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40692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PPT 页数:209 大小:6.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第一课时考情分析,古诗词鉴赏题是我州2017年起增设的语文中考题型,就模拟试卷和其他地区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也往往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词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一)品味炼字,鉴赏语言类,题目形式 (1)“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2) 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 这类

2、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题型示例,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zh子花。 问题: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解析:“闲”字面应为“清闲、闲适”的意思,但不能孤立的分析这个词的作用。按应对策略所述,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通过第三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的是妇姑浴蚕的劳动生活情景,事实上没有一个人闲着,是栀子花“闲着”,用

3、了反衬、拟人的手法,因而答案为: 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一)鉴赏诗歌,推敲字词是最基本的环节,也是理解诗句的意思、正确把 握诗歌思想内涵的关键,推敲字词主要有以下几类。1意象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如有送别相思之情的诗作常常会出现柳、酒、月、雁、楼等意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古道”“西风”“瘦马”等几个意象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

4、思,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意象归纳,意象就是寄托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2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所具有的特殊韵味。如“夹岸桃花蘸水开”很传神。蘸(zhn),是沾着水面。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下垂,怎能蘸水呢?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联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就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山景自然地展现在诗人眼前,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传达出诗人超然物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适之情。,3表示修饰的形

5、容词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乱”字写出了春天来临,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的景象;“浅”字写出了早春的勃勃生机。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一个“凄凉”,写尽了诗人无限辛酸的感情。“枯藤老树昏鸦”中的“枯”“老”“昏”等词语,渲染了深秋悲凉的气氛,蕴含着诗人悲苦的秋思。 4数词或量词在古典诗词中,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常常使用数词,一般情况上都不是确数。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几处和“谁家”用的极其精妙。如“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中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因为是远景,“昏鸦数点”写乌鸦绕林,距离较远,模糊不清,是傍晚的景色,具有水墨画的美感。

6、 5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从视觉角度看,红绿映衬,色彩鲜明,春意盎然。,七-九年级古诗词曲鉴赏语言题举例,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分析:第二题考察的就是典型的语言鉴赏题,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从语言的角度进行

7、思考,包括修辞、用典、句式等方面,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本题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切入,抓住“聚”和“怒”这两个字进行分析。另外,在陈述理由时,要分点说明,即先说“聚”的含义,再说“怒”的含义,这样写,能够答到考点上,中考是踩点给分的;而且,也能使自己的答案内容清晰,便于阅卷老师的批改。 参考答案:“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群山包围之中的潼关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潼关四周山峦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或“波涛如怒”生动地描绘了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 (1) 从

8、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2) 请谈谈对诗歌中千古传诵的名句的理解。 (3) 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请分析原因。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

9、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因为蕴含深刻的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请谈谈你从这两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哲理。首先应明确景物的特点,可理解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然后说出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答案不要求统一,示例供参考: (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执著的信念); (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 (3)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答出

10、一点即可),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王湾次北固山下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陆游游山西村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木兰诗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历史 兴亡之感,蕴含机

11、遇造人的哲理。杜牧赤壁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苏轼水调歌头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王安石登飞来峰,(三)主旨情感类,题目形式 (1)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 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

12、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题型示例,钟山即事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钟山:山名。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相对:对着山。 问题: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解析:按应对策略所述,解答这类题目时,先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通过“涧水无声”“一鸟不鸣”“山更幽”这些词语可以概括出钟山环境清幽的特点。然后联系写作背景,王安石晚年变法失利后,辞官隐居钟山,过上了闲适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日游钟山时所写的。因而答案为: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意思基本对也给分),人教版七九年级古诗词曲内容或情感,(四)想象描

13、述类(意境分析、描述),题目形式 (1)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2)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诗歌意境类题目答题技巧,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即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有可感

14、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从美学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与“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合理统一。捕捉感情,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形象来完成。,如元代马致远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廋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浓缩了作者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首游子怀乡思家的伤感之作,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廋马、夕阳、断肠人。我们由此仿佛看到古老的驿道上徐徐走来一匹廋马,风尘仆仆,一身的疲惫和困顿,马上的“断肠人

15、”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正望着不远处黯然神伤,一株苍老的树上静静缠绕着枯藤,归巢的乌鸦在暮色中呀呀的叫着,一条小河逶迤流过,河上小桥那边,炊烟袅袅,这时,西边的天幕上,残阳如血。整个画面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飘泊异乡的游子暗淡的心绪协调一致,这就是诗的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即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此诗的意思,注意语言的生动优美)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

