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KS5U解析】山东省泰安市英雄山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3848318
  • 上传时间:2018-11-21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54.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KS5U解析】山东省泰安市英雄山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泰安市英雄山中学 2019 届高三 10 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这是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一个案例: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则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说明A. 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B. 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C. 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 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贵族可以利用罗马法去争夺其他贵族的财产,这表明罗马法的不足使其成为贵族斗争工具,故 B 项正确;罗马法注重保

    2、护私有财产,A 项表述错误,排除;罗马法有利于调和社会矛盾,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表述不准确,故 C 项错误;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法 局限2.“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 雪莱B. 毕加索C. 雨果D. 巴尔扎克【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 、 “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题干作品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属于现代主义美术范畴。雪莱是浪漫主义诗人,排除A;贝多芬是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音乐大师,排除 C;巴尔扎

    3、克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排除 D;毕加索即属于立体派(从属于现代主义范畴)画家,B 符合题意,正确。3.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 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B. 清朝贵族生活方式的西方化C. 许多瓷器为满足市场需要而生产D. 这些产品都出自官营手工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瓷器注重图案的丰富性,并体现出国外风情,且数量巨大,说明此时瓷器生产注重国际市场的需要,故选 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 瓷器的外销4.1958 年 8 月 1 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

    4、研制的 103 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 1,500 次;1959 年,由张效样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 1 万次。这反映出A. 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B. 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 倾冒进现象C. 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D. 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答案】C【解析】1959 年中国电子计算机技术由原来每秒 1500 次达到了每秒 1 万次,接近当时英国、日本计算机的指标,这说明中国在电子计算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科技人才的数量,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左”倾冒进,故

    5、B 项错误。5.1955 年,毛泽东指出:“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 ”毛泽东此番话意在鼓励农民A.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 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C. 成立农村人民公社D.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2 年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故 A 项错误;三大改造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材料中毛泽东的话就是鼓励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故 B 项正确;人民公社是 1958 年成立的,故 C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政策,故 D 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点

    6、“1955 年”“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6.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儒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负有“仁民爱物” 、善待自然的伦理义务。这些观念A. 专注于保护生态环境B. 属于农耕经济的产物C. 受到天人感应说影响D. 强化了神权政治体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道家和儒家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而这些理念的出现则植根于农业生产需要掌握自然规律,故是农耕经济的产物,B 项正确。题干强调道家和儒家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而不是专注于保护生态环境,排除 A。天人感应思想是董仲舒提出的,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C。题干强调道家

    7、和儒家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而不是借天强化了神权政治体制,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B。7.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有关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记载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赵匡胤劝守信等部将“自择善地,各守外藩,勿议除替”B. 宴会次日,赵匡胤等部将“皆称疾,请解军权。上许之”C. 几个朝中大将唯命交权主要迫于赵匡胤已牢控中央禁军D. 赵匡胤使用和平手段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答案】C【解析】历史解释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作出主要的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即“有什么用”的问题,如 C 项中的“赵匡胤已牢控中央禁军”带来的结果是“朝中大将唯命交权” ,故答案为

    8、 C 项。历史叙述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记载,不带任何功能性(或作用)定位,即“是什么”的问题,如本题的 A、B 两项;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事件“是什么性质,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判断,如本题的 D 项。8.“1849 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这一决议从 1850 年开始生效1840-1860 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网络。 ”材料反映了A.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 自由主义思想被世界多数国家接受C. 英国殖民霸主地位动摇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9、的基本形成【答案】B【解析】材料中“1849 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和“18631866 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 ,说明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自由主义思想被世界多数国家接受。故答案为 B 项。A 项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排除;此时英国霸主地位稳固,排除 C 项;D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9.下表是中国部分时期县的数目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时期 数目(个) 时期 数目(个) 时期 数目(个)秦朝 约 1000

    10、 唐朝 约 1500 1911 年 1381A. 县制有利于社会变革B. 县制是小农经济的基础C. 县制有职责明确的优点D. 县是基本的行政区域【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各个时期县的数量的变化,由此可知县是各个时期基本的行政区划,D 正确;材料辛亥革命体现了社会变革,但唐朝没有明显的社会变革,A 不正确;B 与史实不符,商周时期分封制下小农经济就已经存在;材料没有体现县的职责是什么,C 不正确。10.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大众消费时代开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由材料中可以得出美

    11、国A. 经济政策需要调整B. 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C. 宗教观念受到冲击D. 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答案】B【解析】材料“20 世纪 20 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反映了美国 1929 年经济危机之前市场的虚假繁荣,说明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故 B 正确;材料未涉及经济政策调整的问题,故 A 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宗教观念受到冲击,故 C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的背景,不是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故 D 错误。故选 B。11.陈独秀指出:“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

    12、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解放”的核心应当是A. 结束专制,实行民主B. 人格自由,个性独立C. 信仰自由,宗教宽容D. 男女平等,发展产业【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陈独秀倡导政治解放、宗教解放、经济解放以及男权解放。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上述各种“解放”的核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上述“解放”的根本在于实现个性的解放和人格的自由,故 B 项正确。A 项说的是政治解放,C 项说的是宗教解放,D 项说的是男权解放和经济解放。故 ACD 排除。12. 1872 年湖北织布局开工生产。1894-1898 年,续设纺纱、缫丝、制麻三局,与织布局合称“湖北纺织四局” ,亦称“纱麻丝布四局”

