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65238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 2019 届高三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7 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6 分。【材料一】所谓酒令,按新版辞海的说法:“酒令,旧时饮酒时助兴取乐的游戏。推一人为令官,余以听令轮流说诗词,或做其它游戏,违令或负者罚饮。 ”据考证,酒令之始可以上溯到周朝初年,鉴于商朝统治者溺酒亡国的教训,由周公以王命发布酒诰禁酒。 “群饮,汝无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起初本意是为了禁止酗酒而设酒令官。在诗小雅宾之初筵第五章中有“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的句子,这里的“监” “史”即令官,是为限制宴会上饮酒过度而设的执法官,对饮酒

2、失仪妄言者要予以惩罚。而后世所说的酒令与其本意恰恰相反,是劝人多饮酒的一种行乐手段、游艺活动。从形式上看,酒令有多种多样,诗词曲文类(如作诗令、说诗令、回环令等) ;游戏类有拇战(或曰猜拳、划拳等) 、猜枚、牙牌令、射覆、投壶、击鼓传花、占花名儿、拆字、联句等。从内容上看,酒令有俗令和雅令、通令和筹令之分。中国的酒令文化是一种特别、独有的酒俗。 “酒令”二字出现在历史资料文献中最早见于后汉书贾逵传:“逵作酒令,学者宗之。 ”但在当时并没有广泛流行。 梁书王规传说:“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此举。 ”可见,南北朝时期,酒令并不风行。它的流行大概始于唐玄

3、宗发明的击鼓催花,从此就自上而下传播于民间。唐代的酒令有许多种类,据唐人皇甫松醉乡日月记载,已有骰子令、旗幡令、上酒令、手势令、小酒令、杂法等多种,唐人的诗歌也多有反映,如白居易的“筹插红螺碗,斛飞白玉卮。碧筹攒彩碗,红袖拂骰盘” ,刘禹锡的“杯停新令举,诗动彩笺忙”等等。同时,一系列的行令、酒约也制定出来。 醉乡日月的目录里便有“饮论” “为宾” “律录事” “觥录事” “选徒” “令误” “逃席”等各项内容。宋代的情况与唐代差不多,只是更加丰富。至于明清两代酒令则发展到了高峰,举凡世间事物,人物、花木、虫禽,曲牌、词牌、诗文、戏曲、小说、中药、丹令、八卦等等,无不入令。(取材于姜南浅析红楼

4、梦中的酒令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酒令”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据酒诰文字,对酗酒者可以处以极刑。B.最初的“酒令”是劝人多饮酒的行乐手段。2C.据文献记载,东汉至南北朝酒令尚未流行。D.明清两代,酒令内容丰富,几乎无不入令。2.下列内容没有在“材料一”中体现的是(3 分)A.酒令的定义 B.酒令的起源 C.酒令的种类 D.酒令的价值【材料二】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在各种场合显示学问与才能,以示风雅博洽。唐代开始,雅令便在文人学士的酒席间流行开了,当时即有“闲征雅令穷经史”说法。雅令的种类很多,如古文贯串令、词牌令、拆字令、四书令、飞花令等。以下略举一二。“古文贯串令”行令的格式大

5、致如下:先说一句古文,接旧诗一句,再以一个骨牌(即“牙牌” “宣和牌” )名称和一支曲牌名称衔接,末以历书一句殿底。这么一个长句,共同组成“酒面” ,长句之间要上下照应,彼此关联,最后说出“酒底” 。 “酒底”多为酒席间现成的花果名,再续古诗一句,诗句须有花果名相联。 红楼梦六十二回宝玉做生日,酒席间湘云和宝玉划拳,湘云赢了宝玉,要宝玉行一个“古文贯串令” ,宝玉一时说不出,黛玉便道:“你多喝一钟,我替你说。 ”宝玉真个喝了酒,听黛玉说道:“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枝折脚雁,叫得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 ”说得大家笑了。众人说:“这一串子倒有些意思。 ”黛玉又拈了一个榛瓤,说酒底

6、道:“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四书令”是用“四书”中的句子组合而成的酒令,这种酒令在明清时期特别流行。行令时具体要求又各有不同。 重论文斋笔录记载了清朝嘉庆年间一则“四书令” ,很有特色。这种酒令要求选用“四书”中的两个句子,上一句的末字和下一句的首字须合成一个药名,否则便要罚酒。其佳构有:道不远人,参也鲁(人参) ;诸侯之宝三,七里之郭(三七) ;臧武仲以防,风乎舞雩(防风) ;不知为不知,母命之(知母) ;殷鉴不远,志于道(远志) ;颜路请子之车,前日于齐(车前) ;事亲为大,黄衣狐裘(大黄) ;长一身有半,夏日则饮水(半夏) ;与其弟辛,夷子思以易天下(辛夷)等等。可见,不

7、熟悉经书的文人是无法参与这种“四书令”的。明清两朝科举制八股取士,当时的文人要参加科举考试就要死背经书, “四书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流行开来的。除了“四书令” ,其它雅令也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取材于史双元说酒令 )3.根据材料一、二,下列酒令不属于“雅令”的一项是(3 分) A.骰子令 B.古文贯串令 C.拆字令 D.四书令4.对材料一、二涉及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3A.小雅是诗经中“二雅”之一。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B.白居易是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代表作有长诗长恨歌 。C.刘禹锡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高尚的追求。D.“四书”即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是儒

