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合肥六中 2018-2019 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历史)1.史记殷本纪中引孔安国云:“至人以人事观殷,大龟以神灵考之,皆无知吉者。 ”尚书盘庚云:“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 ”这反映出商朝( )A. 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 B.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C. 商业贸易的相对发达 D. 自然崇拜有广泛影响2.下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推断 A. 周天子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B. 同姓封国都分布在长江中下游C. 政治中心周围多为异姓封国 D. 周天子对异姓诸侯王存在疑虑3.下表为中国古代史籍中有关郡县制的记载,据这些记载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春秋时
2、期县制已取代分封制B. 县制产生的方式比较单一C. 秦国是最先推行县制的国家D.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县制4.西周宗法制下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庶子有质的区别;后世王朝宣扬“君权神授” ,- 2 -皇帝自称天子,承天继统;三国演义中强调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从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的本质都A. 体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 为传宗继统披上神秘色彩C. 强调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D. 根植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5.“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这表明A. 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B. 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C. 西周的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D
3、. 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6.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A. 王位世袭制 B. 宗法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7.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 ”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A. 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 B. 推行中朝外朝制度C. 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D. 世袭与察举制共存8.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 ,
4、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 ”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 秦朝的三公九卿 B. 汉朝的“中朝”C. 隋唐的三省六部 D. 宋朝的枢密院- 3 -9.秦朝在中央设置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设置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设置少府主管皇室财政,设置宗正主管皇室事务,设置卫尉主管宫门屯卫。这些举措体现的核心政治理念是A. 天下为家B. 教化至上C. 天下为公D. 分权制衡10.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5、。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11.研究历史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 ,下图所示是秦朝的四方古印文,仅以此为依据,可知秦朝A. 首创皇帝制B. 实行三公九卿侧C. 推行郡县制D. 统一了书写文字12.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A. 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 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 4 -C. 成功防止地方
6、侯国割据 D.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13.如图是中国古代的某一中央行政制度示意图。该制度的设立( )A. 简化了决策过程 B. 降低了监察效能C. 加强了君主专制 D. 确立了三权分立14.“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政府的告示。当时的“州官”( )A. 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税 B. 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C. 拥有封地,官位可世袭 D. 由文官担任,受通判节制15.“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 北宋财政
7、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 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C. 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16.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该学者所谓“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 公平竞争 B. 以文治国 C. 分科考试 D. 学而优则仕17.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由此可见, “中朝”A. 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 分享丞相行政
8、权,处理政事C. 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 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5 -18.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作用的是A.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B. 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C. 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D.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19.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A. 边境战乱日趋减少 B. 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C. 科举取士日渐盛行 D. 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20.南开大学历
9、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 ;“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 方官府” 。这表明A. 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 B. 行省是临时性机构C. 行省不是地方政府 D. 行省与郡县无异21.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了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 宗法制度再度复兴 B. 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C. 士族享有政治特权 D. 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6 -22.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10、. 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 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C. 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 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23.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贵,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 ”反映出明朝内阁 ( )A. 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 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 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 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24.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 。这一机构是A. 汉朝的内朝 B. 宋朝的通判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2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
11、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 秦、汉 B. 隋、唐C. 宋、元 D. 明、清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 7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封建论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初期的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特点。(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地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8
12、-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恃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逢迎权贵,徇私舞弊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王定保唐摭言进士科始盛于高宗时,至玄宗开元以后,益为社会所尊崇。由于参加的士人,不拘资格,因此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开元以前,朝中名士,杂出他途者尚多。开元以后,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玄宗时,进士考试始尚诗赋。傅乐成中国通史:隋唐五代
13、史材料三:科举制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的最大合理性在于“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对唐代的影响。- 9 -(2)材料三反映了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有何历史借鉴价值? 参考答案125 BDDCC DCBAB DDCDC ADBDA CACDD26.(1)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主要是分封王族;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实行嫡长子继承制。(2)制度:郡县制度、行省制度。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后世沿用(或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特点:从分封世袭到皇帝任免官员;地方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或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 。27.(1)九品中正制;影响:选拔了很多人才;巩固了封建统治;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促进诗歌创作的繁荣。(2)不拘一格降人才;秉承客观公平的选拔理念;建立人才激励与流动机制;人才选拔的机制要创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