜;无论雌雄,抗病:不抗病=3:1。因此抗霜对不抗霜是显性,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抗病对不

23、抗病是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 A、C 错误。由抗病:不抗病=3:1 可知,亲本都是杂合子,B 错误。父本抗霜子代雌性抗霜、母本不抗霜子代雄性不抗霜的现象就是交叉遗传,D 正确。【点睛】对于 XY 型性别决定,根据“父本显性、母本隐性的亲本杂交,子代雌性显性、雄性隐性”的遗传特点,可迅速判断遗传方式。交叉遗传是性状在性别上的交叉,即类似于雌性传雄性再传雌性的方式。15.喷瓜的叶色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其中基因型 AA 表现深绿色,Aa 表现浅绿色,aa的植株因不能合 成叶绿素而呈黄色。一株浅绿色植株的部分叶片上出现了黄化现象,下列可能的原因中错误的是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24、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及其它们与细胞分裂的关系和不同变异对细胞遗传物质的影响。意在考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详解】叶片是由叶原基经过细胞有丝分裂、分化形成的,由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一片叶子部分变异不可能是基因重组造成的。叶片发育过程中部分细胞中基因型因为突变由 Aa 变成了 aa,或者因为染色体变异由 Aa 变成了 a,都会造成上述结果。选 A 。【点睛】明确染色体变异可造成基因数目的改变是解题的关键。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只有自然选择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食蚁兽长期使用舌头

25、使舌头细长是拉马克的观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能正确解释生物的所有进化问题,因此不需要发展了 达尔文强调个体的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强调以种群为单位的进化 基因突变和重组都是定向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了生物进化论的发展过程以及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的能力。【详解】自然选择是使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外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也可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错误。食蚁兽长期使用舌头使舌头细长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观点 ,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能正确解释生物的所有进化问题,它在发展了

26、中不断完善,错误。达尔文强调个体的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强调以种群为单位的进化,正确。突变和重组是不定向的,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选 B。【点睛】重点: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自然选择和突变与基因重组,这也是生物进化的两个原因。17.下图表示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X、Y、Z 维持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机制实现的B. X 为肌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肌细胞的代谢产物透过细胞膜进入 XC. 肌细胞、X、Y 三部位 0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肌细胞XYD. X、Y

27、、Z 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使其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内环境组成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内环境的功能、稳态的调节的等知识,意在考查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的能力。【详解】X、Y、Z 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它的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机制实现的,A 正确。细胞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X 为肌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肌细胞的代谢废物透过细胞膜进入 X, B 正确。X 是组织液、Y 是血浆,血液运输氧气通过组织液被肌细胞吸收,所以三部位 0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YX肌细胞,C 错误。X、Y、Z 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其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以促进水分通

28、过尿液排出体外,维持渗透压平衡,D 正确。【点睛】氧气在体内的运输方式是扩散,扩散的方向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到浓度低的地方,以此比较氧气浓度大小。18.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同一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静息电位是指之间的膜内电位差B. 兴奋由图甲部位传导至图乙部位时,不需要消耗能量C. 图乙的分泌物可能是某种激素D. 图甲传导的兴奋在图乙部位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静息电位是指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同造成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A 错误;兴奋由图乙部位传导至图甲部位时,需要消耗能量,B 错误;图甲中分泌物与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有关,可能为某种激素,C 正

29、确;图甲传导的兴奋在图乙部位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引起突触后膜动作电位的产生,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19.现象 1: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 。现象 2: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现象 3:某人接触了某些花粉后而引起荨麻疹。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现象 1 中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指组织液B. 现象 2 中青紫是由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造成的C. 现象 2 中水肿是由该处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造成的D. 现象 3 是由于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内环境及免疫的相关知识

30、,意在考查应用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的能力。【详解】水泡是由于手脚长时间受摩擦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的,A 正确。青紫是由微创伤导致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造成的,B 正确。水肿是由该处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力增强,组织液增多造成的,C 正确。荨麻疹是由于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而引起的过敏反应,D 错误。【点睛】水肿是组织水肿,即组织液增多的现象。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免疫过强,但前者是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反应,发生快消退也快,一般不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损伤;而后者由于受抗体的攻击使自身组织器官损伤。20. 下列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植物没有

31、神经和免疫系统,因此植物生命活动只受激素调节B. 植物激素可调节基因组的表达,如赤霉素可促进大麦种子合成 a-淀粉酶C. 顶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快,使植物产生顶端优势D.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体内生长素极性运输将不能进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植物没有神经和免疫系统,因此植物生命活动受激素和环境因素等调节,A 错误;植物激素可调节基因组的表达,如赤霉素可促进大麦种子合成 a-淀粉酶,B 正确;顶芽处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生长,产生顶端优势,C 错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体内生长素极性运输不受影响,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

32、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21.研究人员探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对小麦胚芽鞘切段生长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据图可判断A. 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B. 赤霉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比生长素高C. 生长素、赤霉素都能够促进插条生根D. 高浓度赤霉素对胚芽鞘切段的伸长不起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生长素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看出图文转换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详解】图中所示生长素浓度并没有对胚芽鞘的生长产生抑制,所以不能体现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A 错误。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赤霉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

