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古代兵器演讲.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40444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兵器演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国古代兵器演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国古代兵器演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国古代兵器演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国古代兵器演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國古代兵器,小组成员:演讲:崔进库ppt制作:苟倍源&黄文浩材料收集:崔进库&苟倍源&黄文浩&姜春旭,一石器时代二夏商周兵器三春秋战国四秦汉兵器 五唐兵器 六宋兵器七明清兵器 八总结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特点: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以粗厚笨重、器类简单、一器多用为其特点;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弓箭出现,石器趋于小型化和多样化,器类增多 。 代表性兵器:石刮刀 石锤 石凿 石箭簇功能性:攻击性的和防卫性。主要是运用打制石器来采摘果实、狩猎、捕捞获取食物和抵御外来攻击。 材料:竹、木、藤、石、木等造型:简单 粗糙 简陋 多样,(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代表性兵器:石刀 石箭镞 石矛 石斧 石

2、锛 石钺 石锤 石戈 玉兵特点: 新时期时代以磨制石器的大量使用为特点,制造工艺进一步发展。功能性:进攻性(格斗、远射和卫体) 防御性材质:石、骨、蚌壳、陶、角、木、竹等造型:形状多样 精美 对称 工整,(距今约1.4万年4千年),主要代表,(石斧),(石矛),(石凿),(石锛),(石刀),(石箭镞),春秋夏商兵器青铜,夏商西周春秋,夏,在我国夏商周时期由于工艺以及技术的限制,大多数为青铜制成的兵器,但有小部分王公贵族会有少量的铁器或者合金以及玉器作为兵器。夏商周时期的兵器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从石器时代到金属兵器的演进。特点:夏代军队的武器装备以远射程的弓矢和戈矛等长兵器为主 。,戈,是夏朝最为常

3、见的青铜兵器。,青铜箭头,青铜矛,商,商代前期的青铜兵器以戈为主。同时已出现矛、钺。商代后期,随着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青铜兵器的种类增加,出现了戟、大刀等新的种类。同时,戈、矛、钺也出现了新的形制。 商代青铜兵器按形制和功能可分为戈、矛、钺、刀四类。,在石器时代无论斧头或是锄头,后来都被通称为,石钺。夏商周时期在石钺的基础上出现了青铜钺。,(早期的石钺),青铜鉞,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劈砍,中国商及西周盛行。早期作为武器,由青铜铍头、长柄构成,铍头尖锋直刃、扁茎,穿透力很强,后来因为其杀伤力不如戈矛而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以作为军权的象征。 钺同时是商周时代重要的礼器之一,在青铜器中强调

4、华丽、美观的特质,钺成为象征权力、象征威严的礼仪用物。,青铜刀,青铜矛,在夏商周时期的兵器主要是以青铜制品为主,他们的共同的造型特点是器壁较薄,整个造型显得枯瘦,简陋,轮廓线条尖锐。纹饰特点是夏朝兵器上尚无装饰性附件,也无纹饰,多为素面器。商朝兵器上开始有装饰性的附件,这些附件除了满足实用性之外,有时也成为一种有效的调节整体平衡的手段。,特點,區別,西周灭商后,继承发展了商代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因此青铜制造业有了一个大的飞跃,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继续得到提高,并制造出周代的风格和特色。 西周的兵器生产比商代品类更多,除传统的戈矛刀剑外,还出现了戟和剑等新兵器,同时传统兵器的制作技术也进一步成熟。主

5、要兵器: 戈、矛、剑、戟,西,周,戟,是西周时代的一种新兵器,它是戈与矛两种兵器连结在一起制作成的,是戈与矛的合体。,戟在当时已普遍使用。但其制作还不很成熟,是在戈的基础上将胡部向上延伸成为刺锋,有的还将锋端铸成反卷的钩状,这样的戟兼有勾、啄、桩(,撞击)、刺四种功能,因而很快被用于装备军队,而后经不断改进,成为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主要兵器,剑,是一种双刃的既可刺杀也可砍杀的短兵器。它是由刺击兵器演变而来,石兵器时代没有剑,大约在铜兵器全盛时期,由矛头及匕首演进而出现。从出土的实物来看,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剑,是西周早期的铜剑,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6、家之间战火接连不断,而兵器先进与否则是关系着国家兴亡 的重要大事。各个诸侯国对兵器冶炼技术的研究、改进从来都不敢掉以轻心。这时期 的兵器得到了大力发展,设计也出现新异。春晚战初,已经出现了钢铁兵器,但是 由于春战时期车战盛行,在很长的时间内,青铜器兵器仍旧占着主要的地位。春秋战国,主要是戈、矛、剑、戟(j)、弓矢,还有殳(sh)、铍(p)。,春,秋,开始流行长剑。长剑,特别是质地精良的宝剑 。 不仅军士佩剑,而且贵族、官吏亦佩剑。君王以佩剑为爱好,除护身外也常作为礼仪上的必佩之物,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主要以吴国和越国生产的剑最为著名。1965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剑脊刻有铭文“越王剑”,自作用八

