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读懂诗歌,诗歌鉴赏,河北孟村回民中学 许凤华,诗歌鉴赏三步走,能 读懂,会 鉴赏,精 表达,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怎样才算读懂?】,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1. 明白表层意思,2. 领会深层意思,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 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一、从标题初步了解诗歌的表层意义。,关注诗歌题目的作用,1、直接点明作品
2、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表露作者心情。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闺怨 恨别, 春夜喜雨 观书有感,咏蝉 托物言志 春日秦国怀古 石头城,怀古咏史,2、点明与写作内容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 如山居秋暝临安春雨初霁春雪 早梅,【2011辽宁卷】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黄庭坚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作者看到的是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归雁掠过,作者仿佛置身湖上,想着唤一叶小舟回家。这时耳边响起朋友的声音,作者恍惊自己把画境当作真景了。,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闺情 李端,天已将明,孤灯闪烁,诗中女主人公仍在那儿
3、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原来是黎明时分那声声悦耳动听的喜鹊鸣叫,把她引到门前去的。“乾鹊噪,行人至。”这不明明预兆着日夜思念的“行人”出了远门的丈夫马上要回来吗?!“不忿朝来鹊喜声!”这不仅是对一只鸟儿的恼恨,这里凝聚着的是对丈夫痴恋的深情、多年来独守空房的痛苦以及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无望的怨叹。,二:知人论世,知人了解作者的思想、经历及创作风格如:陶渊明(淡泊名利,诗风恬淡)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郁)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王维的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画和音乐,决定他的诗的风格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奉佛教,决定了他后期对现实漠不关心。
4、 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盾,又统一地渗透到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决定他多次被贬仍能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李清照的人生道路以南渡为界,前期生活优裕,妻唱夫和,甚为相得,故那时的作品充满了上流女子的闲适。夫丧与兵灾改变了她的人生,南渡后她生活孤苦,决定了她后期的作品充满愁绪有许多作者的生平,我们不了解,虽给我们做题带来些困难,但我们还可以从诗歌中找相关的信息。,阅读陆游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鹊桥仙夜闻杜鹃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
5、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惊残:惊醒。 故山:即家乡。这首词前三句描绘了一幅 的景象;“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运用 手法,突出了杜鹃悲切的叫声;全词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感情。,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衬托,表现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去、事业无成的悲叹。,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
6、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孟)郊寒(贾)岛瘦,诗歌的个人风格类,论世了解时代背景,相关社会生活,注意:概括只为一大致倾向而非全貌,切勿以偏概全,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北宋诗重义理。 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
7、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三、从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难懂的典故,深入理解诗意。,琅琊溪 【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解读】通过我们对欧阳修的了解及注释的提示,可以知道作者的身世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作者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而遭贬。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落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远离官场、寄情山
8、水的悠然情怀。,春寒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梅尧臣妻子谢世后次子病逝。“青帘”指酒旗。,诗歌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中间两联,写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环境下的景物特征: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其中“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颈联由静景而至于动景。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
9、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叫人感到一阵寒冷。尾联点明诗人对景物产生如此感受的原因,借此抒发了感情。“未尝辜”是说诗人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是诗人情感和人格的表露。“病”字一语双关,既写了身体状况,也写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四、通过诗中意象体味作者情感。,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这些特定的意象,我们称之为“传统性意象”。例如,以松菊象征高洁,以香草美人象征理想等,一提到“羌笛”,不仅要想到羌笛是一咱管乐器,而且要想到那幽怨凄凉的声音,想到寄寓于声音之中的别意与乡情。,宣城见杜鹃花(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
10、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抒发乡愁、思念之情,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这首诗开头两句描画了一幅春景图。请用两字短语概括诗中描绘的景物。( 2)试从内容主旨角度评析这首诗。,淡云、轻风、丽日、红花、绿柳,这首诗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一、二句写景:白云、春风、丽日、红花、绿柳、碧水,上