33、最适浓度比生长素高,B 正确。实验研究的是激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赤霉素都能够促进插条生根,C 错误。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高浓度赤霉素也能对胚芽鞘切段的伸长起促进作用,D 错误。【点睛】两重性指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是不是抑制要与对照组进行比较。22.田鼠是一种群居的植食性鼠类,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鼠害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田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在环境容纳量上下一定范围内波动B. 田鼠与其天敌猫头鹰的种群数量的波动总是同步的C. 由于田鼠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调查其种群密度时结果往往偏大D. 即使食物十分充足,内蒙古草原上田鼠的种群数量也呈“S”

34、型增长【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意在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在联系的把握。【详解】由于自然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中,所以即使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种群数量也总是在环境容纳量上下一定范围内波动,A 正确。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数量总是此长彼消并且捕食者变化滞后于被捕食者, B 错误。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调查面积的种群数量=初捕数重捕数/重捕标志数,所以由于田鼠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调查其种群密度时结果往往偏大,C 正确。 环境除了食物还包括其它因素,所以即使食物十分充足,环境容纳量也是一定的,因此内蒙古草原上田鼠的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也呈“S”型增

35、长,D 正确。【点睛】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一定要记住计算公式,种群数量=初捕数量重捕数/重捕标志数。23.下列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解读,合理的是A. 图 1、2 所示为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图 3 所示为曲线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B. 鱼类捕捞在图 1 的 e 点、图 2 的 g 点和图 3 的 i 点时进行,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C. 若图 1 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为培养早期,的 cd 段酒精大量积累D. 图 3 曲线的 i 点,种内斗争最激烈【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性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详解】种群存

36、活率越高种群的增长越快,图 3 所示曲线种群数量达到 K/2 时增长最快,达到 K 时增长最慢,符合曲线 II 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A 错误。图 1 的 f 点、图 2 的 h 点和图 3 的 i 点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但种群密度不是最大,不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B 错误。实验条件下培养酵母菌,早期种群数量增长呈 J 型曲线增长,而酿酒时,要使酒精大量积累则种群数量应较长时间保持 K 值,所以 C 正确。种群密度越大,个体间因食物和空间等资源的斗争越激烈,图 3 曲线的 i 点并没有达到最大种群数量,所以 D 错误。【点睛】易混点:最大持续捕捞量和最大日捕捞量不同;种内斗争的剧烈程度与种群密度呈

37、正相关。2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其中 M 表示非生物的物质或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 M 表示大气中的 CO2库,则碳元素在图中过程中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B. 从图中可以看出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C. 若 M 表示大气中的 CO2库,则碳元素可在生物群落中循环利用D. 若 M 表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过程的能量值为与过程对应的能量值之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碳在生物群落以有机物形式传递,A 正确。能量不能反复利用,是单向流动,B错。碳以二氧化碳形式通过生产者固定为有机物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以有机物形式通过捕食关系单向传递,通过细胞呼吸以二氧化碳形式释放

38、到大气,C 错。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包括生产者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流入初级消费者能量,D 错。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5.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的过程B. 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但主要类群是绿色植物C. 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不都是细菌D. 营养结构越简单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越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传递、利用和散失的过程,A 错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但主要类群是绿色植物,另外还有硝化细菌等,

39、B 正确;细菌中自养的是生产者,异养细菌中,寄生的是消费者,腐生的是分解者,C 错误;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存在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恢复力也低,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二、非选择题26.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中英文字母代表相应物质,1,2,3,4代表一定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能用标号回答的用标号回答) 。(1)该生理过程所产生的物质有些可被同一细胞中其他生命活动利用,这些物质在其他生命活动中发挥效 应的场所分别是_和_。(2)某研究者向叶绿体中注入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B 物质,并

40、将植物置于光照等其他条件均适宜的环境 中一段时间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检测光合产物葡萄糖中是否出现了放射性。研究者进行此项研究的目的是_。若向叶绿体中注入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C 物质,在光合产物_(填“会”或“不会” )出现放射性。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测得细胞并没有从外界吸收 E 物质,也没有向外界释放 E 物质,若在这种情况下测得细胞光合作用 1 小时产生了 0.12 mol 的 A 物质, 那么这 1 小时中该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为_mol。(3)在忽然增强光照的情况下检测到图中的 A 物质产生量忽然增多,但不久又恢复到正常水平。使 A 物质无法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的最可能外因是图中_物质的

41、供应量未能同步增加。在同一过程中 C3的变化规律是_。假如外界环境持续黑暗则图示的四个过程会停止的是_。【答案】 (1). 线粒体 (2). 细胞质基质 (3). 探究外源提供的 B 物质(H是否可以被光合作用(暗反应,C 3的还原)所利用 (4). 不会 (5). 0.02 (6). E (7). 先忽然减少,但不久又恢复到正常水平 (8). 1,2,3,4【解析】【分析】考查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过程以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联系,意在考查分析和理解图表,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并进行综合计算的能力。【详解】 (1)该生理过程所产生的葡萄糖和氧气可被同一细胞的呼吸作用利用,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