    13、 ,1902 年租给粤商应昌公司经营。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改善B. 洋务企业开始近代化转型C.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D. 政治改良运动较为顺利【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纱麻丝布四局”属于官营企业,而官营企业转租给民营企业,说明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控制有所减弱,故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改善,A 项正确。洋务企业引用西方生产技术,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起步,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的信息,而是强调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改善,排除 C。戊戌变化是政治改良运动,发生于 19 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 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

    14、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 16 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 3 倍,相应地从16 世纪 30 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 16 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 16 世纪初平均上涨了 42 倍,法国物价指数比 16 世纪初高 22 倍,英国高 26 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 3 倍,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 2 倍。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材料二 建国后至 1978 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从 1988 年 8 月中旬开始,各地先后出现抢购先兆,在上海,8 月 17 日、18 日,抢购的迹象已经明显,从 8 月 19 日起出现全国性抢

    15、购狂潮。银行门前提款的人拥挤不堪,上海银行告急。当时的报纸记载, “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摘自尹永钦、杨峥晖巨变 1978 年2004 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邓小平)在 1988 年 5 月 19 日说:“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决步伐。物价问题是个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是由国家规定。 ”“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上一个大包袱,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摘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材料三 19851989 年我国物价指数上涨情况表据巨变 19782004

    16、 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相关数据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和特点方面比较 16 世纪西欧物价上涨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物价上涨两者的异同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 16 世纪西欧物价上涨和 20 世纪 80年代中国物价上涨所造成的影响。【答案】 (1)相同点:都发生在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物价上涨迅速、物价涨幅大、上涨时间长。不同点:西欧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贵金属大量流入增加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中国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经济改革,市场初步放开;同时,民众恐慌心理也加剧了物价上涨。(2)影响:西欧: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

    17、转变。 (或者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导致地主阶级实力衰弱,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或者(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中国:全国性抢购风潮的出现,导致经济秩序混乱,使经济体制改革遭遇困境;推动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解析】【详解】 (1)依据材料一中“但在 16 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 3 倍,相应地从16 世纪 30 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和材料三表格中的时间可以总结相同点都发生在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物价上涨迅速 ,上涨幅度大,上涨持续时间长;结合材料一中的“16世纪” ,可知此时西欧之所以物价飞涨是因为新航路的开

    18、辟,依据材料二中的“1988 年”以及材料三中的“19851989 年”可知,中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引发了物价高涨,因此二者物价上涨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当然物价上涨在东西方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欧洲发生的价格革命使得欧洲资产阶级兴起,而封建势力衰落;而在中国结合材料二中人们疯狂抢购的现象可知物价高涨导致民众的恐慌心理。结合所学可知必须进一步推动改革的进行,因此推动了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1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 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

    19、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 。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 年至 1928 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概括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时期加以评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论证: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

    20、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社会生活上, “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明确观点,即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然后学生从经济、思想、外交和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阐述其历史进步性,其中要求学生史实正确,并且一定要多角度进行概括。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较好的概况分析能力。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北洋军阀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清末变法改制前,我国的司法制度自古只有办理之专官,无特

    21、设之法院,司法权多由各级行政部门掌管。郭志样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司法独立研究材料二 五口通商章程签订后,西方各国以中国审判方式野蛮、监狱条件恶劣为借口纷纷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但他们在审判中依据各自所属法律所规定的审判原则处理案件,令人耳目一新,使时人得以更直观的方式与西方审判制度、审判观念、审判原则相接触。1906 年清政府着手司法官制改革:改刑部为法部,统一管理司法行政,不再兼理审判;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中央审判机关,专掌最高审判。l910 年清廷通过了刑事诉讼律草案与民事诉讼律草案 ,明确把诉讼分为刑、民两部分,为审判中的民刑分立确立了法律依据。1910 年颁行法官考试任用暂行章程及其

    22、细则,以法令的形式初步确定了通过考试选取法官的制度,并严格规定了考试章程。在所颁布的宗室觉罗诉讼章程中,更是规定过去享有司法特权的“宗室”在民事诉讼中,审判管辖、起诉、被诉等审理过程中都不再享有特权,而与汉人“一体同科” ,满洲宗室犯罪,必须像汉人一样关进监狱。节选自龚春英清末审判制度改革与中国法制近代化(1)据材料一、二,分析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内容及产生的影响。【答案】 (1)原因:中国原有司法审判制度存在弊端(司法权由行政部门掌管,司法不独立) ;西方审判制度和观念的传入;司法主权丧失(列强攫取领事裁判权)的刺激。(2)内容:成立专门司法行政

    23、与审判机构;确立民刑分立原则;确定考试选拔法官制度;取消满洲宗室的司法特权。影响:确立了司法审判的独立地位;有利于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动了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解析】【详解】 (1)关键信息:“无特设之法院,司法权多由各级行政部门掌管” 、 “使时人得以更直观的方式与西方审判制度、审判观念、审判原则相接触。 ”主要原因依据两则材料关键信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归纳主要原因。(2)内容依据“改刑部为法部,统一管理司法行政,不再兼理审判;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中央审判机关,专掌最高审判” 、 “把诉讼分为刑、民两部分,为审判中的民刑分立确立了法律依据” 、 “以法令的形式初步确定了通过考试选取法官的制度” 、 “更是规定过去享有司法特权的宗室在民事诉讼中,审判管辖、起诉、被诉等审理过程中都不再享有特权,而与汉人一体同科 ”分析归纳即可;影响则从政治民主化等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KS5U解析】山东省泰安市英雄山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384831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