11、下辉映,生机盎然。三、四句抒发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菩萨蛮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2)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直抒胸臆的句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词的上阕中呼应词题的意象:“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猎骑、大将旗”等(1分);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作者着意渲染了奇异壮丽、雄浑苍凉的宏阔境界(1分)刻画了边关特有
12、的生活情调 。(1分) (2)下阕“飞蓬”一句,借断根干枯后随风飞转的蓬草,暗喻戌边将士行孤苦无依的漂泊感;“迷鸟路”“白雁哀鸣”即写景,也烘托了将士们“归家无期的内心痛苦”;“绝寒”“孤城”一联则通过写与世隔绝的边寒黄昏、闭门孤城,暗示了戌边将士们孤独寂寞的思归愁绪。(能结合具体文本,答出以上任意两点可得4分),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 青草湖:位于洞庭湖东南,因与洞庭相连,诗中以洞庭称之。 湘君:传说中的湘水之神,这里借指洞庭。,简要分析诗歌的前两句的感情色彩。诗歌的前两句用一连串具有感伤色调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西
13、风”让人想到凄凉肃杀,“老(波)”让人想到凄楚悲凉,“白发”则让人无限伤感。肆虐的“西风”,苍老的“湘君”,惨然的“白发”,构成了一幅令人黯然神伤的画面,作者借以抒发诗人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悲怀之情 。,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五、关注诗歌“情点”: 情点: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或透露诗人思想感情的字眼。,汴河曲 唐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 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风景。 问: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答案:诗的感情基调是愁。汴河曲就汴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凉颓败作
14、对照映衬,于今昔盛衰中寓历史感慨。,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 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梅花绝句(其三) 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注】坼(h):裂开。,怎样理解“雪堆”这个词?“何方”是什么意思?“放翁”指的是谁?这首诗
15、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雪堆”是比喻。比喻梅花像白雪一般(布满四周山中),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何方”是“有什么方法”的意思, “放翁”是指诗人自己(陆游自号“放翁”)。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笑傲寒风的梅花的爱慕心情。,六、读懂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崔颢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主语后置,”意即“晴川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实即“香雾湿云鬟
16、,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妻子正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3.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是 “在春风中笑”的意思。,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大意:傍
17、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 (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 (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 (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深层意需领会以下要点: 1、这是一首怀远思人之作;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这两句诗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氛围。3、本诗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感情。,阅读下面的元代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山坡羊叹世 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如何
18、理解“那个不去红尘闹”的“闹”? 赏析“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的手法。,答:表面是指上文的鸡叫、鸦噪,(1分)实际是暗指人们为追逐功名而趋之若鹜、竞奔不已的丑态。(2分)“今日少年明日老”,以夸张手法,极写人生易老。(1分)“山,依旧好;人,憔悴了”,将青山的美好与人的憔悴,大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分析1分)形成鲜明对比(手法1分),劝喻人们不要为了功名而辜负青春,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情感1分),六、通过诗歌卒章显志的结构特点领会诗意。,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越调平湖乐 王恽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
19、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何日是归年? (1)开头五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美景?写这幅美景有何作用?,(1)描绘了一幅南方水乡的清秋美景,秋烟朦胧,波平如镜、小船摇荡,姑娘语柔笑甜。景美、人美、生活美,令人神迷心醉,但这却使诗人的旅愁和乡思更加强烈。所以用乐景为哀情铺垫蓄势,使哀情表达得更强烈、感人。,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答: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
20、的颔联。(4分),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09福建),我坐船在江上行驶,极目远眺,夜色笼罩在岸边的芦苇上,一片苍茫。雪已残,雁声断了,新月初升,潮水汹涌,蓝天照到水面,好象天已到尽头。船行驶在映着树梢的江面上,好象船跟着树梢在前行。我离开家已将几个夜晚了。这时,船工在划桨时尽情地唱着渔歌,我却因离家多时听起来感到厌烦。,诗题为“江行”,突出了借“舟行所见”抒情达意的主旨。在暮色苍茫之时,“蒹葭”“残雪”“新月”,“树杪”等,为目之所见;“断雁”鸣叫、渔夫“棹歌”之声,为耳之所闻。这一系列意象,营造
21、出了迷蒙凄迷的意境,有力地抒发旅途思乡之情。诗的最后两句,点明“离家”思乡之旨,借“厌听棹歌”这一反常心理,来突出羁旅之情,思乡之感,构思可谓新颖别致。,例1、08全国I卷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追求?,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1、2句,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3、4句,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