16、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雄浑壮丽、雄奇险峻、辽阔苍茫、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恬静优美、萧瑟凄凉、孤寂冷清、肃杀荒寒、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虚幻飘渺、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 萧疏凄寂、淡雅闲适 、和谐静谧、开阔苍凉 、深远绵邈、高远辽阔、沉郁孤愁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此诗描

17、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步骤一)此诗描绘了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的美丽的初春景象。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常见错误】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题型示例,(2009四川内江) 读望江南

18、,回答下列问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问题: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是“画面”即要求全词以“画面”形式再现出来,描绘时要将“千帆”“斜晖”“江水”“白蘋洲”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此外答题时还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示例:一个女子早晨起来梳洗完毕,独自凭楼远眺江水,等待思念的人儿归来。江中千帆竞发,不知不觉,已至傍晚时分,远方的亲人迟迟未归,此时只有落日的余晖含情凝视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蘋洲头。,山居秋暝(王维)

1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这是一幅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对乌衣巷的描写有一种怎样的情境氛围,请简要分析。 答: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萧索悲凉的画面。在这个画面中,涂抹出了

20、诗人感慨沧海桑田,繁华不再、人生多变的深意。,第二课时 古典诗词意境的分类鉴赏,1.雄奇阔大的意境。曹操的观沧海可谓典型代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其特点在于写景雄奇壮美,气势恢弘;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文辞渲染夸张,振奋激昂。,2.旷达开朗的意境,典型代表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2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脱俗飘逸,虚实相生;抒情则自然开朗,舒缓绵长;文辞轻健明快,奇谲俊丽。,3.苍凉悲壮的意境,典型代表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言。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苍茫辽远,峻拔萧疏;抒情则豪迈雄健,慷慨悲凉;文辞古朴遒劲,惨烈悠长。,4.深邃沉郁的意境,典型代表杜甫的秋兴八首,举其第四首为例: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22、。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其特点在于思想上厚积薄发,沉郁顿挫,曲回郁结;语言上不饰雕琢,真挚感怀,长于以情动人。,5.浓艳瑰丽的意境,典型代表温庭筠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其特点在于题材多“酒边花下,盛装美人”;表现手法“浓抹彩绘,刻意雕琢”;艺术形象“金碧辉煌,浓艳绝人”。,6.淡泊静谧的意境,其特点在于题材多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作者一种远尘避世的淡泊情绪。 号称“诗佛”的王维晚年的田园山水诗便是杰出的代表,例如他这首著名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3、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7.清新素雅的意境,韦庄的菩萨蛮五首可以说是典型代表。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其特点在于或描写大自然景物,青山绿水,芳草佳树;或描写一些纯洁天真的人物,生动活泼,俏丽可爱。表现手法多为细致素雅,清新婉转,似流泉鸣琴,洋溢着生气。,8.凄冷寒凉的意境,典型代表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其特点在于环境哀伤凄冷,如泣

24、如诉,往往以愁肠楚恻的意象打动人心并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五)表达技巧类,题目形式 (1) 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2) 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 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2)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

25、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五)表达技巧类,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 1、正反对比。 古今对比、美与丑对比、理想世界与黑暗现实对比、田园生活与污浊官场对比。2、衬托。 从正面衬托。“江山荒城猿乌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是涛声似旧时。”(陆游的楚城)“江山荒城猿乌悲”一句就用了以悲衬悲的表现手法。该句以“荒城”的悲衬托“乌”悲,衬托诗人内心的悲,猿猴、乌鸦与悲凉、愁苦相联。,(五)表达技巧类,从反面衬托。南

26、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有一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被后世传为绝唱。“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大意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绝项,放眼四望,那所有的山山岭都会显得十分渺小。该诗句表面上是在写景抒情,而实则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生活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五)表达技巧类,3.虚实结合的手法。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后文的虚写“铁马冰河入梦来”,与前文的实写“僵卧孤村不自哀”相照应,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慨叹。4、比喻、

27、拟人、夸张等手法。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南唐。李煜词浪淘沙以自然界的花落、水流、春去不归三件事比喻离别后的江山如天人相隔,永不能见,沉痛哀婉,十分凄凉。,(五)表达技巧类,5、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无一纯写景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家何在”喻将远走,“马不前”喻前途艰辛。冰天雪地之中,诗人立马蓝关,不独心系家人,的是伤怀国事。景物描写中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情。,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常见考试题目形式,、这句诗运用了

28、什么修辞手法?(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这首诗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感想的?有什么作用?3、请对这首诗(这句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4、你觉得这首诗哪两句写得好?为什么?,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可怜白发生!,(比喻) (拟人) (夸张)(对比)(用典) (动静结合) (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比一比,古诗词常用表达技巧,你能快速分辨其使用的表达技巧及作用吗?