7、个字的青铜宝剑,著称春秋战国时期剑的精品,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出土时剑寒光护体,锐气逼人,锋拔坚韧,被称为“越王勾践剑”。整个剑身长达55.7cm,剑格的正面用蓝色玻璃装饰,背面呈现出绿松石图案,剑身布满了菱形花纹,为黑色暗纹。 “越王勾践剑”剑的材质构成非常特别,剑体为合金所制,而且不同的剑身有不同的金属含量。由于剑刃的含锡量高于剑脊,因此整个剑身富于弹性,剑刃锋利,几乎能杀人不见血。剑首为圆形,里面有11道同心圆圈,可谓是一件奇特而珍贵的古代青铜兵器。从这件文物可以看出当时战国时期的冶炼技术是相当成熟。,越王勾践剑,秦,统一后秦代军队的武器装备,承战国余绪,最主要的变化是由原来的以铜兵器为主

8、的时代,加速向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的过渡,但是主要的兵器还是以青铜器为主,在铜兵器的形制和制作技术方面,继续有所发展。众所周知,高锡青铜兵刃虽坚硬,但劈砍易折断,秦国的兵器工匠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金属工艺问题,大大提高了铜兵的柔韧性。 因此,强大的秦军就是凭借这些青铜铸就的金戈铜剑、强弩利矛,灭六国、统一华夏,创造了青铜古兵器最后的强音。,秦兵马俑,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据化验数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铬化处理,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兵马

9、俑坑中出土的秦剑,剑身窄长,两面四纵四锷,近锋部束腰,表面呈青灰色,放射出闪闪寒光。出土后曾做过测试,用其轻轻在纸上一拉,竟划透了19张纸,其锋利程度可想而知,戟 矛 殳(shu),汉,在中国古代军事史、兵器史上,汉代是一个大的转折期。在这一时期,殷周以来长期居于军队主力地位的战兵车,终于让位于骑兵和步兵。而在兵器上,其品种、形制、性能、组合等方面,也都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面貌。这一转折的出现,是当时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关系变更的必然结果。,汉代骑兵发达,“强弩长戟”是主要装备。用于远射兵器的弩,在汉代有了长足发展,先秦的弩机,牙,牛,悬刀由栓塞直接装在弩臂的机槽内,很容易劈裂,不能承受更大的张力

10、。西汉以后,在弩机外加了一个匣状外壳“郭”。弩机的各种机件,用栓塞按一定组合关系装入郭内,再把郭装在弩臂的机槽内,可容纳张力更大的弩机。另外,汉弩加高了机牙上的望山,并在其后侧增加了刻度。射手可以根据目标的远近,按不同的刻度瞄准,准确性大大提高了。,唐,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巅峰。 唐时发展出新的刀型,刀首无环,柄部以木夹裹铁茎,外缠丝绳,刀首包裹金属饰件,刀柄与鞘均镶金刊嵌玉、裹以鲛革,装饰华丽非常,日本称之为“唐样大刀”,至今正仓院中仍有同一型式的传世品可供参考,日本人在精心模仿之后,以此为基础而发展出后来的武士刀。,唐刀四制,陌刀,障刀,儀刀,橫刀,唐朝的弓分为长弓、角弓、稍弓、格弓四

11、大类。 长弓步兵用,稍弓用于打猎,格弓用于皇家禁军。 唐弩有臂张弩、角弓弩、木车弩、大木车弩、竹竿弩、大竹竿弩和伏远弩。臂张弩、角弓弩属于轻弩,配备单兵使用。其它弩都是重弩,需用绞车发射,弩箭的尾羽是铁制的。,唐弓追月,宋朝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高峰,而与之关系密切的兵器水平也随之达到了一个发展高峰。首先,宋朝冷兵器的种类已经基本齐全,后世的冷兵器多是在其兵器形制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而成。其次,各种兵器分类明晰,分工合理,并且在平时的训练以及实战中都能实现密切配合。,五代至宋之间,新的战争型态又蕴酿成形,由于火药的发明与使用,热兵器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是宋代战争的一大特点,宋,宋朝的兵器主要以长枪