42、体 。(2)B 物质是 NADPH,在暗反应中供氢,标记它,可以根据放射性是否出现在光合作用产物中判断 B 物质是否可以被光合作用(暗反应,C 3的还原)所利用。物质 C 是 ATP,在暗反应中水解为 ADP 和磷酸,只为暗反应供应能量,没有为光合作用产物提供元素,所以注入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ATP,在光合产物不会出现放射性。E 物质是二氧化碳,没有从外界吸收也没有向外界释放二氧化碳,说明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细胞光合作用 1 小时产生了 0.12 mol 的 A 物质即氧气用于呼吸作用, 那么这 1 小时中该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为 0.126=0.02mol。(3)使氧气产生量无法维持

43、在一个较高水平的最可能外因是二氧化碳供应量未能同步增加。光反应增强,为暗反应提供 ATP 和H增多,C 3的还原加快,短时内 C3的含量减少,然后又恢复了平衡。持续黑暗没有能量的供应,光合作用就会停止,1、2、3、4 四个过程都会停止。【点睛】要有统一的思想:供应与暗反应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当外界条件改变时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所以容易得知,持续黑暗时光合作用的各个阶段都会停止。27. 金鱼是观赏价值很高的鱼类,利用体积较大的卵细胞培育二倍体金鱼是目前育种的重要技术,其关键步骤包括: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失活后的精子可激活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 ;诱导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处理等。

44、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经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_变异。(2)卵细胞的二倍体化有两种方法:用方法一获得的子代是纯合二倍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用方法二获得的子代通常是杂合二倍体,这是因为_发生了交叉互换造成。(3)用上述方法繁殖鱼类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可判断其性别决定机制。若子代性别为_,则其性别决定为 XY 型;若子代性别为_,则其性别决定为 ZW 型(WW 或 YY 个体不能成活) 。(4)已知金鱼的正常眼(A)对龙眼(a)为显性,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B、b 将影响基因 a 的表达,当基因 b 纯合时,基因 a 不能表达。偶然

45、发现一只具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若用卵细胞二倍体化的方法进行大量繁殖,子代出现了正常眼雌鱼,则该龙眼雌鱼的基因型为_;若用基因型为 AABB 的雄鱼与子代的正常眼雌鱼杂交,子二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_。(5)研究发现,金鱼的双尾鳍(D)对单尾鳍(d)为显性,在一个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双尾鳍的个体占 36%。现有一对双尾鳍金鱼杂交,它们产生单尾鳍后代的概率是_。如果它们的子代中有 15 只单尾鳍金鱼,从理论上讲,这对金鱼所生子代个体总数约为_。【答案】 (1)染色体结构(2)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3)雌性 雄性(4)aaBb 3/16(5)16/81 76【解析】(

46、1)由题意可知,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因此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由题意可知,二倍体鱼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是一个,若获得纯合二倍体,图中方法一是,可以用低温处理卵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加倍;方法二是低温抑制极体排除,两个极体进行融合,形成二倍体,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容易发生交叉互换,所以这种方法形成的二倍体往往是杂合二倍体。(3)若鱼的性别决定是 XY 型,雌鱼产生的卵细胞的性染色体是 X,加倍后为 XX 全是雌性;若鱼的性别决定是 ZW 型,雌鱼产生的卵细胞的性染色体是 Z 或者 W,加倍后是 ZZ 或者 WW,由于 WW 不能成活,所以子代的

47、性染色体组成是 ZZ,全为雄性。(4)据题意可知,龙眼的基因型是 aaB_,发现一只具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若用卵细胞二倍体化的方法进行大量繁殖,子代出现了正常眼雌鱼 aabb,则该龙眼雌鱼的基因型为aaBb;若用基因型为 AABB 的雄鱼与子代的正常眼雌鱼 aabb 杂交,子二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 aaB_为 3/16。(5)根据双尾鳍的个体占 36%。可知 dd=64%d=4/5,则D=1/5,DD=1/25,Dd=8/25,DD:Dd=1:8,则自然群体的双尾鳍中 Dd 占8/9,8/9Dd8/9Dd,后代产生单尾鳍后代的概率是 8/98/91/4=16/81。如果它们的子代中有 15

48、 只单尾鳍金鱼,从理论上讲,这对金鱼所生子代个体总数约为 1516/81=76。【考点定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8.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由胰脏内的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维持血糖平衡,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请回答下列有关胰岛素的问题:(1)某个体血糖偏高,经检测发现,是其相关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受损所致。推测其体内胰岛素的含量会 比正常人_。(2)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酷似胰岛 B 细胞膜上某物质的结构,该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 以攻击胰岛 B 细胞而导致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属于_病。(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小鼠为实验材料,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 糖的作用。以下为同学们的实验设计方案,请回答相关问题:实验原理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浓度下降,机体出现活动减慢,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实验步骤a.将正常的小鼠随机分成 A、B 两组,观察并记录小鼠活动状况;b.A 组小鼠注射适量的 溶液,B 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小鼠活动状况;c.A、B 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的_溶液,观察并记录小鼠活动状况。实验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