29、,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 方式,(2006海珠区一模)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简要说说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怎样表达他那孤寂凄苦的思乡之情? (2分),学生答案1: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黄昏落日的萧索之景,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评评这些答案的得分 评分原则:1)审清题目2)踩准分点3)语言简洁,参考答案:作者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方法(1分),通过苍凉之景和温馨之景,从正反两方面烘托出孤寂凄苦的思乡之情。(1分),(2分),(1分),学生答案:作者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出一幅秋郊黄昏图,用荒凉的黄昏之

30、景与恬静的小桥之景作对比,烘托出他孤寂凄苦的思乡之情。,表达技巧+分析表达作用(句意+主旨情感),找一找鉴赏思路,课堂展才华:,1)真题演练:(2006年扬州市)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说说你的答案 评评得分 评分原则:1)审清题目2)踩准分点3)语言简洁,参考答案:“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1分),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

31、“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1分),答题思路:这首诗采用了_ (表达技巧), _(独特作用)写出了 _ (句意), 表现了(突出了) _(主旨情感) 。,表达技巧鉴赏思路小结,找一找鉴赏思路,表达技巧+分析表达作用(句意+主旨情感),2、真题强化: (2007年广州市)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武陵春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4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

32、愁。 (李清照武陵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真题强化: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4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参考答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化虚为实,把抽象的“愁”比作具体的有重量的实物,并使用夸张手法(1分)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突出了“愁”之重(1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设问、夸张)手法(1分),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流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1分)。,

33、说说你的答案 评评得分 评分原则:1)审清题目2)踩准分点3)语言简洁,温馨提示:1、审清题干,规范答题2、紧扣诗意,理解句意 3、指出技巧,运用术语,第三课时 表达技巧鉴赏思路:,表达技巧+分析表达作用(句意+主旨情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引起联想、耐人寻味,比喻,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拟人,亲切感人、形象生动、增强感染力、增强表达效果,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夸张,有效突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形成鲜明的对照, 突出了,对比,用典,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含蓄地表达了 委婉地表达了,过尽千帆 皆不是, 斜晖脉脉 水悠

34、悠。,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使情景交融, 有力地烘托出 委婉地表达出,七-九年级古诗词曲运用典故的诗句归纳,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闻笛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

35、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

36、,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

37、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 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略”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38、: 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汇总,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1分) 答:深秋晚景图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表达了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3分)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

39、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1分) 苍、霜、方、长、央。,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 )请写出表达作者思乡感情的句子。(1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解析: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不可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

40、乡之水恋他。,(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示例: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解析 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注意审清题目“任选一个角度”,可以从意境、字词、技巧等角度入手。,阅读

41、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最爱 。(1分) 解析 注意“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最”字,这是最好的提示。 (2)请选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解析

42、这是初春,“浅草才有没马蹄”是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C,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3分)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 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 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1分) 解析“春风不度玉门关”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恩泽不及于边塞。,(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 “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43、C. 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 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解析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D,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

44、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整体理解。“八月湖水平”是写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波撼岳阳城”是写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后两联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天空,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

45、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2分)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解析真意: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即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阅读古诗己亥杂诗,完成10-11题。(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2分) 解析 最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2)

46、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2分) 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 解析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第四课时 破阵子 为陈同甫作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词首融梦幻(梦境、理想)与现实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2分) 解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写梦境,“八

47、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现实。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抒发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解析 体现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三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9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白居易。(2分) (2)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48、)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3)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 答:蕴涵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文后各题。(共5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猪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韶裘,千骑卷平同。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江城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2分) (2)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3分) 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

49、 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1718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2分,意同即可) 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检测1(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检测1(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训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训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当堂达标(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当堂达标(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自学检测(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自学检测(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检测B(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检测B(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提升训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提升训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检测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检测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检测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检测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时达标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时达标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