12、、朴刀、弓箭、驽为主,其他为辅(如剑、戟、叉等)。 宋代长兵沿袭隋唐旧制,在长柄的兵器方面,有大刀、戟、斧、钩、鎚等,可说无奇不有,这些都是为了能以重步兵对抗游牧民的骑兵而制作的。,宋鳳頭手斧,朴刀,中外研究古代兵器均把火药用于兵器作为兵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就在唐朝的火药发明以后,宋代便开始把火药应用于战争,出现了以火药为主要材料的兵器,即火器。,突火枪,铁火球、火枪等火器问世后,很快就在战场上显示出威力,无论是宋军,还是金军、蒙古军,都争相添制。但这时的火器虽然在军队装备中还不占主要地位,这些火器威力开始很大。但是没有受到普及。但在一些战役中,已显示出重要作用。火器已成为军队必不可少的装

13、备。,明清,明朝的武器以古代高科技为主,火铳,鸟铳,红衣大炮,百虎齐奔等在当时算得上是高科技。 清朝的武器多是弓箭,腰刀,长枪,火枪只有守卫皇宫的部队配了一些。,明朝制作技术工艺进步,使得后期武器准确度也大大提高。 火铳大部分是铜铁制成,有着高坚固性,耐热性以及抗张力性, 它的杀伤力巨大,危险性增加,武器开始考虑怎样可以与人更好的互动 造型上曲线与直线结合,武器开始变得优雅。,明代冷兵器按来源可分三类: 宋代传统兵器;明代自制兵器;仿制的日本式兵器。 明代长兵,一部分沿袭旧制,一部分自行改进或创制。一般长刀长枪均为沿袭旧制者。明代创制长兵可分为刺兵,钩兵,馇兵,砍兵,铲兵,叉兵,镗兵及筅兵。大

14、概有镗,马叉,铲,钩镰刀,双飞挝,狼筅等几类。,镗,狼筅,铲,钩镰刀,明代由于倭寇入侵,因此明刀受倭刀影响巨大,有相当一个时期和相当数量的明制官刀均在加以改进后仿制于倭刀。由于这种战刀在灭倭,御虏的战争中威力巨大,又是戚继光戚将军从日本率先引进,所以被后人尊称为戚家刀。 但到了明代,刀剑已经转变成为战场上的辅助性兵器。,满清时期刀的级别严格,乾隆十三年后,刀制基本定为皇帝佩刀、皇室宗亲佩刀、职官佩刀、兵丁佩刀和各军种佩刀等,不同级别、种类之间的刀区别明显、制式分明,其规格、形态、外装、佩饰、颜色乃至用料均有严格的规定,不可逾制。,顺 刀,斩马刀,清代的制式军刀包括了:顺刀、窝刀、札刀、朴刀、斩

15、马刀等;顺刀为直刃,有些类似蒙古或西藏的解手刀;窝刀方头方尾,是最常见的清刀式样;朴刀又称大刀或砍刀,民间亦常见到,斩马刀似朴刀而柄长,杀伤力强;这几种刀一般尚称精良,佳者刃身可见细密的摺叠纹路。,乾隆曾四次命内务府造辨处成批的御用刀剑,装具非常华丽,除了金银玉石之外,鞘为红、绿二色之鲛鱼皮,或以金桃树皮拼成人字图案,并标有名称、编号、年款,展现了当时工艺的极致,经常出现在大阅等重大的典礼中,堪称清代兵器中的瑰宝,现藏北京故宫。,清廷为防止人民反抗,不但在政治文化上大搞愚民政策,还极力限制武器装备的发展。 明代的一支两千六百人的普通正规部队装备有火炮六十尊,鸟铳四百三十二支;而到了清朝末,清军居然多数没有装备火器。,鸟铳,红衣大炮,总结,纵观中国兵器的发展演变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从远古到五代,为冷兵器时期; 二是宋至晚清,为冷兵器和火器并用时期; 三是晚清至近代为火器时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演讲致辞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