8、家经典著作。5.“飞花令”是雅令中的一种,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有严格的要求。这些诗可自作,也可背诵前人成句。行令者先后相续,作不出、背不出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其喝酒。请根据你的背诵,完成下面的“飞花令” 。(诗句可以少于 7 个字;任选三句作答;6 分)花;花;花;花;花;千树万树梨花开;花;【材料三】唐宋时期,最具时代特色的助饮方式是行酒令助饮。行酒令助饮多在巡(行)酒之后进行,它极大地调动了当时人们的饮酒情趣,唐宋酒令艺术的繁荣对唐宋饮酒之风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唐代,酒令开始作为一个专有名称,特指酒筵上那些决定饮者胜负的活动方式。酒令在

9、唐代形成后,很快就成为人们宴饮助兴的主要娱乐形式,从文人到百姓无不选择适应其活动的酒令来佐饮。唐代的酒令名目繁多,但现在人们能够知道的大约只有 20 多种。大多数唐代酒令至宋代时就已经失传了。宋人多不解唐代酒令这一现象,说明唐宋两代的酒令有很大的变化。唐宋两代的酒令及人们行令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唐代酒令以器具令居多,宋代酒令以文字令居多。唐代的器具令众多,如头盘(亦称投盘、骰盘)令、筹令等,这些酒令需要借助骰盘、筹箸等器具方能行令。与唐代器具令居多不同,留传下来的宋代酒令多是文字令。宋代文字令的盛行与宋代文人群体的迅速壮大密切相关。由于宋代统治者采用重文轻武的政策,加大科举取士的力

10、度,大大刺激了宋代文化的发展,使宋代的文人群体日益扩大,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人们进行文字游戏的技巧也比较娴熟。酒酣耳热之际,宋人为后世留下了不少高水平的文4字令。其次,唐人行令强调胜负,宋人行令注重参与。唐人尚武任侠,争强好胜,行酒令时也往往强调胜负,负者要罚酒。唐人最喜欢在酒席上罚别人喝酒,有时看着对方醉倒而大乐不已。受此风影响,人们千方百计去寻找罚酒的理由,以致于你惩我罚,毫无休止。为公平处理因酒令而引起的纷争和更好地维持酒场秩序,唐人聚饮时常设酒纠(亦称席纠、觥使) 。与唐代相比,宋人行令更注重参与,不太计较胜负。由于宋人行令不太强调胜负,酒席之上的纷争也大为减少,所以宋代

11、酒纠的设置也不如唐代那么普遍。最后,唐人行令比较豪爽,宋人行令比较文雅。唐人行令之所以比较豪爽,除了唐人普遍开放豁达之外,与唐代的酒令形式也不无关系。由于唐代的器具令居多,行令时,人们的注意力随着骰盘、香球等器具的运动而转移,往往面目紧张情绪激动。除器具令之外,唐代酒宴上还流行各种动作令。与此相反,由于宋代的酒令多为文字令,需要的是口齿清晰地吐字讲谈,而不是如狂似颠地大呼小叫,加之宋人行令不太强调胜负,酒席之上的纷争也大为减少,因此宋人行令就显得比较谦和、随意和文雅。(取材于刘朴兵从酒宴习俗看唐宋社会变迁 )6.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宋时期酒令是人们宴饮助兴

12、的主要娱乐形式。B.宋代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酒令的水平。C.宋人行令更注重参与,因此行错酒令不必罚酒。D.唐人行令的豪爽与当时的风气及酒令形式相关。7.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我国古代酒令的发展情况。 (5 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2。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

13、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5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 ”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 ”乃令群臣习肄。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 。殿下郎中夹陛,陛数

14、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取材于史记叔孙通传 )肄:学习、练习 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叔孙通

15、知上益厌之也 益:渐渐B.度吾所能行为之 度:估量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D.竟朝置酒 竟:直至终了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A. 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 及项梁之薛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C. 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 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D. 度吾所能行为之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10.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叔孙通幽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 ) (3 分)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A. B. C. D.11.下

16、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6A.刘邦初即位,不喜欢繁文缛节,崇尚简易B.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们不懂礼仪,表现粗鲁C.叔孙通帮助朝廷建立了一套庄重威严的礼仪D.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12.翻译下列语句 (6 分)A.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 B.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三、基础知识及默写,本大题共 4 小题 16 分。1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心广体胖(pn) 稽首(q) B.一曝十寒(p) 校舍(sh)C. 管窥蠡测(l) 丧乱(sng) D.大大落落(lu) 瓜蔓(wn)14.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17、) (3 分)A.数见不鲜 鲜为人知 B.应届 应许C.方兴未艾 自怨自艾 D.雇佣 佣金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A.奢糜 靡靡之音 B.绸缪 英雄倍出 C.劳记 针砭时弊 D.袅娜 关怀备至16.默写(7 分,每空 1 分)(1)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2)问君能有几多愁, 。(3)城阙辅三秦,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5) ,可以无悔矣。四、写作(60 分)17.微写作(10 分):红岩作为一部红色经典著作,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英雄形象,如许云峰、成岗、江姐。请从这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进行描述,表现其精神品格。要求:有特定情境,描写生动,特征鲜明。150 字左右。18.大作文(50 分)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然而,不幸这一种勇气,是我们中国人最所缺乏的。 ” 7请以“论敢于正视”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7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